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昧都市:寂寞寻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暧昧都市:寂寞寻情-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宁可偷税漏税也要大把搞捐赠

    这样的新闻标题,在北山晚报来说,简直可以算是破天荒第一次,平常的会议新闻,标题都是很老套的某某会议举行之类,今天这个标题,即使在识都市报都不敢出现,为什么北山晚报却出现了?北山晚报此举,是在搞舆论监督吗?还是另有目的?

    李威顿觉事态严重,拿起报纸就往王局长办公室走去。

    王局长的门开着,李威看到王局长刚上班,正在沏茶,就走了进去。

    王局长热情地招呼着李威,李威扬起报纸问王局长看过没有,王局长说还没来得及看,李威就把报纸递给了王局长。

    王局长笑眯眯地接过报纸一看,脸色刷地一下就沉了下来,他把报纸狠狠地往桌子上一摔:“这是谁写的稿子?晚报想做什么?”

    李威说:“我也很纳闷,晚报究竟是什么意思?都怪我,昨天忙起来,就忘了给媒体记者打招呼。”

    王局长怒气冲冲地吼道:“晚报太过分了!我只是顺便说说而已,他们不把注意力放在我们的税收工作报告上,却抓住这么一个小事情大做文章,亏了我们地税局和晚报的关系还那么好,去年还给他们那么多钱进行合作。”

    李威听王局长提起去年出钱在晚报上为自己宣传塑典型的事情,脸上有些挂不住了:“王局,我和晚报那边还算比较熟悉,这个事情我来处理吧。”

    王局长点点头:“你今天就去处理这个事情,一定要把负面影响降到最小范围。”

    李威出了王局长的办公室,赶紧给晚报编辑部主任黄冠添打电话。

    李威去年因为被地税局树立为先进典型,后来又出席晚报组织的捐赠活动,认识了晚报的编辑部主任黄冠添,两人很是谈得来,也曾多次在一起喝茶、喝酒,关系维持得很不错。

    黄冠添听到李威的话,很是吃惊:“李局长,你不告诉我这个消息,我还真不知道呢。这几天,我一直跟着总编带队在广州考察学习,没想到出来几天,报纸就做出这么有失水准的事情来了。你等我一会,我打电话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威也没想到黄冠添居然没在北山,他原以为昨晚是黄冠添在值晚报的夜班,正想责怪黄冠添一番,听黄冠添这么一说,他也只好先等回话。

    过了一会,黄冠添打回电话说:“这次到广州考察学习,总编把各个部门的主任都带走了,报社从采访部门到编辑部门,都是副职在主持工作。昨晚编辑部是副主任老马值班,常务副总刘总代表编委会负总责签大样。我问了老马是怎么回事,老马说,采访部门把稿子送到编辑部后,他看了稿子也觉得很不妥,就请示值班的刘总,刘总看了稿子后,说没有问题,还说报纸不能办得死气沉沉,要办得活跃一些,老百姓才会喜欢看。后来送样给刘总签字,刘总还专门修改了标题。老马最后还说,他总觉得这么做风险太大,但刘总执意要那么做,他也没有办法。”

    李威从黄冠添那里把情况大致了解了后,就对黄冠添说:“黄主任,现在这个事情让我们王局长很是冒火,责成我来处理这个事情。我是这么想的,第一,事情已经出来了,追究责任是肯定少不了的,但这不是目前的工作重点;第二,目前的重点是要消除影响,你们看能否把流入市面上的报纸追回来?另外,这个新闻不要上网,即使上网了,也请你们赶紧撤下来。”

    黄冠添说:“李局长,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们晚报大部分都是订阅用户,只有少部分才在报亭报摊上出售。对于已经送到订户手里的报纸,我们没有办法追回,但还在送发途中以及在市面上出售的报纸,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回收。对上网的事情,你考虑得很周到,我们立即把晚报的电子版撤下来,对已经转载的新闻,我们会进行搜索,然后给相关网站发函要求他们撤下。”

    李威向黄冠添道谢后,就到王局长那里去汇报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和处理结果。

    王局长神情懊丧地坐在椅子里,旁边站着关云风,关云风也是一脸怒气,很显然,晚报的这个报道把局党委给刺痛了。

    李威向王局长汇报后,王局长点点头,没有说话。

    关云风赞许地对李威说:“李威啊,这个事情你处理得很好,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把影响降低到最小的范围里。刚才省上的领导打电话来责问是怎么回事了,现在王局的压力很大,我们作为他的下属,就要千方百计为王局排忧解难。”

