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美女闯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 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近代农具落户大汉。

    具体内容纷繁复杂,需要几课时才能讲清楚。为了民众有个好的收成,李毅倾其所有,一股脑的灌输给首批学员。

    这第一批学生,是百里挑一的佼佼者,他们或多或少,都能认识几个字。而太平民众绝大多数都是睁眼瞎,接下来的工作就难办了。不过李毅趟开一条路,其余任务则李丰来完成。

    就在李毅沉默无语之时,张英灵机一动,想出了一条妙策,她微微一笑道:“我有一策,即不用强迫伤及民众,又无需耗时费力,只是要向大帅借一块风水宝地。”

    对这个足智多谋,将他玩得团团转的张英,素利佩服的五体投地。见张英故弄玄虚,素利想了片刻,却一时摸不着头脑,他笑了笑道:“素利寸土无存,又如何借得。不过我已是兵强马壮,抢回来倒是可以,就不知咱们何时出兵了。”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槐头、阙机的账还是要算的,只不过咱们只万余人马,与敌数万兵马相比实力悬殊,易守而不易攻啊。”张英微微一笑。

    素利时时刻刻都想着报仇二字,不但是报失地之仇,还因为槐头杀了他的妻子儿女。一家人死得凄惨无比,素利得知噩耗,气得目眦欲裂,势杀槐头以泄私愤。

    采取守势,等待对手来攻,这是早已制定的战略战术,但素利等不及了,他此时心急如焚,几乎是度日如年。

    “敌强我弱,守易攻难,这素利也清楚。但槐头老贼怕了我们,他不敢来攻,我的大仇如何报法?”

    “要报仇并不难,待大帅借我方寸之地,在那筑起一座新城,槐头得知我虎口拔牙,他还能沉得住气?到那时,必随你心愿!”张英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另筑一座城池,确是个新颖的办法,不知选址于何处?”这个想法吸引了素利,他沉吟片刻,觉得可以实施,不过选地有诸多讲究。太近了,老奸巨猾的槐头不会上当,远了呢,又首尾难于兼顾,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选址嘛,还真不好说。”即没有地图,又无明显标示,茫茫草原,要我如何描述?张英沉吟片刻道:“大帅还记得与哥哥初会之地吗?建城之处距那里不算远!”(。)

第一百七十二章 建新城引敌出巢穴() 
遭遇纥骨死战不休,几乎命丧当场,彼情彼景深深刻在素利的脑海中,终生难于忘怀。想起与李毅初遇的一幕,素利不由得感慨万千,那时的李毅,只是个毛头小子,武功粗浅几乎不值一提,误打误撞救下了自己的性命,也结下一位生死之交。

    不到一年的时光,李毅成长为大将之才,吸纳了张英、于冰、赵云、甄豫等众多雄才伟略之人,风生水起,前途无可限量。而自己却步步荆棘,每况愈下,没落到寄人篱下。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世事难料啊!

    见众人都望向自己,素利才回个神来,他勉强一笑道:“那里群山叠嶂,并不利于筑城。”

    “这个我自然有数,不需大帅多虑,只要应允借地之事,建城指日可待!”张英信心满满,是确立于惊人的记忆力上,她曾带领数名兄弟,纵马北上视察地形,也曾试图寻找那片神秘树林,但因非亲身经历,而没有如愿。不过根据李毅描述,在那附近却现一处广袤平川之地。

    “如今所有领地都被老贼窃取,又何须我素利点头,只要咱们合力将槐头赶出去,建城耕种想干什么都行。”素利嘴上慷慨陈词,心中却甚为受用,虽然被槐头、阙机抢占,但过问一声,证明是瞧得起他。

    一个是精心培养的徒弟,另一个是生死相交的兄弟,两者对比可谓天差地别。李毅想起二人,惆怅茫然中却有几分感激。

    “建城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一次绝不能再搞个豆腐渣工程,要周密规划,精心施工,严格把好质量关,筑一座百年坚城。”李毅语重心长的说道。

    人财物力不足,筑百年坚城也许不切实际,但这也看得出,李毅等人的愿望。不过有第一次的经验和教训,这座新城在诸多方面,能有质的飞跃。

    除了王仁等少数几个人反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毕竟筑新城好处多多,尤其是新址坐落在平川之地,沃野百里,良田万顷,在农耕时代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太平人之外的广大民众,对这个“富庶之地”热切期盼。

    王仁的小伎俩又一次落空了,这一次有鲜卑兄弟的参与,不论是内部的烈帆,还是外部的素利,都起到了平衡作用,可以尽情放手行动,不用再畏畏尾,左顾右盼了。

    这次筑城队又赵云所部负责,他带着本部人马北出百余里,来到那个群山环绕的盆地型平川。

    绿草如茵,树木返青,迎春花、桃花、杏花争奇斗艳,芳香扑鼻,尽显生机和活力。

    美中不足,平川上并无河流,不利于兴修水利。涓涓溪水自坡地流下,蜿蜒曲折流向平川纵深,滋润野花翠草,渗入土壤之中。溪流纵横交错,使得平地维持着较高的水位,为打井汲水灌溉农田大开方便之门。

