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仪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芳仪传奇-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垂泪道:“哥哥,你何时变得这么勇敢决绝了?让我感觉好陌生。我们不要死,做俘虏就做俘虏,我们都好好活着好不好?”

    李煜悲伤道:“大势已去,国家气数已尽,此乃天意。我们做了宋国的俘虏,恐怕会受尽屈辱、难逃一死,不如聚室*,免作他国之鬼。”

    嫣莞含泪摇摇头,急切恳求道:“哥哥,我只要我们一家人好好活着,我不懂什么大义,也不想*而死,我还那么年轻,哥哥也正值壮年,我们苟且偷生不好吗?哥哥,我求求你了。”

    左右见状,无不落泪,气氛哀伤悲恸。

    见李煜仍没有动静,嫣莞忍不住嚎啕大哭,心伤至极,“哥哥,若真受了屈辱,到时候再死也不迟。我们先好好活着好不好?说不定那宋国皇帝能宅心仁厚饶我们一命呢!”

    李煜见左右都悄悄抹着眼泪,犹豫再三,终是心头不忍,眸中隐约含泪,“到时候再说吧!活一时算一时,听天由命吧!”

    这语气透着几分绝望与无奈,左右无不神色悲伤。

    然后,他将双手背到背后去,缓缓出了澄心堂,左右紧随其后。

    嫣莞望着这一行人远去,泪流不止,一旁的黄氏递过来一条丝帕,安慰道:“别哭了,快把眼泪擦干吧!会没事的,一切都会没事的。”

    嫣莞接过丝帕,擦了擦泪水,又听黄氏道:“我送你回房去好不好?”

    嫣莞望向她,哽咽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后很难过地点了点头。

    *

    金陵城被宋军围困,日子一天天过去,百姓因病疫饥荒而死的人越来越多。

    眼看着这样下去只会生灵涂炭,李煜深感痛心,与左右道:“这些日子以来,金陵城百姓死伤无数,再这样负隅顽抗,死伤定会更多。所以孤心想,不如开城门投降吧!”

    左右纷纷道:“金陵城坚垒如此,天象无变,岂会被攻破?”

    见左右都这么说,李煜素来没什么主见,也就听从他们的话了。

    这一天,是十一月二十七日,也是宋军准备发起总攻的日子。

    金陵城外的杀喊声此起彼落,不绝于耳,千军万马准备从三面攻入金陵城,锐气冲天、势不可挡。

    一轮弦月悬在天空,夜幕笼罩下的宫殿,静谧中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嫣莞悄悄走至李煜的宫殿外,见李煜与几个侍臣正在里面商谈,气氛紧张肃然。

    几位大臣进去拜见李煜,一人焦虑道:“自古以来就没有不亡的国家,投降也无由得全,只是徒取羞辱罢了,请背城一战。”李煜握住这位大臣的手,哀伤落泪,没有同意,但听那大臣道:“如此,则不如诛臣。”

    李煜垂泪道:“气数已尽,此乃天意,卿徒死无益啊!”

    “臣当大政;使国家至此;即便大宋朝廷不杀臣,臣又有何面目面对天下士人?”

    这大臣匆匆抽手离开,真有一股视死如归的气概。

    嫣莞默默站在夜色中,哀伤无言,怆然泪下。举目四望,这些美轮美奂的宫殿、精美绝伦的雕栏玉砌,这是她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有她所有美好的回忆,可是如今金陵城将陷,该怎么办?

    夜半,宋将整军成列,攻至宫门外。

    “报!”一侍卫火速冲入宫殿,道:“国主,宋军已攻至宫门外了。”

    李煜一脸颓然地跌坐下来,魂不守舍,忽而又神色坚毅道:“宫中准备了木柴,社稷不守,孤当携血属赴火,*而死。”

    “国主,万万不可啊!”“万万不可啊!”“万万不可!”“……”“……”

    左右脸色惊_变,泣涕如雨,纷纷劝李煜不要*。

    站在外头的嫣莞亦是泪流不止,啜泣声不断,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平生第一次感到了如此恐惧,那是濒临绝望的恐惧啊!

    在左右的劝说下,向来没有主见的李煜自内而出,准备开宫门奉表纳降。

    嫣莞瞧见了,吸了吸鼻子,上前去说道:“哥哥,你可不可以不要出去?我们想办法逃走好不好?”

    她不懂外面是什么情况,她一点都不懂,而且她也真的好害怕,害怕他这一去就不再回来了。

    李煜看了她一眼,伤感道:“哥哥不会有事的。”

    言罢,他又命令宫女送她回去,然后带领侍臣们继续往外走。

    嫣莞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依旧是泪流不止,她不懂为什么要有战争,她从来都不懂,她只愿她的亲人们平安无事。

    今夜开宫门投降后,宋军是会留他们一命?还是会血洗宫殿?

    “国主!国主!国主呢?”一个宫女急匆匆赶来,神色慌张。

    嫣莞转头望去,问道:“何事如此紧张?”

