《犀香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犀香记-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苏含羞带怯的低头一笑,“公子言重了,苏苏自幼学习女红,手熟而已,谈不上优美。”

    姚溪桐低头看书,结束了对苏苏的试探。

十六、针锋() 
车轮滚滚,黄土飞扬,出大都,向东行,沿着一条横贯中原的古老官道慢慢朝陈地驶去。

    夕阳西下,一直走在前头的喜鹊问:“公子,我们是继续赶路,还是在前方驿馆休息?”

    驿馆位于官道左侧,在宋地与大都的必经之路上,错过这个驿馆,往前一个时辰就能到碑林村。按常理,一行人应顺路歇息在碑林村,可是苏苏提示了要在驿馆休息,姚溪桐自然不会扫兴,“我们在前方驿馆休息。”

    半盏茶后,牛车驶入驿馆,只见院中停放着一辆豪华马车,四匹通体雪白的骏马正在马厩吃着草料。

    喜鹊道:“公子,馆内有使臣。”

    姚溪桐不解的问:“秋末冬初,朝廷会在这种时节派人出使?”

    喜鹊同样地不解。

    按惯例,冬日祭祖,诸侯国及邻国会在这时节入大都交纳岁贡。待到春暖花开之际,大夏才会派出使臣出使各诸侯国。这是百年来的惯例,为何……不等喜鹊回答,只见宣泽头戴金冠,身着青衫,人还未至就听其朗声道:“可是我的宝儿妹妹来了?”

    萧宝儿刚下牛车,一听宣泽也在,转身就想往车上爬。苏苏拽住她的衣袖,“公主,公子在前边儿,我们快点过去。”眼见逃不掉,她瞪了苏苏一眼,“叫我夫人,出嫁从夫。”

    说罢,她低眉顺眼地挪到了姚溪桐身后,还真有几分初为人妇的模样。

    宣泽笑吟吟的说,“宝儿妹妹,嫁人就不理你的宣哥哥了?”既被点了名,萧宝儿无奈地从姚溪桐背后站出来见礼。“宝儿见过青山君,宝……”

    夕阳给远山镀了层金色,也毫不吝惜的帮宣泽镀了层光晕。青色的衣衫让他小麦色的肌肤看起来白皙了几分,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载满了见到萧宝儿时的欣喜。

    萧宝儿痴痴地看着宣泽,压抑数十天的情潮如巨浪般翻涌不息,伪装已久的从容全线崩溃。

    上次相见,她已做好失去宣泽的打算,巴不得两人就此缘尽。犀兕香让她看到了宿命,也正因为是宿命,她做不到无动于衷。

    这次与上次不同,姚溪桐说宿命可改,梦想依旧能抓在手中。再见宣泽,又何须将思念隐忍,她的眼里,心里,只剩下了这个俊逸不凡的男人——青山君宣泽。

    她喜欢青色,那是生机勃勃的颜色,是草原延绵不断的颜色。因为这份喜欢,两人每次见面时,他都只着青衫。他说过:宝宝,你可视我为草原,在这深宫,我就是你的家,你的家人……

    他长她五岁,身份原因,一直被宫人无视。直到某日被几名学子揭露身份,众人才晓得都城中那个声名鹊起,文采了得,常穿青衫的学子竟然是宋主的庶子。一时间,他从籍籍无名变成了青年贵族追捧膜拜的对象。

    天子问起此事,他隐瞒了为萧宝儿穿青衫的事情,只说“泽”字带水,故取字“青山”。只有高远的山水才能孕育出隽永灵动的诗词,他希望有朝一日能踏遍大夏河山,写出更多山水之词。此后,他成了天子最信任的伴读,奴才争相巴结的对象。除了萧宝儿,再也没人知道“青山”实乃“青衫”。

    萧宝儿痴痴呆呆的模样让姚溪桐叹息不已,心道:真是蛮女一个,哪有这样盯着男人看的,还要不要脸?眼见宣泽丝毫没有打破尴尬氛围的自觉,他拿出折扇轻轻敲了下萧宝儿的脑袋,“夫人,青山君还有皇命在身,我们不便叨扰太长时间。”萧宝儿猛然惊醒,忙不迭地退到姚溪桐身后,“姚氏见过青山君。”

    听闻此言,宣泽眉头紧锁,他了解萧宝儿,知道其性格桀骜,脾气不好,行事全凭高兴,甚少考虑后果。这样一个人在姚溪桐面前怎会如此温驯,难道也和那犀兕香有关?想起这个就生气,苏苏翻遍萧宝儿的寝宫都没找到那可窥天机的犀兕香,服侍她的人也不知道犀兕香从何而来,又去了哪里。

    能在他眼皮下面说服萧宝儿的人只有一个——北辽王,难不成姚溪桐是北辽王的人?怀着这种想法,他道:“宣某确有皇命在身,特地等候于此,只希望能亲手将新婚贺礼交予宝儿妹妹手中。”

    宣泽的新婚贺礼是只风筝,褐底黑翅的老鹰风筝,远看就跟真的一样。

    姚溪桐笑着替萧宝儿接受了礼物,貌似不经意的问起宣泽此次出使的目的。后者毫不隐瞒的说,太皇太后对各诸侯国送来的生辰礼物非常满意,特命他在冬祭之前赶赴各诸侯国以示谢意……

    宣泽的话,姚溪桐一个字都不信。

    宫变一事儿只怕瞒不了多久,宣泽此次出使定有阴谋。要么与各诸侯国谈条件,要么深入内部,引发内乱,让各诸侯忙于内乱而无暇顾及大夏皇室的权利更迭。

    宣泽走了,好像那么长时间的等待就为了送份贺礼。明眼人都知道萧宝儿心系于他,这种情况不该趁热打铁,想法除掉对手,重新赢得与佳人共结连理的机会吗?

