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枭雄-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大半年以来,王君临悉心对这些老部下进行精心培养,最基本识字只是一方面,他将后世沙盘建出来,有事没事带这些人进行战术推演,研究练兵、带兵、打仗之法。算是给这些跟着他火速提升为中级军官的部署们,进行了一个较为特殊的任职培训。当然,这个过程中王君临同样收获很大,也算是彻底融入和了解这个时代军队的特点。

    王君临不敢怠慢,快速来到供上官休息的驿站,门口一名驿站小吏一脸谄媚的接过王君临战马缰绳,王君临却是不理他,直接走进了驿站,穿过一个颇为简陋的花园,便到了一个会客厅,只见客厅中有三人,一人是鱼俱罗,另一人便是长孙晟,而在长孙晟身后,还站着一名十八九岁的年轻文官,长得丰神俊朗,眉目清秀,身材比王君临小了足足半个头,见王君临进来,年轻文官眼睛睁得大大的和长孙晟一起好奇地打量王君临。

    王君临目光扫过,也是暗自好奇这年轻文官是谁,竟然能够站在长孙晟身后。

    脸色始终平静得如一块岩石,王君临快步走进大堂,对鱼俱罗单膝跪下行礼道:“末将王君临,参见鱼总管!”

    鱼俱罗既是王君临的顶头上司,又对王君临有提携之恩,且对王君临也极为爱护,一有机会便对其为官之道、带兵打仗以及武功进行指点,让王君临收益匪浅。这大半年下来两人已经结下深厚的感情,王君临也将其当成亲近长辈看待。

    随着对王君临的了解越深,鱼俱罗也越加喜欢王君临,从最开始的拉拢变成着重栽培,再到如今当成其子侄。不过,鱼俱罗从来不将这份感情表现出来,一如既往的对王君临严肃对待,甚至在王君临犯错的时候,对其呵斥比以前更甚,要求也更严格。。。

    如今长孙晟在旁边,鱼俱罗更是恢复了上司的严肃,轻轻点点头道:“王君临,这位是朝廷左勋卫骠骑将军,陛下亲定的突厥大使,还不见过。”

    王君临赶紧躬身一拜,说道:“末将见过长孙将军。”

    军中下级见了上级单膝跪地的礼节,其实和后世军队下级见了上级举手礼是一个性质,实是为了突显上官的威严和军队等级森严一面。

    ps:求收藏,求推荐,求捧场和月票。

第三十九章 这是去送死() 
(感谢‘aphary’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实际上隋朝的时候跪礼并不盛行,除了平民百姓和奴隶见贵族官员要跪拜之外,官员上下级之间很少跪拜。即使是面对天子,也只是上朝的时候大礼参拜,平时不用行此大礼。

    长孙晟深深的看了王君临一眼,说道:“王将军客气了。”

    待王君临起身,长孙晟又说道:“传闻果然不如一见,若王将军不说自己是王君临,谁会将你与大名鼎鼎的毒将联系在一起。”

    王君临笑了笑,没有说话,鱼俱罗很乐意看到长孙晟对王君临生出好感,但是长孙晟开过玩笑之后,神色略有些无奈的说道:“老夫这里还有朝廷一道旨意与王将军有关。”

    王君临一看长孙晟的表情,心中咯噔一下,感觉有些不妙起来。

    鱼俱罗也皱起了眉头,长孙晟竟然事先没有给他说,心中不由有些不满,但又一想两人交情本来就一般,对方秉公行事,他也无话可说。

    王君临神色始终平静无波,说道:“请长孙大人明示。”

    长孙晟笑眯眯道:“这是陛下的旨意,老夫也不宣读了,你们也不用摆香案了,鱼总管先看看吧!”

    鱼俱罗接过看了一眼,眉头便紧紧蹙了起来,但没有说话,递给了王君临。

    王君临心中隐隐猜测是不是要将他调回关中腹地,但一看之后却是脸色变得冷了下来。。。

    “王将军,老夫这一次奉旨出使突厥,昌平王邱瑞提议让你为副使,陛下准了。”长孙晟将王君临神色中细微变化,看在眼中,担心生出误会,赶紧解释道。

    “末将自当遵从陛下旨意。”王君临心中对邱瑞已经杀机滔天。去年那场大战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关于他王君临的毒将事迹同样通过西突厥的探子和一些商人传到了突厥人的耳朵中。当西突厥上下得知去年那场本来计划完美,局势一片大好的战争突然急转而下,最终惨败而归的真正元凶是王君临之后,对王君临的恨意可想而知。如今西突厥上下,没有人不想杀死王君临的。

    而这个时候让王君临出使西突厥,这无疑于让王君临去送死。

    “其实王将军大可不必担心此次出使西突厥。”长孙晟说道。

    事关自己的小命,王君临怎能不关心,赶紧问道:“请长孙大人赐教。”

