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重工-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星期一,依然是胡志杰、刘燕萍等三人在酒店里看家,罗翔飞带着余下几人奔向第一家咨询公司,洽谈委托事宜。对方的反应与莱姆公司如出一辙,对于采购热轧机设备的事情,他们有着深厚的兴趣,但一旦涉及到技术转让,他们就开始犹豫了,表示需要斟酌考虑,还要与熟识的制造商沟通一番,才能够给予答复。

    星期二,第二家公司接触过了,没有令人满意的进展。

    星期三的时候,冯啸辰和何莉莉合作,联系上了另外一家咨询公司。罗翔飞带人前往,又是一番唇枪舌剑之后,众人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了宾馆。

    “小冯,小何,你们俩是最辛苦的,都早点休息吧。”

    在宾馆大堂里,罗翔飞看看冯啸辰和何莉莉,关切地说道。在这几天的谈判中,别人还可以换着班地说话,他们俩则要从头到尾负责翻译工作,不但要把代表团这边的汉语翻成德语,还要帮对方把德语再翻成汉语,其辛苦程度可以想见。

    “谢谢罗局长关心。”冯啸辰有气无力地答应着,便向电梯的方向走去。

    刚走两步,迎面撞上了正向他们这边走来的刘燕萍,在她的身边,还跟着一老一少两个人。那老的是位老太太,东方人的面孔,看上去应当有60来岁的样子,头发有些灰白,精神却仍然很健旺。至于那小的,就只是一个10岁左右的小萝莉了,长得唇红齿白,黑眼睛,略带金黄的头发,似乎有些东方血统,又不是纯粹的东方人。

    看到冯啸辰,刘燕萍喊了他一句,然后问道:“小冯,我记得你是南江省来的吧?”

    “是啊,我就是南江省的。”冯啸辰答道。

    刘燕萍一直旁边那位老太太,说道:“这位老夫人是在德国的华侨,她说有个熟人在南江省,想找我们打听一下。我对南江也不了解,这不,正好你在这,要不让她跟你说说,看看你有没有办法帮她找到她说的熟人吧。”

    “嗯,好的。”冯啸辰答应一声,然后转向那老太太,犹豫了一下,用汉语问道:“老夫人,请问您要找的人是南江什么地方的?”

    “是这样的……”那老太太用温和的语气说道:“其实,我也不确信他是不是还在南江省。他是我的一位故人,是南江省人氏,早年在德国留学,后来在克虏伯工厂工作过一段时间。1945年,中国的抗战胜利之后,他返回了中国,在国府的资源委员会就职。国府战败后,他拒绝去台岛,留在了大陆。再往后,因为铁幕的缘故,我就再没有得到他的消息了。”

第六十一章 海外关系(为盟主“小小一边民”加更)() 
老太太的话说得很慢,也很温和,但一句句听到冯啸辰的耳朵里,都如雷鸣一般。他的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手也在微微地发抖。听完老太太的叙述,他沉默了足有一分钟,这才怯怯地问道:

    “老夫人,您打听的这个人,是不是名叫冯维仁?”

    这回轮到老太太震惊了,她怔怔地看着冯啸辰,好半天才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要问的,正是冯维仁,你……你认识他?”

    冯啸辰没有回答,而是继续问道:“老夫人,我能不能冒昧地问一句,您和他是什么关系?”

    “他,他是我的丈夫。”老太太一字一板地说道。

    冯啸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实在没有料到如此狗血的事情会发生在他的面前。他看着老太太,说道:“您是姓晏,名讳是晏乐琴吗?”

    “正是,我就是晏乐琴!”老太太一把拉住了冯啸辰的手,她的力气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让冯啸辰都感觉到了手腕上有一丝的疼痛。

    “年轻人,你是怎么知道的!”晏乐琴迫不及待地问道。

    冯啸辰面色平静,他缓缓地说道:“我叫冯啸辰,我父亲叫冯立,冯维仁是我爷爷……,奶奶!”

    叫完这句,他双膝一曲,恭恭敬敬地跪倒在晏乐琴的面前。

    不管冯啸辰现在的灵魂是来自于何方,他的身体实实在在就是眼前这位老夫人的嫡亲孙子,这种血脉联系起来的感情是任何超自然的力量都无法抹杀的。

    从前面这个身体中继承过来的记忆告诉冯啸辰,他的爷爷冯维仁与奶奶晏乐琴早年都在德国生活,二战期间,他们被困在德国,有家难归。1945年,德国战败,随后又传来了RB投降的消息。冯维仁欣喜若狂,当即决定要返回中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所有的才华。

    那时候,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冯华还刚满周岁,而且正在生病,难以经受长途奔波。夫妻俩商量之后,决定由冯维仁先带着9岁的长子冯立和5岁的次子冯飞返回中国,晏乐琴带着冯华留在德国。等冯维仁在国内安顿下来之后,晏乐琴再带冯华回去,一家人得以团聚。

