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借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龙借运-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简介:我叫李传一;因为从我爷爷那辈传下来;只有我这么一根独苗。所以起名传一。至于为什么到我这一辈只有我这么一个人;故事还得从老龙借气说起。古代皇帝都有真龙天子一说;成王称帝的成败还要看一人或一个家族的气运是否能承载的住这份功业。所以秦汉唐宋元明清每一朝都有龙脉一说;龙脉的气运决定着王朝的兴衰。
 76023

第一章 李文举() 
我叫李传一,因为从我爷爷那辈传下来,只有我这么一只独苗。

    所以起名传一。

    至于为什么到我这一辈只有我这么一个人,故事还得从老龙借气说起。

    古代皇帝都有真龙太子一说,成王称帝的成败还要看一人或一个家族的气运是否能承载的住这份功业。

    所以秦汉唐宋元明清每一朝都有龙脉一说,龙脉的气运决定着王朝的兴衰。

    而像唐末的黄巢,明末的李自成,虽然杀进了长安,闯入了皇城,没有真龙气运加身,就算坐了龙椅也没几天就掉落下来。

    气运一说,或有据可查,或添为笑谈,暂且不做辩论。

    故事还要从1851年说起,那一年我爷爷的爷爷的父亲十七岁,跟着同乡石大哥读过几天书,于是给自己取了一个有文化的名字——李文举。

    那一年,有一个叫洪秀全的人,发动了起义,同乡的石大哥带着乡民一起响应,李文举自然也跟着去了。

    其实李文举和同乡大多数人,对天王传教的那一套都没有弄清楚,只知道跟着天王有饭吃,能过上好日子,于是无数人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后来石大哥被封了翼王,李文举其实除了认识几个字,其他的啥也不会。因为是同乡,又是彼此相熟,也跟着成了他手下的将军。

    后来队伍越来越大,都打到了南京去了,据说天王都已经坐上了龙椅。

    战越打越多,一起出来的同乡几乎死光了,就剩下了石大哥和李文举。行军打仗,每次石大哥都把他带在自己的身后,石大哥说是:“把你留在身边安全一点。”李文举感动的哭了,心中发誓一定要报答石大哥一辈子。

    石大哥的功夫特别好,那个时候讲究南拳北腿,石大哥算是北腿中最厉害的一个了,军中无人能在他手下三招,人人都说他是霸王在世。石大哥一有时间就会把他的功夫传授给李文举,那个时候,虽然军中能打仗的人一大批,可是人人都知道他李文举才是翼王的心腹爱将。

    没过几年,石大哥的战功越来越多,军中都说他是战神,比韩信还厉害。

    1856年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完全打下来,天京几个王爷已经开始了明争暗夺。先是北王杀了东王,然后天王又杀了北王。天京事变发生后,天王疑心越来越重,有人进言说道:“北王、东王都不足为患,最危险的是翼王,他可是军神,自比韩信,一旦有了反心,必成大祸。”

    当年刘邦被围,只有韩信来救才有突围的希望,但韩信迟迟不肯发兵,反而乘机要刘邦封他为齐王。天王听后,疑心更加重了几分。

    此刻翼王还在和清军奋战,连着几场大捷,翼王威名的几乎传遍了全国。李文举忍不住劝道:“王爷还是低调点好,如此大胜只怕会让天王不悦啊!”

    翼王摇头道:“我又何尝不知道,其他诸王的心思,只是这次一闹,王爷连着死了两个,全军的士气跌倒低谷,再无大胜,只怕天国用不了多久就会溃败,这样怎么对的起那些和我们一起出来的同袍弟兄呢!”

    这话被安插的细作听到,当晚趁夜色暗淡星月无光,悄悄偷了一匹军中快马报入天京。

    此话一传到了天王那里,有馋臣进言说翼王功高自傲,说天下都是他一人打下来的,若无他在,天国只怕无人能当大任。天王大怒:“我是上帝之子,天运加身,他石达开敢说天国无人,如此乱我军心,是怕是反骨以生。”

    不久天王连下数道诏令,急令翼王回天京。李文举心说不好,这不是和评书里岳王爷的故事一样么?于是急忙召心腹兵将秘密潜入天京,幸好翼王的威名犹在,天王不敢轻易杀之,这才有时间等到李文举等人的前来救援。一群人砍翻狱卒中救出翼王,前来围杀的官兵一看到翼王,无一人敢冲上前来。李文举大吼一声,带头杀了过去,天王的这些没上过战场的镇守兵如何能挡得住身经百战的翼王兵马,一身的悍不畏死的杀气就已经把他们吓破了胆。

    一路杀出天京城之后,翼王对天国完全失望,为了当初的理想,只怕得另谋出路了。说出这个想法之后,一众兵将表示誓死相随,这才有了翼王石达开脱离天京,转战进入四川的事情发生。

    进入四川后,遭遇到清军和天王的各路人马的堵截,人越打越少,最后只剩下了区区三千多人马。

    在行军的路上,人疲马乏,整军休息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老道走上前来。

    老道看着翼王说道:“天国气数已尽,大王此行只怕有去无回啊!”

