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重工-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诉求,需要由经委负责编出来,再村干部回去转述给这些村民听,保证他们在接受调查的时候说出应该说的话。至于其他的村民,同样需要一个回答询问的口径,比如说是否知道市里的安排,是否服从市里的安排,等等。

    这些事,光是描述一遍都已经让人头晕了,经委还要逐个地落实到人,还要保证各人的情况有所不同,不能千篇一律,这其中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不过,乐城市的确有一支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这么艰巨的任务,贾毅飞愣是敢答应在一天两晚的时间内完成,就冲这份勇气,也值得冯啸辰给他点一个大大的赞了。

    在贾毅飞带着人挑灯夜战的时候,韩江月来到了招待所,把冯啸辰单独约出来,两个人步行来到了这个街心小花园,找了一条石凳坐了下来。两年多没见,俩人再次见面时也只有短暂的一点陌生感,很快又找回了当初在新民厂并肩作战时候的感觉,在那个时候,两个人也曾有过这样在月下聊天的经历。

    韩江月一向是个嫉恶如仇的人,对于贾毅飞等人弄虚作假的行为很是不屑。见了冯啸辰,她难免要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一遍。冯啸辰听罢,一点惊奇的表现都没有,贾毅飞他们这样做,是他预料之中的事情。他根本不在乎贾毅飞如何造假,假的就是假的,没那么容易洗白。

    “对了,小韩,我还没问你呢,新民厂现在怎么样了,老徐还在当书记吗?”

    嘲笑了一通贾毅飞等人之后,冯啸辰与韩江月聊起了旧事。这两年来,他也曾到过几回明州省,不过一直没有机会去了解一下新民厂的情况,所以也不知道当初那些朋友近况如何。

    “徐书记已经退居二线了,现在在市工业局当顾问。”韩江月道,“贺厂长调走之后,市里派了一个新厂长过来。余科长提上来当了管生产的副厂长,原来的戴厂长当了副书记,管一些吹拉弹唱之类的文艺活动。你在厂里搞的全面质量管理,后来一直都在执行,效果也很不错,厂子的产品质量提升了一大堆,成本也降低了,连着两年都被机械厅评为先进企业呢。”

    “是吗?那太好了。我还担心这项活动就是一阵风,吹过去就吹过去了。”冯啸辰笑呵呵地说道。

    韩江月道:“哪能呢。你不知道,余厂长把你搞的那套东西当成一个宝贝似的,我师傅他们也特别支持。最重要的是,机械厅,呃,其实就是我爸爸,对你搞的质量管理体系非常欣赏,在全省机械行业里推广。你说说看,新民厂还能不重视这项工作吗?”

    “你们新来的厂长呢,也支持这项工作吗?”

    “他嘛……”韩江月想了想,说道:“他不是特别懂这方面的业务,不过对余厂长倒是挺尊重的,所以也不会不支持这项工作。”

    “嗯,领导也不一定都必须是专家,只要尊重专家就行。”冯啸辰道,说罢,他又看了看韩江月,问道:“对了,小韩,你怎么离开新民厂了,而且还到了乐城经委。我记得你不是学钳工的吗,现在当这个副科长,能适应吗?”

    听到冯啸辰的话,韩江月的眼睛里闪过了一丝阴霾,她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手,说道:“其实我才不想当这个副科长呢,是我爸爸非要给我安排的。他说……”

    “说什么?”冯啸辰随口问道。

    “他说,女孩子还是坐办公室好,当个钳工,找对象也……”

    韩江月没有说下去,但其中的潜台词是很明白的。这几年,从社会上的眼光来看,工人越来越不吃香了,吃香的是坐办公室的干部。以李惠东的地位,自然不能接受女儿嫁一个普通工人,而如果要让她嫁一个机关干部,那么她自己的身份最好也能是个干部,这样才能做到门当户对。

    韩江月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她所以接受了李惠东对她的安排,与冯啸辰是有一定关系的。那一次在新民厂,二人虽然相处得非常融洽,韩江月却一直都有一个心结,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工人,与冯啸辰这个副处长有着身份上的落差。虽然在那次之后,二人再没有见过面,但韩江月总有点隐隐的期待,觉得如果自己是个机关里的干部,那么再遇到冯啸辰,或者遇到如冯啸辰一般优秀的青年才俊时,就不会再自惭形秽了。

    两个人沉默了一小会,最后还是韩江月先开口了,她问道:“小冯,你呢,情况还好吗?”

