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美女闯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前二人互有胜负,半斤对八两,谁都占不到半点便宜。而这次就大有不同了,李儒想了一个绝户计,在董卓面前进言,保举李肃出使建州,与李毅握手言和。

    这个主意听起来不怎么靠谱,尤其让李肃出使,董卓还真的下不了决心。但李儒晓以利害:“天下群雄逐鹿,以李毅势力最强,若摆平了他,那主公面临的威胁可就大大减轻了。”(。)

    :。:

第五百二十二章 定计策直臣反正() 
利益是最大的诱惑,听了李儒的进言,董卓真的动心了,尤其是李肃在西退之后,有点离心离德,这就更坚定了派他出使的信念。

    当接到这个烫手的山芋,李肃心中了了,知道这一行凶多吉少。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是抗命不尊,那死得将更惨。万般无奈,李肃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为了能顺利到达建州,李肃等乔装改扮成商贾模样,这才骗过李毅的耳目,神不知鬼不觉的进了建平城。

    雄赳赳的走上大殿,看到众文武分列两厢,却唯独不见建州之主李毅的身影,令李肃大感奇怪。

    正在左顾右盼,希望从人群中找到答案,却听贾诩一声斥责:“君不救天子于危难之间,却为贼人唆使,来我建州作甚?”

    李肃心中一惊,但表面却依然镇定自若,他不慌不忙的说道:“文和此言差矣,肃此次出使建州,便是奉我皇圣旨而来。”说着便把手一扬,一卷黄绸子十分醒目的映入各人眼中。

    “大胆李肃,你竟敢假传圣旨,还不给我拿下!”就在众人一愣之际,张英机警的大喊了一声,随即两名大汉蜂拥而上,一人将其按住,另一人心领神会的劈手抢过圣旨,将其递给了张英。

    随手轻抖,内容映入眼帘,原来是对建州文武大肆封赏,这是收买人心啊!老贼董卓还真不白给。

    除了封李毅为卫将军,其余众人也都官居显位。若是让老贼得逞,那众文武还真有感激他的。

    “你要干什么?对钦差无礼,是犯上作乱之罪,你难道不怕王法吗?”李肃被拿也是急了,他竟然咄咄逼人的质问起来。

    犯上作乱?又不是没做过!张英轻蔑的一笑,此时她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想法,理也不理的挥了挥手:“将李肃带下去。”

    两名大汉不由分说,拉拉扯扯便将一个李肃拖了出去,任他有千般的能耐,也挣脱不了控制,而喊叫更是无济于事。

    不见了李肃,张英这才一笑道:“诸君莫怪英太过唐突,实乃全非得以,才出此下策。”说到此处,张英便压低了声音,将心中的谋略一五一十的摆在众人面前。

    “好计策,我怎么没想到?”华雄极为佩服的感叹道。

    “就你,给张将军提鞋都不够!”管亥打了个哈哈,言语中却也充满了对张英的赞许。

    华雄非但半点都没有恼怒,还认真的点了点头道:“兄台说得是,不但是华雄不够资格,你******管亥也一路货色。”

    “哈哈!”管亥放声大笑,却是默认了华雄的言语。

    就在两员猛将逗来讥去的时刻,大儒蔡邕已经依计而行,手执墨宝刷刷点点,模仿圣旨的笔迹,用蝇头小字写了份血书。

    内容当然不言自明,便是以刘协的名义,痛斥董贼独断朝纲,已经恶贯满盈,需一忠臣将其铲除。这个锄奸除恶之人便是李毅,皇帝降下密旨,任命他为讨逆将军,挥师进入司隶除掉那大奸大恶。

    看到几乎以假乱真的笔迹,众人都对大儒交口称赞,与此同时,张英一声吩咐:“带李肃!”

    过不多时,李肃无精打采的进到了大厅,双眼忧郁的打量着众人,他心中知道大祸已然临头了。李肃并不惧怕死,但被老冤家陷害,让其得了逞,那自是不甘心,因而不免耿耿于怀。

    “快给先生松绑,是一场误会,请先生勿要见怪!”于冰一声吩咐,押解李肃的大汉有点脑子不够用,但命令不可违,还是极为迅速的解开了绑绳。

    李肃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刚刚还恶语相向,恨不得要除他而后快,片刻之际就来个翻转,对他极为的客气了。这还是其次,更为关键的是,这其中的玄妙。

    究竟葫芦里买什么药?李肃眨着眼睛,等待建州人出牌。

    “快为先生看座!”于冰又是一声吩咐,这才微笑着说道:“不知者不怪,原来是自家人,先生能深明大义,弃暗投明,实令于冰佩服之至!”

    越说越不知所云,李肃入赘五里雾中,他用疑惑的眼神盯着于冰,半晌才说道:“请述李肃愚钝,将军可否言明?”

