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旗依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旗依旧-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长平至沛轩郡的路上,一个男人将自己的身体掩藏在巨石之后,一点也是没有注意到他背后逐渐朝他走来的一个白衣男人。

    疼,噬心的疼。刀锋已入喉,刀锋一切一拉,一个人头从巨石之上滚落下去。那个白衣的男子,将无头的尸体处理后,仰头,重重吹了吹口哨,抬起手臂。

    远方一只灰色的鸽子朝他飞来,落在他的手臂之上。

    白衣男人取出食物喂食后,又是将一张滚筒状的纸条系在灰鸽上,扬起手臂,看着灰鸽飞向远处。

    一千余军的前方,有着一名手持方天画戟,骑乘一匹白马的垂老将军。他正领军前行的时候,他听到头顶之处有着轻微的破风之声,一头灰鸽朝他落下。

    他抬手接住,将系在上面的信纸取下,看去,“长平的眼睛已亡,将军勿忧。”

    雪已消融,铁蹄所过之处,滚滚尘灰漫起。

    。。。。。。。。。

    半月后,沛轩郡朝前延伸是余平,四面皆山。此处已可北上邯郸,但是地势崎岖,粮草辎重极为不好运输。而长平之后是茫茫的平原,行军的速度可大大增加,这也是虞泽一行人围攻长平的原因。

    长平一破,可直入邯郸,再无屏障。

    樊铁领军一千,和彭楚在沛轩郡新招的两万兵马朝着余平压近。

    余平守将孟轲,派前锋徐霸领军五千,埋伏于沛轩郡前往余平的一个山谷之处埋伏,却被迂回的樊铁领军冲开,不过三个回合,一戟将前锋徐霸砍于马下。

    余平守将孟轲心惊,急忙派遣手下将领领着自己的求救信前往长平和上狼两城搬救兵的同时,他亲自立于城头,命令士兵急忙修缮壁垒,临时在余平前方布防开一道防线,防线东西相距离十里。

    彭楚和樊铁领兵前来,在玄国防线前也是修缮一道壁垒,也不去叫城骂战,每日只是要士兵们在壁垒后饮饮酒,休整以待。

    在余平那方松懈之时,彭楚和樊铁立即挥军攻打,将余平前的那道东西长达十里的防线生生撕开。

    孟轲心慌,又是想派人再去加固下那道防线的南北处,以牵制住彭楚和樊铁的大军。

    可还未修缮完,那些士兵就是恐惧起来,朝着余平城中跑去。

    彭楚和樊铁见此,将余平城团团的围住,每日叫人去城池之下骂战,显示出一副急迫的样子。

第一百一十二章 长平战役 十六() 
古郃引兵回,神色泱泱不乐,一副颓废的模样,跪拜在罗轩的面前,“末将无能,未能将那人抓回?”

    “那只是一人,以轻骑的速度足以追赶的上,那人怎会逃脱?”白珀在一侧听后,他露出了失望和责怪的表情。

    罗轩只是将古郃扶起,随口问道,“说说,怎么回事?”

    “遇到了侠盟之人。”古郃在说此话之时,他想起了那把发寒的长剑,“他们将人带走了。”

    “侠盟?”白珀轻咦一声,“他们怎么会管此事?莫不是他们与王笠。。。。”

    “长平城谣言之事,你查的如何了?”罗轩抬起手,打断了白珀的话,转而问起。

    “散布谣言者已找到了,只是。。。”白珀露出一丝迟疑,片刻屈膝跪拜而下,“还望将军责罚,属下办事不力。”

    “无妨。”罗旭知道白珀未说完的话,王笠那般下人又怎会留下活口,小人多玲珑。

    十日后。

    一穿着盔甲士兵在长平城池下大喊开门,在验明身份之后,他立刻叫人领着他去见长平守将罗轩。

    入见,罗轩看完他手中来自余平的求救信函,目光深邃,“你回去吧,让孟将军严守城池就是,长平无法抽出兵力去援。”

    “罗将军,贼方来势汹汹,余平如无支援,恐怕在两月之内就是会被攻破,还望罗将军。。。。”那个来自余平的将领目露恳求之色,把着重剑的手在抖。

    白珀和古郃在一侧闻言,他们都是蹙起了眉头。古郃更是个急躁脾气,直接一步跨出队列,揽衣而拜,“将原往,速解余平之围。”

    罗轩看着仰头目视他的古郃,他眉宇皱起,“自余平至邯郸,路遥遥而山险,粮草车辎多运输不便。鲁国势危,楚国随时有可能挥军北上。如今局面,他们又怎么会舍弃长平,转而攻打余平呢?”

    当罗轩的话语落下,古郃表情一滞,转而又是恍然,“将军的意思是这是敌方的诡计,想要在余平方面牵制住我们的兵力,麻痹我们的认识。”

    罗轩点头,看着听后逐渐提着双铁戟站起来的古郃。

    “罗将军,余平一破,敌军欲可入邯郸啊!”

