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蚌病生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蚌病生珠-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太太换诰命呢。”

    “珠儿这孩子懂事,好读书,像他祖父。”贾母脸上的厉色这才收敛了几分,但仍有不愉,“就算下头的人尽心,你这个当娘的也不能松懈。元儿在我这儿,你万事放心。但我的珠儿若是少了一根毫毛,我唯你是问。”

    许是邢氏一脸看戏的神色实在是太过了。贾母又给邢氏吃了一顿排头:“你也是。若是琏儿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也只是问你!”

    邢氏瘪了瘪嘴,但也没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来。她之前倒是想插手贾琏的事儿。不过先头那个留下的人给防什么似的防她,于是那些心思她也就淡了。反正屁大点儿的小屁孩儿,还在吃奶呢。与其计较一个都不知道立不立得住的孩子,她还不如想办法自己生个。

    婆媳之间也就那么点子话。贾母自诩不是磋磨媳妇儿的婆婆。见着时候差不多了,她也就摆摆手让邢王两人都给散了。

    回去的路上,王氏犹是觉得意不平。只要想起那个吃里扒外的胡氏她就来气。可恨的是,她现在还动不了胡氏。

    最后,王氏对周瑞家的说:“那虾须镯子,怕是有人看不上的。今儿就委屈你了,算是太太我赏你的。”

    白得了一对好镯子,周瑞家的不论从什么立场上说都是千恩万谢,好话车轱辘似的往外倒,总算哄得王氏露了欢颜。

第6章() 
既是重活一世的人,贾珠自个儿在科举一路上也算有些心得体会。这会子,他叹了口气,放下笔,心里却是暗叹:“难怪自己上一世就是熬死了,也没考个像样的功名。这学习读书的环境委实是太差了!”

    “珠哥儿,可是饿了?要不用些点心,喝口热茶?还是有别的吩咐?”见贾珠放下笔。外头的一个男仆便凑了进来,赶忙嘘寒问暖不停歇。

    这贾家哥儿进学,除了安排了年岁差不多的书童小厮伺候,也少不了派个年长沉稳的家人跟着。这凑过来的叫郑叶,正是王氏特特安排过来照顾贾珠的。这郑叶忠心是有,只是巴结伺候太过。

    读书人,一笔好字是万事的基础,因而笔墨纸砚上的功夫自然得有。这笔要自个儿选的才合心,墨要自己磨的才适宜。只是贾珠想自个儿研磨,郑叶都要大惊小怪:“哥儿且住手,脏了衣服、脏了手倒是小,可别伤了筋骨。”

    当时学里的先生正上头讲课,满堂的学生都是贾家的子弟。这么一出闹出来,恐怕贾珠在贾家整个宗族里都要出名了。

    贾珠只能冷着脸,拿出主子爷的派头呵斥了郑叶一通:“学堂清净,哪里是你放肆的地方。且去外头待着,用不着你伺候。”

    那么会儿,郑叶整个人都是愣住了的,想不到贾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架势。不过他想想贾珠的母亲王氏,又想想王家的一贯作风,又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郑叶后头伺候的愈发小意殷勤了,生怕一不小心,给丢了这份在主子面前露脸的好差事。

    这且是其中一出,还有更要命的在后头。郑叶是仆人,贾珠给他些脸色不算什么。可若是长辈们的“好意”,仅是从孝道出发,贾珠都只能生生受着了。

    族学里是提供晌午的点心的。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是金娇玉贵的小主子,总有些家境贫寒,就指着读书翻身的。统一提供晌午的点心,一是族里慈善,补贴那些家境不好的,二是有几分有教无类的意思在里头。

    只是就是晌午休息的那点子时候,府里长辈竟是赏了好几次吃食。先是老太太赏了碗鸡皮酸笋汤,说是酸酸的爽口又开胃,就着吃点心最好。后来太太又送了新出炉的山楂山药糕,说是贾珠脾胃弱,用些个好健脾养胃。最后就连他小姑姑贾敏都要打擂台似的凑个热闹,说是抄了新书,送来给珠哥儿上学用。

