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美女闯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险啊!”尚施还在感慨,李毅双膀用力,大枪由线变面,第二枪已然横扫过来。“啊!这么快的枪法!”尚施来不及诧异,他必须作出决断,是躲闪还是招架,在电光火石之间,尚施必须做出抉择,他没有时间考虑,下意识的举起了钢刀。

    “来得好!”李毅并不是赞美对方,而是为自己鼓劲,他见尚施出招有力无心,双手又加了两成力气。

    只听得“当啷”一声巨响,尚施“啊!”的一声大叫,他的虎口已经震裂,鲜血四溢痛彻心扉。

    尚施的力量不输李毅,但他单手握刀,武器轻挥动半径小,能发挥的力道还未至一半,怎么与全力施为的李毅抗衡?

    见尚施中了圈套,李毅步步紧逼,大枪舞动如飞,一招紧似一招,搅得尚施手忙脚乱,三招过后,李毅大枪一颤,从意想不到的方位,突然向尚施的咽喉刺去。

    “完了,一切都结束了!”尚施安享的闭上了眼睛,只等着铁枪刺破他的喉咙。

    尚施只感到一丝凉意,他打了个寒颤,不经意间睁开了双眼。

    “你的功夫不错,我不杀你!”李毅的枪尖抵住敌将脖颈,他面带微笑,还不停的眨着眼睛,这哪像冷酷无情的杀人魔王,分明是一个未长大的男孩子。

    李毅的调皮,令尚施感到些安慰,“当啷”一声钢刀落在冰冻的地上,“我降!”尚施用生硬的汉语,说出了李毅最希望听的两个字。

    打量着鲜卑小帅,见他四十挂零,身材魁梧,大脑袋圆面庞,两只铜铃般的大眼,颌下三缕黑髯。一个虎虎生风的鲜卑小帅,如今却落魄至斯,令李毅也是摇头。

第一百一十九章 民主集中暂停推行() 
在李毅那犀利目光的注视下,尚施别无选择,他没有勇气自裁,只能接受被俘的命运。

    “喝酒没错,喝得烂醉如泥也可以原谅,但因酒误事万万不可容忍。尚施将军勿要动怒,我已经替你将这个不成器的家伙打发了!”李毅盯着小帅的眼睛,希望找到他的弱点。

    尚施点了点头:“杀得好!”便沉默不语了。

    语言上存在障碍,使李毅无法与敌将充分交流,他费了半天劲,仍无大的进展,不由得长叹了一声,催动黑风与驮着尚施的坐骑,二马一阵小跑,在雪地里留下了两排清晰的印迹。

    待李毅回转太平村,已经接近午时,此时战斗早已画上圆满的句号。汉军阵亡数十将士,伤者突破了一百,比起全歼敌军的战果,可谓是一场完胜了。

    由于是夜间偷袭,溃退的散兵游勇,大多误入了断魂谷,被王磊打了几场漂亮的伏击,为这场战役完胜对手,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绕路汉境的败军,遭遇汉兵的追杀,只逃出小半。

    几百漏网之鱼,拼死拼活逃出险境,把胸中的仇恨,再次洒向辽西大地的汉人。可怜的大汉子民,不知有多少丧命胡刀之下,也不晓得多少女子被劫往北地。面对这惨无人道的屠杀和欺凌,老天泪流满面,在冷酷无情的现实下,那泪水化作片片六角冰晶,洒落于辽西大地。

    又是一战定乾坤,太平城中沸腾了,百姓奔走相告,将士欢呼雀跃,这一场大胜不同以往,是在占尽劣势,龟缩城中,突然寻到了对手的死穴,而一击必杀,制敌于万劫不复的深渊。

    太平客栈,张英、于冰等一众人物,正盘膝而坐,享受着火炕那无尽的温暖。

    “有命享受暖炕,全亏张兄指挥若定!”张盛满脸笑意。

    “此次以少胜多,以弱欺强,能够取得完胜,与师父的预筹帷幄密不可分!”宋智负责城池的防务,他是唯一没有参与此战的高级将领,虽未立新功,却是乐不可支。

    “不要王婆子卖瓜,自卖自夸了,咱们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面临的困境却少有预见!打了人家的孩子,大人迟早会找上门来,想一想今后吧,怎么面对数万铁骑!”见众人已经有些飘飘然,张英及时泼了盆冷水。

    这一针镇静剂,打得非常及时,屋内立刻寂静无声。沉默多时,薛信翻了翻牛眼道:“咱们这不是捅了马蜂窝,吃了一百来一千,灭了一千送一万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是啊!这可怎么办?”

    “可不是,咱们实力终究有限,如果鲜卑人全窝出动,岂不是必败无疑?”

    张英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帮大老粗,只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便把他们打回了原形,从极度乐观,坠入悲观惧战!