    这宫女道:“我们家娘娘要*啊!”

    嫣莞愣了一下,很快瞧见迷茫的夜色中升起了火光,眉心不由一蹙,那是澄心堂的位置啊!

    当日李煜让黄氏烧掉澄心堂的书籍字画,难道说她想不开,连自己也要烧掉?

    “你说的可是保仪姐姐?”

    “是啊!”

    嫣莞匆忙赶往了澄心堂,想要去阻止这件事。她真是不明白了,好好活着不好吗?为什么一个个都要寻死?她绝不能眼睁睁看着任何一个生命就这么死去。

    澄心堂的火烧得很旺,火势冲天,那一张张名贵的字画,就这么顷刻间化作灰烬。

    迷茫的火光里,黄氏端坐其中,鹅黄衫子茜罗裙,如平日里那般的淡雅清新。

    嫣莞见状,焦急大吼道:“保仪姐姐,你快出来啊!”随即又对宫女们道:“快去叫人,快灭火啊!”

    “是。”宫女们立即去端水灭火,可是火势太大,一时间根本灭不掉。

    黄氏望向她,笑得温婉。

    就如嫣莞记忆中那样,这个女子无论面临什么,始终都是那般优雅从容,眼中含着浓浓的忧伤,眉宇间隐然有书卷之气。

    嫣莞焦急劝道:“保仪姐姐,你别傻了,好好活着不好吗?你快点出来啊!”

    黄氏缓缓开口说道:“曾经,我是闺阁中的小姐,是父亲的掌上明珠,有好多人都疼我爱我,可是家破人亡之后,我被俘到了这儿,变得一无所有。我又有幸被国主赏识,掌管澄心堂的书籍字画。过去无数个日夜,与我相伴的就是这些书籍字画,可是国主说城破之日,要我将这些书籍字画都焚毁掉。他不知道,这些书籍字画,就跟我的性命一样重要。”

    嫣莞真觉心急火燎,流泪道:“你说的我一点都不懂,我现在只要你出来,要你好好活着。你快出来啊!”

    黄氏坐在那儿,安静地笑着,宛若什么都没有听见般。

    火光好大,烟雾弥漫,嫣莞忍不住咳嗽了几下。

    几个宫女劝她离开,她执意不肯,催促她们快点灭火。

    一盆盆水飞溅过去,经过好久的折腾,火势小了下去。几个宫女冲进去,将已经昏迷的黄氏抬了出来。

    嫣莞焦急地看了一眼,命令道:“立刻把人送回去,快找太医过来看看啊!”

    “是。”宫女们立即照办,纷纷忙碌起来。

    太医赶来后,好不容易才保住了黄氏一命,而净德尼院的八十多个女尼看到宫中起火,全部*而死。

    这一夜,嫣莞算是筋疲力尽了,抬头望去,但见天边晨光微露。

    她微微蹙起了眉头,心下焦虑不安,哥哥呢?他还好吗?

    一宫女突然急匆匆跑来说道:“公主,国主已经奉表纳降,将要举族北迁,奴婢们帮你收拾一下行装吧!”

    嫣莞呆愣了一下,又望了望这美轮美奂的宫殿,含泪点了点,又忍不住怆然涕下。

    从今往后,江南国灭亡了,她也不再是公主了。

    举族北迁之后,等待他们的,又会是什么样的命运?

第003章() 
不久后,李煜带领大臣亲眷在九庙外恸哭一番,谢其民而后行。

    在这仓皇辞庙日,教坊中的伶人亦悲伤难耐,自发奏起了别离歌。宫娥们前来相送,怆然泣涕,忧戚难尽。

    这一日的天空阴沉沉的,嫣莞穿着一袭素淡的宫装,站立在人群中,心知这一去再难归故里,不由泪眼潸然。

    “公主……”窅娘来了,目光怆然地望着她,欲言又止。

    今天她亦是一身素淡白裳,看起来不似往日那般妩媚娇俏了。

    嫣莞望向她,悲切道:“以后我不再是公主了。”

    窅娘垂下了秾丽的眸子,沉默无语。

    思量片刻后,嫣莞又神色伤感地与她道别,“这或许是我们最后一次相见了吧!不管你以后去了哪里,都一定要过得好。”

    窅娘摇摇头,眼眶泛红了,道:“不,我要跟着你们一起去大梁。”

    嫣莞呆愣了一下,紧接着瞧见李煜正往这边过来。

    他已将窅娘的话语尽收耳中,哀叹了口气,又望着窅娘的背影,轻声道:“窅娘,你就别跟来了,回去吧!”