    可怜见的,贾珠此刻这年纪的孩子,不过是一个刚进学的蒙童。虽说少爷们会比那些大字不识的孩子多认得好些字,但也不至于此刻就开始攻读经史子集。

    特殊待遇什么的,贾珠并不在意。他现在也懂些人情世故,知道把吃食点心分给同窗,并不自个儿吃独食。但是这三番五次的闹腾,真的很扰人清静,不适合静下心来读书用功。

    “江南崇雅书院是个好地方。那儿文风鼎盛,环境清幽,只是要求严格,想进去读书,一个字——难!”贾珠耳边又响起了郁嬷嬷幽幽的声音。

    贾珠看了看四周,依旧看不到郁嬷嬷的声影。不过他知道,哪怕他现在重活了,郁嬷嬷应该还是在他身边跟着。

    郁嬷嬷的声影还是一如既往的严肃:“就算你多活一次,比同龄人多读那么些子书,但是想要进崇雅书院,依旧是难的。”

    已是下学的时间,学堂里的学童已经稀稀拉拉走的差不多了。现场除了几个年纪大的,正准备着来年的县试并不曾走,已经没有几个与贾珠同龄之人了。

    郑叶见贾珠半晌都没有搭理他,又接着问道:“哥儿,是歇会再吃,还是?”

    “点心有什么好吃的。回去老祖宗那儿自然有好吃的等我。”贾珠干脆继续一副坏脾气小公子的模样,“这点子东西就赏你了。赶紧收拾东西,可别耽误了回去给老祖宗请安。”

    “珠哥儿吩咐的是,还是哥儿想的周全。”郑叶并不同小孩子计较,嘴上依旧是好话不停,然后低头收拾着桌案上的东西。只是等他一抬头,见贾珠已经走远了,又赶忙道“哥儿且慢些个,小心摔跤、扭脚。”

    “你自个儿仔细着。切莫撒了墨、摔了砚,或是弄脏了我写的大字。我回去还得呈上给老祖宗看呢。”贾珠只丢下这么些话。

    这当然不是贾珠重生到孩童时期,就真的和正常孩童一般顽劣了。拉开了和郑叶的距离,贾珠低声说:“郁嬷嬷还在么?若是在的,还请嬷嬷现身一见。”

    “现身?我这百年老鬼现什么劳什子的身。你也不怕我吸人精气,夺人元阳。”不知为何,郁嬷嬷的声音听起来有几分不悦,鬼魂独有的音色便听着更加渗人了。

    “嬷嬷说笑了。珠儿如何不知道嬷嬷的心性。”贾珠小小的作了个揖,“鬼有善鬼,人有恶人,如何能一概而论。”

    身后的郑叶看见贾珠的动作,不由得紧了紧衣服,壮着胆子道:“哥儿是作甚呢?且等等奴才。这天气愈发冷了,可别冻着。”

    这光天化日的,也确实不是同鬼魂交谈的时候。贾珠只得长话短说:“珠儿不知为何如今见不着嬷嬷了。但珠儿自知资质平庸,还请嬷嬷不吝赐教。”

    “这话问出来,可见你是真的傻了。”郁嬷嬷不忘嘴毒损了损贾珠,“如今你是人,我是鬼。阴阳相隔自然不得相见。若是自然能见,不是你天生阴阳眼,就是体质极阴,寿数将近。”

    “如若想见着嬷嬷,聆听嬷嬷的教诲呢。”贾珠这说的不是假话。

    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更何况是郁嬷嬷这样的积年老鬼。郁嬷嬷本身王府的出身就决定了她的眼界和见识;这百年的岁月又奠定了她的积累;加上郁嬷嬷是盛茗世子的奶嬷嬷,既然能养出盛茗世子这样的人杰,那她本身就是个不凡的。

    “无根水配阴地柳叶,混合成水后用来洗眼,能暂开阴眼……”

    “珠哥儿!”郑叶气喘吁吁的赶了上来,“还多谢哥儿等我。”郑叶一靠近贾珠身边,就冷不丁的打了个寒颤:“哥儿可觉得冷?”

