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方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上第一方丈-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净心寺也有好处,就是到东海旅游的人,只要是本地的导游都会领游客前往净心寺。这样净心寺也能获得一些香火钱,算是双赢。

    当然,在旅游局的人看来这是双赢,在素问看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直接驳斥了回去。

    后来净心寺山下的停车场在市长批下的情况下,本来三个月就能完成的工程却被以资金用来建设寻龙观为原由拖了足足半年多,后来还是因为净心寺能够治愈癌症的事情曝光出去,引起全国关注,这停车场才加速修建好。

    而其他寺院遇到的情况比净心寺要恶劣的多。

    毕竟其他寺院可没有净心寺这么大的名气。

    如果拒绝旅游局的话,该市所有导游都会拒绝带领游客前往该寺院,反而前去其他道观之类的场所。这样一来二去,那些寺院连寺中用度都成了问题,只得就范。

    而那些旅游局也不甘心于只收门票,而是在寺中设立功德箱。

    其中写着福德的箱子归寺院,写着功德的箱子归旅游局,这已经成了惯例。

    就连国靖寺、吾真寺都遇到这种问题,不过国靖寺好歹是天台宗祖庭,又是千年大寺,不去理会那些人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个人的手也伸向了寺院。尤其是一些偏远小寺,这种情况会多一些。

    其他地方的寺院遇到这种情况很少,但大多都听说过。

    而净心寺别说遇到,连听说都没听说过这种事情,素问也是这次通过各宗才知道还有这种情况。

    毕竟净心寺的武力值在那里,没几个人敢不要命把手伸到净心寺这里。如今净心寺名头响彻全国,更不在意这些了。

    素问在拿到这些资料后在房中也是叹息。

    先前只是知道一些小寺院不好过,就连日常用度都难,更是想要学习高深佛法都难以找到门路。

    可如今整合了解佛门内部的详细信息才发现,竟然有这么多的蛀虫附在佛门身上吸血。

    素问虽然不会因为此事感到气愤,却也感到可悲可叹。

    好在一切还不晚,在佛协成立的大环境下,这些事情要一起整顿。

    哪怕得罪再多人也不怕,总要还佛门一个清净。

    想到这里,素问又想到悲苦寺的圆济。

    先前他说的轻巧,素问又不了解这些内情,因此当时感触不深。

    可如今了解了这些事情之后,素问才感受到圆济当时的不易与胆气,以及还寺院一个清净的决心。

    他带着僧团去悲苦寺的时候,寺中竟然还有儒道两教的神像,竟然还有算命的人在其中。把持着这些的人,自然是当地的势力。

    可以说比起现在所上报来的那些寺院,情况还要恶劣许多。

    而他凭着一腔热血与勇气,不知道经历了几多事情,硬生生将这些都扫了出去,还寺院一个清净。

    也是如此,才有现在以苦修闻名,响彻一方的悲苦寺。

    看看那些寺院,再看看悲苦寺,素问心中也对圆济升起一股敬意。

    如今的佛门,缺的就是这种能够披荆斩棘,有大勇气的法师。

    在修行上能够做到这点的不少,但在处理世俗事情的时候能够做到这点的就不多了。更重要的是,他做了,而且做成了。

    也许佛协成立清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可以请圆济法师参与其中。

第六百零一章 净莲的情况() 
没几日藏经阁就全都整理完毕并且对香客开放第一第二两层。

    虽然只能在一楼阅览室阅读不可以带走,但藏经阁内包括市面上所有能见到的全部佛教典籍,以及先是素问,后是天如和常观抄录的一些禅宗典籍和手记,可以说整个佛门八宗的典籍在这藏经阁中全都能够找到,堪称佛教的图书馆。

