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红颜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红颜乱- 第2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华轻薄之辈。

    但事实呢?事实是真正喜欢浮华和享乐的人,其实是成帝才对。

    这么一细细算下来,那个梁媗本以为的中庸之主,原来缺点还真是不少啊。

    “夫人,杨姨娘又来了,让她进来吗?”

    午后,南兰溪畔的正房之中,梁媗正捧着一本书歪在了软榻之上,任着旁边的某只小老虎在那左滚右扑的胡闹,自己则是杂七杂八的正在胡思乱想呢,可就是在这个时候,弄琴却忽然掀帘进来,对着大炕之上正在专心的审阅着下面递上来得账册的沈氏,轻声禀报道。

    “杨姨娘?她今天已经是第三次过来了吧,到底是有什么事,她这次说了吗?”梁媗见沈氏不说话,就诧异的问道。

    “还是没说,就只是一直言明要等见到夫人才会说出来。”弄琴也很是不解的回道。

    “这就奇怪了,她这又是要闹得哪一出?”

    “你管她要闹得是哪一出?弄琴,你出去和她说,既然不想讲,那就不用讲了,让她回去。”

    但与诧异不解的梁媗和弄琴不同,沈氏却是一脸得漠不关心,在梁媗都还是小声的嘟囔时,她却已经语气淡漠的对弄琴吩咐,让她去“请”杨姨娘离开了。

    “是。”

    可就算心中再诧异不解,但既然沈氏都已经下令了,所以弄琴就还是立刻领命而去,出了屋子之后,就笑意吟吟的走到比起之前,明显是消瘦和憔悴了许多的杨氏身前,笑道:“夫人说了,既然杨姨娘没什么想和奴婢说的,那就不用说了,还是先请回吧。”

    弄琴看着杨氏,笑得非常和善,但语气里的不容反驳却也是那样的坚硬,让得杨氏本就很是消瘦的脸庞,此时就显得愈发的神色难看了,今天她可都已经来了南兰溪畔三次了呀。

    “你有和夫人说清楚,我是想等到见了她之后,再把事情说清楚的吗?”

    弄琴是沈氏身边的大丫鬟,在镇东大将军府里的身份特殊,就算是以前杨氏见了她,也不敢太过托大,那就更别说是如今了。

    因而此时看着那虽是笑语晏晏,可却实是毫不相让的弄琴时,杨氏就算心里有再多的看不起,但面上却一点都没有表露出来,仍是一贯的从容。

    “杨姨娘让奴婢转达的话,奴婢怎敢不传达给夫人?但刚刚那几句话,就是夫人对杨姨娘的回答了。”弄琴有礼却不退让的回道。

    可这样一来,杨氏的脸色却就又是愈发的难看了。

    “杨姨娘,请回吧。”

    但弄琴哪管得了这么多啊,手一伸就向着杨氏比了一个动作,请她离开了。

    “既然夫人在忙,那就不多打扰了,晚上我会再来南兰溪畔给夫人请安的。”杨氏直勾勾地看了弄琴好一会儿之后,就忽然笑着说了这么一句,然后便转身就走了。

    “她到底是想干什么啊?”

    看着杨氏离开的背影,墨画走到了弄琴身边,低声问道。

    “谁知道呢?”

    弄琴耸了耸肩,转头看向墨画,颇有些无奈的笑道:“刚刚小姐也是这么问了夫人一句,可夫人却直接就说不用管她,害得我后面的话也都不敢问了,就只是赶忙出来让她离开。”

    “唉,夫人有时就是心太宽了呀。”

    墨画也叹气道:“这杨姨娘明显是又要闹什么幺蛾子了,但夫人却总是爱理不理的,这次也就先不说了,但就像是前几次那般吧,朱姨娘借着受伤的事都让得相爷好几次到飞琼院去看她了,但夫人这边在得到了消息之后,却仍然是一派漠不关心的态度,而且后来竟还让我们下次别再把这种消息递上去,我当时可是差点就气得仰倒了。”

    “你啊。”墨画一说起当时的情景就气得不行,但弄琴却是好笑道:“明明就知道夫人不爱听相爷的事,但你却老是把相爷的动向全都汇报给夫人,你这不是自己找骂吗?”

    “我这还不是心疼夫人啊。”

    弄琴本就比墨画大上两岁,而且又兼之比墨画早到沈氏身边当差,所以在弄琴面前,墨画一直都是小妹妹一般的依赖她,此时被训也只是吐了吐舌地说道:“况且那几个,谁不是一年到头的耍着花样接近相爷啊,就连月秀坞的那位,还不是一直都不敢掉以轻心,就怕一个不注意,相爷的注意力就会被别人抢去了。可相比之下,你看看我们夫人,她却是怎么做的?不说与相爷和睦相处了,就只是期望夫人能别老是主动气得相爷拂袖而去,那都是极其困难的呀………唉!”