    贾珠看了郑叶一眼,并不言语,只是快步又往回家的方向走,而郁嬷嬷也不再说话。郑叶不过是家生的奴才,虽觉得怪怪的,但也发现不了任何内情。

第7章() 
这老小老小的,老人家的脾性有时候和小孩是一样一样的。贾母年岁上来了,就喜欢喜庆热闹。所以晚膳的时候,少不了一家女人孩子聚在一起。

    “给老祖宗请安。”贾珠换了家常衣服,自然会去给老太太请安。

    “我的乖孙。”贾母招手,让贾珠上前。她又指着桌案上的茶果点心,“喜欢什么就吃什么。你娘老子就喜欢对你管七管八的,好好的孩子都给拘坏了。瞧着才不过又去了学里一天,竟是又瘦了。”

    王氏在一旁陪着笑脸:“老太太可是折杀媳妇了。这读书明理乃是正事,哪里会拘着孩子。”

    “读书熬神,珠儿可不是瘦了。”贾母竟是做出一副不管不顾的样子。

    堂下众人皆是哄堂大笑,就连邢氏都凑上去讨了句巧:“老太太诙谐,竟是让媳妇没吃都给笑饱了。”

    贾珠依言捻了块桂花糕,就着丫鬟呈上的甜茶吃了。听完这一出故事,他道:“原来孙儿是个鱼浮泡子,随胖随瘦。”语毕,又是一屋子的笑声。

    “猴儿,满屋子都是猴儿。成精的!”贾母笑道。

    倚着贾母坐着的红裙女儿正是贾母的幺女贾敏,现年已满十八了。老国公在的时候,将她许给林老侯爷的公子,名海字如海,考了探花的那个为妻。因守了三年父孝,这才耽误了花期。如今出了孝期,她来年开春就得发嫁。

    在家的女儿,那自然是儿媳们比不得的。贾敏靠着贾母娇笑道:“我们是猴儿,那母亲得是什么?那可是猴山里的山大王,孙大圣一般的人物。”

    “就你最皮!”贾母照着贾敏的脸蛋给拧了一把,母女之间其乐融融。

    王氏在一旁看着,不由得神色一暗,朝自己女儿看去。

    如今元春不过刚满两岁,正被奶娘抱在怀里。她白白嫩嫩的小手里捧着窝丝糖,嘴里甜丝丝的吃得正欢。大约是觉得众人现已未笑,周遭静得很,元春抬起头,把手里的糖朝最近的贾珠递了过去:“哥哥,吃,吃糖。”

    贾珠眼底一酸,险些掉下泪来。他一手从糖块上掰下一点儿,一手摸了摸元春柔软的发顶:“元儿乖,你也吃。”

    这般兄妹友善的场景最是招老人欢喜,贾母道:“可见是珠儿懂事了,竟是知道说妹妹乖。我老婆子是不中用了,不晓得上过学的孩子就是不一样。”

    “哪里是老太太不晓得。”贾珠凑在贾母膝下,“不过是老太太心疼孙儿罢了。如今连妹妹都知道心疼孙儿,孙儿又哪里会因为读书就给瘦了呢。”

    时候差不多的时候,厨房做事的婆子上来回话。堂里的大丫鬟传了话,而后贾母对着贾珠问道:“今儿特特做了你爱吃的八宝鸭子,还有鲍鱼扣辽参。到时候拿鲍汁泡饭,你可是觉得最是下饭的。”

    浓油赤酱,这是现在贾府膳食的一贯风格。贾家虽出自金陵,但富贵渐盛又移居京城,倒是把以前的口味全丢了。

    想想之前听说的,自家做个茄子倒要好几只鸡来配,贾珠不由得轻轻摇了摇头。

    “珠儿这是怎么了?”当娘的哪有不关注孩子的行动。贾珠方一摇头,王氏就立马开口问道:“可是学里吃的不好,坏了胃口。亦或是今晚的膳食安排不合心意?”

