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可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不可惜-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蓉和贾蔷在除服之前便已经留在了家里,一来备考,二来便是婚礼的事情。

    不过贾蓉现在还那么小,就让他成亲,在惜春眼里,那就是拔苗助长。过早的开始婚姻生活,可能会长不高呢。

    可是成亲了,又不能不让人家有这种生活吧。

    想当初,贾宝玉不是更早就有这种生活了吗?

    这老贾家的祖宗也是逗逼。请回神仙帮忙,竟然是教导嫡系孙子怎么洞房。果然贾家的男人,思路都是与天肩并肩的。

    这样的事情,不是惜春这个当姑姑要操心的。她只要等着喝侄媳妇敬的茶就行了。

    她相信以秦可卿的智商应该不会做出尤氏对她的不管不问。

    就算是她想,她相信贾蓉也不会放任不管的。

    惜春只要想到贾蓉成亲后,贾珍会被贾敬拉着去修道。她就兴奋极了。

    到了那个时候,尤氏也不在府里了,她就搬回宁国府去住。

    称王称霸的日子不远了。

    贾珍自那日从道观里回来,先是去了一趟贾代儒的府上,将关了家学的事情说了。贾代儒听说是贾敬的意思,心里大不赞同。

    “胡闹,荒唐。家学乃是一族之根本。若是关了家学,岂不是毁了一族之根基。”贾代儒吹胡子瞪眼睛,差点砸了家中唯一一套待客的茶具。

    贾珍虽然混了点,但是对于自家老爹那还是相当的孝顺。一听贾代儒这么说,心下也不高兴了。“族叔祖切莫动气,关了家学也是老爷深思熟虑的结果。这么多年,家学教导族中子弟,读书识字,为的还不是考举功名,光耀我贾氏门楣。可是这么多年了,竟无一人成才。不提进士,举人,便是秀才也是半个皆无。老爷忧心忡忡,便是身在红尘之外,也无法安心修道。

    近日老爷突然有感,贾家祖宗也是戎马半生,才有今天的贾家。也许我贾家子弟皆非靠科举出仕,而是要继承先人衣钵。族叔祖在家学大半生,虽然子弟无能,但其中的辛苦,我们父子皆是记在了心里。”贾珍向前推了推带来的礼物,“以后族叔祖若是有什么为难之事,皆可到宁国府找珍,珍自不会推脱。”

    贾代儒:“”,这是在说自己没有教导弟子成才的本事吧。

    贾代儒想了想,其实这样也好,总比家学换了夫子,而那夫子再教导出了仕子而打脸来得好。

    解决了贾代儒的事情,其他的人,贾珍还真的没有放在心上。只是招集了贾家子弟将贾敬的决定说了出来。

    虽然家家都怨声载道,但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谁也没有办法撼动贾珍执行贾敬的决定。

    西府,倒也不是没有人说话。贾政就被人撞了木钟。可是家学的现状就在那里摆着呢。确实是除了混时间再无出息的事情。几十年如一日,这也让贾政没了话说。

    更何况贾敬比贾政贾赦都要年长几岁。在贾家各种稀奇古怪的‘传统’下,贾政也没有办法硬得过贾敬。

    于是贾政这个大龄儿童就回家找妈妈了。

    贾母知道后,嗯,怎么说呢,还真的没有当回事。

    他们荣国府还真的没有人在家学中读书,关不关家学,还真的不用她上心。

    不过最心疼的二儿子既然找了自己,那么这事,她就只能上去说两句了。

    关了家学,不是大事。但总不能让贾家子弟目不识丁吧。

    目不识丁这种事情,实在是有些不敢想

    虽然现在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情况。

    最后迫于贾母的压力,和贾敬的要求,贾珍最后虽然还是关了家学,但是却将每年家学所需的银两单独提了出来。

    他在京城里找了两家私塾。凡是五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贾家子弟,想要读书识字的,都可以去那里。只要每年正月里到宁国府这里做好登记,出了正月,宁国府的下人便会跟据人头,将一年的束修送到那两家私塾去。

    当然了,每个月贾珍都会派专人去查子弟的出勤率,一年旷课多少天,下一年,也就不用去上学,就算是没到年纪,也会直接被送到军营中。

    十五岁以后,若是考上秀才,族里就会赏上几亩地,让那秀才可以不愁生计继续往上考。若是考不上,就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回金陵老家种地去,二便是被远远的送到各大军营中。

    总之一句话,就是不许在京城无事游荡。

    上面的这些,自然不是贾珍想出来的。而是贾蓉按着惜春的意思,逐一透给他老子的。

    惜春实在是不想让贾家的那些旁枝在京城里无所事事。仗着两府的势到处惹事生非。将来算总帐的时候,都算在两府头上。

    这主意表面上贾蓉出的,这也让贾珍再不以从前的眼光来看待贾蓉。

    当然此时的众人谁都不知道这一蝴蝶,究竟改变了多少后事。

    最起码,一蝴蝶翅膀扇飞了贾宝玉的一朵蓝颜玫瑰。

    这样的安排,贾母自然是无处可说的。而贾政见此,也没再说什么。不过对于宁国府心里又多了几分芥蒂。

    有辱斯文!