    李文举一听有人这么说,不禁肝火大气,就要上去理论,却被翼王拦住。

    老道微微一笑,捋了捋胡须继续说道:“大清的气运虽然已经开始涣散,毕竟龙气还在,岂是天京一只爪牙全断的蛟蛇所能替而代之的。大王此番入川,已是困龙之局。”

    翼王自知太平天国一场内斗下来,确是已经无力再和清庭抗衡,而自己一路打下来兵少将寡,只怕也是无力回天了。

    于是开口问道:“敢问高人,可有他法可取。”

    老道沉吟许久道:“此去三十里,有一座老龙山,山体内含龙气,可惜是条老龙,气运成不了帝王霸业,却够成就一方诸侯。大王可去向老龙借气,保全己身,不出五十年,清庭气运消尽,届时龙蛇起舞,大王或可再图明主。”

    翼王叹道:“五十年后,只怕早已化作黄土,老龙借气又有何用,此番生死由天,若是气运不济,走投无路,只求能能保全这三千弟兄。”

    “大王高义。”说完老道飘然而去。

    果然没过多久,翼王被困大渡河,如他所说的那般舍命全三军,自缚己身换回了三千兵将的生命。

    后来这三千人大部分被清军王松林收编,李文举本想舍命相陪,翼王对他说道:“当初出来的同乡弟兄就剩下了你一个,你必须要活下去。”

    翼王死后不久,太平天国也迅速败亡,一切皆如老道所说一般,李文举一下想起了老龙山,为了石大哥,怎么也要试一下。

    按老道说的,李文举找到了老龙山,山体连绵悠长,起伏不断,唯有龙头部分高高扬起,神奇的是在龙头山腰部分两边各有一个相同大小的水池,生在两边的悬崖的一个梯台之上,像极了两只龙眼。

    老龙山海拔2980多米高,在那里属于高山丘陵地貌,山体中很多空隙,所以基本蓄不住水,而两只龙眼的水据说从李文举一直到我爷爷这辈都没有见水池里面的水干枯过,很是奇特。

    李文举来到老龙山后,发现老道就在老龙山头等着他。

    说明了来意,老道开口道:“老龙气运好借,只是有借必须有还,将军可要想清楚了!”

    李文举听到这么一说,心说怎么和之前说的不一样啊,忍住诧异问道:“这个气运怎么还?”

    老道也不看李文举,只是抬头看着老龙山的山头徐徐道:“所谓老龙借气,有借有还,就是说将军可以在老龙山这里借到气运,成就功业或取的财富。六十年一轮回,也就是给你六十年的期限,这六十年内你可以飞黄腾达,六十年一到,你的后辈子孙就必须要还六十年的债,这六十年里可能你的子孙就会穷困潦倒,甚至家破人亡。一般来说,就是借的越多还的越多。将军若是要借,需在龙头之上有一处高台,唤作借运台,以自己的精血滴下三滴在借运台上的石碗之中,诚心祈祷三日即可。”

    老道见李文举在犹豫之中,又开口道:“前番我与翼王的一番话实则是说给将军听的,清庭还有几年气数,将军或可不急考虑,待五十年后天下大乱,届时再可以来老龙借气,将军子孙自可成就一番功业。”

    老道说完居然突然在李文举的面前消失,一下把他吓得不轻,原本还有几分怀疑老道的话语,此刻已经信了八分。

第二章() 
李文举爬上老龙山的龙头之上,果见一个天然生成的石台,石台约有三尺来高,台面光洁如玉。正中间有一个碗状的凹槽,大小也和普通饭碗差不多,凹槽不大看着却很渗人,里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居然冒着阵阵绿光。李文举看着石碗脑袋突然一阵眩晕,他跟翼王南征北战,什么阵仗没经过,死人堆里都爬过好几次,从不曾有头晕过。今日看着一个石碗居然脑袋发晕,不觉有点奇怪,再回头一看,老龙山四周了无人烟,一片荒山野岭,连飞鸟都没有看到一只,心里不觉有了一点惧怕。

    老龙山的诡异,加上老道的神秘,让李文举捉摸不定,最终还是决定等五十年后,看老道所言是否属实。

    此后李文举无处可去,就留在了四川,凭借翼王传下的一身功夫,在成都开了一家武馆,日子在当地也算过的不错。

    李文举功夫高超,为人低调,教授的一帮弟子,大多也是当地一些袍哥子弟,没几年他的名声就出来了。有一次来了本地三个武术教头前来踢馆,李文举双手藏于身后,单凭一条腿,把三人踢出了门外。自那以后四川人对李文举的功夫在没有任何质疑,在袍哥里更是出名,人称“脚踏三山”。