    长孙晟说道:“老夫多年与突厥人打交道,此次也是老夫第四次出使突厥,所以老夫对突厥人极为了解。据老夫所知,比起我大隋,突厥人更加崇拜强者,而且向来欺软怕硬,以老夫的判断,西突厥人对王将军应该是畏惧大于仇恨。这其实也是陛下同意昌平王提议的原因,有让西突厥人畏惧的王将军随行,老夫此次出使更容易达成目标。而王将军将是我大隋副使,突厥人绝对不会发动大军对王将军进行围杀,更不会行暗杀之举,最多只是言语上对王将军无礼,或者正面进行一对一的挑战。”

    王君临闻言,细细一想感觉长孙晟言之有理,而且隋文帝杨坚乃历史上有名的开国明君,以其开国帝王心智,岂能会不考虑派王君临去的后果,王君临既然是副使,若是被突厥人所杀,不说长孙晟所担负的出使任务必然失败,杨坚和大隋朝廷即使为了上国尊严,除了再次对突厥开战,再没有第二种找回面子的办法了。

    更何况,圣旨已下,他王君临根本没有抗旨的可能,除非他想丢下好不容易拼来的正五品果毅都尉官职和一番苦心才掌控到手中的五千军队,然后独自亡命天涯。

    王君临看了一眼鱼俱罗,后者显然也被长孙晟说服,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向他微微点了点头,王君临便说道:“既然陛下有旨,末将自当护卫长孙大人一同前往西突厥走上一遭,不知长孙大人何时出发?”

    长孙晟心中暗暗长松了口气,将王君临说服,让其没有怨恨的跟着和心怀怨气的随行有着天壤之别,而且他的确也有借王君临威名促成出使任务的打算,此时微微一笑,说道:“在高台城修整七日,王将军可准备一下,随行可带两千骑兵。七日后一早我们出发!”

    王君临点了点头,见长孙晟身后年轻文官对他打量个不停,便看了他一眼,问道:“这位小哥是?”

    长孙晟拍拍额头,歉然道:“看我一心想着正事,忘记给你介绍犬子了。”

    接下来,他侧着身子指着这年轻文官对王君临笑道:“这位是犬子长孙无忌,如今在老夫身边担任属官,帮老夫整理文案。”

    王君临闻言,面色不变,但心中却是惊了一跳,比起鱼俱罗、长孙晟,长孙无忌的大名那即使在后世,也是如雷贯耳。只是他却不知道长孙无忌是长孙晟的儿子。

    长孙无忌乃原本历史上唐朝一代名相,在大名鼎鼎的二十四位凌烟阁功臣中排第一位,历仕三朝,做宰相三十多年,有文武之才,为唐初有名的政治家,特别是在为唐朝的典章制度的制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对唐朝之后宋、元、明清典章制度的施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让王君临对其印象最深的是,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便是出自长孙无忌和另一个牛人房玄龄。

    “这他娘的才是历史上真正的智者。”王君临心中暗叹。

    “下官长孙无忌,见过王将军。”长孙无忌表现得很客气,而且对王君临表现出了足够的敬意,率先躬身行礼

    “原来是长孙贤弟,为兄有礼了。”这种牛人,即使还没有成长起来,王君临也不能怠慢。

    王君临却不知道,在如今长孙无忌的眼中,他王君临才是牛人、猛人、凶人,当然也是毒人。

    ……

    ……

    驿馆最好的房间中,年仅十五岁的信义公主皮肤白皙柔嫩,长的貌美如花,只是身子有些娇弱。

    此时她躺在床榻上,脸色苍白,嘴唇略有些发紫,她自从过了金城郡,进入武威郡,就开始生病了,初时还不算严重,她身子虽然娇弱,但却是一个外柔内刚的性格,咬牙坚持,结果今日到了高台城,终于病倒了。

    随行的医官和高台城最好的大夫都已经诊断过,结论都是水土不服,开的药方也大同小异,在两个贴身侍女伺候下,也小心的将茶汤喝了下去,但是就不见好转。

    信义公主名叫杨慧芳,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温柔知礼,聪慧好学,性格坚强。这一次被隋帝挑选为和亲公主,自然明白自己的命运会如何,对她来说,说是从天堂到了地狱也不为过。这一路上,她虽然从不埋怨,也不叫苦,甚至别人也看不见她哭泣,但毕竟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实际上她心中充满了无助和悲伤,若不是考虑到她父母兄弟的安危,她甚至想过一死了之。如今病倒了,她心中更加无助和孤寂。

    王君临来拜见信义公主的时候,后者便是处于这种状态之下。

    来之前,王君临已经从长孙无忌口中得知信义公主身体状况,以及后者若是病死在他高台城中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王君临有些担心。