    姚溪桐是个有趣的人,问苏苏,“你家主子这一路的行程如何安排?”

    苏苏愣了,好半天才说,“先去宋地,转道陈地,之后去齐,节前赶赴梁地。”

    “使臣用马车,我们用牛车,没有意外的话,青山君和我们会在通往陈地的路上偶遇?”

    “此去陈地路途遥远,也许会遇上,也许不会,这个说不准。公子在担心什么?”对上苏苏的挑衅的目光,姚溪桐含笑跟上萧宝儿,正主还在这儿,以后会是什么情形,他和宣泽各凭手段。

    使臣走了,送行的队伍明日回大都,今晚全都歇在驿馆。主事听闻他们要三个房间,支吾半天才说房间不够。喜鹊把内卫的腰牌往桌上一拍,主事颤巍巍的说,“官爷,这儿的房间真不够,除非……除非……”

    萧宝儿问:“你倒是快说啊,除非什么?”

    主事话锋一转,“听闻探花郎才高八斗,又有天子剑护体,小人恳请探花郎帮忙弄清后院闹鬼一事儿!”

    青天白日的闹鬼?难不成这就是青山君的伎俩——拖延时间,以便他出使宋地之后,两支队伍能在通往陈地的路上相遇?姚溪桐正想着,萧宝儿一声惊呼,“这儿有鬼?有几只,男鬼还是女鬼?”兴奋的表情溢于言表,看她这样,姚溪桐知道走不掉了。受到犀兕香的影响,她对一切怪力乱神的玩意都充满了探究之心!

    “我们住这儿……”两人不约而同的说。

    穿过一条曲曲折折的小径,一行人到了驿馆后院。此地与前院相距较远,专门为迎接贵客而建,一排客房坐落在花木扶苏的小花园中。花园并未全部封闭,东南隅有两块高大的太湖石充当围墙,石后有一亭,浩浩汤汤的湖水成了院子东南隅的天然屏障。

    “此湖甚广,湖的那头通往何处?”

    主事道:“碑林村。”

    碑林村严格来说不是一个村落,百年之前那儿有一座香火鼎盛的寺院,无数文人墨客在寺院中留下诗词墨宝。时光荏苒,寺院毁于战火,余下无数石碑掩映于荒草萋萋之中,常有人慕名而来,很多拓碑者更是以此为家。来往的人多了,这地儿渐渐成了个不足百人的小村。

    天黑得很快,主事手提灯笼,连珠炮般说着后院闹鬼的事儿,与他同来的两个小厮也像陀螺般一刻不停地忙着手里活。瞧几人巴不得赶紧离开的模样,闹鬼一事儿八成是真!

    半年前,一对夫妻在后院被杀,尸首分离,随身行囊不翼而飞。前去送茶水的小厮发现尸首,实在不明白凶手如何进入后院,怎会选在白日动手,尸体的头颅又去了哪里?小厮的惊叫打破了后院的宁静,与那对夫妻同住后院的五个人瞬间成了怀疑对象。两个书生在后院攻读备考,已住月余。另外三人来自宋地,一个账房,一个书童,还有个马夫,此行前去大都查账。

    这五人的房间干干净净,又有都不在场证据,究竟是谁白日行凶,尸体的头颅又去了哪里,莫非有鬼不成?

    蹊跷的凶案很快传回了大都,官府把最优秀的刑官派到驿馆。此人细细查看了后院,又让仵作好好查验了尸体,于第二日在碑林村抓到了正打算前往大都销赃的贼人。

    经查,贼人知晓住在驿馆后院的人非富即贵,本想趁着夜色从碑林村潜水至后院偷钱。怎料水深湖广,贼人花了一整夜才游到后院,天色刚亮就见有书生在湖心亭晨诵。好容易送走书生,又冷又饿的贼人从湖心亭偷入后院,直接闯入还在沉睡的商人夫妻房间。偷拿行囊时,妻子被惊醒,贼人心虚,不得不杀人灭口。

    割掉死者头颅是贼人故弄玄虚的手段,一是被杀者死不瞑目,贼人看了害怕。二是想把案件从仇杀上引导,没有血海深仇,又有谁会割人头颅……说到这里,主事指了指太湖石旁的一个小门,“原来没有门,造院子的人想着曲径通幽,绕过观赏石就能走到湖心亭。出了命案之后,我们特地加了扇门,外面的人即便游水游到湖心亭也没法进来,里面的人却可以随时打开外出赏景。”

