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田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门田女-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如果不是这家,那是左边还是右边呢?这个时候别人要么不在家要么午睡,招弟也是笃定徐屠户刚刚赶回了一大群猪一定要先安置好才行才过来的,现在却害怕再敲错的话那不是又要打扰一家?

    招弟只是后退并没有走开,那开门的小姑娘也就保持着半个身子露在开了一半的门缝中,双手稳稳地藏在门板后的姿势,招弟上前两步回了自己刚才的位置,未语先笑:“小娘子,我是来找卖猪肉的徐老板的,你看,我这记性不好记错了位置打扰你了,不好意思啊。不过我找徐老板有急事,还得麻烦小娘子给指个路,徐老板家是哪一间呢?”

    小姑娘把门打开了一些,手也离开了门板,整个身子终于全露了出来,站到门口对招弟道:“这里就是我叔叔家,你没找错,不过他现在没在家里,”说着身子转了个方向,指着右边继续道:“你往前面走,对面从这里数过去的第七家,就是我婶婶家以前的房子,他和婶婶现在就在那里,你过去就能看见了。”

    小姑娘说的话,招弟虽然能够听懂,但是也能听出很明显的外地口音,就跟后世一样,一个大范围之内都是一个方言区,大家说的话都差不多,但是每一个小一些的范围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换个方言区的人听着都差不多,但是同一个区域内的人却很容易分辨。

    招弟不禁抬头仔细的打量了这小姑娘一眼,在这个年代,路途遥远的亲人之间,走一次亲戚可是很不容易的,外来人口一直都很少,这小姑娘出现在这里,这一行为简直不啻于后世的熊猫一样稀有了。

    小姑娘长得瘦小,头发黄黄的跟枯草一样,没有什么光泽,头发也不浓密,拿一张有点陈旧的帕子包了一半,扎成一条细细的麻花辫子从头巾里落下来,拿根红头绳缠住了,这头绳到是新的。

    脸上没有什么肉,但是虽然眉毛淡了些眼睛却很大,鼻子小巧挺拔,嘴巴不是传统审美偏爱的樱桃小口,稍嫌大了点,唇形却非常漂亮,即使因为营养不良脸上没有一点血色,皮肤蜡黄蜡黄的减了不少分,仍然能够看出底子很好,营养跟上,皮肤白回来就是一个小美女。

    身上穿着的衣服却是一袭浅黄色的旧衣服,现在的染料都是自然染料,没有现代颜色多,鲜亮定色又稳固的合成染料,染的色洗上两水就很容易褪,象青色蓝色或是褐色这样的还好,鲜艳的颜色是旧得更厉害的。她这衣服明显就是别人的衣服改了之后给她穿的。

    旧衣服还无所谓,谁家要是有亲戚能给些旧衣服那一定是要么两家关系好,要么亲戚家条件好,几件旧衣服完全不放在心上。但是这小姑娘现在的皮肤不好,黄不说,还黑,身上这衣服一穿,衬着人更黑了几个色号。

    招弟还没来得及道谢,刚才还猜测的里屋终于有了动静,一个小胖墩冲了出来,扯住这小姑娘的裙角就开始嚎哭:“我娘呢?娘!我爹呢?爹!”每问一个之后,他就会抬起头来面朝天空撕心裂肺的喊上一声,然后凄凄惨惨的哭得好不认真,眼睛紧闭,嘴巴大张,真是天下地下再没有比他更委屈的人了!

    问题是他这哭声吵得人脑袋瓜子疼,就跟被人拿把大铁锤在头上一下一下的敲一样,暴躁的想发火,可他自己却一点都没有感觉,光打雷不下雨,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却一颗眼泪都没有流出来。

    可人家却哭得很是认真,一心一意的旁的什么事情都影响不了他,或许他也没有什么假哭的意思,只是平时里这样哭习惯了吧。

    小姑娘挺尴尬的,也顾不上招弟了,蹲低了身子手足无措:“弟弟你别哭,叔叔婶婶有事在忙呢。你想做什么,告诉姐姐,姐姐帮你做好吗?”

    招弟家里也有个弟弟,如果小宝这样哭,她会心疼着急着哄,别的孩子她却没有这么好的耐心,脚底抹油,留下一句“我有要事我自己去找他”,赶紧的就溜了。

    走到小姑娘指点的地方,招弟吸取了经验,先观察了下左右的房子,马上就发现不对劲的地方了,怎么右边那家的大门她还挺熟悉的感觉?

