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嘴,不再言语。
这会儿已经清醒的李梅轻轻的拍了拍佟秦的手背:“李大哥,您别介意,佟秦就是这样的人,谁要是有点儿毛病就都成了她的病人,不管你是懂还是不懂,只要做了一点点让她觉得对病人不利的事情,她都是这样的。要不是您和邹大哥,我们俩这会儿早就被沙暴活埋了。”
胖子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你要谢,还是谢老邹吧,是他先发现你们掉队的。”
我摆了摆手:“别介,你们还是谢谢李大公子吧,我们也不能白拿李大公子这些钱,总得做点事儿,你这样,要是现在回头还来得及,等到了渠城再想回去就来不及了。”
李梅有些吃力的摇了摇头:“放心吧,我不会给大家添麻烦的,等风沙过了我就能自己走了,而且沙漠里这种大风沙也不常见,好多年才有这么一回,让我们赶上了,说不准会有什么东西被吹出来了等着我们去发掘呢。”
这话我也是说来听听而已,就算她真想回去,派谁送她都是问题,李国华把我拉到一旁,悄悄的跟我说:“邹先生,首先我要跟你说声对不起,之前我还在担心你是否能胜任这次沙漠领队,现在看来非你莫属。我们刚进沙漠就遇到这样的大风暴,队员们的士气都受到的极大的挫折,但是我们对这张地图有了新的发现,在这种时候,希望你能继续坚持下去,给队员们打打士气,振作起来。”
老东家都发话了,在难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不就是鼓舞士气嘛,想当初在越南,敌军数倍于我的时候,战士们情趣是何等的低落,我不也过来了吗。不过这时候所面对的人和那时候所面对的人和环境,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我都不知道该从哪儿开始了:“这个。。。同志们,这个气氛有点沉闷啊,咱们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士气低落,气氛沉闷了,趁着休息我给大伙讲个故事吧。”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点莫名其妙了,咱们考古队什么时候跟行军打仗车上边了,再说了都什么时候了,谁还有心情听你讲故事啊,十来双眼睛无声的盯着我,谁也没明白过来什么情况。
我心想坏了,这是考古队啊,怎么把部队里给新兵讲学的那套拿出来了,不过故事还得讲,赶紧改口:“嗯。。。咱们虽然是个考古队,但是面对的危险一点也不亚于行军打仗,我就给大伙讲个当初行军打仗时候的故事来听听,怎么样?”
众人一听,考古行动都能和行军打仗提升到一个层面上,立刻就对接下来我讲的故事来了兴趣,赶紧围拢了过来边吃东西边听我说:“我就讲个当初在越南打仗的故事吧,这事儿相信在坐的没几个不知道的吧,想当初越南猴子不断的骚扰我国边境,咱们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警告,这群猴子在边境上蹿下跳的不予理会。我所在的部队当时就在边境驻防,听到不断的有人员上网的消息,都是憋了一肚子的火,上面的命令一下来,都像打了鸡血似的,枪林弹雨丝毫不为所动,因为我们和越南的边境多是大山森林,我的连队接到一个任务,就是要在两个小时之内抢占一个山头阵地,这个阵地易守难攻,猴子们的装备多是美国人留下的新式武器,比我们手里的家伙要先进很多,而且还配备了大量的重火器,双方都知道这是一个要塞,要是被我们夺了,后面的路就可以长驱直入,要是攻不下来,就没有后面了。想当年我们在抗日战争期间也是英雄连队,尖刀连队,我们不占天时、地利,甚至连装备都不如他们的时候,战士们的英勇无畏精神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咱们顶着敌人的连天炮火,几个冲到最前面的战士,趁着敌人换弹药的功夫,抱着炸药包直扑敌人的重火器,给后面的兄弟硬生生的趟出了一条血路。。。。。”
第四十六章:不止一具尸骨()
考古队的众人都是坐在办公室里的文化人,从来没听过这种事儿,本身事迹的真实性,即便是我经历过这些事儿,凭我这点讲故事的口才,也就最多还原五六分的实况,但也足够他们热血沸腾好一阵子了,纷纷开口询问,当时这场家喻户晓的战争前线的详细情况。
我说:“同志们,我说这个故事,其实是想说,不管我们遇到什么样的敌人,什么样的环境,只要我们心中要有着一股子的信念,我们就一定能打胜仗,就像我们这次考古任务一样,面对大自然的恐怖威力,我们的心里难免会有所畏惧,但是只要我们战胜了这种畏惧,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大自然,老话说人定胜天,咱们只要是克服这种恐惧,一定能战胜老天。”
在我这一番慷慨激昂的带动下,原先那种恐惧、害怕、犹豫不决的脸,都被热血沸腾给取代了,气氛也不再沉闷,毕竟都是血气方刚的大好青年,那经得住我这番煽动。
讲完了故事,大伙也都吃饱喝足了,老二老三也被李国华和古通换了下来,我和胖子把挖开的沙坑给重新埋了起来,且不说下面有多少具尸体,一个大坑摆在那儿也没人能睡得安稳,万一掉下去怎么办。
出去人道主义精神,我还是决定找个袋子把挖到的这具尸骨装殓起来,再埋下去,我和胖子在下面又忙活了一阵子,挖起来一堆的尸骨,却始终没挖到头骨。胖子把一块块骨头都给扔了上去,上面的佟秦见了惊呼一声,我们俩赶紧爬了上来:“怎么了?有什么情况。”
佟秦说:“你们挖了多少尸骨起来?”
