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之最强主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星空之最强主宰-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唐天宝九年十一月初六,两军胶着,段春秋临阵斩大将,率领剩余的八千兵马,大破胡奴,直杀入胡奴国境三百里。

    大唐天宝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段春秋从胡奴国内返回,却于边境遭到西北军元帅尤狂风的阻截,痛斥他临阵斩将的八大罪责,段春秋则怒斥他佣兵养敌的十大罪过。

    大唐天宝九年十二月初一日,肃州节度使贾落雨亲自前往边境斡旋,并快马加鞭,急报长安。

    是时,长安城内朝堂之上,已经吵翻了天。

    三份战报,一份是西北军元帅斥责段春秋擅斩大将的八大罪过。

    一份是段春秋怒斥西北军渎职养贼的十大罪过。

    一份是肃州节度使和稀泥互打五十大板的报告。

    朝堂之上,说什么的都有,有支持齐飞的,毕竟齐飞打了一个打胜仗,鼓舞了士气,有支持西北军的,毕竟一个品级高过齐飞的大将竟然被他斩了,虽说他是督军,但他可不是监军,就是监军也没有说杀人就杀人的,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甚至到了最后,所谓的支持竟然变成了互骂,骂西北军饭桶的,佣兵不轨的,想要造反的,骂齐飞以下犯上,擅作主张,藐视皇上的,甚至还有骂肃州节度使煽风点火,毫无作为,看朝廷笑话的。

    不过好在兵部还是支持齐飞的,虽然朝堂之上,兵部和文官们不和,但同样,并不和那些在外领兵的大佬们也不和,段春秋总归是兵部出去的人,代表的是并不,再不济,也是要支持一下的。

    大吵足足吵了两天,两天内,唐皇都一言不发,直到第三天头上,唐皇才阴沉着脸色,面对群臣,问了一句:“众位爱卿似乎忽略了一件事情!”

    众臣皆愣,唐皇缓缓地说道:“你们可能都忘记了,段春秋手下的八千兵马原本是什么军队!”

    此言一出,金銮大殿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心中大惊,怎么忽略了这件事情啊!段春秋手下的兵马本来就是西北军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情况!段春秋手下的兵马是西北军,但是他却偏偏又斩杀了西北军的大将,但这些西北军非但没有围杀他,反而听他调遣,让他率领,直杀进胡奴国内,而且最神奇的是,此时此刻,他居然还带着这些人和西北军的主力对峙!

    这尼玛的不对啊,太不对了!

    就算西北军忠心朝廷,段春秋杀了他们的主将,他们没有哗变,没有直接杀了这小子,但是依然去和他舍生忘死地深入胡奴三百里,就有些说不通,更别说如今还在边境上和西北军主帅尤狂风对峙了。

    唐皇看了一眼殿内众人,冷笑一声:“传我旨意,升段春秋为兵部西北司郎中,随其征战胡奴的兵马,暂归肃州节度贾落雨使带领,段春秋即刻回朝!”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467章 晋升,晋升,世之英雄() 
兵部原本没有涉外的各种司,上一代唐皇生前未立太子,死后也未留下遗诏,本朝唐皇乃是武力夺取的龙椅,登基后才设立的东北司,东南司,西南司,西北司,意图在节度使和边军之中取一个平衡。

    兵部西北司员外郎乃是正五品的官职,而西北司郎中则是正四品的官职。

    齐飞升迁之快简直前所未有,而这次唐皇下诏,也充分的表明了自己的一个态度,那就是,第一,段春秋是朕的人,朕的人,即使你们是封疆大吏,是大将军,也要给他面子!不给他面子,就是不给朕面子。第二,朕不在乎你们这些边军大佬尾大不掉,朕给了你们权利,朕也一样能收回,朕派去的人能斩杀大将,朕也一样可以斩杀你们这些边军主帅。

    唐皇的旨意,极其强硬,措辞不容商量。

    尤狂风接了旨意后,立刻便消寂下来,而齐飞和肃州节度使贾落雨,交接过那八千兵马之后,便重回长安。

    而他回到长安,来到金殿之上,群臣心中的那个疑问才揭开谜底!

    为什么段春秋杀了西北军大将后,那些西北军竟然还跟随他?

    因为那些人竟然是罪军,是朝廷发配到西北的犯人组成的军队!他们在西北军里吃不饱,穿不暖,本来这次就要哗变,是段春秋力挽狂澜,才阻止了这次事变,接着晓以大义,舌绽莲花,竟然说得这些西北军罪军跟随他去打仗。

    这可真是牛比啊!朝上的不少大佬都不由暗暗竖起了大拇指,这事儿,就是颇有经验的军营老官也处理不好啊,没想到被一名书生给快刀斩乱麻了。

    但接着,问题又来了,被齐飞斩杀的那名大将可不是普通将领,骁勇善战,在西北极其有名,并且手下有数百亲兵,这段春秋斩杀他时,未得罪军帮助,又是怎么杀的他?对于这个疑问,齐飞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他不是我的对手!”便让群臣皆哑口无言。

    虽然这件事情看起来已经结束,但是接下来还有善后的问题,如何安抚尤狂风?还有如何处置那八千罪军!

