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美女闯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上召集众人开会商议讨贼大事。

    蔡邕曾为汉臣,虽遭奸佞所害,但其心仍忠诚于汉,蔡邕当仁不让,第一个发表了观点:“董卓身为臣子,却不守臣道,其废长立幼,欺上压下,独霸朝堂,滥杀忠义之士,犯下了十恶不赦之罪。为救天子于困境,主公应尽起建州之军,讨伐董卓!”

    刘陶、路粹、阮瑀等也随声附和,要坚决打击董卓,维护朝廷正统。dudu2;

    进程都在张英、李毅、于冰的掌控之中,蔡邕等人的言语,表明他对汉朝忠心不二。

    贾诩深谋远虑,他通过察言观色,探知李毅、张英、于冰的心意,于是胸有成竹的道:“董卓害国害民,为天下人所不齿,我主当高举正义之旗讨伐之。但请董入京,正是袁公之策,其出尔反尔,如今却号令天下共讨,可见袁本初居心叵测,我主需小心此人!”

    袁绍、袁术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纠集天下群雄讨贼,却不出动主力,这都是些只靠嘴,不用腿的投机分子。无怪乎讨贼声势浩大,却落得雷声大雨点小,以失败而告终!贾诩提醒得不错,但李毅、于冰均未将袁绍放在心上,就算智谋过人的张英,也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也并未重视贾诩之言。

    李毅等一反常态,自始至终一言不发,令赵云摸不着头脑,他是接收讨伐檄文之人。讨伐张梁令赵云伤透了心,但灵帝驾崩让他希望之火重燃,就算主公不出兵,他也得起辽西之师,去进他的一份忠心。赵云忍俊不禁道:“董卓逆天而行,犯上乱政,此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我赵云愿为先锋,为主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擒拿这乱臣贼子!”

    李毅手下多为忠诚正直之士,这忠正也是双刃剑,虽然李毅可以做撒手掌柜,但恐其反噬,对大汉不敢露出觊觎之心。

    赵云是这一次出兵的主角,没有他辽西郡守的大旗,李毅便师出无名。而且吕布勇猛天下无双,只有赵云可以与其一较高下。见赵子龙请战,李毅心中暗喜,他终于按耐不住,拍案而起道:“就依子龙之言,这个先锋官非你莫属!”dudu3;

    见李毅沉不住气,过早的亮出了底牌,张英无奈的摇了摇头。张英只好提前开口道:“董卓虽倒行逆施,但其手下猛将如云,特别是新近收了一员悍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此言在京畿广为传颂,可见吕布之勇,天下间少有与其匹敌,子龙虽为我军第一勇将,但与其交锋也要倍加小心!”

    自出世以来,赵云经历数十战,不论是群攻还是单打独斗,他均未尝败绩。虽是常胜将军,却无骄娇二气,上至李毅,下到普通一兵,都十分敬重赵云之高尚品格。赵云有勇有谋,闻张英之言,他微微一笑道:“文苑兄莫要用言语相激,云如为先锋,当不惧天下诸将,何况一匹夫乎?”

    人不能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若是未战而先惧,必会败于敌将,见赵云信心满满,张英微微一笑道:“吕布乃有勇无谋之匹夫,确无法与文武双全的子龙相提并论,子龙机智果敢,洞察战场形势,是吕布所无法企及的。但吕布有举世无双的体魄,还有世间难寻的赤兔宝马,以及精美绝伦的戟法,恐当世无人撼动,子龙且不可掉以轻心!”

    吕布一战成名,自眼线将消息传回,李毅手下兵将皆知其骁勇异常,赵云又何尝不知?但他自出世以来,每战必胜,所向披靡,经历的大小阵战比吕布多上数倍,这也奠定了赵云与吕布一战的决心。但面对张英的善意提醒,赵云也是心生感激,他道:“多谢文苑兄的提点,云自当尽心竭力奋勇争先,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见众人都无异议,于冰道:“此次出兵将千里奔袭,是一次无后方无补给的作战,所有将士都将轻装上阵,大军出辽西之后,便急行军赶往毋极,甄老伯会为我补充所需的!”。

第三百九十二章 蔡家有女初长成() 
readx;新年已过,蔡家搬迁建平已经七年。这七年间蔡家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夫人为他又生一女,蔡邕为女儿取名蔡珩。妹妹蔡珩小姐姐蔡琰整整十岁,她也如姐姐年幼时一样聪明可爱。姐姐蔡琰从一个小女孩摇身一变,成了亭亭玉立、满腹经纶的少女。

    女子满十五被称为及笄之年,其意是到了婚嫁的年龄。蔡琰芳龄十六,生得俊俏秀美,以她蔡家身为书香门第,父亲蔡邕是当世之大儒,她受其父亲的影响,勤勉攻读,通读四书五经,音律、术数等也有一定的基础。