    李威听关云风说省上领导都过问这个事情了,知道这个事情已经闹大了,背脊上不由感到一阵寒意。

    王局长突然从椅子里站起来,挥着手说:“这个晚报真是吃豹子胆了!这次不能便宜了他们,要给他们一点教训尝尝才行!市宣的唐部长是我的学生,我要给他打电话,叫他严肃处理这个事情。”

    关云风和李威相互看了看,都没有吭声。

    王局长拿起电话给唐部长打电话,说今天的晚报断章取义,把他的非正式讲话重点刊发出来,已经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损害了地税局的形象,也对他个人形象造成了巨大损失。

    王局长进一步说,目前这个事情已经引起了省地税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他要求唐部长对晚报进行严肃处理,并责成晚报尽一切可能挽回影响。

第200章 见风使舵() 
第200章见风使舵

    唐部长连声对王局长道歉,说自己早上上班已经看到晚报的报道了,正在对晚报进行调查处理,想等调查清楚后,再向王局长汇报这个事情,没想到王局长先给自己打电话了校园全能高手。文字首发

    王局长对这个学生的态度和工作作风很是满意,他又和唐部长详细讲述了当时自己在会上讲话的实际情况,希望唐部长能以他的陈述为依据对晚报进行处理。

    王局长和唐部长通完电话后,接到了北山工商联负责人的电话。

    工商联负责人告诉王局长,这个事情在北山的民营企业家中,引发了议论,很多企业家找工商联诉苦,希望工商联能为企业家们撑腰作主。

    王局长满脸堆笑地对工商联负责人解释,希望对方不要误解,也请对方向企业家们作好安抚工作,地税局一向对企业家们关爱有加,今后会备加呵护。

    王局长接完电话,哀叹一声,颓丧地躺进了椅子里,关云风和李威又对他安慰了一番,就离开了。

    李威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上网,发现王局长的新闻在网上已经引起了轰动,微博排名迅速蹿升,关注度越来越高,骂声一片。

    王建、范晓明和胡柳等一干酒友纷纷在网上询问李威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建说:“威哥,你们地税局今年出名真是很早啊,去年因为你,地税局大出风头;今年因为王局长,地税局又出风头了。”

    李威无奈地苦笑着回复王建说:“王所长,你就别在那里幸灾乐祸了。我现在头都大了,从早上一上班到现在,都在给王局长灭火啊!”

    王建说:“我亲爱的李副局长,我看你这个火恐怕是灭不掉的哦!你看看网上的反应吧,这把火是越烧越旺了。我可提醒你,你这个灭火员千万得小心了,到时不要帮人没灭尊,反倒把自己给烧着了。”

    李威听王建这么一说,心里咯噔一下,觉得王建不愧是老江湖,看问题比自己看得这么长远。

    李威之所以主动请缨帮王局长灭火,当时的确是出于一片热心。

    这个事情如果王局长亲自出马,不是很方便,自己一向是王局长有意提拔的人选,在恩人有难的时候,就该主动站出来为他排忧解难,说感恩也好,说拍马屁也好,反正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人,都应该这么做。

    但官场不比朋友情谊,官巢究的是“见风使舵,明哲保身,落井下石”,眼下王局长身上的火烧得越来越大,上级有关部门不可能不顾及网络上的滔天民意,王局长将会很快成为江心中的一个孤岛,以前围在他身边的人,都将以最快的速度远离他,唯恐引火烧身。

    如果自己还一腔热情地继续给王局长灭火,众人的目光必然会聚焦在自己身上,一定会认为自己是王局长的铁杆干将,今后王局长一旦倒下,自己也必将被众人打倒在地。

    与其落得如此下场,自己何必还要为难自己呢?

    李威从王建的话里得到了启示,他下定决心,为了保住自己,只有慢慢放弃给王局长灭火了,静观事态发展,走一步看一步。

    但在王局长个人面前,自己表面上还是要装出一副“誓死捍卫”的样子。

    上午得知报社出事后,在广州考察学习的北山晚报总编提前结束考察,于下午返回北山。

    市宣唐部长来到晚报,召集晚报中层以上干部开会,认真调查了解事情经过。

    鉴于网上对晚报及采写稿子的记者一边倒的赞扬舆情,唐部长没有表明问责的意思,这个时候的晚报,已经成了全国网民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家都在猜测晚报会否因此遭到有关部门的严厉处罚。

