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官妻-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顾绾只得开口安微这位忧国忧民的老先生。

    京师朝堂之上。

    河南大旱,嘉靖本以为这样的小事情手底下的那些臣子,总不会闹到他这里去,谁知道因为这个职位吵来吵去的两派,最终真的把事情捅到了嘉靖这里。

    嘉靖看着挣得面红耳赤的两人,顿时一阵无奈,摆了摆手,问了问站在角落里一直非常沉默的礼部尚书徐阶。

    “徐爱卿说一说,该派谁去呢?”

    “皇上觉得顾维钧如何?”

    嘉靖眉头一皱,突然想起了顾绾那张娇艳的脸,心中突然生出了一丝丝愧疚。

    “准。”

    顾维钧前往河南主持抗旱一事,连升两级,倒是个莫大的殊荣,很多相熟的官员恭喜过之后,顾维钧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却被王偕给叫住了。

    王偕这一段时间倒是分外沉寂。

    顾维钧对于王偕多有怨言,自然不想要多言,可是王偕接下来说的一句话却让顾维钧愣住了,只见这顾维钧开口说道:“兄长此去要多加小心,不知道有多少只眼睛正盯着你。”

    顾维钧听完之后顿时觉得一阵寒冷。

    自从顾绾离开之后,这王偕的性子似乎便的越发阴沉起来。

    让人越发看不透,顾维钧道了一声谢谢之后,便准备离去了。

    王偕看着顾维钧离开的身影,眼神越发的阴郁。

    顾绾这段时间过得尤为安逸,这老先生看了顾绾写得字之后顿时觉得非常的惊讶,顾绾有些吃惊,这老先生开口说道:“倒是和那位状元公的笔迹有几分相像。”

    顾绾只好笑着说道:“我十分喜欢状元公的字体,所以就找来练习了一番。”

    “原来如此,阿绾一个女子,竟然也如此好学,实在是难得。”

    “只是会写几个字而已,先生实在是谬赞了。”

    顾绾又和这位聊了一会儿,便到厨房里去帮忙了,老婆婆要做一大家子的饭,这些孩子都是家人寄养在学堂这儿的,所以老婆婆一天到晚都非常的忙碌,顾绾也时常帮忙做饭洗衣服什么的。

    这些孩子被姜先生教的非常的有礼貌,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耍的时候玩耍。

    其中有一个小孩子特备的聪明,几乎是学一遍就会。

    所以老先生特别喜欢这个孩子。

    这个孩子的父亲是开封府衙的书吏,方才丧妻,所以讲孩子寄养在学堂,没过三天就会带孩子回家一趟。

    这一日顾绾正从外面买菜回来,整好遇到了这位李书吏。

    李书吏年过三十,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倒是个非常好相处的人。

    顾绾之前没有见过这位,自然不好打招呼。

    便匆匆从这位的身边走了过去,却被人拦住了。

    “这位姑娘是?怎么以前没有见过你?”

    “我是姜先生的远房侄女,前些日子才来这里,我还有些事情,就先走了。”

    李书吏看着佳人远去的身影。

    他还未曾见过容貌如此娇美的娘子。

    李书吏将自家孩子接走之后,并未直接离开,而是到姜先生的房间里去找了他一次。

    李书吏先是和这位客套了一番,然后找了个由头问了问顾绾的身份,姜先生告知之后,看到这位的神色便知道,恐怕这位对于阿绾是有了心思。

    这李书吏人品不错,这老人家又喜欢撮合年轻人,这看着自然是十分的欢喜。

    晚间吃过饭之后跟顾绾提了这件事情,顾绾顿时心中一阵无奈。

    在心里组织语言,片刻之后开口说道:“先生,我夫君待我很好,这辈子都不会她嫁,以后一辈子侍候您老人家

    。”

    姜先生听完之后,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第三百一十八章 秀才() 
姜先生活了这么长时间,若说是看人,还是挺准的。

    此时顾绾说话的神情倒是做不得假。

    这姜先生不禁感慨道:“倒是一个痴情的孩子,只是阿绾你可要知道,人这一生很是漫长,漫漫长路若是没有一个知心人陪伴,恐怕以后的生活却是很难熬过去的。”

    顾绾自然知道姜先生说这番话,乃是肺腑之言,可是此时的顾绾还是心存一丝侥幸,希望可以重新回到王偕和汝端身边,她还是有些奢望的。

    就算是注定此生无缘,顾绾也不会再选择再嫁。

    “我意已决,先生不用劝了。”

    “罢了,若是以后后悔,我和夫人自然会替你安排,左右是故人托付。”

    “多谢先生了。”

    顾绾又和姜先生聊了一些闲话,就告退了。

    她回到自己的屋子里,从包袱中拿出来,很久之前给汝端做的小衣服,小衣服针脚十分乱,看着丑丑的。

    而且小家伙当时穿的时候,还非常的不合身,但是顾绾却一直留着,每到晚上想小家伙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看看,只是每次看过之后,思念之情不禁没有缓解,甚至还越发汹涌澎湃。

