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去抓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去抓鬼-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帝没想那么多,只要有办法就行,至于钱的问题,不是问题。

    因为他将主意打在陈尚洲的身上,到时向陈尚洲借钱。

    功法转修成功,陈尚洲又传了修仙的法术给皇帝,确保他有自保的能力。

    正常情况下,修仙者可以越级作战。

    也就是说,金丹初期境界相似武帝初阶,但金丹初期可以战胜武帝中阶。

    而金丹高阶,就是大陆无敌的存在。

    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修仙者能用法术,借天地之力为我用,而武修者却是凭自身内在的功力,所以武者技能差一筹。

    高兴之后,皇帝同陈雪谈到了武宗军的事。

    皇帝征求陈尚洲的意见,陈尚洲摇摇手说:“不问政事。”

    不是他不问政事,而是陈尚洲感觉到,大明的事不能插入太多,因果太多,不是好事。

    不管谁管武宗军,武宗军不会惹自己,等自己去了天外天,大陆关我屁事。

    所以陈尚洲悟了。

    悟了的陈尚洲,一边听着他们说话,一边喝着龙井茶,不知多自在。

    最后定下的方案与之前所知差不多。只是皇室所派的副将让皇帝有些难以选择。

    陈尚洲忍不住了,说道:“皇上,您还没有重视武宗军。”

    皇帝一楞,问道:“为何有此一说?”

    陈尚洲叙述下去:“您没有想到,武宗军成军十年后,是什么个样子。”

    “什么样子?”陈雪问。

    “武宗军的战士,在服食了丹药后,开扩了体内筋脉,增强了修练体质,只要每日定时定量修练,十年后,基本上是所有的武宗都会晋升到武王……”

    陈尚洲的话被皇帝的惊呼声打断:“武王?”

    陈尚洲点头说:“不能晋升武王的人,就没有必要留在武宗军了。另外,最好的武宗战士可能会晋升到武皇,而且这个比例不少于百分之二十。”

    陈雪张大着嘴说:“百分之二十,有二百人能成皇?”

    “能!皇上,有二百多的武皇,七百多的武王,这样的一支军队,您让谁去统领?”

    说完话,陈尚洲又回去喝茶了。

    皇帝和陈雪面面相觑,消息太震人了。

    十三人的武皇组阵可战武帝中阶。

    而有二百个武皇。

    天下无敌!

    于是,前期的方案被推翻。

    又商量了几个时辰,最后决定的方案是:武宗军设一主管部队的副大将军,全盘负责武宗军的日常管理同训练及战斗。

    皇帝将派遣太子候选人入武宗军担任名义主将。

    名义主将不负责武宗军的日常管理。

    但武宗军所有的军事行动必须由名义主将下达。

    同时,名义主将必须一年中有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同武宗军的战士们一起生活、训练。

    目的是增强名义主将与战士们的感情。

    从而让名义主将能拉拢到一批心腹大将,便于名义主将日后登基有一个非常稳固的根基。

    未来的皇帝,必须是武宗军名义主将出身。

    因为这样的军事势力,很容易推翻一个朝代。

    最后,皇帝还说,这些条件都必须写进皇规中,后代必须按照这个方案执行。

    陈尚洲想不到,他的一番话,造就了日后一个神弃大陆的强大的帝国。这个帝国统治神弃大陆数千年。

第162章 你建军队我建厂() 
皇帝如何运作武宗军,如何打造超级帝国,

    陈尚洲对此事却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他的兴趣在另外一个地方,那地方是他的精力投放点──酒厂。

    于是,他便赶到酒厂,准备生产白酒。

    王杰这段时间专门负责酒厂的建设和筹备,到如今各种需求已经全部满足,只等陈尚洲回来后就开始酿酒。

    陈尚洲将从系统购买的各种酿酒设备运到了酒厂,亲自参与安装,直到最后的一颗锣钉装全。

    初八,利开业!

    酒厂正式开工!

    酒厂的烟囱最先忙碌起来。随风而飘的浓浓的烟雾就象跳舞的幽灵一样,欢快而娇傲的在京城上空宣告着她的喜怒哀乐!