    “挺好的。”冯啸辰道,“上次我去新民厂的时候,其实真实的身份是经委冶金局的借调人员,副处长那个头衔是临时挂在林北重机的,不是真事。后来,国家成立重装办,我被安排在综合处工作,现在是综合处的副处长,其实就是一个救火队员,成天跑来跑去,处理各地出现的事情。”

    “真羡慕你的工作。”韩江月低声地说道,接着,又怯生生地问道:“那么,你……现在还是一个人吗?”

    “我?”冯啸辰愣了一下,随即就反应过来了。他想起李惠东在金钦也问过他有没有对象的问题,当时他没有想得太多,直接就回答了没有。此刻,身边坐着一个与自己有过一些交情的妙龄女子,又想到临离开金钦时李惠东做的暗示,冯啸辰当然能够明白韩江月想问的是什么。他笑了笑,说道:“倒是谈了一个对象,不过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呢。”

    “哦……”韩江月如叹息一般地应了一声,心里莫名地有了一些空空落落的感觉,“你的那个她,也是你们单位的同事吗?”

    “这倒不是,她就是一个普通工人,是松江省通原锅炉厂的电焊工。”冯啸辰答道。不管对方是什么想法,他还是要尽量不给对方造成什么误解为好。凭心而论,他对韩江月不是没有过好感,他甚至觉得,如果过去两年中他有更多的机会与韩江月接触,也许就没有杜晓迪什么事了。不过,既然他已经向杜晓迪表白了,而且杜晓迪从各方面来说都比韩江月更符合他的审美观,那么他就得把话向韩江月说得更透一些了。

    “她也是个工人?”韩江月有些惊讶。她想问问冯啸辰为什么会选一个普通工人当女朋友,更想问问如果自己当初大胆一点,是否也有机会,但想了想,她最终还是没有开口。冯啸辰把对方的情况说得这么清楚,其中的暗示意味,韩江月是能够感觉得到的,她又何必去刨根问底呢?

    “小冯,我们应当算是朋友吧?”

    好半天,韩江月又开口了。这一回,她心如止水,再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她突然发现,与冯啸辰这样的人成为纯粹的朋友,似乎也是一件挺不错的事情。

第三百二十二章 那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地方() 
“我们当然是朋友。”

    冯啸辰看着韩江月,笑吟吟地说道。

    韩江月却是避开了他的眼神,看着其他地方,说道:“我突然觉得现在的工作特别没意思,你见识多,能给我提点建议吗?”

    “怎么会没意思呢?”冯啸辰道,“21岁的副科长,多少人羡慕呢。”

    “可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韩江月说道。

    “那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也不知道。”韩江月低着头说道,眼睛里笼上了一层轻雾。

    从新民厂出来,韩江月就觉得自己像是一只离了水的鱼一样,每天只是苟延残喘。在这一次见到冯啸辰之前,她多少还存着一点点的念头,觉得当一个机关干部无论如何都比当一个工人更好,至少身份提高了。可在听说冯啸辰找了一个电焊工做女朋友之后,韩江月突然就感到自己现在做的一切都没有了意义。两个人终究是有缘无份,这并不取决于自己的身份是什么。既然一个机关干部的身份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自己又何必每天去做这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呢?

    她想起了在新民厂当工人的那段时间,尤其是与冯啸辰一起搞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那一段。那时候天总是很蓝,生活里总是充满了笑声。她身边的师傅们都是那样可亲可敬,那样风趣淳朴。在新民厂,她想笑就笑,想说啥就可以说啥,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那是一种何其自由和充实的生活。

    可到了这个乐城经委之后呢?的确,她的地位提高了,别人看向她的目光里也带上了羡慕和崇拜,偶尔还有几分嫉妒。但机关里的生活是沉闷的,领导只是因为知道她是省经委主任李惠东的女儿,才时时对她露出慈祥的笑脸。换成其他那些没有什么背景的干部,在领导面前只能是唯唯诺诺,大气都不敢多出一口。

    她每天干的事情,就是从下属企业那里接收各种报表、汇报材料,再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写一些言不由衷的报告。她也曾到下属企业去调研,发现了下属企业里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不是她能够去解决的,因为每个问题的背后都有方方面面的利益纠葛,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时候,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油瓶倒在地上却不能上前去扶起来,因为身边的老同志们会告诉她,这个油瓶或许是有人故意放倒的,如果她去扶起来,那就要得罪人了。

