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古典女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变身古典女神-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们将最初版本的帕练称为《帕格尼尼大幻想曲》。

    意指只存在于幻想之中的乐曲。

    而其中的那首《钟声》,也被人们称为《钟声大幻想曲》!

    这两个版本的《钟声》,尚且有许多人无法分辨清楚,更别说还有帕格尼尼亲自作曲的《钟声》大跨度版。

    同样是三个版本的《钟声》,加上小提琴版的一共是六首曲子。

    也正因为如此,随便拿出哪一首都不能算是全新的曲目,但偏偏经过这些大师的打磨,它们又能展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魅力!

    这就是一首具有传奇色彩乐曲的特殊姿态。

    而今天沈武寰将让它的一丝丝光芒照射进这片荒芜的大地。

    开天辟地由这《钟声》开始!

    终于,舞台已经准备完毕,种子已经埋下,沈武寰要开始她的表演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斯特《钟声大练习曲》(第一更求月票!)() 
沈武寰坐在钢琴侧身前进行着曲子开始前最后的谈话:“大家都是古典音乐的爱好者或者从业人员,那么想必刚才听到了这一首小提琴协奏曲钟声一定感慨颇多,但恐怕很多人已经产生了疑问,音乐绝非是无中生有的,为什么从来没有其他人能够奏出这样的音乐效果,而我的曲子却可以?”

    “对啊,怎么可能不实验就能创作出这种音乐?”

    “说不定沈教授就是天才呢?而且音乐这个东西和感觉更有关系吧。”

    “那也不对,音乐到了极致仍然一门科学,没有实验哪里来的新的音响效果?”

    听到沈武寰的话语,有一些观众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显然是在讨论这个问题。

    “事实上,我并非是什么天选之子,所有的音响效果也是经过实验而达成的,刚才大家听到的便是更倾向于乐曲的改进版钟声,也正是我说的那句既是也不是的理由了。”

    一些人安心了,毕竟这才符合逻辑。

    沈武寰继续道:“那么接下来我所演奏的这首曲子,同样也是改良版的钟声。”

    突然台下的人喊道:“为什么不演奏原版的?”

    这一嗓子虽然有些不礼貌,但还是把观众的兴趣都提起来了。

    沈武寰十分坦白的说道:“因为原版根本不好听。”

    场内一片哗然。

    谁人不知道沈教授的曲子无一不是精良之作,曲目兼顾了技巧性和艺术性,竟然还有一首她自己都说不好听的曲子?

    众人简直不敢相信。

    事实正是如此,今天沈武寰要演奏的曲目并非是李斯特于1834完成的钟声大幻想曲。

    反而是后来经过李斯特再加工产生的钟声大练习曲。

    按照道理来说,大幻想曲的震撼程度是远超大练习曲的,选择前者无疑是让这个世界开开眼最好的手段。

    但正如沈武寰所说的,这首曲子并不好听。

    其实大幻想曲与其说是一首古典音乐,不如说它是一首实验性音乐。

    所谓的实验性音乐是指针对某一种音乐研究而做成的音乐,其目的更多的是承载一种学术期望而非是观众期望。

    类似的曲目有忐忑和lost river这样完全不明所以的音乐都是实验性音乐,其实本来的初衷就是做研究,却因为过于特立独行而闻名于网路,被用嘲讽的语气称作“神曲”。

    李斯特要做的实验其实很简单,他希望能够用钢琴来模拟世界上所有乐器的音响效果。

    不得不说李爷爷的野心真的是非常的大。

    而这首钟声则成为了他迈入音乐大师殿堂的第一步!

    也将是沈武寰进入这个音乐世界的第一步!

    “这样吧,时间已经拖了太久了,我们先开始吧,至于原版到底是什么样的,相信我以后还有机会给大家展示。”

    沈武寰说了一切能说的话之后,便准备开始她的演奏。

    对于她的话,自然是没有人有意见,但观众们还是觉得她说这么多,无非就是不想在这个场合拿出来而已。

    我们倒要听听,这首改良版的到底有多好听!

    沈武寰说完便将双手安放于键盘之上,接着奏响了音符。

    钟声大练习曲为三段式结构,#g小调,运用多次的主题重复和变奏,所以也具有变奏曲和回旋曲的特征。

    颓一开场,清脆的钟声便飘荡开来,像是晨间那城镇远方飘荡来的钟声。

    短短的四个小节采用,#g小调,6/8拍,左右手交替弹奏八度,音色清脆,力度变化由p到渐落。

    每一次交替演奏之间的踏板俨然将这钟声的余音化形,被敲击的钟声在远处回荡,却又仿佛就出现在人们的耳边。

    营造出了一个广博空旷的遐想空间。

    这是整首曲子的引子,其音响效果就如同第一次听到的小协钟声的小提琴和木琴的互动一般不可思议!