    尤狂风那边比较好办,他这个级别的人物,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可以了,至于他自己心中如何想,根本不是安抚就能改变的。

    至于八千罪军,却是个尴尬的存在,绝对不能重回西北军,但也不能长久的挂在肃州节度使的名下,甚至更不能调到其他军队。

    唐皇为此大大头疼,但却一时半刻也想不出法子,只能先这样吊起来。

    大唐天宝十年,一月初一。

    唐皇与皇后在宫内大宴群臣,赏歌舞,行酒令,其间,唐皇的三子一女,同时出来玩耍。

    唐皇并未册立太子,三子一女皆出自皇后,乃是嫡出,大儿子已经一十有三,二儿子一十有一,小儿子却只有九岁,至于女儿也只有六岁。

    四个皇子公主坐在同一张桌上,除了大皇子,二皇子外,小皇子和小公主皆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群臣,显然是头一次参加这种宴会。

    酒到酣处,唐皇下令起诗助兴,群臣眼望段春秋,无人敢起!

    齐飞悠然站起,一首将进酒,把宴会推到了最**,也在四位皇子公主心中埋下了深刻的印象。

    天宝十年三月,齐飞调任上都护府副都护,正四品。

    天宝十一年五月,齐飞调任兵部侍郎,正三品。

    天宝十二年八月,齐飞调任东南都护府都护,正三品,举家前往东南赵州任职。

    三年的时间,齐飞从状元及第,直到正三品武职,其间未担任过从品的官衔,虽然算不上是唐国历史上升迁最快,却也是不出前五了,甚至以文科举状元,一路武职攀升,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不过齐飞在这东南都护府的任职之上,开始一路静寂下来,足足两年多的时间,职务没有任何变动。

    天宝十五年初春,齐飞早一个月上报朝廷,东南藩王有谋反之意,随后,东南藩王赵有德勾结东南军元帅杜墨叛变,大唐国东南大乱。

    同年六月,朝廷大军和东南线的地方军惨遭大败,东南战线几乎全部溃败,赵州节度使被杀,朝廷下旨,齐飞领昭毅将军,授战时赵州兵马都督,总领赵州兵权,同钱州,卫州等六州配合朝廷大军平叛。

    同年十月,朝廷兵马再次深陷战潭,六州兵马除赵州外,几乎都损失过半,朝廷再次下旨,加封齐飞昭勇将军,再领兵部侍郎,兼赵州都督。

    同年十一月,大唐昭勇将军,兵部侍郎,东南都护府都护,赵州战时都督,段春秋夜率轻骑一千,绕过重重大军,奇袭东南叛军后方的南梦城。

    不过,这次奇袭却失败了!

    叛军早有准备,在后方布下埋伏,一万兵马围杀段春秋一千轻骑,轻骑马快,段春秋率兵撤进山中,大山雄伟,叛军围山一万兵马进山追杀,却为段春秋在山中以不足对方十分之一的兵力歼灭,随后剩余的八百轻骑,偷偷下山,再次偷袭南梦城。

    段春秋一人一剑,夜入南梦,直奔藩王宫,于子夜取藩王赵单首级,然后八百轻骑,历经险阻,回返赵州,天下震动。

    据说,段春秋在取藩王赵单首级时,曾在宫殿墙壁之上写了一首诗,写的是: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一时间,段春秋被天下传为不世出之英雄,为百姓津津称道,甚至一些江湖艺人还把此事编为书本唱词,在茶楼酒肆,广为唱诵。

    一些江湖豪迈之士,更把齐飞视若神明,把那首侠客行的诗,作为组建帮派,歃血为盟时朗诵的结义诗。

    而东南叛乱的战局也因此扭转,藩王赵单的死亡,让整个战局形成了一个大的逆转。

    原本赵单手下的兵将,因为他的死亡出现了分裂,甚至有一部分竟然秘密上书朝廷,然后重新扯起大唐的旗号,直接回头杀起叛军来。

    ,

第468章 长安,齐飞的谋划() 
天宝十六年一月,唐皇下旨,段春秋封镇军大将军,大都护,大都督,从二品,总领赵州等六州兵马,从左翼进攻东南军杜墨叛军。

    辅国大将军韩烈虎率领朝廷中路兵马,从右侧进攻杜墨叛军。

    天宝十六年冬,杜墨战败自杀,六州残部留下打扫战场,段春秋随韩烈虎,返京庆功。

    天宝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七,距离长安城三百里处,大军浩浩荡荡之中,有一架马车,马车只有二马拉乘,但却稳如平地。