胖子看了看地上,又看了看坑里:“里面还有呢?怎么了?有你的熟人吗?”
胖子的口无遮拦有时候真让我头疼,我一脚踹在他的屁股上:“佟医生,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劲吗?”
佟秦说:“不是不对劲,是很不对劲,你们就没觉得这些尸骨太多了吗?”
我说:“这有什么,只不过是下手重了些,骨头架子都被打散架了,一块块的看起来肯定会有点儿多。”
佟秦摇了摇头说:“不是散架的原因,人身上一共有二百零六块骨头,每一块的样子不同,作用不同,你们捡上来的这些骨头除了没有头骨,有太多相似的不部分了。”
我和胖子又在底下挖了一阵子,果然不出所料,挖出的骨头拼起来能有四五具尸体,都没有头骨,佟秦看了看拼好的尸骨对emma说:“这些尸骨都是被硬生生的砍掉了脑袋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样子应该是一家人。”
能进这沙漠考古队,对佟秦的专业知识我还是非常信得过的,emma说:“看来我们有了新的发现,这地方离渠城已经非常近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里应该属于古山国。”
古山国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据《汉书》记载:“山国,去长安七千一百七十里。户四百五十,口五千。到焉耆六十里。。。。”山国人全民皆兵,汉代以前中原地区的兵器都是以青铜为主,汉武帝时期张骞从西域将冶铁技术带入中原,中原王朝的武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而山国主要出产的就是铁矿资源。
山国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很短,消失的原因也多有争议,有说是被焉耆吞并,有说是因为物质匮乏而被迫南迁,在考古学上也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话题,甚至因为对山国的记载太少,以至于有些人都开始怀疑山国是否真正存在过。
考古队中各司其职,真正算得上是考古专家的只有古通和emma,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解释着自己的猜想,我们则商量则把下面的沙子挖光,想看看能不能找到这几具尸体的脑袋。emma摇了摇头,说今天大伙都累了,先休息吧,现在这样的大风沙挖出一铲子沙,大风就能吹进半铲子沙,等明天风沙停了,咱们在清理一下这古堡中的沙子,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新发现。
把清理出来的尸骨用一个袋子装好,我和胖子两人冒着风沙把袋子放到了古堡外的墙角下,众人研究了一番,这些尸骨除了能证明他们是被砍掉了脑袋,别的什么发现也没有,这漫天的黄沙也没办法给他立碑,唉。。只怪他们生不逢时,要生在现代多好,咱们社会主义国家多安全,是绝对不会出现这种全家被斩首的血腥事件。
我看了看表,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外面的黑沙暴依旧凶猛,这势头说不定得刮上一整夜。
除了几个女孩子,其余的人轮番放哨,老二和老三值第一班,其余的人都用细砂子搓了搓脚就躺进睡袋里休息了,这是跟达春学的,沙漠里水比油贵,清水除了用来喝最好别做它用,否则就是在浪费生命。
我和胖子值第二班岗,我们俩在进来的破洞口找到了老二和老三换了岗,让他们去休息了。
我靠墙坐着,手里拿着美制的m16自动步枪,以防突然有野兽窜进来袭击伤人,一边抽着烟和胖子吹牛,一边听着外面的风声,一想到李梅、佟秦这帮和老弱残兵没什么区别的人还要继续往沙漠深处走,脑袋都大了,谁知道我们会不会碰到什么陷阱和危险,到时候和这些尸骨一样,多少年以后被人发现了,也会成为别人的笑柄。今天遇到这场难得一见的大风暴,队员们没有受到什么伤亡,也说不出是不是一种幸运。
说了一会儿话,我和胖子烟也抽了大半包,也不知道外面过了多久,自从黑沙暴来了之后就看不出天色有什么变化,外面狂风依旧,风声吹进这古堡里的回声,就像是厉鬼的哀嚎声,不时的有沙子从外面吹进来,如果没人在这儿站岗,估计要不了多久这古堡就会被沙粒给灌满了。