    刚刚开放第一日,就有数百香客在里面借书阅读,让藏经阁中人满为患。

    素问见此,便让常观没事的时候留在藏经阁之中,为那些阅览佛经典籍的香客释疑。

    毕竟普通香客佛法修为浅薄,在看佛经之时常常会有种种问题,若有一名法师再旁释疑,对他们的好处是极大的,也能更深的理解一些典籍的含义。

    藏经阁是素问在香火殿中兑换图纸建造,自然也有特殊的功用。

    在打开系统面板之后,从寺中僧人名录中选出八人绑定在藏经阁上,立刻激活了藏经阁的功能。

    藏经阁:在藏经阁中阅读,记忆+1,悟性+1。

    从先前寺院提高的健康属性来看,这个+1大概就是一成。

    在藏经阁中阅览书籍,可以提高一成记忆力和一成悟性,也是相当不错的效果。

    而净心寺本身有着焚香后气运+4,静心+3,健康+2,悟性+2的功效。

    如此叠加,可以获得三点悟性,也就是悟性凭空提高三成。

    哪怕是一个中等根性,在提高三成悟性之后,也变成中上根性。

    对于这些香客和寺中僧人在领悟佛法和举一反三上的提高不言而喻。

    短短几日过去,寺中僧人就首先发现了其中的好处,似乎在藏经阁中阅览书籍学东西更快一些,掌握的知识更好一些。

    虽然不知道原因,甚至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可学习效果的提高许多人都能感受得到。这样一来,哪怕能够借书籍回房间阅览,他们也宁可留在藏经阁中。

    藏经阁刚开始的前几天只是白天人多,晚上就空了下来。可没过几天藏经阁无论白天晚上都有人在其中阅览书籍了。

    见这情况,素问倒是有个想法。

    去年他在去取木棉袈裟的路上,曾经认识了一位几十年出没于花柳之地传播佛法的老法师——净莲。

    当时他一句人心不净,心中始终挂着的普度众生,让素问心中震撼非凡。

    虽然他只是法师,可素问对他的尊敬不下于任何大德,甚至犹有过之。

    如今净莲年纪太大,又一个人没有人照顾,素问始终心中惦记。

    只是曾经邀请过净莲到净心寺中,可净莲放不下那一条街中步入歧途的女子,想要让她们伸出黑暗之地却能见到光明,因此拒绝了素问。

    “你们那有许多人,有和尚,有菩萨,都能为众生解惑。可这里只有我一人,没了我她们就没了点灯的人,所以我不能走。”

    每当想想这句话,素问心中都是百感莫名。

    这位老法师真的当得上一句大德。

    不过去年净莲感冒过那一次,身体越发不好了。哪怕道衍开方子给调理了一下,却是需要静养才行。而净莲又岂是能够安心静养的人。

    今年年初素问让人去看望过他,身体比起去年又差了许多。

    因此素问又起心将他接过来,可他始终不同意。

    如今借着这个机会,素问打算再试一试。

    在寺中的话,有着健康属性加成,再有秀岩师兄与道济大德在,应该还能将他的身体调理一下。寺中生活又安稳,想必能让净莲的身体情况有一定好转。

    想到这里,素问提笔给净莲写了封信,大概意思如今藏经阁中借阅佛经需要解惑的香客那么多,寺中目前只有常观比较适合做这事情,可常观还要负责平日讲法,时间并不那么充裕。

    而普通弟子则是没有这个解惑授业的资格,更没有这份修为。

    因此请净莲来净心寺担负起为众生解惑的担子来,在藏经阁传法授业。

    末尾,素问在信中又说了在寺中调养一段时间身体,若是情况允许的话,等身体有所好转之后还可以不时回去,总比现在这样苦熬身体要好。

    写好后装入信封,叫来行慧让他给净莲送去。

    素问对于这次这封信能否劝动净莲也不抱太大期望,只是抱着尽人事的态度。

    净莲能在花街传法几十年,不远处就是他出身的福安寺却从未回过,从这里就可以见到他的毅力与固执了。

    哪怕劝不动净莲,让行慧去看看净莲如今的情况也是好的。

    行慧带着信下山一天之后,就打电话给素问:“住持,净莲大师如今的情况不是太好。”

    素问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到底如何了?”

    “我到的时候,净莲大师已经难以起床了。照顾他的那个女子说,上个月净莲大师摔了一下,然后就骨折了,同时腰椎也有些问题。

    毕竟他年纪太大,康复起来非常慢。如今已经过了一个月,仍然不能下床。”

    “你与净莲大师说,让他来寺中养身体。如今他的情况,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留在那里了。”素问当即道。净莲如今这情况,素问无论如何都不准备让他自己留在那了。

    “住持你不是给净莲大师去了一封信么?净莲大师看过后就同意了。”行慧连忙说道,语气中也带着一点轻松。

    对于净莲大师,他也是极为尊敬的,看净莲大师的样子他也很忧心。

    如今净莲终于同意,他也松了口气。

    “这么顺利?”素问心中一喜,净莲总算是肯回寺了。看来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已经熬不住了。

    “他伤了一个月,那个女子照顾了他一个月。每天晚上还要回那花街,然后白天就来照顾他。一个月下来那女子也一直在熬身体。

    净莲法师也不想拖累她了,所以就点头同意了。”行慧解释说道。

    素问听了后道:“确实辛苦她了。”