    窅娘转过身,眼中含着泪水,摇摇头道:“国主去哪里,窅娘就去哪里。”

    李煜宛转劝道:“去了大梁以后,生死难卜,可能从此再也回不来了。而你留下来,会得到自由,会过得好。”

    窅娘摇摇头,目光悲伤而坚决,“国主莫要再劝,窅娘只愿一生追随国主。若与国主分开,从此天各一方,再不相见,即便得到了自由,我又该往哪里去?生存于我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话语,句句恳切,字字深情,深入肺腑。

    李煜思量片刻后,只好悲恸地叹了一口气,不再劝了。

    天上乌云密布,烟雾弥漫的长江上,细雨如织。

    李煜伫立在船头,望着眼前的景象,哀思如潮,一字一句吟道:“江南江北旧家乡,四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嫣莞撑着一把油纸伞站立船头,黯然神伤,脚下流过浩浩汤汤的长江之水。

    站立在江边的宫娥们哀伤恸哭,与江边绝壁一块儿在烟水中变得迷离不清,辽阔的天空也宛若在水边垂下。

    船队先是顺流东下,又沿着运河北上,穿过簇簇青山茫茫烟水,奔赴遥远而未知的前路。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耳畔突然传来了一些声响,嫣莞转头望去,吓了一大跳。

    李煜仍然想不开,要寻短见,一只脚已经悬空了,左右纷纷阻拦劝谏他。

    “哥哥,哥哥你要做什么?”

    李煜忧愤道:“过去负隅顽抗,直到城破之日才肯归降。去了大梁,定是死路一条,还不如现在就一死了之。”

    嫣莞吓坏了,哀伤落泪,“不要!哥哥,你不要死,你死了我们怎么办啊?活着总是有希望的,也许那宋国皇帝肯饶我们一命呢!我求求你了,我们都好好活着好不好?”

    左右皆泣涕,纷纷阻拦,却也挡不了李煜一心赴死的决心。

    负责押护李煜的宋*官郭守文见状,开口安慰道:“圣上只求恢复疆土,建设太平盛世,哪里有因为后到而责怪的呢?”

    左右立即附和劝谏,李煜方稍稍安下心来,不再求死。见他的情绪安稳了,众人方舒了口气,纷纷拥着他往船舱里走去。

    嫣莞望着这幅景象,抹了把泪水,又咬咬唇将眼中的泪水挤了回去。她突然心想,这一路,或许会很不顺利,去了大梁以后,还有更多无法预知的危险,也真不知道哥哥能否坚强地挺过去,也真不知道一家人能否平安度过余生。

    她只愿一家人都安好,这个心愿真的就那么难吗?

    经过一段日子的辗转奔波后,船队终于快要抵达大梁。

    李煜站立在船上,静静看着两岸风光,眸光悲伤沉郁,突然提议道:“快要到汴水渡口了,我们去普光寺礼佛吧!”

    左右闻言,面面相觑,如今国破,谁还有心思去礼佛?于是纷纷劝谏李煜不要去。

    李煜见状,大发雷霆道:“我自小被你们管着,都不自由,现在国都已经灭亡了,你们还想要这么管着我啊?”

    这下子,左右都不敢说话了。

    嫣莞见状,默默垂着泪,也不敢说什么。他的性子一向温顺,她何曾见他发这么大的火?如今国破,他的心情必然糟糕至极,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了。

    到了渡口,众人没敢再劝,纷纷跟着李煜前去礼佛。

    普光寺里高大的金身佛像屹立着,梵音阵阵,香雾缭绕。

    女眷们跟随李煜进了寺庙后,跪到佛像前,双手合十。

    嫣莞望着那高大的佛像,眸中含泪,在心中默念道:“愿佛祖保佑哥哥,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安无事。”紧接着又对着佛像磕了几个头。

    李煜慢慢站起身,望了望四周,命令仆人在寺庙中散施缗帛,然后方离去。

    这一日是开宝九年的正月初四,李煜一行人被俘至京师,素服待罪明德门下。

    而女眷是不用参加献俘仪的,便被安排在了远处稍作休息。

    在远处坐了一会儿,嫣莞开始忧心起来,她抬头望向明德门上的那抹明黄色身影,心想那就是决定他们生死存亡的关键之人,一颗心突然狂跳个不停。

    一个女眷见她忧心殷殷的,劝道:“别多想了,不会有事的,我听说蜀国和汉国的国君被抓来了,至今都还活得好好的呢!”

    另一个女眷说道:“可我听人说,汉国主刘鋹参加献俘仪时,用白练捆缚带往太庙作告礼,还有……还有……哦!侍臣当众宣读战胜敌军的‘露布’,宋国皇帝还召刘鋹进行诘责,刘鋹将责任都推给了他的几个旧臣,才逃过一死。”

    嫣莞闻言,紧紧蹙起了眉头,紧张道:“那可怎么办啊?哥哥素来心高气傲,怎受得了这等屈辱?当初哥哥又负隅顽抗,那宋国皇帝会不会杀了哥哥啊?”边说着话,边泪如雨下。

    女眷们见她哭成这样,纷纷上前来劝她,可是嫣莞什么都听不进去,直接就冲了出去。她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她能去做什么,她只想着既然有难就要同当。

    “站住!”两支红缨枪突然交叉挡在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