    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话是一点都不假。惜春随着婚礼日子的越发临近,心情就止不住的飞扬。

    婚礼如期举行,这一点到是没有什么变化。婚礼很是盛大,京城中有些名望的人家都送了贺礼,并派了家中有些份量的人来参加。

    婚礼的时候,贾敬也回到了府里。在宁国府住了五天后,拿着大粗麻绳就将贾珍绑回了道观。

    “老爷,儿子不要修道。儿不子要呀。”

    贾珍挣扎不休,拼命反抗。可是也抵不住老爹和儿子侄子站在统一的战线上。他那便宜的媳妇,倒是哭着求了。

    可惜的是

    “呸,你个无知的妇人。没见识的蠢货。这修仙问道,是正经的大好事。竟然还在这里阻拦不休。还不速速收拾了行李,一起离开。若是再敢迟疑,一纸休书送你回家去。”

    尤氏听得一愣,那是左右为难。

    她既不想被休回娘家,也不想跟着去侍候自家被逼着修道的人男人。她就不能留在宁国府里当个大奶奶吗?

    儿媳妇娶进门,可是一天规矩都没立呢。她还没有享过一天婆婆福呢。

    因为不是亲妈,所以贾蓉对于尤氏的感情几乎为零,而贾蔷呢,那差不多也是负数了。秦可卿是新妇,这种事情也不是她能说得上话的。

    再加上,成亲这几天,蓉哥就已经告su过她了,这个家里,她只要把府里的大姑娘,她们的亲姑姑放在心里就够了。其他人,看姑姑的态度。

    而此时,三岁多不到四岁的姑姑大人,正趴在奶妈的怀里,睁着圆溜溜地大眼睛看得正起劲呢。

    最后,贾珍不敌丧心病狂的亲爹,被五花大绑地带到了道观。而整个宁国府就只剩下贾蓉贾蔷和秦可卿及惜春了。

    “蓉哥儿,你袭爵的奏折可递上去了?”打发了屋子里的下人,惜春才问道一件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事情。

    贾蓉听了,便点头回道,“成亲前一天,就递上去了。”贾蓉心里算了算,估计那份袭爵的奏折这会子已经到了内阁。

    歪头让柳儿喂了一口西瓜,惜春小大人似地叮嘱,“你现在已经成亲了,是大人了。可不能再像小时候那般顽皮了。你媳妇看着就是个好的,那小模样,咱们东西两府就没有一个人越过她去的。好好待你媳妇,知道不?再成日家的胡闹,小心我让你老子捶你。”

    秦可卿抿了下唇,忍下心中突起的笑意。这两句话,不是日前去西府,那府中的老太太说的吗?这小姑姑竟然现学现卖上了。

    那小小的三头身子,圆润可爱的小模样。像个小大人似的坐在那里,忒是好笑。

    “是,姑姑放心。蓉儿知道。”贾蓉听了惜春的话,很是恭敬。起身行礼时,丝毫不差。

    秦可卿眼光一闪,心下疑虑。可此时面上却仍是笑着回道,“多谢姑姑爱惜。”

15。第 15 章() 
    第十五章

    惜春看到这小两口这么受教,心中也起了卖弄的心思。学着贾敬的样子摸了摸下巴,然后发现这个姿态其实并没有她想的那么好看。

    尤其是看到秦可卿不自然地耸了耸肩膀时,只能把心中刚刚升起的不好意思压了下去。

    都怪贾家那不靠谱的基因,让她也做出了不靠谱的事。

    “蓉哥儿媳妇,这个家以后就是你的责任了。家中那些不听话的下人,也别管是几辈子的老人了,或打或卖都是你一句话的事情。还有,那些动不动就说侍候过老主子的下人,若是要依老卖老,你也不用跟他们客气,直接送他们去见他们的主子。咱家还养的起几个守灵的人。哼,谁让他们张嘴闭嘴的挂念着呢。当然了,我身边的人,不许你动一个。”

    “姑姑放心,侄媳妇有分寸的。倒是姑姑,什么时候搬回来住?”贾蓉对于自己媳妇还是有些力度的。

    现在的贾蓉可不是愿意著中的那个贾蓉了。在小史氏的安排下,在书院正经读了四年书的他,早就非吴下阿蒙了。

    所以,别管自家媳妇嫁进来前是个什么身份血统,但是既然嫁给了他,那就是他贾蓉的媳妇,贾家的宗妇。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存zài。