    “呵呵!”于冰一笑之后道:“先生不要见外了,这里都是自家人,你如何入宫面见圣上,如何冒着危险把真正的诏书带出来,还是原原本本的讲述出来吧!”

    随着一抖手,一张血书轻轻的滑落到李肃的眼前,他伸手一抓,便迫不及待的扫了两眼。这一看不要紧,直惊得他冒出了一身的冷汗。

    但李肃是何许人也,随着他脑袋飞速旋转,顷刻间便琢磨出其中的原委,如今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忠于董卓,让李毅将其斩首示众。另一条则是及时应变,附和于冰的说法,编造一套谎言,与董卓彻底脱离干系。这样不但能保住性命,还能得李毅赏识,在其麾下获得一个不错的位置。

    不能再犹豫了,众目睽睽之下,李肃迅速做出了决断,他对着众人施了一礼,又极为自然的一笑道:“既然水寒已经洞察秋毫,肃也就不敢欺瞒了,这确实是臣下与圣上定下的一条计策,明以董贼之手假传圣旨,暗中则在其中夹带血书。实我大汉江山已到了危急存亡的地步,而环视天下,只有清刚忠心不二,全力与董贼血战到底。因而当今皇上才冒险一试,只盼望李建州能挥师西进,兵发长安,拯救大汉万里江山。”

    “讲的好,伟恭兄能全大义,我李毅为何不能进臣子忠心?”原来李毅并没有走远,他始终关注着事态的进程,得知张英又妙计频出,早已是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即闯进厅堂。但恐突然现身坏了大事,因而才暂时隐忍,直到李肃说出一番惊天之言,这才按耐不住闯了进来。

    “哈哈,久仰清刚兄大名,今日能够得见,真是三生有幸!”李毅自虎牢关一路追击董贼,直追到长安城下,数度的交锋,打得西凉军望风逃窜,只要提起李毅的大名,董卓兵将便心惊胆寒。因而对李毅敬仰者不在少数,李肃便是其中一员。(。)

第五百二十三章 定计策二讨董卓() 
“伟恭兄客气了,李毅仅一介武夫,有些蛮力而已。”李毅心中已经乐开了花,但还是谦虚了一句。

    客气归客气,在一番寒暄之后,众人便心照不宣的合二为一,共同商量起来讨董大计。

    “还需劳烦伟恭兄大驾赶回长安,一是将董贼稳住,二呢?设法将老贼骗出坚城。”张英洞察对方,见李肃真心实意归复,便决定更上一层楼,希望他能潜回敌军心脏。

    李肃犹豫了一下,便微微一笑道:“李儒陷我于万劫不复,此恨未报心有不甘,肃即刻便回奔长安。”

    “祝君马到成功,我等恭候佳音!”李毅等施礼与其作别,目送着李肃带着随从离去。

    “如今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李毅有些得意的哈哈大笑起来。

    “哥哥高兴的不要太早了,要调虎离山,还棋差一招。”张英微微一笑道。

    “什么?还差一招棋,一招什么棋?”李毅一脸的不解,凝神思索却不得要领。

    “试想董贼得知我大军兵至司隶,他会离开长安吗?再借他一个胆子,谅此贼也不敢出坚城半步。”张英没有立即回应。

    “既然董贼对我建州军已闻风丧胆,那如何才能引蛇出洞呢?”李毅还是不明就里。

    “这就要借助他人了,若是西凉马家军出击”

    “不用再说了,我知道了!”李毅终于恍然大悟,他大笑道:“立即派人赶往司隶,只要马寿成一动,李伟恭才好施展手段。”

    “还不忙引蛇出洞,如今时机尚早,要火候恰到好处,才可诱使那老贼上钩。”张英摇了摇手道。

    这不是说了等于没说吗?李毅尽显无奈的神色,但万事已经筹划妥当,只等兵马部署到位,便可铲除恶贼了。

    不一日,素利、华雄各统兵一万,广打李毅大旗,诈称五万兵马,大张旗鼓的向西高歌猛进。

    等待了两日,赵云为开路先锋,李毅、张英、于冰、樊婵、甄俨、甄道领兵两万,沿着汉鲜交界处,浩浩荡荡开拔了。

    能带出樊婵,是有冠冕堂皇之理由的,因为司徒王允一族被灭,要为其报仇,只有他仅存义女手刃仇人,才让人心大块。李毅提出了这个理由,即便是蔡邕也无言以对,只好睁一眼闭一眼,默许了女子出行。

    而甄道能跟随前往,也是李毅使的鬼把戏,他言樊婵一女子孤孤单单,在军中多有不便,让甄道随行,带一队女婢,也好有个照应。这多少有些强词夺理,但男女授受不亲,樊婵虽然早晚是李家的人,但一日未行嫁娶礼仪,便要尊称礼教,因而一个女子在军中是行动不便。