正在聊这天,emma和李国华两人醒了,见我和胖子在墙角里放哨,就走了过来,两个不同目,不同任务的人走到一起,说实话,让人觉得很匪夷所思,不过看他们现在的意思应该都有话要对我说,只是不凑巧而已。平时,我很少和他们俩交谈,主要是因为李国华是我们的金主,话不多,给人有点敬而远之的感觉,老话说的好“言多必失”,话多了反而会让他觉得我们太在乎他的钱,到时候一点不顺就拿这来要写我们,那就得不偿失了。emma和胖子不对付,从见面开始就这样,要不是因为同在一个队里执行任务,怕是早就呛火了。
出于礼貌,我跟他们俩打了声招呼,李国华走过来说:“邹先生,该换班了,你去休息一下吧。”
我说不用了,我和胖子已经轮着休息了一下,我们俩在这儿站岗挺好的,让他接着去休息,他却和emma坐在了我对面,跟我们俩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了起来。
他们俩之间有太多我想问的事儿了,一个考古的,一个港商,一个为了找到家传地图中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一个为了古代遗迹的保护和发掘。且不说别的,这俩的目标都是那么的模糊,李国华一家几代人都在寻找这图中的地方,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宝贝能够让他们倾几代人之力去寻找,再者说他们几乎是利用了现代最先进的科技来对比这张图,也花了不少的钱财去实地的考察勘探过,都是一无所获,拿什么肯定这次沙漠之行就一定能够找到呢。这漫漫黄沙之下不知道埋葬了多少的文明,仅凭我们这几个人拿着一张不知道多少年前的图纸想找到里面的地方,真的是有些勉为其难,咱们只能说是尽力去找,要是实在是找不到,也没有办法。
李国华没有说话,emma先开口:“邹先生,关于这一点,你不用太担心了,我仔细的看了一下图纸上出现的文字,这是东汉隶书曹全碑的字体,初步估计是出自汉代。”
李国华满脸佩服的神色:“佩服,段小姐真是厉害,我们李家几代人为了这张图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还不及你这一眼的功夫,我们专门找人做过碳十四检测,猜得出了这是出自东汉年间的东西,和你说的相差无几。至于邹先生的意思,我只能说,我表示认同,但是我不能这么做,因为不管是我父亲还是祖父,我们李家好几代人付出了太多,无论如何我都希望能在我有生之年有个结果,至少可以让我父亲能够安心吧,这图中的东西我也只是听他老人家提起过,好像和什么大汉国宝和西域三十六国衰亡之谜有关。”
我心想,这俩人可真是犟到一起去了,怎么喝过洋墨水的人都这样吗?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不过看他的神色郑重,我也不好再出言反驳,只是岔开了话替,转而问他们这西域三十六国是个什么情况。
第四十七章:沙漠黑蝎()
说:“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在大英博物馆做过中国文物的研究,很多东西在那儿都说不出个所以然,中国历史别说英国人,就连中国人都没人敢说精通上下五千年文化传承的。那时候无论是资料还是文物,最吸引我的就是西域文化,最传奇和神秘的就是西域三十六国。西域三十六国这个称呼最早起源于汉代,西域都护府也是在那个时候成立的,但是最后西域都护府却随着三十六国的消失也跟着消失了,甚至出现了一些无法解释的地方,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原本属于一个山族文明,可现在都融进了这黄沙之下,怎么消失的也是众说纷纭,有说是因为自然灾害,有说是毁于战争,史书上零星的记载都让人怀疑这个国家是否出现过。直到民国年间陆续有一些国外的探险队,来到新疆探险,才慢慢的对这个地方有了一些了解,有人找到了西域三十六国存在的痕迹,但也仅限于痕迹而已,带出去的古物都被他们莫名其妙的安上了一个国家的名字,这让我们的考古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去处一个小包给我看,我接过来打开,里面是一本相册,照片上拍了很多的古董文物,下面用英文做了一些标注,往后翻有一张发黄的黑白老照片,照片上的画面已经很模糊了,隐隐约约的还能看的见是在沙漠中的一座城墙,非常的高大,城墙前有一根小柱子,后面是一个非常大的城堡,具有极其浓厚的西域风格。
我问这是什么地方?城墙外立个柱子是什么意思。说:“这是人,距离太远,年代太久已经模糊不清了,这张照片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拍摄的,后来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