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个富二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真是个富二代- 第4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谐美好,让我们身边的人过得更好,所以我需要人手,需要愿意投身到医疗养老方面的专业人手,全方位的需要,我们有现成的温泉养老小镇,长寿养老小镇项目,有正在筹划的社会福祉学科建立项目,未来还有更多社会福祉方面的探索,我等待你们的联络,我的微信号就是手机,号码……”

    江州市唯一的一所高等医科大学,后来有人评述,教委这位钱主任来参加的毕业典礼,差点把应届毕业生给一网带走了!

    如果他有那么多岗位需求的话。

    而且不光是应届生,好些医学生把手机视频转发到院校系群里以后,其他低年级的学弟学妹都有这种感受。

    如果能够被这位钱主任看上,面前还有一份好医院的职务同时二选一,几乎都有点不加思索的选这位钱主任!

    单凭他这么公开演讲一番,展现出来的个人魅力,就证明了跟随他不会错。

    这是个有情怀,却不用情怀来忽悠人的领头者。

    更主要可能还是钱多多有政府背景加成吧。

    学科领域空白,就意味着好比一家新成立的公司,还是国字号背景的公司,创业之初搏杀出来很可能就是开国元勋的地位,以现在各大医院固化的结构,刚毕业的小医生过去要多少年才能慢慢熬出头?

    更别说这种占领的是学科高度啊!

    假如江州市成立了养老福祉学科,医疗方面的专家、学术带头人很可能就在这家国字号背景里面出现,以前的老师、前辈们,很可能因为功成名就,无暇分身,根本就没有参与这新领域的竞争。

    这特么不就是弯道超车的机会吗?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期待的这种机会!

    之前钱多多不是说了吗,上一辈,上上一辈发财成功的,很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仅仅抓住了一点点旁人不敢动的机会,就简单粗暴的抢跑冲线。

    这个年代已经要讲究很多技术含量了,这就是技术含量。

    明明拥有一身技艺,是到按部就班的医院里面去打熬,还是到这个明摆着的崭新天地拼搏?

    只要随便在手机上搜搜关于钱多多的详细信息,找到他曾经带领的那些团队获得了什么荣誉。

    就知道他从来不吝于把功劳跟成就、收益分给团队。

    这就像古代的将军,攻城拔寨以后却从来都是把战利品、赏赐奖励全都分给了官兵,更是带出来一堆将军。

    这样的首领,怎么会不凝聚起来一群死心塌地的战斗力?

    钱多多就是具备了这样的人格魅力,能出成绩,能得到上级领导认可青睐,还舍得跟所有人分享成绩。

    这样的人不跟随,去一家老气横秋的医院面对各种可能性的领导,从头了解试探。

    想想都会觉得心动。

    相比之下更不靠谱的可能反而是去医院吧。

    于是随着电话号码说完,钱多多的手机已经开始一连串的各种好友申请。

    还好钱多多关了静音,还好他有两部手机。

    连医科大的校领导下来都在慎重其事的跟钱多多谈论这个学科设置的问题,最理所当然的就应该是由医科大来牵头吧。

    人家大学校长,还是能量如此大的重点院校校长,居然和钱多多这么个小年轻,在读研究生讨论这种话题。

    换个人真的要飘。

    没体会过这种场面的人,真的很难想象那种虚荣心急剧爆棚的感受。

    光是这种成就感,就能让人为之挖空心思的去努力奋斗了。

    还好钱多多已经见多了场面,挺开诚布公的谈了这是当初江大前任姚校长就叮嘱自己要尽量拓展的学科项目,现在万校长更加接地气的让自己提前本科毕业,几乎有点放弃建筑设计的老本行,在广泛学习城市规划和社会公共管理的科目,拼命充实自己来完成两位领导的重托。

    现在又是刘副市长从特色小镇管理起步,再让自己跳到高教委来涉足医疗学科参与整合。

    这是一大盘棋,不是单独哪个院校的荣誉或者利益。

    旁边几个官员和校领导眼神都有点凌乱居然是个23岁的年轻小官员,来跟人家校长有意无意提醒视野要放宽点!