    马车外,驾车的是一名刚刚长出了些络腮胡子的男子,男子双目有神,手拿马鞭,不时地低声吆喝两声。

    马车之内,铺着名贵的西北楼兰国的驼绒地毯,中间摆放了一只小桌子,一个少年书童在小桌子上用炭火烧水煮着茶。

    马车最立面,是厚厚的靠垫,一名白衣的年轻人,紧紧地靠在靠垫之上,不时地还咳嗽几声。

    “老爷,你又咳嗽了!”少年书童关心地说道。

    “李谦,我说过多少次了,叫我少爷,不要叫老爷,我有那么老吗?咳咳”

    “噢,少爷,你十九岁进长安,那年是天宝九年,如今是天宝十六年,我算算,你今年应该是二十六岁,确实还不够老”

    “混蛋玩意儿,有这么说自家老爷的吗!”

    “你看,你看,这不是我说的吧,是你自己说自己是老爷的。”

    “混蛋啊混蛋,气死我了,咳咳”

    “少爷,少爷,你又咳血了”

    少年书童急忙爬了过去,扶着白衣年轻人,轻轻地给他抚起背来。

    夜深沉,大唐皇宫,唐皇静静地坐在书案后面,他的身边站着一个人,这人从未在朝堂上出现过,但如果齐飞在这里,一眼就会认出,这正是当年前去小青山下院子中的几人之一,正是那个给唐皇拿杯子的人。

    “芦苇,你派人前去探查过了?”唐皇问道,这个人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叫做芦苇。

    “是,皇上!”芦苇低头小声地道。

    “他,怎么样了?”唐皇缓缓地道。

    “病得很重,中途一共看了六位有名的大夫,均不是很乐观!”芦苇的声音依旧不大。

    “这样看来这次他实在是太劳累了,是该让他歇一歇的时候了,这几年他升的太快,而这场大战让他积累的声明也实在太响亮,唉,谁这么拼命都要受伤的,这小段书生啊,看来当年在小青山下,他并不是胡乱吹嘘的,当世剑术第一恐怕真是如此。”唐皇脸色有些沉重地说道。

    “皇上圣明,段大人的剑术,恐怕确实已经当世无敌了。”芦苇道

    “唉,当世无敌又有什么用呢。”唐皇说到这里双眼空洞地望了望大殿上方:“芦苇,你说,明天小段书生会主动请辞兵权吗?”

    “这个臣不知!”芦苇的额头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唉,他不主动请辞,我也会给他换个位置,为了他的身体好,也为了他好。”唐皇喃喃地道。

    天宝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上午,前去东南平叛的大军抵达长安城。

    长安城外,热闹非凡,十里相迎,唐皇亲至。

    一天之后,段府之内,齐飞安静地枕在小苑师妹的腿上,微闭双目,小苑师妹这次和风铁花李谦,鞠秀秀一起回了长安,这是齐飞的主张。

    “相公,快八年了,你,感觉怎么样了?”

    齐飞轻轻地摸着小苑师妹的大腿,微闭双眼慢慢地说道:“已经有了感悟,但还不够,已经有了模糊的感应,但还不是很清晰。”

    两人的对话,外人是听不懂的,只有风铁花,李谦,还有鞠秀秀,才知道齐飞说的是合道。

    是啊,有人合道只需一天,有人合道却需百年,其中滋味又有多少人能懂。

    “相公若是成了,你的境界?”

    “至少可以直入大能,不但是修士之身,而是另外两种也会,只不过,我不敢解开进化之身的封印啊”

    “乖,那就不要想了,睡一会儿吧”

    “嗯,好吧”

    又是两天,平叛归来的三天后,平叛大军中各级够品级的官员全部上朝了。

    朝堂之上,各级平叛官员从最前面一直排到了大殿门口。

    为首者自然是韩烈虎和齐飞二人。

    唐皇先是大大赞扬了一番所有平叛官员,然后跑便开始封赏。

    韩烈虎本身是正二品的辅国大将军,加封从一品骠骑大将军,加封定南侯,总领京畿道兵马。

    这个京畿道兵马并不是地方节度使的地方军,也不是边军,而是唐国的中部军队,乃是皇帝的几只嫡系军队之一,一时间荣耀无双。

    朝堂上,唐皇看向齐飞,齐飞不自主地咳嗽了几声,然后忽然跪倒,大声道:“臣有本奏。”

    唐皇微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