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文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文娱- 第4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占据优势的日本企业的话,那么,也就没有所谓的失去三十年。

    令人惊讶的是……三星之类的企业,执行的发展策略,正是日本政府和企业被迫放弃的策略!

    日本之所以在90年代开始停止了从50年代就开始启动的产业振兴计划,停止政府主导下对企业补贴。以鼓励优秀企业发展,并且在全世界市场竞争中,比其他国家未能获得政府补贴的对手获得较多的优势。举国补贴某些产业,亏本抢占市场份额,将对手挤出市场之后,则是可以为所欲为的获取利润,反哺本土其他行业。只有一个又一个产业,市场份额从忽略不计,发展到了具备垄断优势。

    相对于广场条约,是针对日元汇率的政策之外。对日本经济发展影响更长远的,则是被迫签署了一些条约,政府减少了干涉产业和企业,让企业跟外国公司在全世界市场上尽心所谓的公平竞争。但是……后果则是日本曾经大部分的优势行业,因为政府退出了补贴之后,技术投入和新生产线的投入远远跟不上对手。

    国际上的一些对手,比如韩国,则是采取了类似于日本当年的策略。也就是行业全面亏本时,大规模扩大产能,以比对手价格更低的价格倾销,进一步的迫使更多对手退出市场。而等到行业转暖时,弱小的对手退出市场,更多市场份额的三星,则是可以靠着涨价,连本带来将曾经的烧钱亏损以击溃对手的前期投入给赚回来。一个产业通过烧钱到市场份额扩大,之后盈利之后。再逐渐布局其他关联行业。

    三星的攻势最凶猛的时期,正是90年代开始。因为,90年代日本品牌在全世界市场货架上越来越少。相对而言,三星为代表的韩国品牌的产品,在消费市场上越来越多。

    在日本经济巅峰时期,三星的市值是索尼的零头。但是,在日本经济衰退,韩国经济崛起之后。索尼市值最低时仅剩下百亿美元,相当于是三星的零头。一直到后来,日本跟美国gdp比重拉大的仅相当于美国gdp的四分之一左右,美国才重新对日本松绑。索尼之类的企业,才渐渐的开始扭亏。

    某种意义上,日本企业家或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家,盲目乐观的认为,企业家的经营水平,可以超越国家经济大势,可以逆势增长。但是,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优秀企业的增长,更多是跟国运相关。

    国运强势,则人人如龙,一堆牛逼的企业家,一堆神话一般的经营策略。国运衰退,很多曾经登上神坛的伟大企业、优秀企业,都是落毛凤凰不如鸡。

    比如,巴菲特之类的资本家,表示企业预测未来的无用功。他们既没又预测到越南战争的规模会扩大,也没能知道苏联会解体,更没有预测了克林顿被弹劾……然而,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并不重要。更关键的是,巴菲特等人开始进入市场进行投资,美国已经走出了曾经的大萧条,进入了极其长久的一波牛市,国运虽然不是最昌盛,但在历史积累的基础上继续稳定增长,基本上可以说,巴菲特之类人的神话,不过是最好的时代,做了一件非常适合他去做的事情。

    全世界很多创业者,虽然选择的方向并不是金融市场投资。但是,在大势向好的环境下,总是会有一堆的神话出现。

    所以,日本战后前几十年,基本上都是企业英雄辈出。因为,国势触底反弹。

    而进入90年代之后,渐渐的开始,失败者渐渐越来越多,反思和挫折越来越多。

    以前,日本的企业家很容易在市场获得融资,无论是从银行贷款,还是股市融资,都是轻易的拿到钱。但是,在90年代股市融资规模持续减少,银行更多的处理以前积累的坏账,催讨欠款,甚至虚假的承诺,企业家还了钱之后,很快会有新的贷款。结果,不少企业家,前手筹借了一笔资金把银行的贷款还了,后手新的贷款久久不能到账,导致不少规模巨大的企业,就这么灰飞烟灭。

    曾经银行的很多企业的朋友,但是到了后来,不少破产的日本企业家反思表示——千万不能相信银行的任何许诺!