    赵云的主路大军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的进驻平川,开始挥汗如雨,锹镐齐挥,机械运转,新城拔地而起,不一日便颇具雏形。

    筑城进行的十分隐秘,但声势浩大的攻城,想不让对手现,是绝对做不到的,只能围剿射杀敌军斥候,延缓其现的时间。

    自认为天衣无缝,但纸里包不住火,终于还是被槐头现了。

    上一次设伏,阙机遭到毁灭性打击,槐头却幸免于难。躲过一劫的槐头,并未感动庆幸,相反,他除了视素利为眼中钉,对李毅这个新崛起的势力,也如芒刺在背一般,让他坐立不宁。

    无奈素利和李毅抱团取暖,只要两人联合,他便不敢轻举妄动。用什么手段让这两个势力分开呢?槐头探知素利、李毅是莫逆之交,想要离间二人并不容易,那只有等待机会了。

    槐头还真有耐心,但他的伙伴阙机却耐不住性子,一战之后,他损失惨重啊。虽然分得部分草场,还有不计其数的牲畜、部族,但他精锐尽丧,总有一种得不偿失的感觉。

    对横生枝节,令他全军覆没的李毅,阙机恨得咬牙切齿,只是他也顾及汉鲜铁盟。还有那令人肝胆俱裂的断魂谷阻路,借给他一个胆子,也不敢摸老虎的屁股。

    “真是天助我也!”当得知赵云领一支偏师,跑到百里之外筑城,问询的槐头先是勃然色变,须臾便一拍案几,厉声断喝。

    老奸巨猾的槐头看到了机会,他要吃掉这支远离根基的队伍,并将楔进腹地的钉子拔除。这是一举两得的买卖,素利当然要采取行动。

    但槐头转念一想,千把人敢在险地停留,岂不是吃了雄心豹子胆。都是李毅足智多谋,自命不凡的素利,都连吃败仗。这个人能犯低级错误?他是不是耍什么阴谋诡计?

    不行,绝不能轻举妄动!槐头犹豫了。但筑城大军进展不慢,再等上几日,城池就竣工了,到那时汉人凭借坚城,易守难攻,那个楔子再难拔除。

    真是左右为难,机会明明就在眼前,却是顾虑重重。槐头背着双手,在营帐中踱着方步,他越转越快,渐渐有小跑的嫌疑。

    “有了!”槐头突然一声怪叫,他想起了盟友,那个忠实可靠的阙机。再让这位伙计打前锋,是否有陷阱,一试便可知晓。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阙机这个蹚雷手,连续被盟友出卖,他也学乖了,这一次接到槐头出联合进攻的信号,不由得沉思起来。

    槐头?应该叫坏透才对!这个老狐狸狡猾至极,真******坏透了!次次让大爷打头阵,伤亡了近万将士,几乎把老本都赔光了。这一次还想故技重施,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出不出兵呢?阙机也在犹豫,若是按兵不动,让槐头得了便宜,那岂不是趁了老家伙的心?兵必须出,但要等槐头与敌交手,再视情形来个浑水摸鱼。

    就这么办!阙机暗自得意,打定了主意,要坐山观虎斗,依照战事展趁火打劫。阙机原是个有勇无谋的匹夫,不想也玩起了心眼,这全是槐头所逼,一次次被出卖,任谁都长点见识。(。)

第一百七十三章 老狐狸轻率攻城池() 
得知阙机出兵的消息,槐头嘴角挂着冷笑,他自鸣得意的催促着兵马,风驰电掣的向新城扑去。槐头丝毫都未想到,阙机留了一手,他虽先一步到达新城外围,却将兵马藏匿了起来,广派斥候探寻新旧两城的状况。

    “大批汉民离开太平城,向着新城进!”批斥候报回重要信息。

    “啊!”阙机一声惊呼,他双眼光芒四射,这是绝妙的战机啊!趁着李毅大搬迁,中途劫他一次,上一笔小财再说!

    阙机立即引兵南下,要拦截手无寸铁的民众,抢夺财物,劫掠人口。

    但阙机打错了主意,汉人百姓没有战斗力,但有强大的军队伴行。护送汉民的就是素利,他亲率五千精骑,不离民众左右。

    虽然阙机有将近两万人马,但他怕极了素利,虽是以众对寡,但对手戒备森严,却也毫无胜算。即使侥幸取胜,那些穷哈哈的民众,能有多少财物,与付出惨重的代价相比,岂不是亏掉底了!