    闻李毅之言,甄豫没有反对,蔡邕等也更不好多言了。

    至于甄俨随队前往,那是他经过一番锻炼,已经具备了治理一方的才能,让他随军出征,便是进一步得到历练,为将来委以重任打下坚实的基础。

    赵云等都是久经战阵之将,一路上当然保得平安无事,大军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了河套地带。

    自从南匈奴内部发生叛乱,羌渠单于被杀,河套地区便被部族长老所控制。但羌渠虽死,其长子于夫罗却活于世间,他虽身在河东,却无一日不想恢复失地。

    此次李毅出兵之前,便交给了贾诩一项重任,便是挑起南匈奴内部的争斗。贾诩接到这事关成败的重任,便丝毫都不敢掉以轻心,立即派出人手,一方面与于夫罗联络,承诺他若恢复失地,李毅可以鼎力相助。

    而另一方面,为了确保于夫罗能够以少胜多,并且有勇气出军,贾诩又下出一步好棋,在河套地区散播谣言,煽动汉族、羌族等异族势力,反抗南匈奴的压迫和统治。

    此法果然奏效,由于大汉内乱不断,早已对南匈奴失去控制,因而长老们便肆无忌惮的横征暴敛,将汉人以及其他异族盘剥至赤贫。贾诩的策略一出,便掀起了各族人民聚众闹事,一波接一波,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势头。

    南匈奴内部骚乱,使得初时大动其心,却不敢轻举妄动的于夫罗,下定了决心,并极力说服了持反对意见的弟弟呼厨泉。兄弟俩经过一番发展开拓,已经积蓄了两万多人马的力量,虽然比起长老会所控制的力量尚有不足,但外有援手,敌内有隐忧,这大好时机,恐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了。

    因而于夫罗兄弟俩一致决定,冒一次风险是值得的。于是尽起河东兵马,于夫罗突然杀入故地。

    由于是早有预谋,经过了一番准备,而长老们又忙于弹压暴民,分身乏术,无法抵挡对手的进攻。因而初始阶段,于夫罗与呼厨泉摧城拔寨,所向披靡,大有一鼓作气,夺回失地的势头。

    但长老们很快醒悟过来,暴民势小力单,不足为虑,而于夫罗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有了新的认识,众位长老很快达成了一致,开始调集兵马,组织有效的防御。

    关键时刻还得靠实力说话,长老会所控制的都是匈奴兵,而于夫罗所招募的兵马却以汉人为主,收复失地这个口号,对这些汉人可是不感冒的。况且长老会手握五万重兵,以众御寡,很快稳定了形式,将于夫罗、呼厨泉堵截在圜阳、圜阴一线。

    李毅等虽未探明前方形势,但从几座边城兵力空虚分析,可以断定南匈奴内讧已起,并成焦灼状态。

    “真是天助我也!”李毅不禁仰天大笑,笑罢豪情万丈的道:“兵法云军贵神速,趁长老会火烧眉毛,都在忙活着救灾,我们兵分三路,给他来个收庄包圆,再直捣黄龙!”

    如今是敌方兵力空虚,又处于毫无戒备的状态,不论采取何等战法,都能完胜对手。分兵之后,每一路人马也有五千之数,秒一、两座自然不在话下。而南匈奴兵马全为骑军,擅长的是野战,对守城没有太多的研究。

第五百二十四章 伐司隶借道南匈奴() 
因而三路大军由赵云、张英、李毅率领,兵进云中、五原、朔方三郡。大军抵达之处,可谓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几乎没有遭受什么像样的阻击,便将三郡全部收复。

    于冰和甄氏兄妹则托在后面,主要是接收城池,以及救治伤病,和后勤补给等事务。

    而樊婵则跟随在李毅左右,这也是张英、于冰的开明大度,为了进一步使其得到锻炼,才不做斤斤计较。

    有樊婵这个智囊把关,李毅少了许多冲动,使得局面一片大好,几乎是滴水不漏的第一个开赴南庭。

    此时的长老们如梦初醒,但李毅的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万马奔腾着扑奔南庭杀来。南庭的守军不多,而留下的几位长老也不甚懂得排兵布阵,见神兵天降,已然是手足无措了。待到呼喝着命令兵马奋力抵御时,李毅早已身先士卒,用挠钩套索等物,攀爬城墙而入,并成功打开了城门,将大军放入城内。

    兵马突破了城防,便击溃了长老们的心理防线,守军一片大乱的四散奔逃,同时将长老裹挟期间,没命的向城外奔逃。

    但樊婵早有预料,这个女中豪杰,镇定自若的在南门外打了个伏击,将敌军的重要人员全部留在了南庭,只逃窜出少许士卒。让这些丧家之犬前往圜阳、圜阴报丧,扰乱对手的军心,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南庭是南匈奴的大本营,军需物资,粮草等项应有尽有,得之便在短时间内不愁补给。

    但还是那句话,兵贵在神速,南庭初获稳定,李毅、樊婵便率领大军开拔。

    善于打落水狗,是李毅的专长,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