    顾绾看着窗外的夜空,顿时叹了一口气。

    第二日一早,那名李书吏特地换了一身新衣服,领着自家孩子到学堂,手中还拿着礼物。

    只是倒是没有见到之前那位阿绾姑娘,问了姜先生之后,顿时叹了口气。

    面露失望的离开了。

    顾绾中午正在做饭的时候,李书吏的儿子跑到厨房里,看了顾绾一眼,结果被顾绾发现了,然后像是做贼一般的跑开了。

    顾绾顿时笑了笑,对着一旁正在忙碌的老婆婆说道:“这小孩子倒是早熟的狠。”

    老婆婆笑了笑,对着顾绾说道:“这孩子是学堂里最为聪明的,先生十分的看重,说是以后肯定能中进士。”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中进士就是天大的殊荣,对于一个孩子如此评价,那么这个孩子肯定就是极为优秀的。

    顾绾看着这个灵气逼人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了王偕。

    像王偕这样的人,小时候定然也是一个聪明灵秀的孩子,顾绾甚至都能想象的到他学习的模样,受老师教导的模样,也许那个时候的王偕不会想到,他居然会遇到一个像她这样麻烦的女子,若是他同旁人一样娶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或许就不会变成这个样子。

    想到这里,顾绾切菜的时候,不禁一阵不小心,顿时不小心切到了手指。

    顾绾细白的手指上顿时沁出了血。

    老婆婆看到之后,顿时有些心疼,赶忙开口说道:“怎么这么不小心,赶紧到房间里去好好整理一下。”

    顾绾放下菜刀,说了声抱歉之后,就到了房间。

    结果正准备包扎手指的时候,却看到梳妆台上留了一封信。

    顾绾顿时一愣,没有人知道她在这个地方啊?顾绾那封信。

    打开之后,发现上面只有一行字。

    顾维钧要来开封,小心。

    顾绾看到之后,顿时一阵激动,在他乡漂泊的时候,自然最为希望的就是看到自己的亲人,但是顾绾此时出于各种原因,却没有机会和自己的亲人团聚。

    若是能在能见一面,顾绾也是很开心的。

    若是能够再见王偕和汝端一面,那就好了。

    顾绾想着想着,竟然出了神,手上的伤口顿时血流如注,染红了信纸。知道血都干了,顾绾才想起来要把手指包起来。

    顾绾收拾好一切之后,赶忙到厨房帮忙。

    结果在走廊里走的太快,居然碰到了一个人,两人似乎都是有急事,竟然直接撞了个满怀。

    顾绾感觉胸口一阵疼痛,抬起头来,居然看到了一位眉清目秀的秀才,这秀才穿着一身破旧的衣物,手里还拿着书,似乎是来还书的。

    顾绾知道这姜先生家里书多,很多穷苦的读书人都来姜先生这里借书,想必这位便是其中之一。

    这秀才刚忙开口说道:“这位娘子,方才小生失礼了,实在是对不住。“

    顾绾揉了揉腰,开口说道:“无妨,公子有事情吧,你去忙你的吧。”

    这位秀才见到顾绾如此,便没有在此地多加逗留,便径直离去了,看方向像是在去找姜先生、

    顾绾到厨房的时候,老婆婆已然把饭菜给做好了。

    顾绾只好把东西装好端出去给孩子们开饭,这群小童生吃饭十分的斯文,倒是没有嬉戏打闹的场景,小家伙们吃完之后,顾绾就收拾东西,然后到厨房里吃午饭。

    顾绾正在灶台吃饭的时候,却发现外面进来了一个模样清秀的秀才。

    就是方才的那位。

    这秀才看到了顾绾,顿时面上一阵羞怯。顾绾顿时有些疑惑,此时老婆婆进来了,看到秀才之后,赶忙对着顾绾说道:“阿绾,便小郑拿点吃的。”

    顾绾闻言一愣,但是还是拿了一些馒头和饭菜。

    那名唤作小郑的秀才有些局促的拿着饭菜离开了。顾绾看了看老婆婆,老婆婆叹气道:“这小郑也是个命苦的人,家里有个病重的母亲和年幼的小妹,父亲走了,自己又是个肩不能挑的秀才,家里日子过得极为清苦,先生见他生活不易,所以多有照顾,时常会从厨房给这位带些吃的。”

    顾绾听完之后顿时叹了一口气。

    她之前在苏州太仓那样富庶的地方,也算是吃过不少苦,但是这些年来日子却也是越过越好的,可是在这个时代里,最为悲哀的就是日子越过越差。

    这位秀才公子,身子极为清瘦,显然是长期没有吃饱饭。

    只是这世间人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不可能一帆风顺。

    顾绾晚间睡觉的时候,左思右想,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对待顾维钧,他是她的兄长,而且两人之间的情感非常的深厚。

    想必顾维钧在听到她死亡的消息时,一定是非常的难过。

    顾绾甚至都不敢想,顾知此时如何。

    她从来都是一个自私的人,为了自己,可以让自己的家人难过伤心。

    可是她又能怎么样呢?

