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光转-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元和帝面露为难之色,贤妃挣扎着起来给太后行礼:“臣妾有罪,扰了太后的寿辰。非是有心,还望太后宽恕!”

    太后摆了摆手,说:“看你的样子,也知道不好受。回去歇着吧!前儿伺候了我几日,也怪不得你不舒服。”

    贤妃听后大惊失色,跪地磕头:“太后恕罪!能够伺候太后是臣妾的福分,怎会不舒服!实在是因为这几日天气渐热,臣妾有些贪凉,吃坏了脾胃。”

    太后不置可否,只对着宣惠说:“送你母妃回宫去。让太医去瞧瞧。”

    宣惠心里给太后白了几个白眼,面上仍恭敬地应道:“是。孙女这就送母妃回去。”

    元和帝看着贤妃母女二人离去,虽然很想跟着过去。可看到太后的脸色,还是默默地坐下来,继续着寿宴的热闹。

    承乾宫内,旌云刚送了太医回来,便看到贤妃靠在迎枕上落泪。

    宣惠拿了帕子给贤妃拭泪,笑道:“母妃莫不是伤心没吃到好东西就回来了?您想吃什么,我这就吩咐人去做。”

    贤妃强笑道:“你这孩子,母妃是那样贪嘴的人吗?只是有些脾胃失调,不用这么大张旗鼓地。免得让人说抱空窝,白白惹人笑话”说罢,眼圈又红了。

    旌云上前安慰道:“太后娘娘虽然说话难听了些,可若不是担心您的身体,怎能让您赶紧回来呢!”

    宣惠心想,旌云姑姑说谎话的功夫也算炉火纯青了。太后那样明明是嫌弃贤妃在那里碍眼,影响她庆寿的心情。

    贤妃眼泪却是怎么也收不住,她哭道:“姝儿三岁的时候,那个孩子在肚子里快四个月,还是去了都怪我粗心!盼了这许多年,只想再给姝儿添个弟弟,今后也好有个依靠。没想到这回还是落了空”

    旌云道:“娘娘还年轻,圣上又如此眷顾娘娘。有皇子是迟早的事情,您哪里用担心咱们公主没有依靠呢!”

    宣惠默然无语。史书上元和帝赐名上玉牒的皇子只有如今的这三个,贤妃的愿望怕是要落空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七章 哭诉() 
掌灯时分,元和帝急匆匆地赶到了承乾宫。

    刚到寝殿门口,元和帝就看到灯影摇曳下,贤妃安安静静地靠在床头的大迎枕上,眼睛带着笑意看着宣惠。

    宣惠此时正坐在床边的锦凳上,正捧着一本书给贤妃读着。

    “说一个父亲带着两个儿子吃饭,没有下饭的菜。那父亲便说,古人讲望梅止渴,咱们家墙上挂有腌鱼,看一眼吃一口饭,就当是下饭了。吃了一会儿,突然小儿子喊道,哥哥多看了一眼!父亲便道,也不怕被齁死!”

    贤妃笑道:“天下可真有这样悭吝的人?这小的倒是乖得可爱!”

    元和帝看着这一幕,蓦地眼睛就湿了,眼前模糊一片。

    后宫里这许多女人,只有跟贤妃在一起才能让他平和一些,有那么一点儿过日子的趣味。

    跟别人也不能说没有感情。打小就伺候在身边的淑妃,那样温柔体贴,自己的一点小事对她而言,桩桩件件都是天大的事。在她身边总有被崇拜、被依赖的感觉。

    贵妃是他纳的第一个出身高门的女人。虽说当时贵妃进宫来是被自己的长兄,懿德太子相看的,阴差阳错之下嫁给了他做侧妃。可贵妃的娇俏活泼,天不怕地不怕的爽直,曾让年少的他迷恋不已。

    再后来长兄死了,他娶了皇后,又当了皇帝,又有了许多妃嫔。可他越来越觉得,这些人看他的眼睛里没有暖意,连笑都像戴着面具,冷冰冰的。

    直到他在宫里碰见随母亲来探望太后的薛盈玉。

    那天她穿着淡蓝色的衣裙,与宫中热闹富贵的气氛格格不入,却让他看得入神。

    后来得知,那天的相遇是昌邑伯故意为之,元和帝也曾伤心过。可渐渐地,他发现薛盈玉与宫中的其他女子并不相同。她对他很少有所求,受了委屈也几乎不会讲。她总喜欢眼角带笑地看着自己。在他忧惧的时候抱着他,在他难过的时候安慰他,在他高兴的时候扑到怀里,抬头看着他笑。

    “哎呀,圣上您来了!怎么也不让人通传一声!”贤妃突然抬头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元和帝,掀开被子便要下床。

    元和帝闭上眼睛,又睁开,定了定心神,快步上前道:“你快躺着!身体不舒服还闹这些虚礼做什么!”

    说着,元和帝便走到床边坐下。他叫人端了灯过来,细看贤妃的脸色。

    “怎么脸还是这样白?太医开了药吗?吃了没有?”