    林棋之所以要将新飞电子科技公司从日本股市私有化退市,除了因为股价低迷,市值比较低,买回来成本便宜,比较划算之外。更关键的是,在日本市场上市的股票,既很难二次增发新股的方式,获得直接融资。银行也拒绝,用股权去质押的方式,来贷款给企业家。因为,不少股票质押给银行,结果跌破了质押价格,贷款者已经无法追加保证金或者还款,导致,银行不得不将手中质押品割肉卖掉,不仅仅难以赚利息了,就连银行贷出去的本金都亏了。

    也正因此,在日本上市,真的仅仅是上市挂牌,表示自己是一家上市的意义了。其他任何的好处都没有,股价又是比较低,那么,为什么自己主动退市呢。

    。

第780章 退市进程() 
1993年4月6日,东京交易所外国部,最大市值的一家海外上市公司新飞电子科技公司正式开始申请暂停交易和要约收购。

    虽然,日本方面进行了挽救的,但遗憾的是,林棋铁了心要退市,按照市场规则,也不可能阻止。

    实际上,前一段时间已经放出风声,新飞电子科技公司要私有化退市。这个消息放出不久,有些获得内幕消息的投资者,已经开始大量买入。

    而新创业电子集团公司,也是乘机又赎回了500多万股。截至停牌之前,仅剩下4209万股的股票,还在不同的投资者手中持有。

    所以,新飞电子科技公司的股价,也一度从1万日元每股,涨至至2万日元每股,市值也重新反弹到2。5万亿日元以上的规模。

    4月6日下午,新飞电子科技公司宣布,正式暂时场内交易,停牌时间暂定为2个月。这两个月内,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如果想要卖出,只会有一个买家——新创业电子集团,以每股2。5万日元的要约收购价格,无限量的购买。

    林棋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表示说道:“新飞电子科技公司,退市仅仅是为了更好的布局未来,同时我认为,目前这个方案,并未真正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在我们私有化退市计划之前,股价跌至于1万日元每股,而随着我们私有化退市的消息被市场消化,短期内已经有一倍涨幅,部分投资者按照2。07万日元价格抛售,相对于之前的股价,已经减少了不少损失。另外,在私有化退市启动之后,我们更是以2。5万日元每股,进行要约收购。任何持有新飞电子科技公司股票的股东,无论是多少股,我们都按照私有化退市的价格收购!日本股市现在相对于89年而言,有更多便宜的股票,你们大可以逢高套现新飞的股票,买入其他更便宜的公司股票!到7月1日,我们结束要约收购,并且召开股东大会,商讨退市的事项……在退市后,我们很长时间将会作为非上市公司,股东套现股票的渠道,相对会变窄。与此同事,退市后我们会投资更多新技术,布局长远的未来,而不是以短期的利益为重!所以……我建议一些资金紧张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卖掉新飞的股票!至于,更有耐心的投资者,可以作为很长远的投资,那么,你大可持有!”

    见到大局已定之后,整个市场对于新飞电子科技公司的退市,又是惋惜,又是唾骂。

    惋惜的主要是,那么好的套利机会,时间窗口却是很短。导致正式停止交易之前,很多投资者却没有买入。买入后,即使是以2万日元一股,也是可以申请2。5万日元一股,转手卖给新创业电子集团。可以说,这是近乎于无风险的套利。

    毕竟,新飞电子这么大一家公司,背后的母公司更是财力雄厚。既然已经铁了心私有化退市,肯定是准备好了资金,投资者无论吃下多少筹码转卖给新创业电子集团,新创业电子集团都是有绝对的财力可以吃下。

    而唾骂是更多的亏损的投资者,不少投资者以更贵的价格买入新飞电子科技公司的股票,原本是指望下一轮牛市来临,从而连本带利赚回来。

    但是……对于这些投资者,林棋则是表示:“你想多了!日本……未来三十年都不存牛市,只存在7000点~2万多点波动!”

    以长期牛市来衡量,日本至少要突破3。9万点,刷新89年指数的纪录,才能说是走出了长期熊市,开启了新一轮的牛市。

    但问题是,日本经济停滞了,个别公司可能逆势取得较好的发展。但上市公司整体的营收和利润,却是基本上跟经济同步的。经济停滞,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自然是不可能超越经济表现太多。

    长期的大牛市,最终都是要看长期经济的表现。

    如果一个经济体,GDP还是在高速增长,即使是遇到熊市,但却是有希望创新高。比如,60年代的日本股市,1200点保卫战,大量的企业市盈率3~4倍,没多少人觉得日本企业值得投资。少数投资者,比如逆势投资的代表邓普顿,60年代投资全世界表现最差的日本股市。由于当时日本股市短期内熊冠全球,但是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增长却是非常强劲。所以,邓普顿这样的投机者,赚取了超过美国股市的收益率。

    而90年代~21世纪,日本股市虽然的挤泡沫,比80年代的市盈率可能更低一些。然而,日本经济并不增长,企业的整体盈利增长,也是乏善可陈。正是因为那种停滞,使得很难出现类似于美国那么长期的牛市。

    相对而言,美国市场可能是孤例。很多投资者研究股市就是拿着美国道琼斯说事,但是……道琼斯并不具备代表性,全球大部分国家的股市,跟美国的股市长期的关联性并不见得有多高。

    日本的市场,后世也是被无数人研究,啧啧称奇——尼玛,熊这么多年,最熊纪录,没那个主流市场的股市能超越,真是活久见!