    跪拜在地上听到二人的对话,他内心知道这长平的守将多有不去的想法。于是,他连连的磕头,速速的说起。

    “汝这厮怎般如此愚钝,将军都说了这是敌方诡计,你速速回去,叫那孟轲严守城池就是。”

    古郃在站起来后,他又是听到跪拜士兵的求救。他露出了不耐烦的神色,将双铁戟一手提着,左手朝着跪拜的士兵一抓,夹在腋下,带出长平。

    那名来自余平的士兵被古郃扔出长平之后,他在城池之下大骂几声,又是朝着上狼城的方向而去。

    王笠在府中听的此事,他心中暗喜,又是派人去城中和军营中煽风点火,说罗轩不顾余平安危,终日只知守城,是个懦夫。

    。。。。。。

    在长平之下,每日李子骞都会派几百名士兵在城池之下谩骂叫战。城池之上的士兵放箭或出城来攻之时,那几百之人就是跑。

    长平领将之人又怕遭了埋伏,驱赶不久之后,他又是泱泱而回,长期以往,至使长平守将之人疲惫不堪。

    虞泽三人在营寨之中,吃食都是和士兵一起。在耕作之时,又领士兵和当地的农民一同耕耘,深的当地百姓的拥戴。

    春色绵绵,李子骞正和虞泽在耕作之后,坐在田垦之上闲聊。在他们不远的地方,拓跋倩正缠着项一鸣,将一青色的嫩草簪入项一鸣的发间,拍着手,欢悦的叫道,“一鸣,一鸣,你头上长草了,还是绿的。”

    自在玄国领军以虞泽的名义再次起义,他们极少这么闲暇。从冬天打到现在,雪消融,万物复苏,他们一行人都是相当的疲惫了。

    正当他们休息的之时,一装着轻装的士兵走到虞泽的面前,将樊铁已和彭楚会合,正在攻打余平。

    几人听后,他们立刻返回营寨。李子骞建议虞泽将德德玛召来,让他带领五千军马去往余平,命令士兵们收拾粮草车辎,做出一副随时打算撤走的样子。

    虞泽依计,将德德玛召至营帐内,令他领五千军马浩浩汤汤而去。

    在德德玛走之时,李子骞交给他一个锦囊,让他在两日后打开。

    来自余平前来求救的士兵在上狼城借得一万的支援,上狼城守将命夏侯焗为前锋亲自带兵前往。

    在他们路过长平之时,来自余平的士卒在王笠派来之人的怂恿之下,站在城池之下,对长平的守将冷言嘲讽。

    长平守将之人受不了,将此事告知给正在营帐内商议的罗轩。

    在场的几位将领听后,白珀站了出来,对罗轩说道,“今日,探子来报,说是敌方大将德德玛正在引军前往余平,敌方后军亦在移动。”

    罗轩听后,他双目看向远方,只是说了句,“虚虚实实,兵者,诡道也!他们不可能会舍弃长平,转而绕道余平去邯郸的。”

    “可是将军,最近军营之内都说将军这样的行为是胆小的行径,军心有变。再加上邯郸那方面,希望将军出城勇猛作战,我们如是没去支援,恐怕。。。。”

    白珀没有将话说望,他看着罗轩眼皮落下闭阖,神色之中都有无奈。

    在邯郸之时,罗轩给权贵者就是一副桀骜的样子,虽样貌儒雅,可比许多人都更傲然,行军多有违命。

    玄国先王虽知罗轩的秉性,可在上城一役之后,还是直接任命罗轩为左庶长,拍着罗轩的肩膀,畅言,“罗将军文韬武略,孤欲举国托之,望将军勿要推脱。”

    先王对罗轩的知遇之恩,在外人看来是极其不可思议的。早在以前,玄国先王就是出了名的暴戾,心疑之人。

    “将军如是担心敌方有诈,小将愿领极少兵马而去,静观其变。”白珀看着罗轩的脸庞,他缓缓的说起,“这般,邯郸也是无法怪罪于将军。”

    罗轩双目开阖,他露出疲惫之色,缓缓的点了点头。

    片刻,白珀率两千军马而出,和上狼城的援军汇聚一处,朝着余平杀去。

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平战役 十七() 
同年同月

    破败的城楼之上,一位白袍的将军站在残缺的砖瓦之上,长袍猎猎,如只临风剔羽的白鹰。

    那位将军把着剑柄,双鬓黑发拂动,他嘴角拉开,于这破败的城墙之上遥遥相望。

    在他的脚下是蜿蜒陡峭的石阶,石阶之上有着疲惫不堪的楚国士卒。

    这是鲁国边防前线丰阳,鲁国在鲁王钟绍宇的带领下亲自布置的第一道防线。以丰阳为依托,希望将楚国号称的五十万大军拒在丰阳之外。

    残缺的砖瓦之上,那名楚国的将军看起来十分的年轻,他的皮肤如朝霞映雪,面如冠玉,眉毛微淡,眼眸深棕,那是个纯血的羽族之人……过涯,楚国最为年轻的将军。

    “楚水踏征程,三月至丰阳。

    城下有枯骨,不知谁家郎?”