    唐部长也是一个老江湖了,深谙其中之道,很清楚此时此刻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晚报造成重大影响,都会被传到网络上去,搞不好就会成为舆论攻击的对象。

    唐部长听完晚报的自查报告后,很客观地分析说,这个新闻的确出现了部分失实的地方,王局长当时说这番题外话,是有着其特殊的语境的,在那种语境下,王局长的这个话虽然有点过激,但也不无道理。

    作为党的喉舌,晚报记者采写的这个新闻,为了哗众取宠,断章取义,没有把当时的语境交代清楚,就有意突出这番题外话,引发了社会的舆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给地税局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被动。

    唐部长要求,晚报立即重新采访地税局,为地税局澄清,消除社会的不良影响。

    晚报总编代表全报社向唐部长认错,表示自己将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

    总编提出了晚报商量的补救措施:按照唐部长的指示,派出全报社最好的记者立即去重新采访地税局,重点放在地税局如何关爱民营企业上面,将王局长昨天的讲话本意巧妙地解释、融合进去,以此纠正昨天的报道错误。

    唐部长很满意总编提出的这个方案,认为这样不但可以引导舆论,还能有效地达到为地税局消除影响的目的。

    唐部长最后补充一点说,晚报还应该派出记者去采访市工商联和部分民营企业家,请他们现身谈地税局长期以来对他们的关爱和呵护,从侧面为地税局解围。

    唐部长给王局长打电话,说了自己到晚报去了解到的情况以及责成晚报采取的补救措施,王局长觉得这样很好,同意再次接受晚报的采访。

    王局长把关云风和李威等几个局党委成员叫到会议室,商议如何应对采访。

    李威提议,最好还是由王局长接受采访,在出现公关危机的时候,当事人能及时站出来现身说话解释,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王局长觉得李威的提议很好,其他几个党委成员也表示同意。

    过了一会儿,晚报派出的两个记者在记者部赵主任的亲自带队下,来到地税局会议室,对王局长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

    王局长深情地回忆起这么多年来,地税局对民营企业的精心培养和保驾护航,赞扬民营企业对北山的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表示地税局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对民营企业进行关注和呵护,让民营企业得到健康长足的发展。

    晚上,晚报主动把稿子给王局长审查,王局长看后,表示很满意。

    第二天,晚报用3个整版的规模,分别报道了专访王局长和市工商联以及部分民营企业家的消息。

    不料,这个报道却引发了更为负面的反响,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第201章 内有奸细() 
第201章内有奸细

    晚报在专访王局长的版面中,为了版面需要,征得王局长的同意,用了王局长3张照片,一张是王局长的个人工作照,另外两张是王局长在两家民营企业视察工作的照片,以此体现地税局和王局长长期以来对民营企业的重视和关爱校园全能高手。文字首发

    报道以及版面上网后,关注此事进展的网民大骂晚报被地税局收买,丧失了新闻报纸的报格和立场;很多网民赞扬昨天写报道的记者是“英雄”,骂今天写报道的几个记者是“走狗”,要求晚报必须保护好那个“英雄”记者,如果晚报对那个记者进行处罚,全国网民都不会答应;更有好事者,打进晚报热线,追问晚报到底收受了地税局多少钱,要求晚报必须对那个“英雄”记者进行保护,不然就会天天打电话来骂晚报。

    有细心的网友通过3张照片发现,王局长手腕上戴的手表,每张图片都不一样,也就是说,3张照片,王局长就戴了3个不同的手表。

    网友如同发现新大陆一般,懂行的网友将图片放大,仔细分析了王局长所戴的手表均为名表,价值最低的都在3万元以上。

    更有网友受此启发,在网上人肉搜索王局长的照片,罗列出王局长在不同诚下的照片,搜集王局长到底有多少块手表。

    网友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王局长在网上公开的工作照片中,一共戴有13块不同的手表,每块手表都价值不菲,13块手表加起来,总价值不下50万!

    网络沸腾了,大家都把王局长亲切地称为“王表哥”。

    一些知名的认证微博用户甚至尖锐地指出:“王表哥”作为一个市的地税局局长,佩戴如此名贵的手表,与其职务、收入极不相称,“王表哥”是否存在违法违纪行为?

    这些知名人士呼吁北山纪委监察部门主动介入调查“王表哥”,看“王表哥”是否存在贪腐行为。

    北山纪委监察部门被推了出来,不得不通过微博表态说,北山纪委监察部门对网民的意见非常重视,将对王局长进行调查,如若发现有违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