    谁曾想,冯维仁回国不久,内战就爆发了。面对着兵荒马乱的局面,冯维仁也不敢让晏乐琴涉险归来。时局的变化,令人措手不及,国府兵败如山倒,新政权迅速建立了起来。西方国家对新政权采取了封锁和敌视的态度,一堵铁幕横亘在中国与西方之间,晏乐琴从此失去了冯维仁的消息。

    在国内,一波接一波的政治运动让冯维仁无暇他顾,为了避免“海外关系”对冯立、冯飞兄弟俩的影响,冯维仁对外隐瞒了晏乐琴在德国的消息,只说自己的妻子早已亡故。甚至在家里,为了避免年幼的冯啸辰和冯凌宇兄弟俩出去乱说,冯维仁和冯立夫妇也一直是守口如瓶,声称晏乐琴已经不在人世了。在冯啸辰兄弟俩心目中,只知道自己的奶奶曾经是一位温柔、美丽、聪颖的大家闺秀,却不知道她还带着他们的三叔呆在遥远的异国。

    到了80年代初,尽管运动已经结束,但已成惊弓之鸟的冯立夫妇还是不敢向孩子们说出真相。冯立曾经考虑过,如果政策一直保持着开放的态势,那么过上几年,他或许可以想办法与远在德国的母亲联系一下,看看她是否依然健在。不过,这个想法仅仅存在于冯立的头脑之中,冯啸辰是毫不知情的。

    这一次,冯啸辰来到德国,他还真想过要找机会去凭吊一下爷爷曾经呆过的地方,但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寻找自己的奶奶,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奶奶仍在人世。

    刚才晏乐琴向他打听在南江的故人,虽然没说出冯维仁的名字,但冯啸辰却已经能够猜出,眼前这位老夫人所说的故人,正是自己的爷爷。毕竟,南江人、在克虏伯工作过,1945年回国,能够同时满足这几个条件的人是非常罕见的。那一刻,聪明过人的冯啸辰脑子里闪过了一个念头:

    这位老太太,不会是爷爷在德国时候的红颜知己吧?不不不,不是红颜知己,而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是自己的亲生奶奶。

    看到跪在自己面前的冯啸辰,又听到冯啸辰自报家门,晏乐琴愣了一下,眼泪便扑簌簌地滚落下来。她一把抱住冯啸辰的头,仔细地在冯啸辰的面上寻找着熟悉的痕迹,泣不成声地说道:“你是立儿的孩子,你都长这么大了!”

    看到这一幕,旁边的罗翔飞、乔子远、刘燕萍等人都惊呆了,他们围上来,看着这俩人抱在一起痛哭的样子,都不知道该从何问起。

    好不容易,冯啸辰缓过劲来,他一把搀住晏乐琴,给她和罗翔飞等人做起了相互的介绍。罗翔飞听说晏乐琴是冯维仁的夫人,是冯啸辰的亲奶奶,惊得目瞪口呆。乔子远也直拍大腿,说自己与冯老共事这么多年,居然从来不知道冯夫人还在德国。至于刘燕萍,关注的重点从来都是与众不同的,她拼命地拉着冯啸辰,责怪他有这样的海外关系却守口如瓶,看着冯啸辰的眼神分明已经带着几分崇拜和艳羡了。

    等冯啸辰把代表团里的人介绍完,晏乐琴也把随她一起到酒店来的那个小萝莉介绍给了冯啸辰,原来此人正是冯啸辰三叔冯华的女儿,名叫冯文茹,今年才11岁,是个中德混血孩子。冯华娶的是一位德国太太,按照德国的风俗,随了夫姓,改名叫冯舒怡,这个名字可能是德语的音译,冯啸辰也懒得去考证了。

    “啸辰,你不能让冯老夫人站在这大厅里说话呀。这样吧,小刘,你去让服务员开一个房间,让小冯和他奶奶、妹妹到屋里去谈,咱们大家就先别打扰他们了。”

    罗翔飞在经过短暂的错愕之后,恢复了正常的思维能力。他向刘燕萍做着交代,同时招呼着其他人各自离开,不要再围观这祖孙两代相认的场面。

    “文茹,快去给你爸爸和妈妈打电话,就说你的堂哥到德国来了,现在就在卡尼酒店,让他们马上过来。”晏乐琴向小萝莉冯文茹吩咐道,她说的是汉语,想必在家里也是经常用汉语交流的。

    “好的!”冯文茹用德语答应道,随后便一溜烟地奔向服务台找电话去了。这小姑娘一看就透着几分机灵,冯啸辰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她。

    刘燕萍帮忙给安排了一间小会谈室,冯啸辰向她道谢之后,带着晏乐琴进会谈室去交谈。冯文茹打完电话,也跑进了会谈室,坐在晏乐琴身边,侧着头饶有兴趣地看着天上掉下来的这个中国堂哥,漂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像是在和冯啸辰用莫尔斯电码交流。