    一家女,百家求。以蔡家在建平的地位,已被媒人踏破了门槛。但蔡琰眼光高远,对众多的求婚者毫不动心。哪个少女不怀春?蔡琰虽是大家闺秀,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在严父蔡邕的系统培养下,严守三从四德。但她还是芳心暗许,早已有了意中人,小姑娘看上了英俊睿智、博学多才的张英。

    女扮男装的张英玉树临风,是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初识张英时,蔡琰还是一个不通事理的小姑娘,但张英常往蔡家借书研读,逐渐在她的心中烙上了博学多才,智慧超人的好印象。最初蔡琰还以求知的姿态,遇到疑难问题,便向张英、于冰或李毅求教。于冰、李毅在上知之甚少,随着蔡琰年龄增大,二人都没有做老师的能力。而张英则截然相反,她勤学好问,又热衷于文史,所积累的知识不断增加,感悟也越来越深刻,就成为蔡琰追问的对象。张英本是女子,也不会避男女之嫌,对蔡琰是有求必应,都给予详尽而准确的解答。

    随着蔡琰步入青春期,身心逐渐发育成熟,她便心生情谊,在与张英探讨问题时,便会流露出羞涩的神情。接连几次后,张英也瞧出些端倪,她心中警觉,开始有意疏远蔡琰。但张英哪里知道,她知识渊博、计无遗漏、百战百胜的高大光辉形象,早在蔡琰心中扎下了根。

    提亲的媒人连续蔡琰拒绝,蔡邕脸上有些挂不住,他让夫人试探蔡琰的口风。夫人回话:“咱们的这个宝贝女儿,喜欢上张文苑了!”dudu1;

    蔡邕听了心中暗喜:张英的文韬武略,放眼全天下,可称得无出其右。而张英并无妻室,年龄虽然是三十出头,但看上去也就是二十挂零。如果张文苑能成为自己的女婿,那可是他蔡邕求之不得的。

    蔡邕本以为了解张英的一切,但他哪里知道张英是女儿身。蔡邕主意已定,他叫来学生路粹,让他登门求婚。

    路粹来到新建的李府,正逢张英一人。路粹与张英闲聊了几句,他话锋一转道:“粹受恩师所托,为昭姬妹妹提亲,大小姐与文苑乃天造地设的一对”

    张英自从察觉出蔡琰暗恋自己,便是敬而远之,为了勉去不必要的误会,也减少了去蔡府的次数。本以为蔡琰能慢慢淡忘,没想到这个痴情的丫头,竟然派人来提亲,弄得张英是哭笑不得。

    “英早已明誓言志,此生追随主公,不助其成就大业,便无以为家!”不等路粹把话讲完,张英就迫不及待的打断了。张英遇事冷静,那可是李毅势力中首屈一指的,但她今天却一反常态,显出从没有过的手足无措。dudu2;

    路粹一脸的尴尬,他愣了片刻一笑道:“昭姬才华出众,乃女中魁首,文苑若错过这次良机,恐再无此等佳偶!”

    看到路粹面红耳赤的表情,张英知道自己行事过于急躁,如果直截了当的辞了这门亲,不但路粹面子上挂不住,蔡邕也是烧鸡大窝脖,还是想个补救的措施为妙。平日只要眼珠转一下,就是一个主意,可是今天不知怎的,只觉得心焦气躁,就是无计可施。张英不禁叹了口气道:“琰儿是我看着长大的,我始终把她当作妹妹看待,一时还难于转变观念,待我好好想一想,在给先生答复!”

    婚姻乃人生之大事,决不能草率行事,是当三思而后行!路粹想至此处,也就心平气和了,他微微一笑道:“文苑尽可以慢慢考虑,只要在天黑前给个答复便可!”

    张英苦笑了笑,她皱起眉头,背着手踱起了方步,不停歇的走来走去,路粹的脑袋也随之反复摆动。

    首先,女子身份是万不可泄露,若被别人知晓了真是性别,那之后便故步自封,再无出头之日,十多年的努力将付之东流,这片基业再想发展壮大势必登天。dudu3;

    若是不明说,那用什么来封上蔡家的嘴呢?就在无计可施之时,张英突然想到了李毅。由于她和于冰不能生育,始终假惺惺的催促李毅另娶,虽说每次都被丈夫拒绝,但难免口是心非,不想另娶她人。平乱黄巾在甄家,李毅便流露出对甄姜的好感,只是自己与于冰从中作梗,把太史慈与甄家大小姐陪了姻缘。

    自那以后,李毅就从未动摇过。也许是平凡庸俗,入不得他的法眼,这个家还维持的其乐融融。蔡琰知书达理、温柔善良,可是难能可贵的好女子,如果接她入门,也不会破坏和谐相处的气氛。

    随着家业不断壮大,若是常年在外征战,恐内臣尾大不掉,若想消除这一隐患,蔡琰是绝佳的人选,她那聪明伶俐,具有一定的从政天赋,只要对琰儿稍加培养,守住这份家业,还是能做到的。

    为了找一个贤内助,也为了成就霸业,张英犹豫半晌,终于做出了决定。张英:“蔡大小姐饱读诗书,才貌俱佳,取得哪个人抱得美人归,那可是他的福分,只是英自知是无福之人,不敢有此贪念!”