    贾珠有些无奈,也不知为何,自家人提起读书怎么就都没什么好话。不过他还是做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站起来说:“倒不是母亲所想的那样,学里好着呢。只是珠儿想到先生说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倒是想体验下寻常人家的菜食。”

    “胡闹!那些个没油没水的有什么好吃的。”贾母瞪了瞪眼睛,佯装生气。

    “祖母,老祖宗……”贾珠撒娇卖痴中,“珠儿不过是想尝尝新鲜味道。据说菜食还是原味最好。让厨房里烧一锅子清汤,取些鲜嫩蔬菜,拿汤水烫了,再佐以盐巴调味,待到呈上来的时候撒上点子香油,就是香气扑鼻了。”

    贾敏姑娘家的,又不是穷苦人家出身,因而肚子里缺少油水。她难免会觉得日常膳食有些油腻,不甚如意。如今听着贾珠的形容,她倒是觉得食指大动。

    “老祖宗就应了珠儿吧。”贾敏就着贾珠的话茬说,“反正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难得我们珠儿懂得念诗了。”

    贾珠说话是有简朴之意在里面,贾敏也只是顺话说话。不过也可见,世家子弟,并不是真正懂得人间疾苦。

    厨房里此刻正是愁死了。这上头的吩咐,还是老太太那儿传来的,做奴才如何敢不听。只是这冬日里蔬菜瓜果本就稀少,并不比肉蛋之类的便宜。贾家豪富,早早存有菜食,可是这窖藏的蔬菜并不算新鲜,哪里寻得着主子要的鲜嫩蔬菜。

    最后是守门的老婆子献上一把鲜嫩的小白菜才算是解了围。白菜物贱,大冷天的也能够生长,平日里谁稀罕得吃。也只有着守门的婆子过得寒酸,又没个进益,这才在自己住的地儿里开了块地,少少的种了些许。

    待到厨房里呈上晚膳时,贾珠特地吩咐的清汤还是变了模样。贾珠是主子,敢这么简单的说,可下人哪里敢真这么寒酸的做。那清汤是骨头熬出来的高汤,撇去油花,又加了干贝鱼肚提鲜。最后烫上小白菜和嫩豆腐,一青二白的煞是可爱。

    贾珠并不懂厨房之道,也就被厨房这么给糊弄过去了。

    不过这难得的新鲜口味还是获得了众多主子的一致好评,贾母甚至让人盛了两碗给外间的爷们送去,还特地强调说是贾珠的孝心。

    贾母都这么说了,贾赦和贾政两位爷自然不能吃白食。没过一会儿,就有丫鬟捧着个红布托盘上前回话:“两位老爷都夸珠大爷孝心可嘉。大老爷赏了随身的扇子,二老爷特地解了身上贴身的玉佩。”

    这一出又勾得贾珠感怀万千:这一家人终归是一家人,不管大人们怎么闹,对小辈的疼爱与期待总归是不会变的。

    贾母看见贾赦送来的扇子也是啧啧称奇:“竟然是这么一把。这可是你□□母留给你大伯的。你大伯爱惜的不行,平日从不离身,据说是前朝的古物。今儿居然赏给你了。”

    既是古物,又是贾母都赞的宝贝,可见价值不凡。邢氏听来,不由得心肝脾肺肾都一起疼了。她强颜欢笑:“也是大老爷疼珠儿。只不过珠儿年幼,莫给撕了顽了。”

    王氏笑得则是心甘情愿,毕竟得东西的可是自己宝贝儿子:“我们老爷给的玉佩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