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贵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侯爷贵性-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乐琳”少有的、沉迷在某事物时候的表情。他真希望能有什么法术,能把这难得的温柔的一瞬间快速地画下来。

    片刻,乐琅悠悠道:“我很久之前就尝过了。”

    “哦?这不是令弟和阿珏一起发明的新酒么?”

    乐琅摇了摇头,眼神空洞地望着远处的天边。

    他的思绪似是飘到听月湖的边际那么远。

    “这是家父发明的酒。”

    乐琅这样说道,嘴角泛起若有若无的微笑。

    柴琛侧首看了过去,眼前人抬头望着云天,秋水盈盈的双眸里,映照着月色的清莹。他心里没由来地一悸,如入了魔一般怔住了。

    许久,他才回过神来,柔声问:“你爹爹……他是个怎样的人?”

    乐琅并不语。

    柴琛也不尴尬,径自又问道:“听说父亲都会比较疼爱女儿的,他对你一定很好的。”

    乐琅点头,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可惜,我一直不太理解他。”

    柴琛不愿他哀思太多,岔开话题问:“你看的是《汴京小刊》?”

    “嗯。”

    “有什么想法?”

    乐琅手肘撑着旁边的小茶几,托着腮,凝视着柴琛道:“有个人,你必须拉拢过来。”

    “树人先生?”

    乐琅摇头,嗤笑道:“此人不值一提。”

    柴琛顿时来了兴致,笑问:“那……是何人?”

    “甫介。”

    ……

第八十五章 土包子() 
亭内聆风,湖畔月浓浓。

    本应任凭诗酒养疏慵,可此时二人谈的却是那样严肃的话题。

    乐琅手肘撑着旁边的小茶几,托着腮,默默看着柴琛。

    片刻,他才道:“有个人,你必须拉拢过来。”

    柴琛不假思索便回道:“树人先生?”

    听闻他的侍卫劳良翰打听来的消息得知,这“树人先生”在百姓当中十分受欢迎,其连载的《三国故事》更是风靡汴京。

    谁知道乐琅却是摇头,嗤笑道:“此人不值一提。”

    “树人先生”不值一提?

    柴琛顿时来了兴致,笑问:“那……是何人?”

    “甫介。”

    “甫介?”

    柴琛想了想,才记起来,是个自第七刊才出现的新作者。

    “是那个倡议‘发富民之藏,以济贫民’的甫介?”

    “嗯。”

    柴琛略沉吟一下,颔首道:“其文章立论高深奇丽,旁征博引,确实字字珠玉,可是……”

    可是,连“树人先生”都未能入“她”的“法眼”,此人是有什么能耐,值得“她”青眼相看?

    乐琅似是看穿他的,笑道:“就凭他一句‘有司必不得已,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贫民被灾。不可不恤也’,我与你打赌,此人日后必定名留青史。”

    柴琛犹豫道:“只观其文的话,此人确实志存高远,胸怀家国。可是,我还是觉得他的倡议有失偏颇……”

    “何谓偏?何谓颇?”乐琅打断他,问道。

    柴琛皱眉沉默。

    乐琅似笑非笑问他道:“你是否在腹诽,‘发富民之藏,以济贫民’,岂非惩勤奖懒?”

    柴琛点头。

    乐琅望着他,在烛火的映照下,目光如那湖面一样粼粼。

    他道:“世间之人,绝大多数庸庸碌碌、浑浑噩噩。偶然,亦会有似‘树人先生’这般,以哗众取宠为名,行和稀泥之实的欺世盗名之徒。”

    说着,乐琅为自己和他都添满了酒,敬杯而饮尽,叹息道:“然而,真正不畏天命而行者,千万中莫有一二。‘甫介’能写此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文章,必有躬行革新之决心;兼且其文笔酣墨饱、璧坐玑驰,定是个学识渊博的大儒。此人若假以时日,成就不在庞籍之下。”

    柴琛闻言,沉思许久,终究莞尔摇头道:“我始终不太赞同他的说法,不过,既是你认同之人,我便尽管命人寻他一寻吧。”

    ……

    人归落雁后,月隐薄云间。

    申时,八宝茶楼本应热火朝天地招呼晚市的人潮,可是今天却早早打烊了。

    关了门后,掌柜史昌急匆匆地让伙计清扫一番,又亲自到厨房监工,命人准备了数桌的精致宴席。

    几个伙计也不禁交头接耳地谈论,究竟是什么人如此大的排场,竟包下了整个八宝楼的晚市来宴客?

    谜底片刻后边解开了。

    酉时三刻,乐琳与柴珏不慌不忙地来到大厅,史昌赶忙前来侍候。

    乐琳看到八宝茶楼一切井然有序,心情不俗,笑问道:“都准备好了?”

    史昌点头回道:“回东家的话,都按您的吩咐,都是用的新菜式。”

    “有按照我写的那个菜谱来做吗?”

