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复兴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级复兴系统- 第3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四百一十二章 你只有一年时间() 
第四百一十二章你只有一年时间

    小地方没有未来,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人的天赋需要一个平台,还需要知识的扩充才可以,只有当教育的普及性达到一定程度,发现天才的几率才会大一些。

    一个天才或者一群天才的作用是巨大的,比如历史很多的科学家,哲学家,他们的理论和学派成就了现代的人类文明。

    但是小地方,或者说没有平台的地方,即便出现了一个爱因斯坦级别的天才,但是他出生的地方没有科学,也没有电,更没有理论,那么他将一辈子也无法施展自己的天才。

    牛顿并不是真的被苹果砸了就发现地有引力的,他之前和之后是有过知识构建和老师的传授的。

    所以平台很重要,遇见伯乐也终于。

    所以所有人都削减了脑袋到一线城市中生存,因为这里有最大的平台,有相对来说更多的机会和机遇。

    即便是有一些人有建设家乡的心,也没有那个能力和心思。

    要解决贫富差距,首先要解决资源分配问题,教育,安全,生存这些都是基本资源,现在很多乡村普遍的现象就是一个千人大村,可能只有一个医生,没有消防,也没有警局。

    而因为种植土地的原因,他们又无法离开当前的环境,因为这些劳动人民,只会种地,更有些偏远地区,甚至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中。

    因为落后,因为封闭所以才会对新鲜事物没有任何抵抗力,而且因为了解了外面的世界,越发对自身环境的排斥,价值观受到冲击的人很容易做出一些违背人性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比如租借儿童行乞,买卖妇女儿童等事情。

    都是因为消息和文化的闭塞,以及监管力度的缺失而造成的,而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

    就像白方礼老人老家的那种父母,认为农民就是应该种地,所以农民的儿子也应该种地不需要读书的这种想法。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不是空话,是因为知识文化的进步,来促使的科学科技进步,如果没有袁隆平先生的努力科研,龙国可能养不活这么多人,粮食增产除了依靠培育技术,播种技术也有巨大影响。

    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开始了机械化播种技术,取缔了人力劳动,更高效,更便捷,更方便的技术都是通过知识得来的福利。

    这是人类文明进步必然的一个过程,人类就是通过智慧来解放和延伸一个个身体器官的种族,也是跟任何其他物种不一样的种族,所以才能够成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种族。

    因为人类祖先会双腿行走,所以解放了双手,于是拿起了武器,不必跟老虎比拼咬合力,不必跟豹子比拼速度,也不用跟大象比拼力气。

    所以人类发明了火,发明了刀枪,发明了战术,发明了更多的生存工具。

    刀枪铁器等工具是人类攻击时依靠指甲,牙齿和拳头的延伸。

    衣服是人类从抱团取暖到独自取暖的皮肤功能延伸,铠甲是自我保护的延伸。

    显微镜,望远镜等等是人类视觉的延伸。

    马车,汽车等代步工具是人类双腿的延伸。

    留声机,照相机,还有文字都是人类对于记忆的延伸和展示。

    而互联网则是人类信息交流的延伸,这种延伸将会对人类文明造成一个日新月异的改变,高密度便捷的信息交流会让人类的智慧和天赋开发到最大限度。

    人类通过不断的进步,延伸解放和便于生存的各种器官,这种进步都是靠着信息的交流来促进的。

    传播知识和交流知识,是重要的人类进步条件,因为人类的思考天赋是天生的,每个人都是不一样,虽然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增强,但是终究还是有些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王耀把它定义成奇迹。

    就是因为这些奇迹,人类文明才延续到现在。

    同时也是因为这些传承奇迹的人,华夏文明才能源远流长。

    一个小小的奇迹,或许是命中注定,都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

    如果黄帝没有打败蚩尤,如果大禹没有治水成功,如果周幽王没有烽火戏诸侯,如果没有战国春秋,没有秦始皇那么历史就又不会一样了。

    但是这些事件背后都有着同样相似的道理和逻辑,如果黄帝没有跟炎帝两个部落联手,没有用两个部落的文化知识交流,未必能战胜蚩尤部落。

    大禹如果没有父亲鲧治水的经验传授,和族人的帮助也无法治水成功。

    信息的流通以及知识的传播是尤为重要的,贫穷不是原罪,但是贫穷导致的信息不流畅和闭塞确实原罪,更加罪恶的是有些人利用这两点进行欺骗和蒙蔽,还有明明有能力改变,却因为贪腐现象,对这些地区这些人民进行‘自生自灭’的不改变策略。