    “卑职高台城守将,果毅都尉王君临前来拜见公主殿下。”公主所住驿馆独立院子门口站着两名侍卫,身体看起来倒也魁梧,但看神色有些无精打采的。这也能理解,不管是侍卫,还是侍女,被指派跟着公主远嫁突厥,心情都不会好。

    这两个侍卫本来对王君临到来爱理不理的,毕竟他们虽然要跟着信义公主后半生待在突厥,但也是大内侍卫,平时见的高官多的去了,一个小小果毅都尉还真没有被他们看在眼中。

    可是,当王君临自报家门之后,这两人一个激灵,仔细看过王君临之后,神色之中有畏惧之色闪过,其中一人抱拳道:“王将军,稍等片刻,卑职这就进去通报。”

    说着话,这名侍卫便走了进去,他自然不能直接进信义公主的房间,只能在客厅中禀报给一名负责照料信义公主起居的尚宫,然后再由这位尚宫进去禀报给信义公主。

    信义公主性格中其实有着极强的好奇因子,且胆子也挺胆大的,若是王君临在京城出现,她说不定还会好奇的偷偷去看,但此时这种情景下,却是没有半点兴趣。

    所以,王君临在外面等了片刻之后,那位侍卫便回来,客气的对王君临说道:“王将军,公主殿下说身体不适,就不见将军了。”

    王君临眉头微皱,想了一下,说道:“麻烦兄弟再去禀报一下,就说我学过医术,想给公主看看病。”

    两名侍卫闻言,互视一眼,其中一名侍卫说道:“卑职再进去通报一下。还请王将军稍等片刻。”

    没过多久,卧室中,那名尚宫对信义公主劝道:“殿下,王君临是凶名赫赫的毒将,听说用毒之术出神入化,会医术也在情理之中,让他看看,说不定真能治好殿下的病。”

第四十章 信义公主() 
“此外,小人听长孙大人说过,那王君临是此次出使西突厥的副使,会带兵随殿下一起前往西突厥,而且王君临驻守边关,直面西突厥,殿下若是有什么意外,说不定还要王君临的照应。所以,不如见见也好。”

    信义公主想了一下,说道:“也好,那就请王将军进来帮我看一下病吧!”

    王君临在门外等了片刻,便见一名看起来三十多岁,长得颇为美颜的妇人和侍卫走了出来,这妇人仔细打量了王君临一眼,可能没想到王君临会长的这般俊朗,神色中有些意外,向王君临微微一礼,说道:“我是公主座下何尚宫,请王将军跟我来。”

    王君临不敢怠慢,抱拳回礼道:“劳驾何尚宫了。”

    尚宫是隋唐时期宫中女官的一种官职,王君临本来不知,是来之前长孙无忌随口提起过这位何尚宫,说本是信义公主的乳娘,从小将信义公主带到大,这尚宫之职也只是这次隋帝加封杨慧芳为信义公主,顺便才加封的。听长孙无忌所言,这何尚宫虽是下人,又是妇人之流,但却会读书诗字,且做事老练,长于琐事,心智不弱。

    传说中犹如魔王一般的毒将王君临不但长得这般俊朗,而且表现得温文尔雅,这让何尚宫再次感到意外,心想果然人不可貌相,但又想或许是谣言不可全信。

    王君临在何尚宫的带领下进了内室,抬眼看去,被纱帐遮住的床榻之上躺着一个身形娇小的女子,若隐若现,只能看见人影,看不清样貌,而床榻之前两名侍女看见他如临大敌,脸有惊惧之色。

    王君临心中苦笑一声,单膝跪地,朗声说道:“高台城守将,果毅都尉王君临参见公主殿下。”

    “王将军快快请起。”纱帐之后传来女子声音,极为悦耳动听,但却透着虚弱和一种忧伤。

    王君临心底深出生出一丝怜惜,这让他想起了在这个时期另一个即使在后世都被不少人所熟知的隋朝和亲公主——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如今是东。突厥启明可汗的可顿,但王君临却知道按照原本历史,这位义成公主这一生嫁了四个男人,启明可汗死了之后,按照突厥人的传统,她又嫁给了启明可汗的儿子始毕可汗,而后者死了之后,他又相继嫁给了小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后三个都是启民可汗的儿子)。被后世称为最悲催的和亲公主。

    眼前这位信义公主若是没有意外发生,命运多半和那位义成公主差不多。

    脑海中胡思乱想着,王君临说道:“卑职多谢殿下。”

    王君临起来之后,信义公主不再说话,而是何尚宫说道:“听侍卫说王将军也会医术,随行医官和高台城中的大夫都说公主殿下是水土不服所致生病,王将军可有办法医好公主殿下。”

    王君临说道:“卑职需要给殿下诊断之后,才能下定语。”

    何尚宫说道:“如何诊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