    听到贾蓉的问话,惜春就叹了口气,“唉,一时半会儿的,是搬不回来了。那府里元春大姐姐报了选秀。明年开春就要进宫去。咱们府里又出这么一出,估计老太太那里知道了,会立即派人接我回去呢。”

    顿了顿,惜春想到了自家的牌匾事件。“等到袭爵的旨意下来了,你们就把宁国府那块牌匾换下来吧。”

    “侄子明白。”袭爵旨意下来,他贾蓉也不过是个五品的武将爵位,到时候府里再挂着宁国府的牌子,就是大不敬了。

    “你们兄弟俩今年是要在京城里科考的,这件事情老太太她们知道吗?”惜春想到之前总是听人说要回原籍考试去。

    便想着将贾蓉和贾蔷的户籍弄到京城里来,没有想到这个时代只要有钱或是有权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了。

    略微用了一些时间和人脉,兄弟俩或者说宁国府的户籍就脱离了金陵。

    脱离了金陵,不是重点。重点是彻底的和荣国府分了宗。这户籍都不是一个地方的人了,将来荣国府再犯什么事情,也跟他们没有多少关系了。

    以前,他们宁国府与荣国府因为祖上的关系,没有出五服。在九族之列。但移走了户籍,其实就是两家人了。

    虽然一比写不出两个贾字,但是两家人却是事实了。

    当然,这些都是在台面下悄悄地进行着。

    毕竟宁国府是长房,就算是在分宗分族,也没有把自家分出去的道理。所以,贾氏一族的族长,还是在宁国府这里。

    这事怎么形容呢。惜春不知道。不过如果让人知道真相了,那就有意思多了。

    这就好比女儿国的国王是个男人,国企外聘了一个洋经理。

    “姑姑?”秦可卿看着说说话,就自已拿着小胖手捂着嘴偷乐的惜春。

    “刚才说到哪了?”被秦可卿叫醒的惜春,立即板着一张带着婴儿肥的小胖脸,问着面前的大侄子们。

    “关于户籍和在京城考试的具体事情,西府那边并不清楚根由。只以为是得了荫恩。”成亲前,贾蓉和贾蔷就已经过了童生试,考上了秀才。因两府都不太重视,所以知道的人,也没有几个。

    “那就好,具体事由,就先瞒着吧。”

    就在惜春享受着当家大家长说着话时,前面管家匆匆地跑了进来。

    “主子们,宫里来人了,让蓉大爷去接旨呢。”

    屋中几人互相看了一眼,心中都明了这可能是袭爵的旨意。于是贾蓉也不等人吩咐,连忙回了内室去换衣服。

    贾蔷也不用人说什么,便领着管家去前院,帮着贾蓉招呼宣旨的内侍去了。

    一时间屋中就只有秦可卿和惜春两个人。

    秦可卿看着丁点的小大人,一点都不像一个孩子的惜春。心里越发的觉得这个‘亲姑姑’有些个神秘和怪异。

    不过转眼又想到只比自家小姑姑大一岁的西府三姑娘探春,那一脸的精明相,说话时的神态和掐尖时的得意,也觉得这可能就是贾家教养闺女的与众不同之处。

    “侄媳妇坐下来吧。”惜春扫到一直站在屋中的秦可卿,忙让她坐下。

    秦可卿谢坐后,便在惜春下首坐了下来。她虽然年长,但一来是新妇,二来又是晚辈。所以一直是跟着自家男人和小叔站着的。

    抬头向外望去,秦可卿也有些担心前院的贾蓉。

    虽然夫君比她小了三岁,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夫君自己是满意的。人长的俊俏,又知道上进。

    本来便是贾家长房长子嫡孙,现在又袭了爵位。将来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的。

    想到自今天以后,整个府邸就是她当家,秦可卿的心中,也有一种豪情满怀。

    她有了一个自己的家。

    而前面接旨的男人,给了她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

    贾蓉的运气非常的好,袭爵的奏折递上去后。上面的人便批了下来。不但批了下来,还给了额外的恩赏。

    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

    按理,贾蓉袭爵也不过是五品,但是上面的人可能考虑了其他因素,而让贾蓉在贾珍的原爵位上袭爵。

    这一下,可是乐坏了惜春。

    原因无他,因为那个假道学贾政大叔,至今不是五品官呢。

    这以后出门站位,又有一个人站在贾政前面了

    这一天,宁国府算是热闹到了极点。

    大早上的,先是修道多年的老爷将痴迷酒色的珍大爷绑到了城外的道观。然后又让大奶奶收拾收李搬到道观下的庄子里,以方便就近照顾。

    刚刚消停下来,宫里的内侍就又来宣了袭爵的旨意。

    宫里是怎么知道他们家的大爷要‘继承’老爷的衣钵的呢?

    宁国府的下人,就没有一个想得透的。

    “恭喜小蓉大爷,贺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