    而王耀要做的就是,在这些地方打开一个交流信息和传播知识的渠道,并且在这些已经自给自足很多年的闭塞地区找到一些能够让他们除了种地体力劳动之外的商业价值,来带动当地的经济。

    只要经济起来了,就能够留住和拉拢人才,也能更好的进行发展了。

    比如有一些地方时候种植,那就租地进行大面积科学化种植,有些地方适合养殖,那就买山进行养殖,有些地方风景好,那就开发成旅游景点,利用公众人物影响力进行宣传,有些地方有当地特色的手工艺,那就发展这项手工艺,二次包装成工艺品去贩卖。

    在资本的推动下,只要是合理的资源,都能变成循环的商业体系。

    不过也有一些确实偏远的地区,甚至已经闭塞到不知道外面的情况,连现在是什么时代都不知道的‘原始部落’,这种已经形成了独立传统和文化,生存模式的地方比较棘手,不过也总归是有办法解决。

    目前龙国国家级贫困县一共又592个,其中基本都是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状态。

    周围乡镇只能说情况比它们好一些,但是也有限,基本上都是不通电的地区,没有电是一件挺头疼的事情,水电基础建设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建成的。

    不过可以先把住宿条件改善之下,之前系统赠送的用垃圾重塑做成砖石的技术已经通过使用了,并且卖给了加拿大和英吉利几个国家一些‘垃圾砖’试用,前几天英吉利首都第一幢用‘垃圾砖’搭建的房子已经正式落成了,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垃圾砖’现在这项技术不但不会亏钱,反而能赚两份钱,承包垃圾处理相关机构会给费用,处理之后变成的砖还能卖钱。

    因为王耀这项技术是回收处理不可回收类的垃圾,这跟那些可回收类的垃圾不同,这种不可回收类是由国家相关部门直接处理,没有商业价值的,所以每年处理这种垃圾就要消耗国家很多钱。

    现在王耀帮他们处理,自然不是无偿的。

    教育问题还是采用之前传承学院那种模式,在集中的乡镇设立学校,然后派遣校车去每个村子接送,住宿制度,为了让学生家长放孩子出来读书,每个孩子每个月补贴300元。

    要不然有些学生家长是真的不让孩子出来读书,这种资助的学生跟传承学院那种合同学生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一个学校的教师资源消耗的少,而且不是针对性教育,是跟应试教育一样的标准。

    只不过针对一些有天赋的孩子,王耀会进行挖掘和培养,不是王耀差别待遇,而是这部分的孩子基数太大了,王耀能养几万人,但是他目前还真的养不起几十万人。

    而且越是这样,王耀莫名的感觉压力越大,而且现在尽管‘现代武训’活动让他感受到了群众的力量,但是同时也不会改变另外一件事情。

    就是群众都是健忘的。

    过了半个月之后,这些话题可能就很少被谈及了,王耀需要不断的用其他的方法来获得更多的帮助渠道,他需要资金以及教育资源,国内的教育资源他已经无法再利用了,尽管这次他预测可以招聘到两千名左右拥有教育资格的教师,对于庞大的需求依旧不够。

    他得想想其他的办法,不过一切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次活动的效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王耀也再次受到重视,受到了一位重要人物的私人邀请,就在启功先生的家里。

    王耀经常在新闻联播里看见他,不是戴眼镜那个,是另外一个。

    “我不喜欢房地产。”这是他对王耀说的第一句话。

    王耀没有回答。

    “我也不喜欢慈善。”

    “但是我喜欢市场。”

    王耀看着这位那双不算太大的眼睛,心中还有些恍惚。

    这位可跟电视里的明星不一样,跟魏连川那种大人物也不一样,这位感觉跟这个国家息息相关的人物,让王耀莫名的有些紧张。

    “我。”王耀放下筷子“我不喜欢金融。”

    他有些诧异的看着王耀“我以为你喜欢金融,至少从你现在的模式来看,就是金融模式。”

    “我不喜欢太过不稳妥的东西。”王耀笑着摇摇头“不过金融是趋势,房地产也是趋势。”

    他沉吟了片刻,点点头“不过我组织了索罗斯。”

    王耀微微挺起腰“所以我一直很敬重您。”

    “这个国家不需要泡沫,五千年来都是脚踏实地的。”他笑了笑“我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

