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美女闯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十骑勇士都有所准备,同时调转了方向,风驰电掣般的向东奔去。

    而拔列等紧紧的咬住,却因投鼠忌器,不敢轻易放箭。而赵云亲自断后,就算比拼射术精妙,恐怕也无人能与他较量。追兵引而不发,确实是明智之举。

    但接下来便成了追兵的灾难,在弥加这个重量级诱饵的引诱下,两万大军进入了伏击圈。

    这个伏击阵地早已摆好,只等着对方进入了,而拔列等几位小帅就偏偏上这个恶当,不知死活的变成了猎物。(。)

第二百一十一章 建平军一战定乾坤() 
见敌军一路奔波,已是疲惫之师,赵云目送众兄弟,护送着弥加去往了安全之所,便银枪一挥,传下了总攻的命令。

    五千儿郎齐声呐喊,成扇形杀了出来,不要说战斗力,便是那惊天的气势,就立刻给对方一种窒息的感觉。

    而且追兵没了大帅的统一指挥,几部人马各自为战,有的想负隅顽抗,但更多的觉察到苗头不对,立即选择了逃跑。

    这等乱哄哄的局面,即便逃也没有应有的路线,就别说负责断后的兵马了,可谓是一塌糊涂,任人宰割,成了真正的案板鱼肉。

    面对无力反抗,乱作一团的敌兵,围上来的建平将士,不失时机的喊出了招降口号:“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被围在中间的敌兵,如同听话的孩子一般,顺从的放下了武器,乖乖的举起了双手。

    这样乖巧,其中有弥加军的士气低落,但李毅优待俘虏,对待异族如兄弟般情谊,早已传到每个人耳中。面对这优厚的待遇,当几天俘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接下来就跟着弥加集体投诚了。这有前例可循,将士们又不是死心眼,如何不选择生路呢?

    一场战斗很快落下帷幕,有流血,但双方的伤亡都不多,可谓是一场和平的战争。

    俘虏了大半人马,余下的都四散奔逃了,由于过于分散,赵云的兵力也不充裕,就停止了追击。经过短暂的整顿后,便赶往了新的战场。

    一路的急行军,赵云还是晚了半拍,待他到达新的阵仗时,敌我双方早已打得不可开交。

    稍一分析形势,赵云便根据斥候带回的情报,领人马穿插到槐头的身后,杀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并且严密封锁了他回营的路线。

    槐头慌不择路,竟然撞到了枪口上,他看到威风凛凛的赵云,吓得几乎落了马。跑吧!槐头没有第二个选择,他也早没有抵抗的心情。

    但是从赵云手下逃脱,那也要有些本事才行,槐头还是老一套,玩了个金蝉脱壳。

    几名忠实可靠的部下,不畏生死的冲了上去,顷刻间惨死于赵云的枪下,但这也就足够了,槐头施展出拿手绝活,肆无忌惮的没命的逃跑。

    穷寇莫追,赵云嘴角流露出一丝轻蔑的冷笑,他目送着对手离去,放了他一条生路。

    大帅临阵脱逃,致使士兵群龙无首,犹如一盘散沙,任敌人宰割。这战况自不用说,必然是建平兵毫无悬念的获得了胜利。

    而且赵云、烈帆趁敌军失去低落之际,一鼓作气攻入了营地,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将槐头的残余势力,也一击而溃。

    美中不足的是,槐头逃之夭夭了,而且还带走了数千部下。

    “放虎归山,必成后患。我欲追击槐头,将其彻底铲除!”素利一脸恨恨的神色。

    赵云与烈帆对望了一眼,他点了点头道:“********,以绝后患,尤其是槐头这个丧心病狂的家伙,确实应该彻底剪除。不过此贼老奸巨猾,老兄还是要多加小心才是。”

    “兄弟放心,素利自有分寸。”素利对赵云、烈帆抱了抱拳,便迫不及待的向着东方滚滚而去。

    槐头的领地处于极东之地,在当时人看来,自然是偏僻了些,但也有他得天独厚的优势。地域广博自不必说,尤其是几年前与扶余一战而胜之后,扩展了千里之地,也归到了槐头的名下。

    这新得之地正处于辽河岸边,此地域气候宜人,地势平坦,水草丰美,是一个富庶的好去处。

    有沃土可以依托,槐头便如鱼得水,几年间牲畜迅速繁衍,大有一日千里的感觉。槐头的野心,也与丰厚的物资密不可分。

    槐头知道对手不会善罢甘休,他是留不下来了,还是彻底一些,逃到扶余暂时躲避。待休养生息,壮大实力,再寻找机会反攻倒算。

    打定了主意,槐头狠下心来,离开了经营多年的故土,踏上了一条流亡之路。

    素利寻踪一路追下去,除了遇到小股兵马的拦截,便再寻不到此贼的踪迹了。审问所抓俘虏,得知槐头准备出境,去扶余国王那里打秋风。

    扶余?素利的年龄还是太轻了,他没有经历那场纠纷,也不关心这不着边际的问题,对扶余国的认知几乎是一片空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李毅等遵循的至理名言。素利受到主公的影响甚深,对这片一无所知的地域,自不敢轻举妄动。万般无奈之下,素利带领兵马无功而返。