    这种由钢琴延音踏板和触键强弱构造出来的音响效果,乍听之下非常简单,但要想做到这种程度真的非常人所能理解。

    有些专业人士倒吸一口冷气!

    这可不比辛向阳演奏的时候,这可是沈武寰亲自演奏的现场!

    兴许是沈武寰太久没登台演奏钢琴,这次的她的演奏只用了一个小节便让现场所有人如坠幻境之中。

    可还没等观众们反应过来刚才的钟声是怎么演奏出来的时候,曲子已经进入了“帕格尼尼主题”的首次陈述。

    超越常理的跳音出现了!

    从小幅度的跳跃到最后的超过十二度以上的大跳跃,沈武寰每一个音都弹得清脆动听,如此大幅度的动作,在她身上却仿佛不食烟火,力道控制的极其晶莹剔透。

    每一个音符都像是被锋利的大马士革刀生生切断一般,没有一丝一毫的粘连!

    而左手也没闲着,在这个主题陈述部之中,左手成为了伴奏手,这不得不说又是沈武寰极其标志性的特色。

    也是浪漫主义音乐之中与古典主义大相径庭的地方。

    事实上,这段之中的音响效果也是进行过模拟的!

    右手的连续跳跃模仿的正是提琴乐器的跳弓,因为提琴毕竟是弦乐器,跳弓通过切换把位和弓弦就能做到。

    但到了钢琴上,就演变成了如此令人震惊的大跳跃。

    沈武寰不光跳跃完成的非常完美,更重要她的触键之高超已经可以说的上一句“神乎其技”了!

    左手的旋律在这里则模仿的是竖琴的轻柔之感,这也是李斯特的一种尝试,左手在弹奏时采用的是高抬手式的演奏方法,让整体演奏更具观赏性。

    主题在这里一共呈现了两次,主要以旋律手的区别为主。

    在第一次呈现时,如同温柔的妇人在迎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而在第二次呈现时,额外增加的装饰音带有一丝俏皮,又犹如活泼的少女,正拍打着花丛之中的蝴蝶。

    观众们在这短短的数十个小节里,看到了数种完全不同的音响效果,可以称得上一句大饱眼福!

    更重要的,这首曲子才刚刚开始,便已经如此震撼,接下来沈武寰到底又能做到什么样的地步呢?

    这首曲子接下来又是什么样的呢?

    观众们陷入了无比的期待之中,不可自拔!

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斯特《钟声大练习曲》2(第二更求月票)() 
曲子进入第二主题,自22小节开始,是三组模仿小钟之声的模进。

    这也是为什么《钟声》又叫《铃声》或《泉水》的原因。

    在这一主题之中呈现的,并非是如同洪钟一般巨大的轰鸣声,反而如同少女脚踝上用红绳系上的铜铃发出的清脆响声。

    娇俏且活泼。

    说起来如此轻盈,但实际上这段里用处了极其复杂的演奏技巧,对演奏者的演奏水平要求极高!

    跳音、双手大跳、八度和弦、左手琶音、右手双音、踏板和触键的感情留白等等等等。

    单独一样拿出来并不值得炫耀,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也并非困难,难就难在将这些音符压缩在短短十数个小节之中,并演绎的非常完美,才是难如登天一般!

    三组铃声不断向上三度模进,把乐曲推向一个小高潮之后。

    左右手的相互交替演奏,右手双音的向下模进,清脆到无可附加的音符,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间挂满小钟的密室。

    稍微一触碰,就会有无尽的连锁反应炸裂开来,逼真的铃铛声叮咚作响。

    再看向沈武寰的双手,连续不断的大跳动作显得轻柔唯美,音符的质感连贯且清晰,如同一幅经过无数雕琢的画作,即便只看她的动作也值回票价了。

    有一些演奏者不禁大叹道:“这得多高超的技巧才能够完成到这种水平啊!”

    事实上作为整首曲目的第二主题,这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右手的主题旋律由富有余韵的八分音符转化为了短小的十六分音符。

    活泼的调音加上左手短促的滑音,把这种轻快的氛围塑造的格外和谐。

    到了这里,旋律手再无左右之分,反而是由两手共同分担。

    而同时在这里也出现了两首的应答和对比,这同样也是沈武寰带给这个世界的礼物!