    说到最后,墨画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最终就只能是一声长叹。

    此时屋外正是太阳最后一点余温的阳光,洒落下来最是暖。风,轻轻的吹,吹响了一株株云柳的叶子的沙沙声,轻轻地就回荡在了耳旁,像是叮叮咚咚的清澈溪水一般。

    而盛夏里的那一株株桃树,现下桃花早就凋零尽了,此时只剩下满枝的枯意,在橘红色的阳光和风里微微摇曳,而也是在这满街道都是枯意的几株桃树里,一颗已经很老,生命也快走向尽头的桃树下满地雾照落花,彷如桃花落尽时的缤纷。

    ……

    ……

    在文帝的少年执政时期,西殷和后蜀爆发了一场大战,而也就是这场大战,让西殷的镇东大将军梁祜,开始崭露锋芒,惊艳天下——梁祜率领着西殷当时仅剩的十万大军,击退了后蜀的猛狼之师,侵入蜀地近千里之远,迫得当时的后蜀不得不主动议和。

    当年的西殷,在那时虽气势如虹,但其实国力极弱,想要趁此吞并后蜀,实是天方夜谭。文帝深知此理,于是这场由后蜀先挑起的两国大战,最后以后蜀的主动议和结束。在后蜀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以及派了一名皇子到西殷作为质子后,这场大战,就这样彻底平息了。

    至于东玉郡主……楚孤的母亲,也就是在那时,和着质子一起到来。

    孟太妃,是先帝的四妃之一,而先帝的皇后,一生只有一位,那是元后桢皇后。在桢皇后红颜薄命,斯人早逝,先帝就没有再立新后,掌理六宫的大权,最后却是旁落成帝的宠妃,李贵妃手上。

    李贵妃此人,专权跋扈,野心颇大,一直都想插手国政,在先帝病危之时,更是与太医串谋,假宣诏旨,把所有成年皇子都骗进了广明殿,全部毒杀。

    最后,李贵妃还与其父兄发起了承德门兵变,欲立其只有三岁的幼子为帝,要不是在千钧一发之际,孟太妃冒死救出了元后桢皇后的遗子——当时还只有十一岁的文帝和六岁的郦王,让三公借此有了反击的理由的话,那估计当年李贵妃的毒计早就成功了。

    只是,在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后,人们才猛然发现,孟太妃的长子和幼子,全都已死在了广明殿的那场阴谋里。

    而这些,梁媗也是在前世时,父亲和娘亲被斩前夕才那样深刻的清楚了。

    文帝驾崩,怀帝登基,而相比文帝的明君之名,怀帝的残暴和昏庸就更显丑陋,在登基之初,怀帝立刻一改先前的谦谦君子之范。

    凡是曾经得罪过他的人,不出一月就全部罢职免官、获罪下狱,无一幸免。

    这其中,最惨的虽不能算做是梁家,但在梁思玄被定死罪下狱,沈氏也因辱骂怀帝及沈云崇的暗中捣鬼而获同罪后,梁思玄把梁家最后的力量却是用来保存了她们的性命时,她才知道了一切的。

    而说到这儿,就不能不说起英王了,梁媗此时的神色也不怎么好,那可是英王啊!是西殷如今仅有的三位异姓王之一,虽说权势并不能和郦王相提并论,但英王可也是手握五万海师,替西殷挡住了一年到头无数次的海寇侵犯,更是保下了西境内一方太平的最大功臣。

第三百三十六章 非议() 
“她不是想让我好好照顾梁颐,她是想让我允许她全权接手照顾梁颐的所有事情。”

    “啊?”梁媗怔了一下,然后才道:“可这种事怎么好求到娘亲你这儿来?要是让别人听到了,又要到处去说娘亲你对二哥他们不上心了,杨姨娘这番举止实在是有些太过唐突了吧。”

    在镇东大将军府,对于梁羡和梁婳他们,沈氏的态度于建安的豪族大家之中本来就是个异类,别说是全都把梁羡他们放在了自己的生母身边抚养了,在平常的达官贵族里,庶子庶女与姨娘之间,那简直就是连平常的见面,可都是有严苛规定的,根本就不可能如梁羡和梁婳这般,是直到九岁左右才从韩氏的春凝居里搬出。

    这种事情要是放在了别的大家族里,那简直就是不可想象之事,但偏偏沈氏就是一意孤行。

    除了梁媗和梁雍外,梁思玄其他的子女,除了府中规制之外,沈氏一概不管。

    这般如此傲气,甚至都已是有些乖僻的做法,自然受到了许多的非议,而且就连在镇东大将军府里,也不是没有人在悄悄地议论沈氏的这般做法是对庶子庶女的不上心。

    可天知道啊,韩氏和杨氏她们对沈氏的这番放任,当初是怎样的欣喜若狂。

    本都以为自己必将骨肉分离,可谁知下一刻沈氏就把她们视作心尖宝的那肉团子给扔回来了,让她们自己照看。

    这对于韩氏等人无疑是天降之幸啊,但对于沈氏,却为此招来了许多的非议,说沈氏不把庶子庶女放在眼里,狂妄自大的也有;说沈氏偏心,心底只装得下自己亲生儿女的梁媗和梁雍,对其他庶子庶女却是冷漠自私的也有………反正种种针对沈氏的议论,这些年就是没断过的。