    不提冯啸辰如何向晏乐琴介绍国内的事情,只说冶金局代表团这边,此时已经有些炸锅了。罗翔飞、胡志杰、刘燕萍三人坐在罗翔飞的房间里,面面相觑,一时都难以消化这个爆炸性的事件。

    “海外关系?政审的时候怎么没有查出来,是不是冯啸辰欺骗了组织?”胡志杰黑着脸说道。

    “我看不像吧。”罗翔飞道,“我在南江省的时候,也没听说过冯夫人在德国的消息。更早一些时候,我与冯老在一起共事,他也没提过这件事,倒是好像说过他夫人已经不在了。从这次小冯的表现来看,他对于冯夫人的出现,应当是毫无心理准备的。如果他事先知道有个奶奶在德国,他到德国之后,能不去联系吗?”

    “我也觉得可能是巧合。”刘燕萍道,“这位冯夫人先是找了服务台,服务台的工作人员告诉她我是中国代表团的人,她才向我打听的。据说,从前也有过几个中国代表团到波恩来,冯夫人也找过他们。还有,刚才小冯和她相认的场面,罗局长是看到的,胡书记您没看到,那可真是感人啊,我觉得这不像是他们事先约好的表演。”

    有罗翔飞和刘燕萍两个人做证,胡志杰也没法说什么了。不过,他的脸依然是铁青的,他说道:“就算冯啸辰事先不知道这件事,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咱们该怎么办?这个晏老太太是冯啸辰的亲奶奶,如果她想让冯啸辰留下来继承遗产,那该怎么办?还有,冯啸辰下一步还适不适合参加咱们和德国企业的谈判工作,他会不会把咱们的谈判底价泄漏给德国人?”

    “泄漏底价这种事情,我想小冯应当是不会做的,我对他的觉悟还是比较放心的。至于说留下来继承遗产……,呃,应当是说是继承家产,这就不好说了。”罗翔飞说到这里,心里也不禁有些打鼓了。

    刘燕萍也犯愁了:“是啊,有海外关系,如果他要求留下来在德国留学怎么办?咱们一个代表团出来的时候是9个人,回去的时候只剩下8个人了,怎么向组织交代?”

第六十二章 提前进入四化() 
其他团员没有参加领导们的会议,众人凑在一起,把这件事当成最有趣的八卦聊了起来。这两年,国门打开之后,海外关系这个词已经由过去的贬义变成了褒义。

    在以往,谁家里有海外关系,那就意味着会有无尽的麻烦,大大小小的运动都会涉及到你,家里的孩子要想入党、参军、提干、升学,都要比别人困难十倍不止。

    而现在,有海外关系却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这意味着你会有来自于海外的华侨汇款,有各种各样的新鲜玩艺。据说在海外的华侨都是腰缠万贯,随随便便就能送你一台电冰箱、一台彩电啥的,能够让你一夜之间就提前进入四个现代化了。

    当然,以官方的眼光来看,海外关系还是一个不稳定因素,是需要提起警惕的。但这种观点也就是在正式的会议上说说,私底下,那些局长、书记啥的,不同样要找这些人拉关系、换外汇吗?

    “哈哈,这个小冯,真是好人有好报啊。他把自己的外汇零用钱都借给我了,弄得我还挺不好意思的。现在可好了,有个在德国的亲奶奶,他还能缺外汇吗?”郝亚威笑着说道,他这几天脸上露出的笑容,比在冶金局的时候一个月露出的都多得多,这显然是得益于那台物美价廉的莱卡相机了。

    冀明也道:“可不是吗,下一步,咱们都得找小冯换外汇了,我估计他奶奶肯定会给他一大笔零花钱的,这可是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亲孙子啊。”

    “零花钱算啥,冰箱、彩电、收录机,这些东西肯定会给他配齐罗,就算不疼孙子,她还能不疼儿子?”杨永年说道。

    何莉莉有她自己的关注点,她说道:“如果我是小冯,我就会提出让我奶奶帮我联系在德国留学。我爸爸单位有个副处长就是这样的,他爷爷是在美国的,前两年才和国内联系上,那个副处长立马就辞了公职,到美国留学去了。别看一个副处长在国内挺值钱的,跟能够去美国留学相比,算个……”

    她本想说个鄙夷的词汇,话到嘴边,突然想起这一屋子人都是处长、副处长,自己似乎不适合这样打脸,于是赶紧停住,代之以一个“你懂的”这样的表情。

    杨永年听出了她的潜台词,却并不以为忤,他说道:“本来就是这样,如果我有海外关系,能把我弄到国外来留学,我也能把这个副处长给扔了。”

    “一个副处长算个鸟啊!”冀明道,“我打听过了,人家德国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都有1000多马克,当个小学老师起码是2000马克起,一年还能涨个30、50的。老郝,你是正处,工资才多少?不到人家的十分之一吧?人家一个月的工资就能买一个莱卡,你天天抽黄金叶,连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