第三百一十九章 相像() 
不出所料,顾绾这一夜失眠了。

    第二日一早,顾绾就和老婆婆到街上买菜。

    或许是因为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干旱,所以这街市上的菜格外的贵,姜先生家境殷实,但是由于姜先生生性大方慷慨,所以日子过得倒是有些拮据。

    老婆婆买菜的时候,都是挑挑拣拣,能省则省。

    只是到了一个小摊位上的时候,却变得分外的慷慨。

    这小摊子的主人是个小丫头,看起来瘦瘦小小的,只是眼睛里却闪着一丝灵动。

    老婆婆对着小丫头说道:“燕燕,又出来卖菜了,正好学堂里需要买些菜,我看你这菜十分的水灵,就全买了如何?”

    这小丫头自然是十分开心,老婆婆付了钱之后,就离开了。

    顾绾对着老婆婆说道:“婆婆真是个心善的人,只是这菜似乎是买的贵了。”

    老婆婆笑了笑,对着顾绾说道:“我虽然不识字,可是我在老头子哪里却也学到了很多,很多不平之事,若是看不见也就罢了,看到了自然是要出手帮一帮的,这燕燕是小郑的妹妹,年纪这么小就出来干活,很不容易,看着怪可怜的。”

    顾绾听完之后,顿时对于这位目不识丁的老婆婆,多了几分敬意。

    这么多年来,两个人相濡以沫,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姜先生知书达理,而老婆婆有一颗善良的心。

    顾绾挑着菜回去的时候,又在门外遇到了正准备还书的郑秀才,这老婆婆看到郑秀才之后,开口说道:“小郑啊,是快要考举人了吧,多吃点好的,补补身体,你看你瘦的,今天厨房里给老头子炖了鸡汤,老头子和我都不喜欢吃肉,剩下的鸡肉你就拿回去吧。“

    老婆婆说完之后,吩咐顾绾到厨房里把东西包起来,顾绾将东西递给了郑秀才,郑秀才还想要推辞,顾绾直接开口说道:“公子还是收下吧,这是婆婆的一份心意,若是你真的要感谢婆婆,今年就考个举人回来。”

    这郑秀才听到顾绾说的这一席话之后,抬起头看了顾绾一眼,坚定的说道:“多谢娘子了。”

    郑秀才接过东西之后,就离开了。

    这老婆婆叹了一口气,对着顾绾说道:“这小郑啊,倒是个不错的孩子,而且学问也不错。“

    顾绾自然知道老婆婆什么意思,只得开口说道:“婆婆,我不会再嫁了,您不用为我操心了。”

    老婆婆叹了口气,拍了拍顾绾的肩膀,开口说道:“你这个女娃娃呀,就是太倔了,你以为女人这一辈子能一个人过,到时候老了,没有个人陪,那得有多可怜。”

    顾绾笑了笑不置可否。

    她到现在始终相信她和王偕不会就如此,等到时机一到,他们一定会在此相聚。

    顾绾相信王偕有这个能力,只要他们都还活着,能活着就比什么都重要。

    开封城这一日迎来了一位大人物,据说这位皇上派下来的钦差乃是那位闻名天下的如是夫人的兄长,据说不禁长得玉树临风,还是一位分外有才干的青年官员。

    只可以这位已然成亲,如若不然,这开封城的闺中少女,可都要思春了。

    这钦差到任,一般按照惯例都是要游街一次,顾绾只身一人来到街道两旁,希望能再看一看自己的兄长。

    顾绾站在一棵树后面,不一会儿就听到了鸣锣开道的声音,人群开始熙熙攘攘。

    钦差似乎是骑着马来的,顾维钧便是穿着官服都能显示出一种清贵之气来。只死这位钦差大人眉头紧锁,似乎对于开封城盛大的欢迎仪式并不是很感兴趣。

    听闻这位钦差大人方才失去最为喜爱的妹妹,自然心情不会很好。

    顾绾躲在人群之中,偷偷地看着顾维钧,突然觉得一阵心里难受,想要别开脸,可是似乎被骑在马上的顾维钧的给看到了。

    顾绾赶紧钻到人群之中去,饶是顾维钧赶忙下马寻找,在此看了看,却发现没有人影了。

    顾维钧的副官看到长官如此失礼,赶忙开口说道:“大人怎么了?“

    “没什么。”

    顾维钧重新翻身上马。

    顾绾从人群中走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