    还好人家是真的听明白了,钱多多也说得足够客气。

    这特么都有好几位大佬背书了,钱多多都没提那位建设部的副部长。

    马上就成了医科大非常有信心和诚意跟江大合办这个学科,现在就开始介入,医科大先配个校长助理到钱主任这边来吧,全面熟悉了解医科大,并且对整个江州医疗行业了若指掌的那种专业助理,先作为医科大在社会实践管理办公室的办事员,建立沟通关系。

    毕业生们在挨个上台从校领导手里接过毕业证书的时候,钱多多已经坐在主席台达成了这一系列的口头合作协议。

    医科大主要涉及的就是学科层面,至于学生们那就请钱主任多多指导培育了。

    小琦就是这个时候,轮到她上台完成自己这个仪式的时刻,应该说大学五年,总体都比较本分谨慎的她,不知道哪里鼓起来的勇气,接过自己的毕业证书以后,居然直接跑到钱多多和校领导的座位前,鞠个躬然后开口:“还记得我吗,顾晓琦,两年前我就参与过钱主任您在房车营地的工作,今天听了您的讲话非常激动,我希望能加入到您的工作团队里!”

    面对校领导都有点诧异的眼神,小琦的嗓音有点颤抖。

    但刚才默念了好多遍的台词,总算是一口气说出来。

    钱多多抬头笑了,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这种勇敢一步,就像当初的自己,总是本能下意识的后退一步。

    其实很多机会就在勇敢踏出的那一步选择。

    笑着站起来伸手:“当然记得,感谢你帮我们介绍的江医生,也非常欢迎你希望参与我们的团队,那现在我就给你一个考虑推进医养结合的招聘考题,你自己去探索撰写,尽快交给我。”

    有了勇气,还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钱多多立刻就开始加码。

    可台下看到的就是这个女生胆大包天的居然直接自荐。

    后面上台领证的,全都涌过来说两句!

    不过机会青睐的往往是先吃螃蟹的那个。

735、无中生有的系统流() 
换做其他官员领导,会不会引起钱多多这样的反响效果,真的很难说。

    钱多多自己都有点稍微没想到,自己的演讲能够在医科大形成这么效应。

    从会场上就开始密密麻麻的加微信密度,甚至比当初在江大上课还要强,也远远超过了这两天教委年轻公务员接触的数量。

    不过主观能动性就反而比公务员差一点。

    这也许就是进入社会以后打磨出来的反应。

    公务员们只要联系上,都能很客气的发来一段自己看法,又或者整理好的文件思路,还基本都能保证统一的公文格式,当然其中有些文风是有点让钱多多牙疼,譬如尊敬的钱处长开头之类,感觉他都七老八十了,其实每位公务员应该都比他年龄大点。

    而学生当中就五花八门,居然还有加微信来打听八卦,问钱多多有没有女朋友的!

    能够正儿八经自我介绍,并提出观点展示自己的就在半数以下。

    大多数加了微信都是被动的等着钱多多提问。

    所以他把给顾晓琦的那道考题,也都复制粘贴给了所有人。

    专业领域的回复那就深刻得多。

    钱多多光是这么浏览一晚上,对医疗专业角度怎么看待养老、医养结合的问题,基本上能算半个行家了。

    第二天一早医科大借调的这位三十多岁男性行政助理就到教委办公室来上班,还带上了小琦。

    俨然又是个跟老郑和雯雯类似的搭配,一个老成持重一个年轻肯干,行政助理立刻指点小琦把基本文书工作担当起来,特别是把江州市各高校涉及到医疗医药护理专业的院系全都整理备档。

    也许有人会觉得自己辛辛苦苦读了十多年书,最终以临床学科毕业,这个时候却来办公室做文书,简直牛头不对马嘴。

    但顾晓琦显然是信任钱多多,不会让自己荒废,非常认真的开始从头学行政文书的基础工作,还好现在大学生对电脑文字处理都能上手。

    也不问这个毕业季的暑假,自己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就是信任。

    这种情况下钱多多中午带着两位由医科大承担薪资的新下属,到食堂吃饭,让他们也接触到了有点意料之外的场面。

    钱多多在医科大的一番讲话已经被传回教委,今天又是好多年轻公务员围着他寒暄讨论。

    钱多多放开这种不问对方是哪个部门、专业是什么的讨论场景,随口随说,拿着筷子都能跟对方讨论自己这两年在逆城镇化建设、特色小镇经济、中老年房车旅游、养老小镇等等工作中感受到的各种细节跟问题。

    畅所欲言的那种。

    通过这种方式,完全把自己的思路跟方向都展现在其他公务员面前。

    也免得那个原本比较封闭的体制,某些人老是要猜测这背景深厚的挂职干部要做什么。

    钱多多都已经把计划摆出来那么明显,主攻高校社会实践工作,肯定不是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让所有高校都来开会。

    钱主任照本宣科的念稿子,能对各高校来的相关工作人员老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都很难说。