    悲恸声在城池之下响起,一个带甲披氅的少年人骑乘在瞎了一眼的老驴上,右手饮酒低吟,左手持托着个厚重的匣子,嘴里不断的念动着,脸上有凄然之色。

    人未到,声已至。石阶之上的楚国枪士立刻朝着声望去,在老驴上的少年衣衫褴褛,厚重的衣甲套在上面有些歪。他面容苍白,虽是年轻,却给人一种沧桑睿智之感。

    他饮酒,他浅唱,于战场之上低吟红尘中的故事。

    台阶之上的楚国士卒看出城池之下的人,那是他们楚国的另外一位将军……姜夔,一位仅仅比过涯大五个月的少年将军。

    这半年多来,在他手上有着和鲁国四十余战,攻破城池七座。

    取下这丰阳之城,正是出自过涯和姜夔两人的计谋。

    原本过涯正和李浩将军攻打鲁国的另一处城池,在战线之前,他听闻姜夔攻打丰阳两月,现在正节节败退。

    在听完之后,愕然之际,他秘密带领三千轻骑,摸黑来到丰阳城五十里处,与姜夔商议,由对方将丰阳守城之将引出,他亲自带领未被发觉的三千轻骑,偷袭空城的丰阳。

    丰阳守将见士气低迷的楚军在姜夔的带领下再来,他在城池之上大笑,指着万军前的姜夔,“真是乳臭未干之辈,此番楚军定然有去无回。

    话断之时,丰阳守城的鲁国将士领军杀去。姜夔佯装败退,暗自指挥两军的侧翼伸展开,命令少数的轻骑绕后。

    在鲁国守将追赶之时,后方的探子追上,心慌的大喊,“将军,敌方敌袭丰阳。”

    他一把将探子抓过,心神震荡间又是心疑,知此时的楚军抽不出兵力去袭击丰阳,口中连忙问,“楚国大军都在此,何人敢袭丰阳?”

    “是楚国将领。。。过涯。”探子不敢隐瞒,急忙的回答。

    鲁国的守将听后,他心中大惊,就是要领着兵马回撤。

    只是漫漫尘土飞扬,楚国侧翼铺展开的双翼立马朝着鲁军正中聚拢,想要截断鲁国前方士卒和后方精锐之士的联系。

    鲁国后方士卒立即朝前杀,想要冲开聚拢的楚国士兵的时候。在他们的后面又是响起了阵阵的喊杀声,他们回头,只见前方灰尘滚滚,冲杀之声震耳而来,一时间不知敌方有多少人,就此战意全无。

    城门打开,偷袭的楚国士卒都知道鲁国出城的将士都是死了,那姜夔右手托举的木匣之中正是鲁国丰阳守将的头颅。

    姜夔从老驴之上翻身而下,浅吟之声立刻戛然而止。此时,开城门的楚国士卒才是发现在姜夔的脸上有着死人的血,暗红而晦暗。

    他走上城池,看见踩在残缺砖瓦之上的白袍少年转过身来,低念了一句,“师兄,丰阳一破,我也当回去了。”

    姜夔听后,他点了点头,手上的木匣放在城瓦之上打开,里面有个发丝凌乱,惨白的头颅。

    过涯望着那个头颅,目光微微的闪了闪,忽然间问道,“师兄是怕吗?”

    “你不怕吗?”姜夔听后,他低低笑了笑,望着匣子中的头颅,“过师弟,你说将来我的头颅是君王取下,还是我们战门之子取下?师弟将才百倍于我,战门生者一人而已!”

    没有回答,过涯鸟瞰了城池之下一眼,大好山河绵绵,一眼望不到尽头。他扭头,朝前走了几步,当他的步子将要踏上厚重的石阶之时,他背后响起了姜夔肃穆的哑声,“战旗永存!金戈折戟铁蹄依旧!”

    他侧转过身,看着对方抬起握拳的手,嘴角勾起笑。蓦然间,过涯的腰板更加的直挺,他亦是抬起手握拳,重重的叩击在对方的拳头之上,而后摊开和对方的手猛烈的握在一起,“战旗永存,不悔入战门,战门……过涯。”

    两只手摊开,过涯再次转身而去,他的背后响起了姜夔低哑的嗓音,“不悔入。。。。战门,战门……姜夔!”

    “生死无常,山河依旧!滚滚红尘,将死君亡,世间人造就世间事,人死事过,有因果!万物生死不过尔尔,师兄又何将生死放在心中矣!”在听到姜夔低哑的嗓音后,过涯低叹一声回答,缓缓走下城池。

    姜夔不再语,默然。

    一千多轻骑从城池之下掠过,为首的是那位白袍的少年将军……过涯。

    姜夔在城门之上,望着扬起的尘灰,他看了一眼匣子中的头颅,默而无语,手轻轻的一晃动,木匣中的人头落入城池之下,双目朝上,头盖骨已经粉碎一片,黑色的乱发之上再次燃起火红的血。

    “青青山河色,茫茫将士路。”姜夔低叹了一声,仰头不要命的喝酒。

    。。。。。。。。。。。

    【玄国,余平】

    将士站在城池之上,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