    应答在大跳和重音构成的伏声部之中得以清晰可见。

    F、重升F、升G这三个音被弹的格外突出,就像是强调人们一定要注意这里一般。

    声部与声部之间的承接关系,更是犹如两个朋友在互相打趣。

    而随着交谈渐入佳境,越到后面情绪越发高涨。

    这种渐强之感在最终经过句之时,虽然仍然相当明显,却意外的有节制,创造出了有如“水波一漾又渐入宁静”的意境。

    其艺术性在这一刻也得到了发展,更是让所有人为之一怵。

    在音乐之中有节制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思?

    恐怕没有人说的清楚。

    但就是这种自然而然产生的感觉才是最让人害怕的!

    沈武寰用她高超的音乐处理手法,给所有人上了一场教科书一般的专业词汇名词解释课程。

    无需任何的言语,只要弹奏一遍即可。

    这就好比传说之中的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一般。

    已经有不少的观众额头流下了汗水。

    这哪是演奏啊,这明明就是在上课啊!沈教授真的不亏她大学教授的名号啊!

    而接下来的数个主题变奏更是让人无言以对。

    第一主题变奏一,右手细碎的铃声演奏的轻快无比,沈武寰的手指仿佛没有移动过,那些音符便自然而然的生成了一般。

    声音匀称至极,更恐怖的是,在十数个小节的演奏之中,右手的节奏从始至终没有发生过任何改编。

    就仿佛像是机械演奏的一样。

    而在第一主题变奏二之中,主题的两次出现又有所不同,这所谓的“帕格尼尼主题”和小协《钟声》华彩乐段的左手拨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担任拨弦的左手不仅要注意音量的变化,气息的运转也要轻松自如。

    仿若在风中摇曳的风铃。

    第二主题变奏一,开头部分触键极其轻巧,仿佛铃声的逐渐消失。

    但在三句模进之间,情绪逐渐上升,双手配合着旋律声部的应答也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色彩。

    整体之中踏板却采用了一种极其夸张的处理,在这里营造出了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神秘感。

    这种处理方法再次让人们大开眼界。

    会弹钢琴的观众们都知道,踏板是一把双刃剑。

    它可以让你钢琴的音色完美无瑕,也会让你的音符全部稀烂,肮脏不堪。

    但沈武寰的处理却没有丝毫的不干不净。

    以上三则变奏之中,沈武寰的技巧被体现的淋漓精致,大师级的演奏技巧加上大师级的音乐处理,构建出了一出大师级的乐曲,其动听程度宛如天籁。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敢于质疑原版曲子没有这首动听,因为他们已经想象不出世间还能有比这首曲子更加动听的曲目了!

    如今坐在台上的沈武寰可以说是有如神助,仙神附体一般展现着世间难得一见的绝美演奏,台下的观众们却没有一个能够心情平静的。

    人们再次领略到沈武寰是一个怎样的演奏者!

    接下来的确是让人震惊的四五指颤音演奏。

    连续不断的铃声在她右手的四五指之间徘徊,却渐渐的增强,最终稳定下来。

    这一手四五指颤音考验的正是童子功,也许对于专业演奏者来说,这四五指颤音并不算多么艰深的技巧。

    但见识过沈武寰现在所能表现出来的水平,却只能犹如望洋兴叹,根本毫无可比性!

    这首曲子的速度极其快速,即便上面已经过去了两个主题和三个变奏,整首曲子却才堪堪过半。

    可沈武寰在这首曲子之中所展现出来的信息量却多到惊人。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首《钟声》想要演奏出这样的效果是比《鬼火》更难的。

    毕竟鬼火的难度是在永无止境的双音和鬼火动机之上。

    但《钟声》之中,不但有钟、还有风铃、排钟、竖琴、提琴等完全不同的印象效果。

    更别说即便光是钟也各不相同。

    前半段的《钟声》由极远开始,再到生活之中日常能见到的可以被称为“钟”的事物发出的声音,构建出了极具画面感的旋律。

    但后半段的感觉却完全和前半段不同,那种不同之处又是什么呢?

    沈武寰将用她的琴声来告诉你。

第二百八十九章 呆若木鸡(第三更求月票!)() 
在一连串犹如三角铁音色般的四五指颤音之后,是被处理的轻巧且安宁的且带有梦幻色彩的旋律。

    反复声部之中让音乐变的更加有趣味性,一些装饰主题的呈现也添加了活跃的因素,仿佛是一场盛大宴会之前,活跃气氛的余兴节目。

    在这一变奏的最后,猛然揭起的小波浪却在最后关头渐渐远去,给人一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的感觉。

    让人对后面将要出现的盛大宴会的期待感更上一层楼!

    曲目终于进入了后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