    就连身为子女都不一定能够在父母重病不起后每日床前照顾,而且毫无怨言。

    可一个花街女子却做到了。

    每日在花街做着皮肉生意,白天再来照顾一个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老僧。

    这份心思就值得人尊敬。

    无论她做的是什么工作,哪怕是在其他人看来有些脏的皮肉生意,可在素问心中这女子却比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要强得多。

    净莲大师在花街几十年,所做的一切是否值得,是否有收获,从她身上就能够看得到一二。

    “你在那等着,我亲自去接净莲大师。”素问当即说道,随后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后,素问换了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

    去见净莲大师,哪怕他不在意,素问却不想有一点有失礼数的地方。

    这是他表达自己尊敬的态度。

第六百零二章 再见净莲() 
素问换好衣服,让行正把行神找来随同自己下山。

    自从“生死七”之后,行神佛法突飞猛进,修为日渐高深。逐渐成为继行圆、行难、行苦之后又一杰出弟子,素问也颇为看重。

    被素问召唤,行神心中也是欢喜。以往下山随行都是行慧、行镜、行戒、行律几人。尤其是行慧,办事得力,深受素问器重。而其他弟子,他则是唯一一个,这就代表了素问如今对他看重的态度。

    对于这点,行神多少还是有一些高兴的。

    不过行神根性不很高,但毅力惊人,对于自己的心态也控制的很好。

    因此心中虽然欢喜,面上却表现的很平淡,和平时没有什么区别。

    素问见到行神后点了点头,对行正又交代几句后便与行神下山。

    一路辗转车辆,第二天早上素问就带着行神抵达郁州。

    一路上行神都好奇素问这次出行要做什么,想问又不敢问,几次话到了嘴边都没张开口。

    素问将他的神色都看在眼里,都替他觉得憋的慌。

    “你为什么怕在我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别人怕领导,是领导掌握着他升职加薪的通道。他们求功名利禄,求多拿钱少干活,自然对上司小心翼翼。可你修成什么,我可决定不了,你又小心翼翼做什么?。”

    素问一番话说完,行神先是略微不好意思的笑笑,随后郑重对素问一礼:“多谢住持指点。”

    随后整个人神情都放松下来,不复方才那样小心。

    素问见他领悟,点了点头。对于这个弟子他颇为看重,自然不吝于平日指点一下。

    火车上坐在两人旁边的乘客听两人对话,尤其是素问的话,都忍不住看了过去。很多人都自嘲一笑,虽然听素问的话不是那么舒服,但不得不承认素问说的就是事实。

    同时对能说出这样话的素问也是高看一眼。

    放松下来的行神笑着直接问道:“住持,这次我们是要做什么?”

    “将一位老法师接回寺里。”素问笑道。

    随后将净莲的事情说给行神听。

    在他讲述的时候,其他人一开始没在意,可逐渐就被素问话语中的内容吸引。

    而素问声音温润,让人听着极为舒服,或许也是吸引众人往下听的原因之一。

    当听素问说出净莲当时的话语:“不是赵姨她不净,是人心不净啊。当是我觉得既然他们不让她们进,不教她们解脱之法,我总要教的。普度众生,普度众生,都是众生啊。”之时,众人仿佛看到一位慈眉善目的老法师当时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的表情,心中都是升起一阵暖流。

    对于这位素未蒙面并且在之前从未闻名的老法师,众人心中都升起由衷的敬意。

    “不知道两位落脚于哪座寺院,我日后有闲暇一定前去探望那位老法师。”旁边有人忍不住说道。

    “那位老法师落脚于郁州花街,贫僧二人乃是东海净心寺僧人,此来就是为了请老法师回去养身体。”素问笑道。

    “原来是净心寺的师傅。”周围众人听到净心寺,都觉得耳熟,并且很快就想起来是在哪里听过的了。

    素问微笑。

    接下来的路上,不时有人与素问攀谈,询问一些关于净心寺治病的事情,或者净心寺那些动物的事情。而一开始问素问落脚于哪,说要去拜会净莲的人也问了几句关于佛法的问题,素问也都一一作答。

    一直到两人在中途下车,众人才挥手作别。

    两人在郁州下车时已经后半夜两点,直接在候车室休息了三个多小时,凌晨五点多的时候便去城外找净莲。

    郁州北部郊区,仍然是那个破旧的小院子,院门大开。

    院子里的菜地种着芹菜和小白菜,透着翠绿的颜色。

    无论是菜地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