    新城有所戒备,素利主力又离开太平,那么李毅的老巢,岂不是一座空城?哈哈!该着我笔横财,杀进太平城,端了李毅的老窝!

    阙机打定了主意,他带领兵马,绕路赶奔太平,将新城那个主战场抛给了槐头一个人。

    老谋深算的槐头,能有所作为,击败赵云的一支偏师,捣毁建了一半的城墙吗?

    能!这是槐头的作答,此刻他相信满满,因为斥候刚刚反馈信息,按兵不动的阙机,突然像现了宝藏一样,全军出击了。

    袭击的虽是迁徙的汉民,但可以拖住素利主力,那么自己就可以放开手脚,对那个残城动猛攻了。

    阙机这个死鬼,自以为聪明,但他哪里知晓,李毅的家当全部运到了新城,民众也迁徙了绝大部分。自得知李毅筑城的消息,槐头几乎派出了所有斥候,全程监控李毅的一举一动,其全部计划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全进击,攻取新城!”槐头打定主意,他战刀高举,下达了攻击令。两万精锐骑兵,如惊涛骇浪般席卷半途而废的小城。

    两万匹战马撒蹄狂奔,席卷的尘土遮天蔽日,其气势十分的骇然,令新城守军提心吊胆,脸色一变再变。

    “敌乃我手下败将,他胆敢进犯,便叫他有来无回!将士们,都给我沉住气,待敌军攻城之时,给我狠狠的一击!”赵云在太平渡过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新年,他长了一岁,个子也增高了一些,当然力量、胆识、气魄等都有明显提高。赵云屡战屡胜,其声望日隆,再无人敢小瞧于他了。

    新建城池已经命名为建平,顾名思义,是建于平地的意思。群山环抱间,能有一片平川,也是极为难得的,因而才取名建平。

    此次建筑新城,有被逼无奈的一面,但主要是引蛇出洞,以其为诱饵,尽可能削减强敌的实力,把战争的主动权,掌控在自己手中。

    此计一石多鸟,虽出于偶然,却显露出张英丰厚的知识储备,以及灵活多变的头脑。

    槐头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控,谁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张英布下了天罗地网,正等着老狐狸入套。

    就在筑城的同时,城内配套设施,也大张旗鼓的展开了。军营、民房拔地而起,训练场、军械库、市集等一应俱全,都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

    在肥田沃土的诱惑下,批迁徙的是辽西百姓,他们扔掉了束缚,来到这片乐土,便是寻找可以生存的所在。到达建平者,有房住有田耕,天大的诱惑啊!对于这些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的人群,已没有什么阻碍,只有追求美好的未来。

    第二批次动心的,是太平附近的乡民,他们中大多数有地有房。但有家不能回,土地和房屋等一切都是鸡肋。

    头两批人员撤离旧城,是在建城初期,遭受敌人袭击的可能性不大,因而比较从容,所动用的护送部队也只有几百人而已,为的是给民众吃个定心丸。

    绝大多数民众的离去,一座沸沸嚷嚷,喧闹嘈杂的城池,突然变得寂静无声,死气沉沉了,令太平村人十分的不适应。而军队护送物资撤出,引了民众的彷徨与恐惧。

    在宋智等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数百太平民众开通了思想,他们知道太平城早晚会陷落,留在此次只是死路一条,便成为了第三批民众。

    错过了绝佳的时机,要确保不足千人的队伍,只能动用重兵护送。素利自告奋勇,承担了这一重任。这也是阙机为何弃之而去的缘故。为了抢几百人的财物,要与五千大军死磕,只有笨蛋才会这么不明智。

    太平城中滞留一批民众,都是地地道道的顽固分子,大部分属于守财奴,要钱不要命,舍不得放弃肥田沃土。也有故土难离者,在这得天独厚之地,生活得惯了,要去生疏之所,一半会还真的想不通。

    不过这些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对总体格局来讲,这一小撮人已是无足轻重,若是心狠手辣之辈,必然会弃之而去。但李毅对太平有着较深的感情,虽说太平地主不仁,但他还是义气为先。

    把棘手的任务又抛给了宋智,并下达了严令,绝不能丢弃一个村民。这烫手的山芋,又落到自己的头上,宋智便不遗余力的操作。但任你有千般妙计,他却有一定之规,老乡们仍是我行我素,急得宋智起了满嘴的大泡,却也无济于事。

    小部分滞留人群无关痛痒,李毅等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布防兵马,迎击敌军之上。建平城已不是赵云的一千人马,护送百姓的兵马6续赶到,新城竟然有小两千将士。另外薛信也随军到达,加强了城防,就等着狠狠地教训侵犯者了。

    城头守军密排阵型,刀枪林立,寒气森森。槐头瞥见那点点寒光,却不以为意,憋着大嘴道:“弟兄们,振作起精神,拿下这座残城,里面的东西随意选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