    右边这房子跟招弟现在站在门前的屋子就是属于没钱没钱维护败落下来了的,围墙墙体有些开裂了,稍微站远一点就能看见露出围墙外的房顶扑的是茅草。

    但是招弟应该是不认识这里的人才对,这小巷她也只是去找徐屠户买肉的时候才会穿过,除了徐屠户她别的人都不认识的,居然会对这么一间房子有印象真是一件让招弟自己都感到纳闷的事情。(未完待续。)

102、邻居() 
但是也没有时间给招弟站这儿翻记忆了,门“吱呀”一声开了,徐屠户一边转过头教训着屠户娘子,一边打开了大门。

    “都说了叫你不用来了,你又没有力气,来了有什么用,还不是站那里干看着,还挡着我做事!”抬头就看见了招弟,马上换了语气打招呼:“小娘子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没等招弟回答,已经又换回了不耐烦的冷淡语气对屠户娘子道:“还站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回去看着两个孩子!”对待招弟的语气象春天般的温暖的话,对着自己媳妇那就象严冬般的寒冷了。

    招弟也是服气了徐屠户,对待自己媳妇的态度实在是太“特别”了一些,只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隐藏着的那些关心全都被冷冰冰的语调给伤完了,能够从这样的语气里领会到关心,除非那人的脑回路能跟他长成一样,否则谁都会有抵触情绪的。

    屠户娘子大概也觉得实在太伤面子,没跟招弟打招呼低着头疾步走了。

    徐屠户目送屠户娘子走远了,才对着招弟露出了面对招弟才有的“不如不笑”之灿烂笑容:“小娘子找我有事?也是巧了,我昨天才回来,还说今天把事情忙完来找你呢!”

    说着将招弟让进了屋子里。一边带着招弟参观,一边絮絮叨叨的说起了别后情形。

    他离开之后,就沿路打听有没有人家要卖猪,这边因为交通的关系,等到买到了所需的猪,时间也就耽误的久了些。一路上赶着这些猪回来可把他累得够呛。

    不过总算是无惊无险的回来了,更值得庆幸的是,居然在这次收猪之旅中遇见了自己的侄女,相认之后,知道自己兄长一家都没了只剩这个侄女,徐屠户就带着她回来了。

    这个侄女就是给招弟开门的那个,叫徐玉兰。吃了不少的苦头,人虽小但是很能干,一路上帮了他不少的忙轻松了不少。

    徐屠户这次买的猪不少,家里不好装,就想起了老丈人家的这套房子了。也就是他们现在所在的这个房子,老俩口当初带着个女儿,没有力气也没办法去开垦荒田,就跟不少跟自己差不多情况的人留在镇上了。

    老头识几个字,帮着官府的人分分种子造造册成功的有了一个工作,老婆子帮助着别人缝缝补补,做个饭什么的也生存了下来。若说唯一令他们在乱世中活下来仍然遗憾的,那就是只有一个独生女儿了。

    屠户娘子嫁给徐屠户几年后,老俩口先后去世了,这房子也就空了下来。现在徐屠户就是把猪赶到了他们曾经住过的小院里。

    自从他们没了之后,这房子就没人住了,只屠户娘子偶尔想亲人了就回来看看,空院子虽然萧条,但这两日多了一群猪的哼哼,倒让这屋子焕发了不少生计,猪实在是多,能够拿来关猪的房间就都利用上了。

    招弟看了徐屠户赶回来的猪,倒都是膘肥体壮的,看来徐屠户多耽搁了些日子还是很值的。

    招弟是做惯了主的,徐屠户也是习惯了她的处事风格的,两人很快就商议好了合作事宜,徐屠户难得迟疑了下才开口:“小娘子,我知道你请了些人帮忙,不知道你还缺不缺人手帮忙?如果还缺人手,看我这个侄女如何?我这个侄女今年十三,虽然长得瘦小,力气却是有的,什么事情都会做。人那是顶顶勤快的,我那里却是不好要她一个小娘子去帮忙的,以后别人说起来于她名声不好听。若是小娘子你这里能帮忙,那倒是要先谢过了。”

    一个人而已,等到招弟心中想的那些开始实施还不知道要多少呢。不过现在徐屠户回来,肉也有了,多一个人招弟也能够找到事情给她的。

    生意来往,有来有往生意做起来才顺利嘛!招弟很干脆的答应了徐屠户,并且跟徐屠户敲定了第二天就可以去上工以及工钱多少。两人再一次合作愉快,出来后招弟婉拒了徐屠户请她去家里坐坐的邀请,跟徐屠户一左一右的分开了。

    徐屠户回家,原本招弟也该走那一条路的,不过徐屠户离开这些天,她是在另一家肉铺拿肉,不好马上就停,今天的还是要先去把骨头什么的拿了好回去熬汤的,因此走的是相反方向。

    走到巷子口,碰见了一个书生装扮的人,碰见过几次,招弟对他也有了一点印象。大概他也是一样,不在意的看了招弟一眼就进了巷子里。

    招弟心头一动,走得慢了些,然后悄悄的往后望,见书生果然如她猜想的那般走进了她刚才出来那房子的隔壁。

    她就说好像见过的嘛!