    后来闹起了义和团运动,在北方失败后,转而到四川等地发展。举着“打教灭洋,普免钱粮”的口号,拉起了一支队伍,在四川成立了一个叫红灯教的组织。首领李冈中多次邀请李文举加入,此时,已经四十年多年过去了,林文举已经是一个白发老头,曾经的心意已经散的差不多,于是托词有心支持奈何年岁已高,老朽之身已经无用拒绝了李岗中。

    哪知道,李岗中本意就不是瞧上李文举的一身功夫,而是他在四川袍哥中的影响力,后来李岗中大力宣扬李文举支持义和团,拉起了一大帮袍哥加入了红灯教。

    没过一年,李冈中、曾阿义、廖观音相继失败被杀。李文举也受到了牵连,川督岑春煊下令把李文举下狱,家产充公,两个儿子拉去充军。幸好袍哥中人暗中相助,酬了一笔巨款,打通了关系,把李文举保了出来。

    出来后,李文举变的无家可归,虽然有袍哥接济,以他清高的性子,一口气始终咽不下去。可是自己已经是一个半截入土的老头,又能为之奈何。两个儿子还被拉去充了军,李文举也是带过兵的人,深知道,乱世之中纷争不断,拉去充军的人基本上有死无生了。

    一钟英雄末路的感觉涌上心头,自己活了这么久有什么用?还不是落得这么一个下场,还不如当初陪着石大哥一起还能死的轰轰烈烈。说起石大哥,突然想起了老龙山,一晃也快五十年了,当初老道的话还犹记在耳。这些年看清庭倾倒欲坠,起义造反的人数不胜数,外族列强来打了一次又一次,居然偏偏就是没有垮下去,莫非真是龙气未尽?

    第二次来到老龙山,纵是他一身功夫,毕竟年岁已去,登上山顶龙头已经是极为吃力了。几十年过去,老龙山还是一点没变,借运台还是光洁如玉、碗状石槽还是冒着渗人的绿光。李文举现在是穷途末路,垂垂老矣,当初的几分惧意已经淡然无存。

    按照老道说的,划破了手指忍着头晕在石碗滴了三滴,血液滴入石碗,渗人的绿光一下消失不见,只见石碗内的三滴血像发酵一样一下子就变成满满一大碗,还在不停翻滚。他揉了揉眼睛,难道是老眼昏花了?正想凑近看个清楚,脑袋一晕,倒在了地上人事不知。

    林文举醒来的时候,石槽已经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渗人的绿光似乎比之前更强烈了一般。他管不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老龙借运成了没成,拖着老迈虚弱的身体,回到了成都,一打听按时间算下来原来自己在老龙山昏迷了三天三夜。

    令他欣慰的是,一回来,就有人来找到了他,说是他的二儿子三天前已经回来过一次,据说还做了副官,托人说找到你,就去武备学堂找他。

    武备学堂洋务运动后川督岑春煊一手兴办的,目的就是为了为国家造就人才。岑春煊虽说害的他几近家破人亡,公道来说治政地方、惩治贪官和兴办教育还是一个能臣,不得不佩服。

    走到学堂门口,经门卫兵一通报,不久老二就出来了。父子再次重聚,不禁相拥而泣。原来他们兄弟二人,被抓配充军,老大没几天在一场动乱中被拉出来做了替罪羊,当场打死。老二李行武听说之后,悲痛之下,气血上涌,仗着一身武艺,打伤了数十人,要还老大公道。大闹军营,本来就是重罪,而且还是刚刚充军来的,不杀不足以正军心。没想到这个事被武备学堂的总教习尹昌衡听说后,觉得李行武是个人才,就出面把他保了出来,还让他做了自己的副官,没想到反而因祸得福。而这个事就是发生在三天前,李文举不禁捶足顿胸,恨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去老龙山,老大是自己害死的啊!一口气堵在心口上不来,当街倒在了地上。

    李文举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床上。李行武告诉他房子总督已经还给了他们,家产还可以再积累,只是大哥已去,希望父亲节哀,保住身体要紧。

    自从老龙山回来之后,李文举就知道自己不行了,这种感觉就像小时候没饭吃饿的快死了那种感觉是一样的,那时候是饿的快死,石大哥给他吃了点粮食就好了。现在呢?只怕是自己的生机已尽,无人能救了。

    把儿子叫到床前,把老龙借运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最后说了句“一定要记住,老龙借运,有借有还。”就溘然长逝。

    此后,果然如老道所言,五十年一到,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气运加身的李行武官位平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