    锅炉工往炉膛里添木柴。炉火正旺。这些都是专门从十万大山中挑选的火力大、耐燃的大颗干死的树木劈制而成的。

    转完供火体系后,陈尚洲来到了仓库。

    仓库内,堆放着去皮的稻米──东北特产高粱米。全部用麻袋装着,每一袋都是打开了外包装。

    东北特产高粱米,是酿造酱香型白酒所必须的原料。

    皇帝亲自批准全力供应该酒厂的五谷杂粮。

    有了这些外部的满足,关键就看内部的制造了。

    陈尚洲来到了酿酒窖。

    酿酒窖,就是发酵酒胚子。当然,酒不是在这里直接出来的,它的作用是发酵酒胚子。

    什么是酒胚子?那酒胚子又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酒胚子,得先从酒曲开始。

    酒曲也叫酒曲子,它的作用类似于普通人家发面用的“面引子”——化学上称酵母。

    但对于传统的酿酒工艺来说,只能使用人工培育出来的“酵母”——酒曲。

    传统方式的酒曲培育跟蘑菇菌的培育很相似,甚至包括外形。

    在酿酒工看来,酒曲就是酒的根,酒的品质如何,酒曲的品质是第一要素,所以,在酒曲的培育上,各有各的道儿,是秘而不宣的。

    什么是酒胚子呢?

    陈尚洲检查来时,发现王杰正指挥着佣人们制造酒胚子。

    “将粉碎的东北优质高粱米粉装车。”

    “将粉碎好的高粱米与稻壳混合。”

    “撒酒曲子。”

    “加水。”

    “均匀拌合。”

    王杰很有指挥才能,眼前的工作指导得井井有条。

    陈尚洲感到自己上去也不见得比他干的好。

    拌合好的混合物就是酒胚子了,但需要放在那里24小时,在第二天早晨上工的时候将闷了24小时的酒胚子放到蒸锅里蒸。

    昨天,王杰他们已经制好了第一批酒胚子,等着今天陈尚洲来后开工酿酒。

    现在,蒸好的酒胚子热气腾腾,蒸好的酒胚子即将开锅。

    “装酒胚子!”

    陈尚洲一声令下,佣工们急忙将冒着热气的酒胚子装车。

    “摊料!”

    几个人拿着木拖把在酒胚子上推来推去。

    酒胚子刚出锅,聚集着热气,需要不断地将其摊铺开,为的是让酒胚子冷却下来。当然,这仅仅是简单的人工散热,更大的散热工程是“打料”——

    “扬片打料!”

    “入酒窖!”

    闲置的酿酒窖正虚位以待,待收拾好之后,它将接纳冷却了的酒胚子。

    佣工们将冷却后的酒胚子放入酿酒窖……

    一窖出来的的酒胚子可以使用三次。三次之后,酒胚子就变成了酒糟。

    酒糟是上好的肉食牛精饲料,当然也是猪饲料。

    密封酿酒窖的东西叫营养泥。

    营养泥是一种混合物,其主料来源不一,上档次一点的是粘糕泥。酒的品质如何,很大程度要看营养泥的成份。

    譬如眼前的营养泥,是把主料泥和其他配料(如南国梨等各种水果拌合之后经过发酵形成的泥)。

    营养泥下方就是酒胚子。密封好之后,酿酒窖就进入了时间不等的发酵期——夏季大约一个月左右,冬天差不多是三两个月。

    酒胚子的发酵在外观上跟家庭中的发面正好相反——发面是越发越大,酒胚子的发酵是越发越小。

    此次的工作基本结束。大家都有些累,坐在那看着酿酒窖。

    王杰凑到了陈尚洲的面前说:“小尚子啊!你去西藏前封入酿酒窖的酒胚子是不是可以开窖了?”

    “有多久了?”

    王杰搬着指头数了数:“快五十天了。”

    陈尚洲站起身说:“今天开始酿酒!出酒后,酒头子随便喝!”

    众人一阵欢呼!

    听说要正式酿酒,陈尚洲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还有那个陈家傲娇──姐姐都跑来了。

    王杰的家里人也跑来了,连皇帝也把老太监派来了。

    大家都想第一时间看到陈尚洲酿出的酒,并能喝到第一批酒的头酒。

    陈尚洲检查了上次的酒胚子,已经可以出酒了。

    于是,众酿酒工掀开营养泥,将发酵了近一个多月已经发酵好的酒胚子装车。

    接下来进入的是蒸酒胚子的环节。

    这个环节又是王杰主动来发号施令了。

    当着王家亲人的面,王杰觉得自己特娘的威风!

    几个酿酒工把酒胚子运到蒸锅附近。

    另外两名酿酒工守在蒸锅旁边,将运送过来的酒胚子装进蒸锅。

    一锅装满,陈尚洲仔细看了看,挥挥手,两名酿酒工盖上锅盖。

    “上炮台子!”王杰大喊一声。那声音特响!