    原来这书生跟屠户娘子的娘家是邻居,她曾经见过他出门,对他出来的房子瞟过一眼,难怪有点印象。

    徐玉兰就住在徐屠户家里,家就在镇上,上工也方便的很,果然跟徐屠户说的一样,这徐玉兰手脚极为麻利,人又勤快,就是沉默寡言了一些。

    可是,招弟那小店是什么地方啊!

    全都是大大小小的一群娘们!都说一个女人是五百只鸭子,她们这磨合好了的几个人一人就顶一千只鸭子了,唧唧呱呱的,徐玉兰才呆了几天就被她们有事无事都要带着喊她给同化了,话也多了起来。

    女人嘛,不熟悉的呆在一起肯定最先就是打听家里人了,然后再慢慢的说些八卦,不过,徐玉兰这个新人,倒是直接给她们提供了不少的八卦聊天题材。

    本来只是干活时闲聊一下,但是大概是物极必反的缘故吧,徐玉兰以前在家里大概也是她以前那副沉默寡言轻易不开口说话的性子,一天到晚的做事情没人说个话聊个天,一下多了这么多热情的同伴,从她开口那一天起,马上就成了话唠。

    越聊越是放松之下,就会说一些跟本地完全不同的风俗习惯,不但胡大嫂她们听得津津有味,连招弟某天听到她们聊天之后,都会不由自主的关注她们的说话。

    无他,徐玉兰的口音问题,招弟想过她是从远处投奔叔叔家的,但是招弟没想到的是,徐玉兰居然跟她们不是同一个国家的人!(未完待续。)

103、李国的那些事() 
据招弟装做不经意询问来的常识,这个时代是许多国家并立,招弟自己推测,也许地球还是那个地球,只是随着完全不同的历史发展,导致人文也有些不同罢了。

    现在这情况,大概一个国家也最多就后世的一个省那么大吧?想想那些一个国家还不如一个省大的情况,加上交通如此落后,招弟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发展。

    唐国是其中的一个国家,旁边相邻的一是李国,一是殷国。徐玉兰就是李国的人,这里的人大多是难民,也就是说原来不是李国就是殷国的子民,招弟以前听村子里的人讲古,也只是说打仗打得庄稼也没办法种了,男人还要被拉去当兵,所以才跟着别人逃难,不过是不想死罢了。

    听徐玉兰这种战后都还住在本国的人讲跟村里人讲的又有些不一样,两相对照,也让招弟对于这改变她们一家命运的历史也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不同于殷国因为天灾加上人祸导致的民乱不同,李国是因为夺权导致的内战。

    李国国君有一个宠妃,生了儿子后就动了不该有的念头,本来太子成年之后已经开始上朝议事了,结果被她枕头风吹得把实权全都丢了,弄到礼部去挂名了。

    太子是个孝顺的,李国国君年纪大后本来疑心就重,他也就顺势暂时脱离中枢,本来他下面的弟弟年纪都不大,也就把那宠妃争权的心当笑话看,毕竟他父皇虽然有不少的小毛病,但是对自己决定的事情是很固执的。

    唯一没有想到的是,李国国君突然死了,按理是该太子继位,结果太子进宫的时候没有准备直接被杀了,太子妃半路听到噩耗赶紧让忠仆带四岁的儿子逃走,也多亏了她见机得快,因为紧接着的就是京城关闭城门,宠妃系的人马四处清除异己。

    京城血流成河,然后是宠妃十岁的儿子被推上了皇位。

    说到这里就要说说宠妃这么容易得手的原因了。李国国君那一辈就国君和一个同母的弟弟,其他的兄弟都死光了。这个小王爷小时候就跟着自己哥哥住的,兄弟俩感情很好。

    加上国君本来就是个多疑不怎么相信人的性子,兵马在谁手里都不放心,就干脆让自己的弟弟掌管了大部分的兵马,宠妃的心思他也不是不知道,问题他对自己的安排太自信了,宠妃的举动他就当在看戏了,总之动不了什么筋骨,还可以锻炼下太子。

    谁知道他偏偏就阴沟里翻船了,这宠妃可不是一般有点小聪明的那种的女人,娘家在朝堂上也不出风头,可是人家不但暗中联络了大部分文臣,更重要的是串联了大半武将,不但把这个王爷掌握外的兵马都握在了手里不说,连王爷掌握在手里的那些,中等武将都用各种手段拉拢了不少。

    李国多年未打仗了,虽然王爷手中有兵权,但是和平年代的军队,周边又不是好战的国家,这对底下军队的掌控力就不如他以为的强。

    在他们都最不防备的时候,被他们看成跳梁小丑的人却突然发难,一点征兆都没有的,就这么简单粗暴的把关键人物杀杀杀了,李国国君到死都没想到,他为了看戏放任的一个举动,不但害了自己害了太子还害了自己弟弟一家——为了防备手中有兵权的王爷勤王或者自立,王爷一家都被收买的叛将杀了!

    这也导致了李国大乱,内战打了四五年才结束,依然是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