    “已经吃了。没什么大碍,太医只说是脾胃不和,平日里少吃生冷油腻就没事了。”

    元和帝还要再说什么,抬头看见侍立在一旁的宣惠,抬手摸了摸她的头,笑道:“我们宣惠如今长大了,还知道给母妃念笑话听。你说,父皇赏你些什么好呢?”

    宣惠眼睛一动,笑道:“父皇,我想学一样本事,您找个人教我吧!”

    元和帝哈哈大笑起来:“贤妃我没听错吧?咱们的宣惠竟然主动要学本事呢!”

    贤妃也笑道:“你想学什么?先说来听听。莫提那些歪门邪道的,让你父皇为难。”

    宣惠拉着元和帝的袖子,笑道:“父皇,女儿想学骑马!”

    元和帝笑容微敛,道:“怎么突然想学这个呢?你学了骑马也没处骑去。难不成你还想出门不坐轿,骑马走啊?”

    宣惠撒娇道:“女儿近日读史,古来历朝历代皆有巾帼英雄。女儿心向往之,现在力气还小,学不得拉弓射箭,学学骑马总行吧?”说罢,就变成一只小猴子赖在元和帝身上。

    元和帝复又笑起来:“你还想学巾帼英雄,学她们做什么?行侠仗义,劫富济贫?”

    宣惠道:“别的不行,防身总行吧日后驸马欺负我,我也好骑着马快快往宫里跑啊!”

    贤妃心中一动,觉得这话不祥,可又有几分道理,便道:“臣妾瞧她说得也有理,圣上您就依了吧!”

    元和帝见贤妃也同意了,便吩咐道:“朕过两天给你找个善骑马的太监做师傅,找匹小马先练着。等会骑了,再给你挑两匹好的!”

    宣惠噘嘴道:“好没意思啊!我不要让太监教!父皇,我想让三哥教我!”

    元和帝好奇地盯着宣惠,问道:“你怎么突然要缠着你三哥?怎么不让你二哥教你?”

    “二哥那么胖,一看就不是善骑的啊。我虽然不会,但总得找个不错的师傅吧!”

    “好,朕答应你了。不过,时间得让你三哥安排,不能耽误他读书练骑射。近日他也要定亲了,闲工夫也不多。”

    宣惠高兴极了,谢了恩便回自己殿里翻箱倒柜找骑马的衣服去了。

    这边贤妃问起了安王的婚事:“这么说来,安王跟杨阁老孙女的婚事就这么定了?贵妃姐姐可有话说?”

    元和帝皱起了眉头,道:“她天天一味只知抓尖弄巧,今天这一下把太后给得罪透了,这几日少不得受些罪。”

    “这段姻缘倒也不错。杨四小姐京城里有名的贤惠大方,日后管理王府、照顾安王必然都是好的。”贤妃靠着枕头,手里理着元和帝玉璧上垂下的璎珞。

    元和帝握了她的手,觉得有些凉,就把贤妃的手放进了被窝里,然后说道:“你说宣惠怎么突然想起来让老三教她骑马了?”

    贤妃在被子下面的手依旧被元和帝握着,感觉非常温暖,笑道:“这孩子最近变得心细了,知道体贴人了。说不定是想到时候带着端敏一起过去,他们姐弟俩也好久没见面了。”

    她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姝儿跟安王走得近些也好,她没有一母同胞的兄弟,总要有个依仗不是”说罢,眼圈便红了。

    元和帝变得有些默然,半晌才说道:“你别着急,咱们都还年轻,会再有孩子的。”

    见贤妃不说话,元和帝用手抬起她的脸,见已是满脸泪痕,便心疼地用手去擦眼泪。

    贤妃抽泣道:“宣惠才两岁多,就又怀了他。谁知道臣妾没那个福气,没能留住那孩子到如今也快十年了,臣妾早就断了念头就是担心以后宣惠怎么办,真要是和驸马吵架了,连个撑腰的人都没有”

    元和帝艰难地说:“瞧你说的,日后无论是老二还是老五做太子,都是宣惠的亲兄弟啊!”

    贤妃低低地哭着说道:“您看您说的,连自己都不信。二皇子素来不爱跟其他兄弟来往,自打搬出内宫,这三个妹妹更是少见了。五皇子又是那边的人”

    说着说着,贤妃的语气变得激动起来:“当初淑妃姐姐还有我的那个苦命的孩子,都是折在谁的手里?那边面上装着什么事都没有,都把别人当傻子看!这两日因为我娘家不想娶文瑾县主,太后零零碎碎给了臣妾多少气受,连带着宣惠也受白眼。现今您还在呢,要是咱们都不在了,宣惠可要靠谁去呢?”

    说罢,贤妃拿起帕子呜呜地痛哭起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八章 帝心() 
元和帝黯然,张开手臂把贤妃揽在怀里,轻轻地抚着她的背,口中喃喃地说:“阿玉乖,不伤心了,好不好?”