    乐琳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细细问道。

    柴珏听了这话,忙问她:“是你写的菜谱?”

    “嗯,怎么了?”

    “我要尝尝。”

    自从八宝茶楼开张之后,“乐琅”许久都没有推出新菜式了,柴珏听说是“他”写的菜谱,只觉得垂涎三尺,心急难耐。

    乐琳拍了拍他肩膀,笑道:“等人齐开席了,你自可大饱口福了。”

    “不,”柴珏翘手道:“等不及了,我们现在就去厨房尝尝吧?”

    “这……不太好吧?”

    “你不去亲自监工,不怕出乱子么?”柴珏怂恿道。

    正在乐琳犹豫之际,忽闻得大厅外传来数人的脚步声。

    转头看去,是一行四人。

    为首之人长得十分高壮,年纪不大,约莫二三十岁,一件宝蓝色祥云暗纹缎锦圆领袍,外披杭绣绸底的毛裘披风,那披风上的貂毛油光水滑,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他腰间绑着一根天蓝色虎纹金带,上面正中间镶了一颗拇指大的红宝石,旁边又围满了大大小小的红的或黄的宝石。

    看到此人的打扮,乐琳和柴珏都有些愣住了。

    柴珏忍不住在乐琳耳边小声道:“哪儿来的土包子?”

    乐琳噗嗤一笑,也小声地回道:“他还不如把金子银子穿在身上,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更直接知道他这身打扮总价几何。”

    “哈哈哈哈!”

    柴珏听罢,也忍不住笑了。

    一旁的史昌却是一脸吃了大便的表情,他不情不愿地上前为乐琳介绍道:“东家,这位是詹老爷。”

    ……

第八十六章 初见詹某() 
茶楼外面,雨下得并不是很大,打在干净的石阶上,有不成节奏的细碎音响。

    雨丝没有织成像夏雨那样的雨帘。

    冬雨向来是沉重的。

    森森的冷寂笼罩着朱雀大街,寒风漫舞,凄雨飘摇。

    然而,八宝茶楼之内,却是另一番境况。

    茅安易陪着詹孝义一同前来赴宴。他刚入到茶楼的庭院,便感到一阵久违的暖意。这个时节,茅安易的府中也烧了炭炉,可是那火热的感觉总烤得人口干舌燥,头昏欲睡。

    而八宝茶楼今晚的炉火,温暖舒适,使人如同置身于春曦之中,心情一下子平静、放松。

    他环顾四下,发现在庭院的边上四角,都摆了一个龟负仙山造型的黑釉瓷熏炉。

    幽幽的几缕青烟升了起来,细心一闻,隐约有淡淡的檀香味。

    茅安易去詹孝义那里谈事情的时候,亦有观察过他府中的摆设——精铜镀金的狮子滚绣球簋式炉,里面除了炭条之外,又加了紫檀、沉香,炉火必须是烧得啪啪作响,整个大厅需要热得似仲夏那般才好。也不知道是辽国人的习惯,还是詹孝义的喜好。

    对比眼前不显山、不露水的淡雅,茅安易摇了摇头,只觉得高下立见。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

    高雅贵气,真不是有钱就能堆出来的。

    茅安易心道,还须是安国侯这样世禄之家,或者三殿下这般的天潢贵胄,经历几代人的悉心培养,自小锦衣玉食,饫甘餍肥,见尽世间最美好精致的事物,有钱有闲,喝玩乐都有名堂。如此,才能摒弃那些浮华的外在,将最极致的奢华浑然融入平淡之中。

    而像他,又或者詹孝义这般的暴发富人,即便有金山银海,也学不来如何挥霍。最多不过是穿金戴银、酒池肉林,间或附庸风雅,还洋洋自得,似那井蛙一般的农夫,幻想皇帝的锄头是不是金色的啊,皇后娘娘做完农活是不是要吃十个烧饼啊,徒增笑耳。

    茅安易不着痕迹地嗟叹了一声。

    走在他前面的詹孝义却并没有想那么多,看到乐琳和柴珏似乎对自己的装扮颇有微词,也不恼,径自大步流星地向二人走去。

    一旁的史昌却是一脸愁容,他上前为乐琳介绍道:“东家,这位是詹老爷。”

    乐琳也有些讶然,她没想到这“詹老爷”竟是这么年轻,拱手道:“詹老爷,幸会。”

    詹孝义也拱手回礼:“安国侯,久仰大名。”

    他又往旁边的柴珏细看,比打量乐琳还有认真,片刻,才又拱手对柴珏道:“三殿下,幸会。”

    三殿下柴珏与“安国侯乐琅”常常形影不离,这在达官贵人里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柴珏对于詹孝义猜出自己的身份,并不感到意外,面无表情地道:“幸会。”

    詹孝义被柴珏冷待,并不气馁。

    他指着自己的衣衫,笑问道:“二位是在谈论我的装扮?”