    酿酒工叫被抬起来的管道叫“炮筒子”,其实就是一个热传导装置——将锅炉房烧出来的热气通过“炮筒子”传导给蒸锅。

    蒸酒胚子,是自上而下的热气传导过程。

    到了这一步,王杰不懂了,指挥权交给了陈尚洲,其实在地球,陈尚洲也没有酿过酒。这一切都是系统的功劳。

    一夕之后,让陈尚洲仿佛有了几十年酿酒经验。

    陈尚洲将工序工艺一点点地讲给大家听,做哪一项要注意哪些问题,并再三提问大家,让大家提高每一项工序的工作能力。

    接酒室已经准备好了接酒罐子。

    酒胚子被蒸了一会,蒸馏出来的原浆酒顺着管道进入酒罐子。

    在众人的目光中,陈尚洲勺了一小杯酒,放在口中尝试了下,哒吧着嘴巴几下,而后一口喝干净,闭上眼睛,享受着那头酒的味道。

    众人等了几秒钟,陈尚洲还未睁开眼睛。

    王杰的哥哥不管了,急不可耐地来到酒罐子前,勺了一大杯,大约三两左右,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大口喝下。

第163章 酒香满京城() 
王杰的哥哥不管了,急不可耐地来到酒罐子前,勺了一大杯,大约三两左右,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大口喝下。

    立竿见影,马上他当起了酒仙,发起了酒疯:

    “好酒!此酒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滴尝。”

    随后便一头倒在地上,打起了呼噜──这家伙被三两酒给干睡着了。

    众人哗啦啦地都散开了,各自四处找杯子、碗、勺子。

    更有甚者拿出来一个小坛子!你问他们干什?这不明显的吗──试酒,试这大陆,而且是这世界第一次酿造的高浓度白酒的头酒。

    等陈尚洲睁开眼睛,发现众人东倒西歪的,一个个喝醉了。

    陈尚洲忙喊各家的佣人来将自己的主人抬走,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陈尚洲没时间照顾他们,因为还有工作要做。

    只有几个人没醉,没醉的人与陈尚洲有关,因为他们都曾经喝过了“二锅头”。

    “酒精考验”过,所以喝的不是那样急那样猛。

    不断地有蒸馏出来的原浆酒顺着管道进入酒罐子。

    不一会儿,装满了一罐又一罐原浆酒。

    地上摆着几十个酒罐子,每罐一百斤。

    陈尚洲将原浆酒按不同的度数调制后,分别交给佣工逐一送到酒库。

    酒库里,堆放着不同材质做成的装酒的器具。

    木制、竹编和藤编的装酒器具被称为“酒海”。

    其他的器具只能叫酒坛子酒罐子之类。

    调好度数的酒被装在木制酒海里进入“养酒”周期,时间长短不一。

    地球中国上所谓的xx年陈酿,指的就是“养酒”的时间。用来“养酒”的器具必须是年岁深久的木制竹编和藤编的“酒海”(当然,一些年岁深久的其他器具也有成为“酒海”的可能,前提是年岁深久)。酒的品质如何,“养酒”的“酒海”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养酒”的奥妙可以参考茶道或者重庆火锅等。

    如果说木制的“酒海”养酒还好理解,可为什么竹编和藤编的“酒海”也可以“养酒”?

    难道就不怕渗漏吗?这得归功于“酒海”里糊着的鹿血、宣纸等,装酒不渗——

    但是,如果是装水则会见水就漏——换言之,掺了水的假酒和勾兑酒是绝对不敢用“酒海”来养的。

    “养酒”术来自地球古人的发明,现在地球地道的酿酒厂或作坊依然在使用,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缸装、坛装。大众型储存酒的方式之一。

    地球市面上卖的瓶装白酒在出厂前有的就储藏在类似的器具里。

    “酒是酿出来的,更是养出来的!”

    陈尚洲此次酿造的是酱香型白酒。

    酱香型白酒的特点:

    酱香型白酒,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浓不猛,回味悠长,倒入杯中过夜香气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实杯还香,令人回味无穷。酱香型白酒是由酱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兑而成的。

    所谓酱香是指酒品具有类似酱食品的香气,酱香型酒香气的组成成分极为复杂,至今未有定论,但普遍认为酱香是由高沸点的酸性物质与低沸点的醇类组成的复合香气。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高智商的人能伪造出酱香型白酒的香味来。

    只要是严格(必须是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和流程酿制出来的白酒,最主要的差别一般体现在酒曲和营养泥两项的秘方上(当然,其他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

    随着不断地出酒,酒厂里的酒香随着空气四处扩散着……

    那迷人的香味吸引着许多人向酒厂寻来。但他们都被外面的虎卫营的士兵栏住了。

    事先考虑到了这个情况发生,所以皇帝令陈雪安排了一营兵马在此驻扎,并负责酒厂的安全。

    只闻其香,不见秀面!

    当外面的人知道这是陈雪的孙子在造酒时,纷纷大喊大叫,想要陈尚洲放他们进来。

    几人商量后,老太监红着个大脸来到了外面:

    “此次所酿造之酒全部被皇上征用了,所以你们找陈尚洲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