    “唉!”张英不由得叹了口气:“都别瞎起哄了,我们这万把人,能入檀石槐的法眼?大家都是瞎操心,我也想往自己脸上贴金,可是也得有那么大的脸!”

    众人爆发了一阵哄笑,旋即又恢复了活跃的气氛。

    “素利来就来,咱们擦亮了枪尖,磨快了钢刀,等着他来引颈受戮!”

    “姜兄此言对极,咱们再来个趁夜劫营,任他几千、几万人,还不是锅里的肥肉,等着咱们品尝!”

    张英眉头紧皱,这些人胸无点墨,只能惹烦添乱,却拿不出半点主意,望着侃侃而谈的汉子,她真的无言以对了。

    “尚施被逮住了!”李毅兴冲冲的进了屋。

    此言一出,如同沸油中浇了一瓢热水,立即炸开了锅。

    “肃静!闹闹哄哄的,是逛市场,还是商议对敌之策?”看到这混乱不堪的局面,李毅如同被浇了一盆冷水,滚烫心立即凉了半截。

    **********,是李毅所极力倡导的,因而局面虽乱,于冰、张英都极力容忍,未到便是让这个倡导人亲眼一见。

    制度是不错,但需要所参与的人员具有一定素质。而一众将士功夫大有长进,学问见识却始终原地踏步。看起来人才匮乏,已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以至于李毅三人较大后脑勺,忙得不亦乐乎,仍是顾此失彼,无法面面俱到。

    理想太丰满,现实很骨干。两者见存在差距巨大,要推行民主,需首先建立起一定氛围。

    “今天到此为止,大家散了吧!”于冰终于忍无可忍,遣散了这些呱噪不止的汉子。

    众人大多不明所以然,离去的途中谈兴依旧。

    只剩下李毅三人,于冰嘻嘻一笑,笑声中暗含着嘲讽道:“哥哥都见识了,与一群大老粗谈论战略战术,无异于对牛弹琴,有这时间,还不如操演攻防阵守呢!”

    “前几次还是秩序井然,谁知这回却原形毕露了。”李毅甚是无奈,他将两手一摊:“咱们还是言归正传,把未完的话题做个结论吧!”说着便习惯的将目光转向了张英。

    “看我干什么,我又没神机妙算之能。”众将领离去,张英的神情又变得坦然自若,特别是语音也恢复了正常。

    “别闹了,小心别人窥破了秘密!”李毅开门探头,四外望了望,未见半个人影,这才把房门掩上。

    “没发现,哥哥到变得小心谨慎了。”张英一阵咯咯娇笑后,缓缓收敛了笑容道:“咱们能安宁些时日,这还是不能预料的。”

    “何以见得?”李毅追问了一句。

    “其中道理简单明了,素利营地与咱们的太平城相距不近,待他得知尚施部大败,在召集各路人马,至少要半月以上。若素利出兵果决,二十天后将兵临城下。”张英柳眉微挑,沉吟片刻道:“但世事难料,若鲜卑部落内生出些许变故,也就是存在不同声音。或者自然气候站在咱们这边,那么鲜卑军出兵时间将大大延后。”

    “姐姐所分析甚是有理。”于冰连连点头道:“只盼着天降大雪,把鲜卑人封锁在草原大漠之中!”

第一百二十章 筹划和谈明争暗斗() 
天降暴雪的几率有多少,李毅也不确定,但他想到张英的前一句话:“不同的声音!”若是鲜卑人中坚决反对出兵的声音占了上风,那可是太平百姓之大福!

    “我有一策,不知是否可行?”张英神色显得有些犹豫。

    张英被视为太平定海神针,她也有犹豫的时候?什么话让她吞吞吐吐呢?“但说无妨!”李毅望了她一眼,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和期望。

    “我想与鲜卑人言和!”张英欲言又止,她沉吟半晌,终于还是说了出来。

    “啊!”于冰惊呼了一声,她下意识的望了望窗外,见屋外静悄悄的,没有半个人影,这才压低声音道:“前几仗打得顺风顺水,将士斗志旺盛,此时言和恐怕不妥。况且战与和的决定权,并不在我们手中,即便我们言和,鲜卑人能改变主意吗?”

    “我们与鲜卑人的冲突,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自到达太平村的第一天,我就盼望鲜卑人能够罢手,若是能用谈判的方式,终止这场不必要的冲突。”李毅站起身来,遥望着北方,眼神中充满了对和平的想法。

    两人均无激烈言辞,反倒或多或少对停战言和表示赞同,这令张英感到一丝的欣喜。看起来和平仍是主流,张英的信心更加坚定了,她会心一笑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史料告诉我们,主和多被视为投降,而汉鲜矛盾尖锐,在此风口浪尖与敌和谈,其危险性更大。因而要谈和,还需秘密进行。”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上一次差刘平放火烧村,做得异常隐秘,但最终还是大白于天下。想不让人知道,难啊!”于冰满面愁云。

    “放火烧村走漏了消息,是因内鬼在作怪。好在未造成负面影响,反倒赢得了众多百姓的心。”张英面现一丝杀尽,不过稍纵即逝,顷刻间又恢复了柔和与温善:“有时候鲜卑人反而更可靠!”