    乐琳想不到他如此直白,一时觉得有些尴尬。

    而柴珏则是顿时感到羞赧——人后莫说人非,更何况自己是在人家面前小声耳语,继而又大声说笑,十足的长舌妇。

    他红着脸抱拳道:“詹老爷,请见谅。”

    詹孝义朗声大笑道:“让三殿下见笑,是詹某的不是才对。”

    乐琳看他个性爽朗,不由得多了几分好感,也打趣笑道:“詹老爷这身打扮,虽则光鲜华丽,但却实在太耀眼了些。”

    “哈哈哈哈!”

    詹孝义见“乐琅”并非拘泥之人,也是心生欢喜,抚掌大笑道:“安国侯,快人快语!”

    他想了想,叹了口气,说道:“安国侯府乃汴京世家,三殿下是宫中贵人,自是可以穿得低调不矜。但我詹某在汴京城不过一商户而已,若不作如此张扬打扮,那些个狗眼看人低的人,谁会买账?”

    乐琳听了,心中既羞愧又敬佩。

    羞愧的是自己如那“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一般,单凭个人的印象,便对别人的穿着打扮妄加评论。

    敬佩的,是詹孝义这份坦然豁达。

    她不由得想起《陆小凤》里面,陆小凤第一次看到霍休的情节。

    当时,陆小凤穿的是精致华美的锦服。

    霍休,是这个小说里的第一富人——“地产最多的,是江南花家,珠宝最多的,是关中阎家,但真正最富有的人,只怕算是霍休”。

    他穿的,竟是寻常布衣。

    “陆小凤看着自己身上鲜红的斗篷,再看看霍休身上已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忍不住笑道:‘等我有你这么多家当的时候,我也会穿你这种衣服的。’

    ”霍休道:‘哦?’

    陆小凤道:‘这种衣服只有你这种大富翁才配穿,我还不配。’

    霍休道:‘为什么?’

    陆小凤道:“因为一个人若到了真正有钱的时候,无论穿什么衣服都无所谓了。”

    思绪回到眼前,乐琳对詹孝义笑道:“詹老爷所言甚是,着金缕玉衣,不过为世情所累,若有朝一日我能成为汴京城的首富,就该怎么舒服怎么穿。”

    她想了想,玩笑道:“到那时候,我定要每日穿着同一件洗得发白的旧衣裳。”

    柴珏半解非解,迷惑道:“哦?为何呢?”

    詹孝义却是心有灵犀:“因为富到了那个境界,怎样穿都无所谓了。”

    “正是,正是。”

    “哈哈哈哈!”

    一时间,三人欢声笑意,气氛融洽。

    乐琳看了看一旁的铜壶滴漏,问詹孝义道:“如今还有小半个时辰才入席。方才,三殿下提议去厨房看看,詹老爷可要一同前往?”

    詹孝义好奇:“厨房有什么好看的?”

    他狐疑,宋人不是讲究什么“君子远庖厨”的么?

    柴珏略带些不好意思地回他道:“其实,我们是想去先试吃一番。”

    “是你,不是我们。”乐琳纠正他。

    被拆穿的柴珏却不恼,坦白点头,笑道:“菜谱是安国侯亲自写的,安国侯府的祖传菜式向来是一绝的,所以……”

    “哦?”詹孝义耸了耸眉,讶然问:“是安国侯府的祖传菜式?”

    “嗯。”

    “那……”詹孝义如数家珍地问:八宝茶楼的干蒸烧卖、虾饺、叉烧包、流沙包、香芋蒸排骨、豉汁蒸凤爪、金钱肚、牛百叶……这些可都是贵府的祖传?”

    乐琳颔首,笑道:“承蒙詹老爷记得鄙茶楼的菜式。”

    詹孝义无由来地大喊一声:“快!”

    “什么?”

    “快带我去厨房!”

    ……

第八十七章 羊肉甘蔗() 
“香!好香!”

    詹孝义喃喃赞叹道。

    入到厨房,他立马就闻到一阵熟悉却又陌生的气味。

    这气味是如此熟悉,他一闻那独特的肉膻味,便知道是羊肉。

    但是,很陌生——他在大辽常吃的羊肉,那荤羶气息比这里闻到的要浓烈许多,而且,从不曾夹杂这种若有若无的甘甜味道。

    他好奇地四处张看,只见这八宝茶楼的厨房与其他食肆的大大地不同。

    干净、敞亮,整整有条,井然有序。

    拢共有十几个灶台,每个的边上都围了好几个人,分别穿不同颜色的衣服。

    “不同颜色的服饰是否有不同含义?”

    詹孝义问道。

    乐琳点头道:“詹老爷见微知著。”

    “安国侯,你老是唤我‘詹老爷’实在见外了些。”詹孝义道。

    乐琳问:“那该如何称呼才好?”

    詹孝义想了想,笑说:“詹某与侯爷虽是初次见面,却不知为何深感一见如故,一面如旧,一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