    贤妃哭的哽咽:“不好”

    元和帝叹了口气,说:“我不是太后亲生,当初皇兄去了,她便帮我登了皇位。太后于我有大恩啊。朕天资不如先帝、皇兄,这些年朝政国家不得安稳,做不得仁君明君,来日总要得个孝字啊”

    看贤妃没有说话,元和帝又接着说道:“那些事大约都是皇后做的,太后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外面还有承恩公家,朝臣不少都与他有牵连”

    说完,元和帝自己也说不上来心里是什么滋味。有些憋气,有些颓然,自己被挟制在四方的天地里,略伸伸手脚就会碰到墙。

    他摸到贤妃散落在背上的青丝,帮她归拢到一处,轻轻地说:“阿玉,我对不起你你莫怪我,好不好?”

    贤妃抬起泪眼,迟疑地说道:“圣上,您就愿意一直这样下去吗?”

    元和帝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僵直地坐在那里。

    先帝有四个儿子,皇长子乃是如今的太后嫡出,五岁时就被立为太子。若不是他十八岁那年坠马受伤去世,谁也没有想过继承皇位的竟然不是太子。

    元和帝排行第三,是先帝第二年长的皇子。不过他的母亲陈氏位份只是美人,不受重视。

    反倒是六皇子和他的生母陆昭仪颇受先帝宠爱。

    七皇子淳王的生母何昭容,从进宫就投靠在当今太后身边。比起元和帝和他的生母,何昭容与七皇子在宫中的日子很好过。

    当年太子骤然去世,让太后失了主心骨,一门心思只想随儿子去了。还是何昭容在太后耳边撺掇,说太子坠马事有蹊跷,一定是陆昭仪想让儿子做太子才做的手脚。

    太后盛怒之下派人去查,不久就将三分事实、七分伪造的证据摆在先帝面前。先帝痛失爱子,没有详查便赐了陆昭仪自尽,圈禁了六皇子。一年后,六皇子也服毒自尽了。

    等先帝缓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只剩下两个儿子,一个懦弱,一个年幼。

    元和帝从小就掩在兄长的光芒之下,一生的理想就是长大了出宫,在自己的王府里做个自在王爷。他心地善良,却懦弱没有主见;宽厚仁慈,却总是原谅恶人,委屈了好人。

    就在何昭容以为自己儿子稳操胜券的时候,元和帝的生母陈美人病逝了。

    太后的哥哥,承恩公张懋宗认为元和帝比淳王更适合当太子。一方面,他的生母已经去世,后宫中不会有人跟太后抢权柄。另一方面便是元和帝软弱无能,更容易掌控。

    只可惜张懋宗的女儿嫁给了懿德太子,守了寡。张家嫡支中已没有适龄的女儿嫁给元和帝,张懋宗只得从旁支远亲中选了如今的皇后跟元和帝结了亲。

    元和帝的逍遥王爷梦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九五之尊的荣耀。他也曾踌躇满志过,在最初的日子常常激动地睡不着觉。他也曾真心敬爱太后,把她当做自己的母亲,把承恩公当做自己的舅舅。

    渐渐地,元和帝发现自己的热情这些人都视若无物。包括福宁在内,这些人并不真正瞧得起他。仿佛他是一个不小心坐在高位上的小丑,而配得上这个位置的只有他光芒万丈的长兄。

    元和帝长长地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

    贤妃心中一阵酸楚,却也知道,争,未必会有好结果。

    她轻柔地说道:“圣上,臣妾怎会怪您。只求您好好给姝儿找个驸马,咱们厚厚地给她陪嫁,让夫家不敢瞧不起她。”

    元和帝松了口气,笑道:“姝儿是你我的爱女,又有谁敢瞧不起她呢!”

    贤妃拿帕子擦了擦眼泪,舒了口气,仿佛下定了很大的决心,对元和帝说:“圣上,咱们给她找个不在京城的吧。”

    元和帝一惊,不解地看着贤妃。

    “皇后与贵妃,张家与田家,只要一天您不下定决心,他们就不会安生。”贤妃用手轻轻地抚着元和帝鬓间的发丝,数根银丝闪过,触目惊心。

    她停下手,继续说道:“就因为我在您跟前有几分脸面,太后便把主意打到我娘家侄儿身上。所幸福宁还顾着几分体面我怕有一天他们会惦记上姝儿,在她婚事上做文章,又或者她出嫁了,让她在夫家难做。咱们早早给她定了亲,过两年就嫁了吧!”

    “我只愿她能平安顺遂,相夫教子过一生。不要再纠缠在这些事里了”说着,贤妃又落下泪来。

    元和帝心情复杂,怔怔地出了半天神,还是缓缓地点了点头。

    东殿里的宣惠一点儿也不知道父母在寝殿里相对而泣,也不知道他们就这样把自己的亲事提上了议事日程。

    她刚刚带领着一群小宫女,把箱子里的衣服翻了个遍。终于挑出来一套绯色圆领窄袖深衣,中间配一条缀着珍珠的束腰,越发显得蜂腰削背,灵秀中带着英气。

    宣惠看着脚上的绣鞋,叹了口气,道:“找了半天怎么没有骑马能穿的鞋呢?”转头问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