    “只要您能信任我。”王耀沉声说道。

    他沉默良久,似乎在思考,也像是在发呆,最后轻轻叹息了一声“正如你说,这是趋势,没人能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下力挽狂澜,所以,我只有一年时间,你也只有一年时间。”

    “应该够了。”王耀露出笑容。

    他笑了笑,转头看向启功先生“先生培养了一位好徒弟,甚至都有点可怕。”

    “我也觉得有点可怕。”启功先生笑眯眯的点点头。

    剩下的时间,那位只跟王耀聊了一些题外话,比如字和画,还有电影以及计算机互联网。

    毕竟他是清大IT毕业的高材生。

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玩家() 
第四百一十三章大玩家

    启功先生被誉为当代书法界泰斗,自创的启功体集前人大成,近八十年的深厚功底也是无人能及。

    启功体是一个集大成的字体,不但集合了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等书法大师的长处,更加融合了一些现代科学的小技巧。

    启功体最大的特点就是,黄金分割,每个字的结构,都能够达到相应分割的标准,所以任何人看起来都十分舒服,因为它满足了人体最自然的一种欣赏状态。

    但是黄金分割说来容易,这个技术不是靠着天赋,而且完全靠着实打实,日复一日的联系得来的经验以及肌肉记忆来答道的。

    启功体老少咸宜的风格,就跟启功先生亲民的性格一样,他没有任何架子,但是却有风骨,圆润不圆滑,而王耀的字,从最开始了内敛,渐渐变得锋芒起来。

    王耀的字现在已经初见自身风格了,从最开始的临摹到现在真的写字,启功先生看在眼中,满意欣慰的同时又有些担忧。

    文人以诗待友,以字识人。

    王耀字里行间的锋芒已经成型了,也代表着王耀在渐渐成熟,快要从未成年人的世界中转换到成年人的身份了。

    “师父你真的不跟我回去?”王耀一边给启功先生临帖,一边问道。

    启功先生回过神,笑了笑“回去干吗?你又不能经常陪着。”

    王耀手一顿,面露愧色。

    “我这话不是敲打你,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启功先生笑道“我的意思是,我现在在哪都一样,不是吗?”

    王耀润了润笔,点点头,晚饭时那位出现了,并且承诺了他一年的时间“大先生呢?”

    “去剧场了,最近都在剧场里。”启功先生抿了口茶笑道“现在你金师父可不得了,五百人的戏园子有三个,手下徒子徒孙上百人,天桥都快被他承包了,评书,相声,曲艺,曲艺,杂技门门不落,西西最近还给忙着找场地,听说又从外地来了一批撂地艺人。”

    王耀微微挑眉“怪不得前天给他打电话这么忙,这老头真是不识闲啊。”

    “有机会,有能力,自然想做点事情。”启功先生轻笑道“我们那一代人,习惯了听别人的命令做事情,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社会不一样了,风气也不一样了,虽然老了,但是骨子里被压抑的这些东西也都放开了。”

    “梦想是不会跟着变老的嘛。”王耀笑了笑“师父他真是怕评书断了后。”

    “对了,听说你跟安思远弄了个家具公司?”启功先生问道。

    “是啊,我没汇报吗?”王耀愣了下。

    “好像没有吧。”启功先生摇了摇头“我年纪大了也忘了,是听小马说的,前几天他来跟我请教一块木头。”

    “师父您还精这个?”王耀一怔。

    “不懂,我就懂一种木头,楠木。”启功先生笑道“家具这块我都是跟一个朋友学的,我今天想起来,赶明带你去见见。”

    “师父的朋友?”王耀微微一惊。

    “巧了,他跟你同姓,也姓王。”启功先生笑道。

    “王世襄先生?”王耀大惊“您们是朋友?”

    “当然,我当年落难时就借住他家,后来又是同事,他是我认识的人当中,最有意思的。”启功先生笑道。

    “华夏第一玩家啊。”王耀舔了舔嘴角“一直想着托人去拜会拜会,没想到还有这层关系。”

    “如果能让他出山,那么你能省下一大块心思。”启功先生笑道。

    王耀皱起眉,面色微苦“这是生意,以王先生的性格,可能不会轻易答应吧,毕竟人家过的是神仙日子。”

    “聊天要投其所好,再说,你是为了赚钱吗?”启功先生笑着反问。

    王耀点点头。

    “傻,你要是说是为了赚钱玩。”启功先生笑道“钱有什么意思,把赚钱当玩才有意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