十七、女鬼索命() 
无头命案过了几月,有对小夫妻出钱把后院包了,说是在这儿等候朋友。没过两天,丈夫的朋友来了,让小厮送了很多酒菜到后院,几个人把酒言欢很是热闹。稍晚一点儿听到后院传出哭声,丈夫大声嚷嚷着让小厮去附近找医,丈夫的朋友却说不用了,人死不能复生。

    后来得知,小夫妻并非明媒正娶,女方早已定亲,瞒着家人跟男方私奔至此,只等男方别过友人,这对鸳鸯就会逃到家人找不到的地方。那日,男人与友人在花园喝酒践行,女方不知何故在房间服毒自杀,等到男方发现,女方已经死了一段时间。

    男女双方皆出自富贵人家,这等丑事自然不希望被更多人知晓。男方的友人给了主事一笔银子,让他和小厮先不报官,暂且将这事儿隐瞒,他们自会想办法处理。白花花的银子让主事成功闭嘴,想着先过了今日再说。

    第二日早,主事带着小厮去后院讨个说法,却发现人走屋空,昨日那几位公子包括女尸全都不见踪影。要不是房间里依旧保持着女方自杀时的情形,主事真以为见了鬼,几个大活人和一具尸体是怎么从他眼皮子下面飞走的?

    “前院和后院只有一条路?”

    一路走来,前后两院距离虽远,却一直在驿馆围墙之内,姚溪桐这是明知故问。

    “不瞒探花郎,这儿是官驿,死人这种事儿想瞒也不敢瞒。担心他们擅自处理尸体,我一直派小厮看着院门,那夜真没有听到动静,他们几个不但人走了,马厩里的马也跟着走了,负责看守的马倌同样没听到动静。”

    “后院从那日就开始闹鬼?”

    主事叹了口气,“可不是吗!但凡有人靠近女死者生前住过的房间就会听到声响,小厮根本不敢打扫那间屋子。我不信邪,硬闯了一次,刚进门就被绊倒,腿伤最近才好。”

    “不去那间屋子就没事?”听到姚溪桐的追问,主事面色更差了,“真这样又好了,后院起码还能做生意。那鬼白天不露面,晚上留在后院不走,一到半夜就能听见哭声,多少自称胆大的客人都被它吓走了。前几天又来一个也说自己胆大,结果……”主事突然闭口不言。

    姚溪桐说,“结果死了?尸体还停在柴房?”

    主事提着的灯笼掉了,烛光在风中摇晃了两下归于寂灭。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一行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就在这时,院中飘出一股异香,闻起来就好似一个盛装打扮的贵妇正好路过一样。走在最后的喜鹊纵身消失于黑夜,同他一起消失的还有那股忽然传来的异香。

    主事听到响动,颤抖着问:“你们的人看见女鬼了吗?”

    萧宝儿也想去追,苏苏牢牢抓住她的衣袖,“公主,我怕!”

    姚溪桐弯腰捡起灯笼,让漆黑的夜色重新燃起光亮。橘黄色的光晕下,主事涨红了脸,“不好意思,先前太过吃惊,一失手让灯笼掉落在地。探花郎,你怎么知晓那个客人死了,又怎么知道柴房里停着尸体?”

    大夏规矩,停灵之处都会撒一些水米饭,大意是请路过的孤魂野鬼饱食一顿,希望他们不要进屋骚扰新死者,以防诈尸。

    一行人路过柴房时,姚溪桐见房门紧闭,柴垛堆在屋外,门旁泥地上依稀可见散落的白饭,故有此一猜。为了在萧宝儿面前展现他未卜先知的本事,他没说出细节,反问:“我若连这点儿本事都没有,你又何须恳请我留下捉鬼?”见主事笑得尴尬,愈发印证了他的猜测,宣泽知道这里闹鬼,故意让主事以此为借口拖慢他们前行的速度。

    两天前,有内监通知主事将驿馆收拾干净,大都派出的使臣可能会在这儿稍作停留,主事当即命令小厮前往后院打扫以防万一。小厮惧鬼,找借口不愿前往,两人说话间,一位住店的客人自称不怕鬼,并愿意帮忙打扫卫生。主事见其孔武有力,且随身带刀,猜测是习武之人,当即将客人带到后院。打扫肯定不用,只求让一同前往的小厮心安。

    来到后院,客人直奔闹鬼的房间,时值正午,艳阳高照,往日出现的异象全都没了踪影,小厮大呼神奇,客人只说上苍保佑。小厮见客人无事,麻利的将后院打扫干净,出去后又殷切的给客人送来了茶水饭食,只求其能安稳活过今夜。

    “哎……”

    主事一声长叹,小厮的期望落空了,客人在房间暴毙,双目圆瞪,表情狰狞,死状极惨。

    一直沉默的萧宝儿问:“你怎么知道是鬼干的?”

    主事解释,前后院只有一条路,担心客人出事,他一夜未睡,可以肯定没人从前院溜入后院。除此之外,客人的房间门窗紧闭,也没有外人强行进入的痕迹。在这密室一样的环境之中,若不是鬼,怎么解释客人之死?

    “何伯,你随主事去柴房看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