    出兵之时禾苗才刚刚钻出地皮,返回来已是一片碧绿之色,建平风调雨顺,百姓热情高涨,庄稼在精心呵护下,长势十分的喜人。

    看着一望无际的农田,素利也是感慨颇深,自己这个游牧人,也和庄稼打上了交道。若是在一年前,素利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惊天动地的巨变。

    素利虽然领兵未归,但他早已得知了一个个好消息,被占的领地已归到他名下,部众也全部返回,还有牛羊一切都恢复到乱局前的情形。

    就在素利追击槐头的同时,阙机、弥加也都归降了。先是阙机痛哭流涕,一副悔不该当初的样子,进行了一番倾诉后,阙机便成为了第二个归顺的大帅。

    经过一番劝导,弥加也不出意料的归附了。弥加十分的清楚,李毅实力飞速壮大,令弥加不再有丝毫幻想,巨大的实力差距,迫使他不得不归附。弥加归降后,亲自招降了万余部下,又避免了一场血雨腥风,也算是弥加做下的善举。

    鉴于烈帆是首位归降的小帅,其示范作用不可忽视,李毅升其为大帅,并将槐头的部众、牲畜、草场等一切,都划给了他。

    至此东部鲜卑尽被李毅降服,东部大草原开始了一个全新的纪元。

    李毅率领一众文武,早已等候在城池之外。此时李毅的伤势已经大好,左臂能够自由伸曲,正进行一些挥发性练习,再过上一段时日,便可以在纵马驰骋,运枪御敌了。

    素利风尘仆仆,来到了建平城下,见城外人山人海,被阳光晒得热汗淋淋。鼻子一酸,素利不禁流下了热泪。(。)

第二百一十二章 联手甄家畅通商路() 
“主公!”素利滚鞍下了战马,抢步上前便要跪倒施礼。〔

    “兄弟辛苦劳乏,不必多礼了。”李毅满脸含笑的拦住了素利。

    “主公仁德宽厚,所做出的承诺逐一兑现,素利不胜感激,便是粉身碎骨也无法报答主公的恩德!”素利的神情仍十分激动。

    “君子一诺千金嘛,这是人之常情,兄弟又何必放于心上。”哈哈!李毅爽朗的一笑:“还有一诺未曾兑现,不过擒拿槐头,也是迟早之事。即便是他逃到天涯海角,只要确定了他的下落,我便起兵把他擒回来!”

    “主公的大恩大德,素利永记于心!”说罢,素利又要跪倒施礼,却被李毅及时拦阻了。

    “如此炎热的天气,在屋外呆的时间久了,会吃不消的,咱们还是进城详叙吧!”身为武将,李毅倒不怕风吹日晒,但队伍臣,要考虑他们的感受。特别是风吹不着,雨淋不到的甄豫,也正在咬牙忍受着煎熬。

    回到了议事大厅,众人分位次坐下,李毅扫视一眼,满面笑容道:“诸位跟着我李毅,经历了风风雨雨,饱尝了辛苦和血泪。好在血雨腥风已然过去,好日子已经来到。只要我汉鲜两族兄弟相亲,尽量避免不愉快的事情生,便可以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日子了。”

    李毅已经颁布了民族和睦相处暂行条例,借鉴了后世的成功经验,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相互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团结互助,不搞民族歧视,并对极少数的民族给予适当的照顾。

    由于鲜卑族实行了完全自制,各部落仍由大帅统领,其从上到下,感觉不到被汉族统治,反而因设立了自由交易场所,胡汉人民互通有无,极大的丰富了鲜卑人的物资生活。与此同时,也大大的改善了汉人的生活质量,那富贵人才吃得到的肉食,已经摆上了普通人家的餐桌。

    经历大规模的战争,汉鲜两族都死伤惨重,需要一段时间抚平心灵上的创伤。民众需要休养生息,利用和平的环境展生产。李毅暗自誓,在最近的几年内,不是万不得已,绝不动战争。

    “辽西的马市已经饱和,渔阳、右北平等地也已无利可图,我建议应该撇开幽州,把眼光投向冀州。”刘平眨着出了他的想法。

    建平的财政压力巨大,由于大战后,民众要休养生息,三年内不征赋税。即便三年后恢复正常,按照三十税一的征收比例,从土地中所得财物,也是杯水车薪。

    为了尽快的提高生产力,为了农田有稳定的收成,为了军队装备能上一个新台阶每一项新举措,都要一笔巨大的开销。

    向外兜售马匹,是建平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恰好汉境马价飙升,是最有利可图的时机,于是建平的马匹,便源源不断的流向中原。