    就说这一次乐城市与乐城乙烯项目的纷争,她从一开始就知道乐城市的做法是不对的。徐家湾村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搬迁上的障碍,所有的障碍都是乐城经委故意制造的,目的就是为了迫使国家经委向乐城低头,同意他们新建一家电视机厂。可是,她不能对这个问题发表任何意见,甚至在她回家去向父亲谈起此事时,父亲也是警告她这件事的水太深,不要轻易地踩进去。

    冯啸辰代表国家经委到乐城来处理这件事,韩江月能够做的就是把事情的原委向冯啸辰进行密报,除此之外做不了其他的事情。看着贾毅飞调动了整个乐城市的力量来与冯啸辰作对,韩江月为冯啸辰觉得心疼,为自己觉得脸红,为贾毅飞觉得恶心,然而,她却没有任何的办法。

    作为一个曾经只懂得凭良心干活的装配钳工,处在这样一个行政体系里,那份郁闷是无法言状的。为了所谓的身份和地位,为了将来能够找到一个“门当户对”的对象,她忍受下来了。可现如今,她突然发现所有这些忍耐都是毫无意义的,于是,她的脑子完全陷入了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去做些什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韩江月轻声地念起了归去来辞。这是在她小时候,父亲被下放到企业里去的时候,经常在嘴里念起的一段文章。她很小就已经会背这篇辞了,但不得不说,她是直到这时候,才理解了这篇文章的意义。也许,真的到了离开乐城经委的时候了,她思念自己的锉刀和套筒扳手,思念那些透着工业之美的液压阀。

    “不至于这么悲观吧?”冯啸辰微微地笑了,“江月,你现在还年轻,想做什么都来得及。如果你觉得自己不适应机关里的工作,可以跟你父亲说说,让他再把你安排回哪个企业里去。我记得何桂华师傅对你的评价是非常高,说你很有悟性。以你的能力和敬业精神,到企业里去,未来肯定能够成为一名工人技师的。”

    “我不想在我爸爸的阴影下工作。”韩江月摇摇头道,“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我爸爸,我走到哪去都摆脱不了他的影响。我想凭自己的能力去闯出一片天地来,不想借他的虎皮。”

    冯啸辰道:“如果是这样,那也很容易啊,你可以到南方去。据我所知,鹏城特区现在急需各方面的人才,以你的能力,在那里肯定可以干出一番事业的。”

    “鹏城特区?”韩江月觉得有些意外,她迟疑着问道:“我听人说起过鹏城特区,不过一直都没有深入了解过。你真的觉得我到鹏城去能够有机会吗?”

    “我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这一点。”冯啸辰轻松地说道。

    鹏城特区正是老人家在南海边画下的那个圈,在1980年成立特区之后,它的名字这几年在各种媒体上频繁出现,“特区速度”这样的词也已经进入了许多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之中。不过,直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人对于特区的前景还是持观望的态度,因为这毕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生事物。在1983年的中国,没人能够想象得到20年后特区会变成什么样的一个所在。

    对于去鹏城特区发展的前途,别人不敢打包票,冯啸辰却是敢的。他知道,目前特区几乎还是一张白纸,除了国家安排过去的干部,真正敢于抛下一切去闯特区的人还是很少的。也正因为此,第一批闯特区的人将会收获后来者所无法得到的机会。韩江月是一个能干的人,身上有技术,而且有一股闯劲,像她这样一个人如果到特区去,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最重要的是,特区需要的是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需要实干家,这恰恰与韩江月的追求是一致的,她在那里一定能够找到她所期望的火热的生活。

    当然,还有一点是冯啸辰不会说出来的,那就是特区的年轻人很多,韩江月在那里应当能够找到自己中意的另一半。冯啸辰能够感受得到韩江月对他的那一丝情愫,但他已经有了杜晓迪,自然无法接受另一份感情。如果韩江月能够有一个满意的归宿,他也就能够少一些负疚感了。

    “去鹏城吗?”

    韩江月用手支着下巴,认真地思考了起来。她虽然喜欢与冯啸辰拌嘴,但对于冯啸辰的话,她还是非常相信的。如今,冯啸辰这么肯定地建议她去特区,由不得她不心动。

    冯啸辰却是笑了笑,说道:“好了,这也不是一天两天之内就需要决定下来的事情。我觉得,你可以先和你父母商量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如果必要的话,你还可以先到鹏城去看看,现场了解一下情况再说。不过,我可以肯定地说,特区未来的发展机会是不可估量的,那是一个年轻人建功立业的好地方。”

    “我相信你!”韩江月郑重地点了点头,在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

    夜已经深了,除了依然人头攒动的经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