    所以说,全世界任何国家,照搬外国经验去研究,长期来看,未必是正确的。比如,日本投资者要是照搬美国的经验来投资,可能……嗯,水土不土!毕竟,美国从来也没出现过日本那样的长期熊市,即使是史诗级熊市29年引发了大萧条和世界大战的熊市,到了1933年,其实已经的见底了,之后,1932年跌至40点开始,逐渐开始回暖,1954年,已经突破400点。用了15年时间,突破了29时期泡沫崩溃之前的381。17点。可以说,15年大熊市,应该是美国最长的一轮熊市,但随着后来美国的经济规模持续增长,道琼斯指数不仅仅突破了曾经以为永远不可能再回到的380点。而且,还陆续突破500点、1000点、2000点、5000点、1万点、2万点……

    如果是当初30年代,道琼斯指数40多点跳天台的美国投资者,知道几十年后美国股市会是2万多点,会不会从棺材里面挑出来,大骂一句,窝草!等我跳了,你才这么牛!

    人们站在事后的角度去看前人,可能觉得很可笑很不值,明明熬一熬,就可以迎来光明。但是,很多人是熬不过15年那么长的时间的……

    日本市场的投资者,很多还是不断总结过去牛市和熊市的规律,总是不相信,自己国家的熊市,会创造吉利斯世界纪录,基本上,在最长熊市这个项目方面,估计没谁能超越日本。因为,其每过一年纪录都会多增加一年,只要它还未突破3。9万点,那么这么纪录可以保持到天荒地老,无人能破!

    所以,幻想牛市之后解套,并且赚更多的投资者,林棋只能表示,你们真的想多了,换个国家的股市,可能会这样,但是……这是史上最熊的日本股市,未来最长熊市的纪录,无人能破的日本股市!

第781章 定了!私有化退市投票通过!() 
93年4月的日本股市,相对于92年8月份的低点,稍微有点反弹。但是,指数相对于89年而言,跌幅依然是超过60%。

    不少公司的股票价格,甚至是跌去八九成市值。

    市场崩盘下跌,已有近三年。

    三年时间,每年的成交量都是持续的减少。

    巅峰时期,日本东京交易所的成交量,甚至是美国股市的几倍。但是……现在整个东京交易所,日成交量萎缩至不到万亿日元。

    流动性的减少,不仅仅造成了新股IPO发行规模不断的减少,已经上市的企业,想要获得新的融资,也变得很困难。

    日本本土上市公司,想要通过增发新股或者债券进行融资,大部分都是非常困难被低迷的市场所驳回。

    一些挂牌在东京交易所的外国企业,则是更是尴尬!

    因为,上市IPO融资,几乎是成为了一锤子买卖,之后,不仅仅不能融资,还需要给交易所缴纳挂牌上市所需的费用。

    换做是,能够再度获得新的融资,那么这笔费用是忽略不计的。但是每天成交量低迷,股价很低,并且,很难获得新的融资。那么,上市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本质上,对于企业来说,上市主要就是为了获得融资渠道,并不是因为上市公司听起来比非上市的公司更牛逼,所以要去挂牌上市的。

    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一共分为四个板块——市场1部、市场2部、外国部和保姆部(创业板)!

    市场1部和市场2部,集中了日本本土的大企业,无论是成交量还是融资能力,都是超过后两者。

    而外国部,主要是针对一些跨国公司,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在其他市场发行过股票,也能在日本市场继续增发股票,实现跨市场上市。但是这个部门,对于企业规模比较高,基本上是海外的大型企业才有资格。外国企业在日本上市融资本身就受到限制,不仅仅条件更高,而且,能买外国企业股票的日本国民,需要特别申请,门槛比买入第1部和第2部的股票更高。

    至于,保姆部,也就是日本的创业板,既针对日本本土的中小企业,也是针对一些外国的企业。

    从架构设计上而言,日本东京交易所是野心勃勃的,试图打造一个国际化的金融中心,而不是仅仅针对日本本土企业融资和投资的平台。通过打造国际金融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