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美女闯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未等李毅落足,他突觉一股恶风,直奔自己的软肋袭来。“啊!”李毅大喝了一声:“贼人,你竟敢偷袭!”李毅退步撤身,以最快的速度,避开了强敌的袭击。

    那人藏在门后,他势在必得的一招,居然走了空,心中一急,又刺出了第二枪。

第七十三章 兄弟重逢情真意切() 
李毅是用枪的行家,自从看到那人用的是枪,就引起了他的注意。而这匆忙攻出的一招,看起来毫无章法,让李毅辨认其招法路数落了空。

    但如今李毅的武艺突飞猛进,他已不是当初来到太平村,那三脚猫的功夫了。

    自从与蔡邕等分别后,三人针对这一段时间,与官军交手经历之得与失,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

    首先是肯定成绩,经过简短的集训,于冰的功夫进步显著,李毅也有所提高,三人的总体水平上升是毋庸置疑的。

    但三人明显存在不足,分用枪、刀、剑三种兵器,配合上缺乏默契,威力上也不尽如人意。三人的水平,不要说与一流高手交锋,便是对阵二流武将,李毅、于冰也不是敌手。

    知道存在不足,就要及时补救,鉴于李毅学习新招困难重重,只有提高枪法一条坦途。而长枪在对阵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三人最后决定,对枪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在真定与贼交手时,李毅就觉察到,自己的武功存在缺陷,他曾试着做了微小的简化,但没得到他人的确认,还是不敢轻易用来对阵。

    如今要改进功夫,李毅便将那些创举展示出来,于冰看了不住的点头,她笑道:“咱们所用的枪招太花哨了,经哥哥的改进,失去了很多观赏性,但却变得简洁明了,更靠近实用化了!”

    “义父的家传枪法,估计经过多次演变。最初创立时的简陋,到逐渐完善,直至达到巅峰。但进入火器时代,冷兵器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即便枪法出神入化,也无法与荷枪实弹的真家伙抗衡。随着从战场走向舞台,招法中免不了掺入一些花哨的动作,这也符合适者生存的原理。”张英停顿了片刻,又道:“如今咱们要做的是逆向工程,把那些对实战不利的部分剪除掉,直至留下的全部是精华。当然这条路十分艰难,好在我们有几个有力因素,首先是有极具创造力的大才子!”

    作为唯一的男性,张英口中的才子,当然指的是他了,李毅微微一笑道:“才子愧不敢当,一个毛头小子而已!与英儿聪明的大脑相比,李毅真是自叹不如!”

    “我只是记忆强大罢了,虽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套武功印在脑中,但大脑也被禁锢了。哥哥具有天马行空般的思维,便是为创新和改进而生的,只是欠缺判断力,不过有我们姐妹在,这全然不是问题。”张英笑了笑又接着道:“这就是咱们具有的第二个有力因素!”

    三人患难与共,同心协力,相互信任,结成了极具威力的小团体,充分显现出,三个一相加大于三喜人景象。不过这是建立在强大外部威胁上,若是外敌不存在了,内斗是否发生,李毅也不得而知。看起来要维持这一稳定关系,就必须让外敌存在,就是没有敌人,也要人为制造一个敌人,就算是假想敌也可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李毅有所感悟。

    “第三个有力因素,是无敌天下的剑法。虽然还未领悟其中精髓,但在招法的连贯性,以及攻防组合,运劲用力等方面,都有许多的借鉴之处!”张英想到了师父,她停住了话语。

    想到师父的不只是张英,还有默不作声的于冰,她的感情丰富,被张英那转瞬忧伤的神情所感染,也不禁有感而叹息。

    三人同心,其利断金。全力以赴的研究,不厌其烦的拆解印证,在付出无数辛劳与汗水之后,那套极为普通的枪法,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功夫有了突飞猛进,便急于进行实践检验,如今便是最好的机会。见敌人的大枪已经刺来,李毅力灌枪杆,疾速向下猛击,正砸中对方的枪尖,敌人只觉得大枪重有千斤,立即拿捏不住,不得已松开双手,大枪跌落在地上。

    能够一招制敌,证明李毅的眼力、预判能力和枪法的熟练程度,都有了长足进步。用枪杆猛砸对方的枪尖,把杠杆的力学原理发挥到极致,才是这一招的妙处,这就是所谓的四两拨千斤了。

    那人大枪落地,他“啊!”的一声大叫,惊慌失措的冲了出来,企图重新拾起地上的长枪。

    随着那人现出原形,李毅却是一声惊呼:“三弟!是你!”原来此人正是日思夜想的李三。

    三弟!这个亲切的称呼,已经半年多,没人这样称呼李三了,而除了他亡故的兄长,用这一称呼叫他的,也只有半年前来到太平客栈的李毅。李三如同触电了一般,他身子骤然间停在半途,侧转头望向门外。