    “姐姐是说”于冰神色恍然。

    “对!就从俘虏中挑选和平使者,让其带回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即便不成功,也生不出恶果!”张英露出了一丝阴冷的笑容。

    素利暴跳如雷,他拍着案几狂吼:“蠢猪!笨蛋!全部是没用的废物!”接着便是器皿的碎裂声。

    自从尚施私自出兵,素利便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尚施作战勇猛,胸无城府,被素利视为心腹,因而给了他最大的权力。但就是这一份偏私,害了几千精锐。

    发了一顿脾气,素利慢慢平静下来,他开始思索那个李毅。

    李毅!一个地位卑微的汉人,一月前还默默无闻,怎么转瞬间便摇身一变,有如神助一般,吃掉了自己的一个部落?这个人有什么本领?他是项长三头,还是肩生六臂?

    素利是鲜卑年轻一代的佼佼者,他多次跟随檀石槐东征西讨,特别是三年前与大汉一战中,立下了不世之功。

    熹平六年,因鲜卑连年入塞抄掠边郡,汉帝刘宏命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各率骑兵万余,分别从高柳、云中郡、雁门郡出塞,分三路进攻鲜卑。

    汉军出塞后,鲜卑首领檀石槐采用了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术,将西、中两路汉军,毫无悬念的打得大败。而对夏育合围却出了意外,阙机部没有按照指定的时间到达,槐头部畏缩不前,只有越勒与弥加两部进入战场,虽然是兵力倍于汉军,但低劣的装备,成为鲜卑人的死穴。

    青铜刀、狼牙箭、粗制皮衣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守,都不能与汉军的钢刀、雕翎箭、制式甲胄等相提并论。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大帅越勒在激战中,被夏育所斩杀。

    鲜卑主将阵亡,大军面临溃败,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时为小帅的素利临危不乱,他一改硬拼硬打的战术,运用骑射之术,远远的缀住汉兵。这一战术充分发挥了鲜卑军的骑射优势,消耗夏育的有生力量。两军缠斗一昼夜,夏育所领汉兵因意志崩溃而大败。

    此战功勋卓著,素利被提拔为大帅,不过他少年得志,也引发了多方的羡慕嫉妒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素利未研读孙子兵法,但他却明白此中道理。为尚师一部报仇雪恨势在必行,但这伙诡异的汉人,令素利摸不着头脑,为了稳妥起见,他详细的询问了太平城的情况。

    素利重新梳理了一遍,从首次设伏,到二次还是山谷设伏,最后一次虽是偷营,却也没离开设伏!

    接连的惨败,除了己方疏忽大意,还因汉人精于算计,善于施展阴谋诡计,特别是伏击战术。

    汉人据城防守,己方不善攻城,若是贸然出兵,定无胜算。如果不出击,那用何种手段复仇呢?鲜卑人的血不能白流,特别对手是汉人,就更要以牙还牙了。

    怎么办?素利绞尽了脑汁,连续琢磨了几日,终究没想出良策。而素利的部下,早已是群情激愤,数度来到中军大营请战。面对一腔热血的男儿,素利只能好言劝说,用冬季不宜出兵,槐头、阙机等强敌虎视眈眈为理由,将激愤的将士安抚住。

    本以为风平浪静,却万没想到,两位小帅的到来,左右了战略进程。

    小帅轲普年过四十,为部落中的元老重臣,他的威望直逼已故大帅越勒。对这个后生小子,轲普还是有几分钦佩的,但提拔素利为大帅,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若不是那次意外,这个大帅十有**,已是轲普的囊中之物。

    另一位小帅烈帆二十出头,比素利要大出两岁。同是年轻有为,论武功,两人旗鼓相当,拼才智不分伯仲,排资历,烈帆还有胜出一筹。凭什么素利升为大帅?就凭他撞上了好运气?三年来,烈帆就没有服过这个年轻的大帅。

第一百二十一章 素利亦为内忧困扰() 
两年来,檀石槐身体每况愈下,对下属的控制力也是逐渐降低,各部落之间出现了摩擦,并逐渐升级。由于素利受到内外困扰,因他资历浅威望不足,不得不隐忍不发,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

    自从升任大帅,素利便有一种被架到火上烧的感觉,内忧不断,外患频发,他按下葫芦浮起瓢,这才有亲自出外巡视,与槐头部卒狭路相逢,杀了个你死我活,差一点一命归西。

    不过那一次意外,改变了许多人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