    还不如捏紧拳头,全力以赴的抓个典型。

    所以在钱多多搞出了江大学创中心以后,新的这个社会实践典型,肯定会定位在医疗院校。

    领头的医科大都表示全力支持了,两所医药专科,四所拥有护理专业的职业学院立马得到风声跟进,都邀请钱主任过去调研。

    钱多多却让行政助理带着顾晓琦,配合徐沐荣跟郭梦霖的团队去挨着上门谈。

    本来唯一有暑假的郭梦霖,哪里还当自己是学生,成天把自己捣鼓得充满OL白领的气息,央求着徐沐荣顺便开车接送她,摆着养老小镇团队领头人的款儿,去跟人家谈合作细节。

    这可是直接上专业人手,罗家村养老小镇的规模,标配多少医护人员,都能够跟校方直接对接了。

    总体来说还是用专业护士带当地招聘护工,郭梦霖的团队主要负责运营操作。

    顾晓琦能抓住这个机会的话,她就是运营团队和医护团队之间的连接器,这就是朝着专业行政管理职位在走了。

    钱多多跟她提示了下这个方向,自己却把主要精力用在面对两边的讨论谈话。

    年轻医学生那边,教委公务员这边,基本上都是单独讨论谈话,钱多多占据了一对多的优势,能够获取很多综合信息,再反馈跟两边谈,就显得他非常博闻强记又有条理。

    其实很多时候是拿别人的见解去抛砖引玉其他人,他也没据为己有的就都说自己的看法。

    陆陆续续就有些医学生和公务员的见解能力,脱颖而出。

    一边是关于医疗产业,如何给养老市场提供专业支撑,医科大又要培养哪些部分的专业人员。

    毕竟养老产业里面的老人,大部分肯定都有老年病,慢性病,这种特点将是养老产业里面非常需要重视的环节。

    年轻医生们哪怕有些已经开始走上医院岗位,依旧非常认真积极的在跟钱多多交流。

    医疗、医护、医药等等怎么才能从一开始就严格管理,不然养老市场展开以后,受利益驱动,演变成专门针对老年人卖保健品、直销传销等破事儿,那就得不偿失了。

    另一边就是体制,年轻公务员们了解体制,试着从教委的角度,怎么从政策、程序等等部分着手进行福祉学科的成立,怎么立项,怎么申报,怎么配备人手。

    有些钱多多本来都一头雾水的行政程序,现在很快被清理出来脉络。

    其中有四名教委的年轻公务员,大概在一个多星期以后,才被钱多多向各部门借调过来组成自己的社会实践管理办公室班底。

    医学生那边首先已经组成了一个十多人的各科组合,这也是医学生们各自讨论建议的结果。

    未来这个团队组合人数还会扩张,他们是被蒋巍的公司聘请作为民营养老机构的医生团队,同时钱多多这边又帮他们在江州市老年福利协会申请专家名号,嗯,这个协会是江大那个公共管理学院和建筑规划学院合办的社会发展研究组,向民政部门刚申请注册的,一切手续都在办,但架构要逐渐搭起来。

    有了老年福利协会,才会由此衍伸出老年福利研究所、养老咨询机构、养老行业协会,等这些架子搭起来,再扩展老龄化社会的相关政府管理机构。

    涉及到体制的工作,一切都得先有个落脚点。

    商业上面落脚,行政上也要落脚,哪怕是政府推动这件事,也要按部就班的来。

    这才是从无到有的推动。

    先有民间的需求,再有政府管理,最后双方一拍即合才能达成协议。

    就跟说相声似的,虽然逗哏捧哏都是钱多多自己这里在操持。

    不然特事特办的强行树立起来,看着牛皮哄哄,实际上好心办坏事的例子比比皆是。

    任何一个环节跟不上,未来这事儿就很容易办砸。

    社会实践管理办公室就这么逐渐坐满人,趁着暑假公务员们也开始梳理所有高校在社会实践方面的工作状况,重点是医疗系统,其他也要兼顾。

    钱多多忙得井井有条,轮番把公务员跟顾晓琦派到特色小镇办公室、养老小镇、房车营地、学创中心、产学研基地等等去办事参观。

    让这些部门尽可能交叉联动,看到江大在社会实践上到底做出了什么成绩,也看见学创中心、养老小镇等等提供了多少晋升空间。

    最明显的奔头就是,钱多多这可是挂职,只要这块的业绩做出来,有人可能会跟着社会福祉学科走,有人就会顺着高校社会实践,来接替钱多多的工作。

    这一块做好了,可比那些按部就班的事务性工作,要出成绩得多。

    本来已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