    路粹等了多时,见张英对蔡琰连声赞许,他以为成了定局,没想到张英话锋一转,竟又是推脱之言。路粹的心立刻凉了半截,他那张笑脸又阴云密布。

    张英暗自好笑,她又接着道:“我们建平首屈一指,天下间也是出类拔萃的才女,谁能配得上她呢?”(。)

第三百九十三章 福兮祸兮难以预料() 
readx;路粹心道:与蔡大小姐相匹配的人还真不多,张英是绝佳人选,除了他还有谁呢?路粹搜肠刮肚的想着,又被他一个个的排除了,他突然想到一人,不禁脱口而出:“是我家主公,只有雄才大略,胸怀天下的英主,才能与昭姬相提并论!”

    见路粹一语道破天机,张英心中一酸,但她马上换成一副笑脸道:“君子所见略同,我家主公至今无没有子嗣,这也是全域百姓所关注的大事,为了全境的百姓,我与先生联手促成主公和琰儿的婚事,将成为建平的美谈!”

    李毅始终不娶,令众文武挂怀于心,若是成就主公与蔡琰的因缘,那么众人也都能心Щщш。。lā而自己不枉恩师之栽培,去了他的一块心病,也能回去复命了。

    路粹辞别离去,经凉风一吹,他才有所清醒,自己此趟是为张英与蔡琰牵线,现在变成了李毅,虽说他是主公,但未经恩师点头,也不知大小姐是否愿意,自己就私做主张,篡改得面目全非,这可怎么回复恩师呢?

    一路上嘬着牙花子,路粹回到了蔡府门前,他犹豫再三,终于迈步进了门。蔡邕早就盼路粹望眼欲穿,见他那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心知不禁一沉。

    见老师也变了脸色,路粹更是不知所措,但该说的还是要说,他把心一横道:“主公大事不成,张文苑誓不娶妻,弟子有负恩师重托!”

    这已在蔡邕的意料之中,男婚女嫁需两情相悦,张英不愿意,自己也不能强逼着她娶了女儿!蔡邕叹了口气道:“文苑胸怀大志,是个难得之才,只可惜她在自己的事情上不知变通!”dudu1;

    见蔡邕神情稍有失落,路粹不知道是不是该开口,他犹豫片刻道:“张文苑欲为大小姐做媒,将她配与主公,不知恩师以为如何?”

    蔡邕愣了一下,他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了微笑,李毅事业如日中天,可谓前途一片光明,不知有多少女子想踏入李家门槛,只可惜他的眼光太高,竟没有一人能打动他的心。蔡邕自信琰儿有此资本,他微微一笑道:“若是能促成此事,也不失美满姻缘。文蔚稍候片刻,待我探一下夫人的口风!”

    李毅清正刚直,大公无私,心中只有天下百姓,称得上是一位明主,如果女儿能嫁给他,也称得上天作地合的一对!蔡邕心中美滋滋的,他嘴中说是与老伴商量,实际上是征求宝贝女儿的意见。

    蔡琰闻到风声,她正怀揣小鹿,趴在窗棂上期盼着佳音,见父亲喜上眉梢来到后院,她心中也是喜不自胜,赶紧坐回了原位,装作若无其事样子,捧着一本书苦读。

    蔡邕叫上夫人,老两口敲开了蔡琰的闺房。蔡琰毕竟还是个孩子,她尽可能掩饰自己,却也还是面现羞涩之情。蔡邕一使眼色,赵贞微微一笑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此乃天经地义,父母为你选了个好人家,那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他是我们家的常客,也是你父亲的忘年交,不知我的宝贝女儿是什么心思?”

    李毅三人中,除了于冰近年少往蔡府,张英避嫌也减少了次数,要说常客还真得是李毅。但蔡琰先入为主,母亲的话一出口,她就判断为是日思夜想的张英。只见蔡琰眉宇含笑,面颊飞红,不禁低下了头。dudu2;

    见状蔡邕心中甚慰,他哈哈大笑道:“琰儿既然钟情于清刚,我这就令文蔚前往主公府上!”

    听到清刚二字,蔡琰不觉心中一震,怎么会是他?母亲不是问过吗,我虽未点明,但聪明人都能听得出来,难道母亲糊涂了?还是张文苑瞧不上我?

    蔡琰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她幽幽地道:“请父母收回成命,女儿宁愿陪伴在双亲榻前尽孝,也不想再嫁人!”蔡琰是打定了主意,她非张英不嫁!

    见女儿说出了傻话,蔡邕把脸往下一沉道:“子女的婚姻只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父视你为掌上明珠,才千依百顺的征求意见,没想到你却变本加厉,竟说出这不成体统的话语!今日就由不得你了,不论是否顺心,这门亲事就此定下!”

    蔡琰从未见到父亲发这样大的脾气,但关系到一生大事,蔡琰也毫不示弱,她把笑脸一扬道:“父亲若是逼着女儿嫁过去,女儿便死在你的面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