    “大哥!”看到那个熟悉的面孔,李三确认了自己的判断,他不过一切的扑了过去,像个孩子一般,扑进了李毅的怀中,便泣不成声了。

    李毅也张开双臂,用那双结实的臂膀,将这个相处只有十天的弟弟,紧紧的抱住,他也有些哽咽,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哭哭啼啼的,成什么体统!”张英正在另一边搜索,她听到李毅的惊呼,早已赶了过来,但见到兄弟俩亲密的样子,不便过早的打扰。两人却迟迟不分开,她才不得已进行了提醒。

    李毅松开了双臂,他望着面前的三弟,见他的个子长高了,那单薄的身体,却依然如故。衣服也是上次那件粗布衫,经过半年的风吹日晒,已经多出了两个破洞。看得出来,李三的生活艰辛依旧。

    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李三消瘦的身子微微一颤。“师父!”他习惯性的跪倒在地上,以头触击地面,发出沉闷的“咚咚!”声。

    望着李三那老鼠见猫的神色,终于见识了张英的威严。李毅无奈地摇了摇头,见张英还板着面孔,他却沉不住气了,一把拉起李三道:“她是我的兄弟,你也是,以后改叫她哥哥吧!”

    李三没有说话,却用犹豫的眼神,看着一旁的张英。

    张英扑哧一笑道:“大哥都发话了,有谁还敢不从!三弟,自现在起,咱们便是一家人了!”

    见张英表情变得轻松自然,李三终于露出了笑脸,他抱拳当胸道:“小弟祝贺两位兄长相逢!”

    “不是两位,是三位!”于冰在客栈的外面,心中忐忑难安,她竖起耳朵,听着里面的动静,李毅发出的那声呼喊虽然不大,传到她的耳中,却是无比的震动。她再也顾不得什么马匹财物,立即不顾一切的循声而来。

第七十四章 太平村结怨东鲜卑() 
“这位姓于名冰字水寒,你应该叫她三哥!”介绍完于冰,李毅又指着李三道:“这就是我们的三弟!”

    “三弟,哥哥常提起你,他夸你精明能干,我还不相信,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于冰笑着打了招呼。

    见于冰神情和善了许多,虽是初次见面,李三也觉亲切三分,他满面带笑道:“三哥请受小弟一拜!”说着便要大礼参拜。

    李毅哈哈大笑道:“咱们自家人,何必拘泥那些凡节俗礼!”一把拽住了李三。

    “太平村何以化作一片焦土?是哪个王八蛋干的?村中百姓怎么样?是否还有幸免之人?”于冰一口气,提出了一连串问题。

    “快说,王仁、刘平、宋智、薛信都好吗?还有王衡、赵能,他们可还在世上?”兄弟重逢的喜悦,令李毅暂时忘记了一切,经于冰提及,他也是不停歇的追问。

    面对一大堆的问题,李三不知该如何回答,他犹豫片刻,想到事有轻重缓急,先挑选要紧的讲:“王仁、刘平等有一身的功夫,当可安然无恙,王衡、赵能也无大碍,乡亲们绝大多数都幸免于难,如今躲进了深山,天气还不是太冷,有窑洞和掩体藏身,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谁放的火,是不是大汉的官兵?”最关心的人都平安无事,李毅的心放下了,如今可以心安理得的复仇了。

    “汉朝廷的官军?怎么可能呢?他们忙着盘剥过往客商,不可能干这杀人放火的勾当!再者说,汉军早被胡人打怕了,轻易不敢踏出关门半步的!”李三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难道是胡人?”于冰追问道。

    “三哥所言不错,就是这些胡人所为。”说到杀人元凶,李三神色黯然了,他沉默了片刻,才讲出了全过程。

    原来自李毅、张英前后离去,众位徒弟便没了约束。王仁好学上进,自从学得枪法,他便勤奋练习。在王仁的带动下,薛信、宋智下足了苦功,就是刘平也不敢怠慢。

    经过一段时间,四人的功夫都有长足的进步,尤其以王仁为最,他禀赋极佳,身体条件优越,已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随着王仁武功的突飞猛进,他的名气也逐步攀升。先是王仁的一干狐朋狗友,拜倒在他的面前,后来十里八村的好事青少年,也都慕名而来。王仁的徒弟越来越多,赫然达到几十号人。

    当然王仁不同于李毅,他教徒弟有自己的原则,不论是亲还是疏,他都不可能倾囊而授。那些至交好友,便会多教几招,而远道而来的好汉,则少授两式。

    在这些徒弟之中,有十三人与他关系最为亲密,当然大多数天资也都不错,经他多方点拨,功夫练得也是神骏。这十三条大汉,更得王仁的青睐,对待他们仅次于三个结义兄弟。由于十三人常围着王仁身前背后转,几乎不离太平村半步,久而久之,被人称为太平十三狼。