    “刘平的建议不错,马匹交易支撑着我们的财政,如今能满足正常的开支。但要未雨绸缪,预防突事件,还需有一定的盈余。进军冀州十分必要,不过以我们的实力,以及采取的政策,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于冰不经意的望向了甄豫,她稍做停顿,便接着道:“我想起了老朋友甄家,建平能有今天,全靠着甄家老少的慷慨大度。但没有回报的付出,是不持久的,也容易让人心变冷。我希望把马匹贸易交给甄家,不知子舒意下如何?”

    当初刘平前往甄家,便露出了口风,甄逸才心有所动,把掌上明珠交了出来。缺少了甄豫,甄家蒙受了不小的损失。这就如于冰所说,只付出是不能持久的,必须给予一定的回报。

    “甄家的能力有限,恐怕有负重托。”甄豫是场面上的人,虽心中欣喜若狂,但嘴上还是推辞一番。

    “放眼冀州,有谁能与甄家相比,若是子舒再做推辞,便是成心看我建平的热闹了。”于冰半开玩笑的说道。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甄豫还怎好推辞,他微笑着说道:“主公若派人前往毋极,豫可附上书信一封,把建平相关情况,与家父言明,更有利于老人家做出判断。”

    “如此甚好,这便了却我一桩心事。”李毅笑着点了点头:“这条贸易通道开辟后,我建平采买之物,也由甄家一力承担,如此可省去诸多麻烦。”

    汉境的赋税甚重,而商贾为了有利可图,都疏通关系逃避重税。若分散到数家,就需要每一家都额外拿出一笔孝敬钱,而这些钱,最终都要算到李毅的头上。李毅对此中情形痛恨已极,但刚刚郡县都是如此,以他现在的力量,又能把这些贪官污吏怎样?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归根结底,李毅还不敢触怒大汉。暂时忍耐吧,三年后,黄巾之乱会狠狠的教训刘宏的。

    “多谢主公对我甄家的信任。”甄豫面带笑容的回复:“我甄家必尽心竭力,免去主公的后顾之忧。”

    甄家是忠诚的朋友,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建平保守秘密,给这个新势力良好的展空间。诚信为先的甄家,也能确保建平的利益,做到互惠互利,双收共赢。

    “在距建平三十里处,又现一座新矿藏,埋藏浅,易开采,矿石品质优异。”刘平笑盈盈的说道。

    “以这样的度展下去,铁的自给自足将为其不远了。”李毅的脸上也全是笑容。铁是生产武器和农具的必须品,能够自给自足,便摆脱了大汉的控制,为打量打造武器,提供了坚实基础。

    李毅等都来自后世,他们清楚建平是铁粉生产大县,铁矿石蕴藏丰富,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怎会弃之不用?

    在逃亡建平的汉民中,没有学识渊博的士人,却不乏探矿方面的能者。士农工商,汉境等级森严,这些被视为旁门左道,并不受重视。大汉弃之不用,正好被李毅捡了个大便宜,他可不管你是什么出身,只要有能力,就立即启用。

    “要想富先修路。如今终于太平了,资金也不那么紧张了,把原来匆忙开辟的道路,彻底的修筑一下。”(。)8

第二百一十三章 酝酿计策抓捕槐头() 
“喏,主公,不知有什么要求?”刘平追问道。??'

    “以现在的技术、经济、材料等条件,修筑的标准嘛,只能达到沙土路。标准虽低了点,却也要打好基础,路面也要压实。咱们的马匹充足,可以少用人力,如拉石磙、运土方等耗力的工作,全部改用蓄力”作为山村走出的孩子,李毅对筑路还是比较了解的,尤其是沙土乡村公路。由于具有现成的经验,便也将其照搬了过来。

    吃穿住行四件大事,如今已全面启动。吃饱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要求,自不必说,被李毅排在了位。自分田到户后,每个男丁都得到了三十亩旱田,有了自己的耕地,百姓都是泪水盈盈。而且免收三年税赋,出产多少粮食,能全部归仓,这在大汉是难于想象的,民众怎么不甩开膀子,干劲十足呢?

    李丰负责农业技术指导,他把大哥的那点存货,全部掏空了,接下来便全靠自己摸索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李毅语重心长的讲出这句话,便把重担放在了李丰的肩头。

    自从于冰改进了纺织机械,建平的织布技术有了较大的飞跃。有先进的技术,劳动生产力成倍提高,每个人纺出的麻布比汉境的二倍还要多,有这样的效率,不但能满足内部需求,很快便能向外销售创收。

    随着一个个新的烧窑建立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