    但沈氏却一点都没放在心上,甚至可以说是根本就不屑一顾。

    既没想过去镇压这些非议,也没想过去做什么表面工作来改善这种现象。

    反正只要府里众人不踩到沈氏定下的规矩,那她就都是漠然处之。

    而且由于沈氏出身高贵,又在镇东大将军府掌中馈、执号令多年,积威早就深重,所以尽管有些事,她不在乎,可那条不能踩的线,就算谁也没明说,但却也谁都不敢逾越。

    因此此时在梁媗有些担心的看向了沈氏之后,后者竟只是伸手揪了揪已经坐到她身边的梁媗的小耳朵,难得的笑了笑。

    “我不想理她,不是因了她太过唐突,只是我不喜她如此神秘兮兮的态度罢了。有什么事,正大光明的说出来就是,我当年既不曾把梁颐从她身边抱走,到了现在又怎么可能会不允她自己照顾梁颐呢?”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杨氏把娘亲想得太过心胸狭隘了,而且如果说得再直白一些,就算退一步讲,杨氏想把照顾梁颐的事拜托给娘亲,娘亲都是不可能会接受的,那就更别提娘亲会从中作什么梗了,那样骄傲的人,怎会与小人是一般的心思?梁媗从来就知道,如她娘亲那般的人,是从来都不屑施那些小人手段的。

    就算他们要对付谁,那也肯定只会是使用阳谋,光明正大的把对方打倒,到到对方再不可能站起来为止。

    而这次,看来是杨氏棋错一着,算错一步了啊。

    “娘亲、娘亲,你们在说什么?”但就在沈氏和梁媗都在讨论着杨氏的时候,本来是一直在旁边的软榻之上自己玩的梁雍,此时却随着梁媗的脚步,也跑到了沈氏的这边,非常自觉地也上炕了。

    “我们没再说什么,但雍儿,我让你看得书,看完了?”对付某只小老虎,还是沈氏最有办法,轻轻松松地一句话,就让得原先还是布满好奇的小脸,忽地就垮了。

    “还、还没有呢。”梁雍蔫蔫的回道。

    “那还不快去。”

    “娘亲——”在沈氏话音刚落,梁雍就已经扑进了她的怀里,撒娇歪缠等一切手段就也都用出来了,让得正房里忽然就爆出了一阵阵的大笑之声。而也真是多亏了这个活宝,刚刚屋子里还弥漫的一些严肃气息,此时却是倏地就消散的无影无踪,只剩欢乐了。

    可南兰溪畔这边倒是欣悦不已,但燕南苑那边却是凄清不已的,自从文帝忽然驾崩,成帝登基之后,原先还是颇受重用,正在平步青云的某些人,此时却就是遭了大殃了。

    毕竟俗话说得好啊,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之下还能继续受得重用的“旧人”,那可真是凤毛麟角。

    但就在这些凤毛麟角之中,却是绝对不包括杨渊的。

    而原本就因了文帝的忽然病倒,杨渊平步青云的升迁之路就已经是止步在了太卜一职之上。

    可现在更好,在成帝登基之后,杨渊不仅是升迁之路遥遥无期了,现下更是眼看着连太卜之职都快保不住了呢。而在这期间,杨渊倒也不是没想过借由杨氏,向梁思玄求援一番的,但朝堂之事,别说是杨氏了,就连小韩氏去开这个口,那也是会被梁思玄呵斥的,所以杨渊的打算不用猜那也能知道是什么后果。

    并且因了杨渊此事,连带的杨氏都被梁思玄冷了这些时日,如今的燕南苑里,真可谓是冷清至极,都快与人去楼空的春凝居相差无几了。

    “砚语,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已经是戌时初了,姨娘,还是别过去了吧,估计夫人这次也不会见你的呀。”

    燕南苑的霓丝花架之下,砚语看着已经枯坐了一个下午的杨氏,颇有些于心不忍的劝道,但杨氏又怎么会听她的呢,摇了摇头后,杨氏就起身往外走去了。

    “此事事关颐儿的前途,我怎么可能会放弃,她一日不见我,那我就一日都到南兰溪畔去守着,我还不信,她能永远都不见我。”

    杨氏冷声说道,可她身后的砚语却默然了,沈氏是不可能永远都不见杨氏,就连免去早晨请安这种事,沈氏也是不可能持续多久,就得恢复旧制的了。

    可问题就在于,沈氏有的是大把时间去和杨氏耗着,但杨氏有吗?如今离春试的时间可是已经没有几天了啊。

    砚语在心底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原本以为在韩氏败走后,镇东大将军府里就是自家主子的天下了,但谁知道随着文帝的驾崩,一切却就又都回到了起点,梁思玄仍然是只在南兰溪畔和月秀坞之间来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