    也是活该出事,由于从春到秋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村中长辈人都喜出望外,称今年是十二成年景。马上迎来了秋收,全村人都掩藏不住喜悦,没想到被人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自从大汉熹平六年,与鲜卑人一战惨败后,自太平村以北的所谓缓冲带,都被胡人划成他们的势力范围,每年收取保护费,已经变成了惯例。

    但今年也是邪了门,汉朝进内的乌桓人,也趁大汉日渐羸弱之际,蠢蠢欲动,积蓄力量图谋不轨。乌桓人前一步讨粮,拿走了村民的小半收获。

    太平村有王仁这样响当当的人物,也不是来个人就能抢走粮食的,但这乌桓人大有来头,其武功高强,本领不容小视。王仁曾与之暗自较力,最后也不得不知难而退。后来太平村人才知道,此人是乌桓大名鼎鼎的丘力居。

    丘力居的势力还未膨胀,但他的野心已经爆棚,趁大汉变弱,他要把自己做强。积粮买马扩充兵力,已经被丘力居列到了议事日程。而得知太平村一带风调雨顺,获得了大丰收,他便趁机大捞了一笔。

    乌桓以势压人,王仁技差一筹,只好吃了个哑巴亏。谁知乌桓人刚走,北方的鲜卑鬼又来了。鲜卑人征粮食已成惯例,而他们又逢草原大旱,牛羊没抢到秋膘,羊羔、牛犊也不比往年,得知太平村丰收,便加重了征收的份额。

    丰收在望,人们本该欢欢喜喜,但连遭盘剥,丰年却不如荒年!打发南胡已经让王仁等积压了满腔的怒火,而北胡的加征,无疑是火上浇油!而面对北胡的蛮不讲理,太平村民众爆发了集体抗租事件。

    见一村百姓不想当顺民,鲜卑人也收起了伪善的嘴脸,露出狰狞面目,动辄打骂,用暴力强行征粮。

    能力攀升的同时也助长了脾气,尤其王仁压着一肚子火,又曾经遭过胡人的毒打,早有一雪前耻之心。如今积压多时的愤怒之火终于爆发了,他抄起家伙便要冲上去拼命。

    不想刘平拦住了王仁,他的小脑袋瓜子不白给,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狠辣的主意,先任由村民与胡人爆发冲突,在集中众位兄弟,来个里应外合,将鲜卑人一网打尽。

    这一招还真不错,由于胡人早看扁了汉民,他们毫无戒备,被王仁等杀了个措手不及,无一人逃出罗网。

    王仁等只图眼前利益,是捞了一时的痛快,但随着事过之后,众人大脑清醒,才知道闯下了滔天大祸。

    纸里包不住火,迟早有一天,胡人会查得一清二楚,到那时,太平村将变成人间地狱。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王仁等急忙聚众商议。在这关键时刻,刘平又献出计策,劝告全村百姓,撤进深山老林暂避一时之祸,等躲过风头再想办法。

    王仁等都知胡人心狠手辣,皆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虽是后悔一时冲动,引火烧身,却也没有应对的办法。只好按照刘平的主意,分派人手逐一劝说。

第七十五章 鲜卑怒至空前浩劫() 
几十人派出去,一呼百应,大多数村民,都拖家带口,藏入了山中。俗话说:百人百心,难成一事。太平村有一千几百号人,要全部劝上山,又谈何容易?虽经多方努力,还是剩下几十口人。

    鲜卑人终于大举来犯,他们冲入村中,见人就杀,遇人便砍,虽有王仁等进行骚扰,还是有十几人死于非命。

    余下的拼命逃亡,或钻进高粱地,或逃入了深山密林,而王仁等也是且战且退,全靠地形熟知,才扔下几兄弟,撤入了深山。

    鲜卑人多势众,那可善罢甘休,他们集中人马,发动了疯狂进攻。

    关键时刻,又是刘平献计,分散成小分队,以山林作掩护,对鲜卑人采取蘑菇战。

    而鲜卑人能骑善射,要以平原为依托,进入密林后,失去战马的机动力,爬山却是他们致命的弱点。而在密林中,射箭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却被太平村人,指东打西,以多打少的采蘑菇战术,打得满地找牙,无端死伤了几十人,不得不撤出山林。

    鲜卑人报复不成,却吃了大亏,他们余恨难平,把太平村当成发泄的对象,在撤走时,燃起了一把大火,除了被抢走的财物,余下的全部化作了灰烬。

    打跑了胡人的进攻,王仁等欢呼雀跃,庆祝第二次汉胡交锋取得大胜。但喜悦之余,也为失去生命的兄弟,已经死难的乡亲痛心疾首。在这次冲突中,十三狼中一人阵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