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美女闯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公孙瓒继续追剿抵之,不但将其诛杀,还杀戮了乌桓族众数万,自此乌桓人闻其名而心有余悸。幽州牧刘虞宅心仁厚,见公孙瓒嗜杀成性,起了不忍之心,及时阻止他的暴行,对乌桓人采用怀柔政策,以利进行安抚。乌桓死伤惨重,对刘虞感恩戴德,自此顺服不再生事。

    随着贼首与头颅传至京师,升刘虞为太尉,封襄贲侯,后又升为大司马;升孟益为杨武将军,封为潘侯;封公孙度为凤乡侯;公孙瓒为奋武将军,右北平太守,封为蓟侯。

    李毅方并非一无所获,赵云因先平张梁,后剿灭二张,均立下赫赫战功,也被封为乐亭侯。

    丘力居被害,留下一子楼班尚幼,其被赵云认做义子,平日教授其武功兵法及为人之礼,与楼班日久情深。押解蹋顿至柳城,楼班得知父亲被害,不禁失声痛哭。

    与樊娟婚后多年无育,赵云对楼班甚是疼爱,此时义兄亡故,便将他视为己出。赵云对楼班道:“杀父仇人就在眼前,你若是报仇,现在便可动手!”

    楼班受赵云影响甚深,其心仁慈宽厚。而蹋顿平日对他甚好,有如亲兄弟一般,现明知从兄是杀父仇人,刀也举在了半空,却发了几次狠,都无法落下!楼班擦了把眼泪道:“兄长,你走吧,我不杀你!”

    楼班的大度,让蹋顿感到十分震惊。蹋顿抱着必死之心,却没想到从弟宽恕了他,令其即羞愧又悔恨。

    一道难题抛给了赵云,蹋顿不是循规蹈矩之人,若是放了他,还要惹是生非,导致乌桓祸乱辽西。杀了蹋顿也不可取,不要说禁止杀俘,赵云教导楼班,要仁爱宽怀,不要滥杀无辜,此时当众杀了蹋顿,不是打自己的脸吗?即杀不得又放不掉,只能暂时将蹋顿看押起来。(。)

第三百八十七章 风雨飘摇交瘁暴毙() 
幽州祸乱平息,凉州兵势确愈演愈烈,韩遂、王国等西凉军实力逐渐增强,刘宏派左将军皇甫嵩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前往平叛,皇甫嵩率军与敌相持陈仓,数月后大败王国,斩万余。Δ81中Δ王国一蹶不振,被韩遂等吞并。西凉军尾大不掉,成为汉帝刘宏一大心病。

    除了东北、西北两大战势此起彼伏,令刘宏尾不能兼顾,派往辽东属国和玄菟郡的官员,全被公孙度赶回了京城,刘宏身心俱疲,已经没有经历与其计较了,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任其自然了。

    而其他各州,或民众暴动,或黄巾军死灰复燃,虽然不成气候,却也搅得刘宏不得安宁。

    在大汉摇摇欲坠之际,建平又迎来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精神大振的喜庆之事,沃沮归附了李毅。

    沃沮东临大海,南与乐浪郡、濊貊相邻,西交高句丽,北方紧靠挹娄,西北与李毅接壤。沃沮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挖洞而居,使用的工具因地域不同而迥异,南部临汉地区,青铜器占据主导地位,北方较为落后,还处在石制时代,其生产力极为低下。

    在征服扶余之时,李毅等便制定了,对落后民族和地区,施行怀柔同化政策。即不采取武力,又能使弱小势力归顺,而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实力,还能有益于提高落后人民的生活生产水平,此乃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此政策最初是针对挹娄而制定的,没想到沃沮确是第一个成功范例。不用武力便扩大了势力,这无疑是上之上策。这种怀柔政策,是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对弱小民族实施立体交叉式的影响、笼络,使其的好感度逐渐加强,并产生依赖性和向往力。

    不过也不是无原则的赠送,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不能一次性将其喂饱。每次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这样才能增加好感度,又能增大依附性。

    此政策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避免了流血事件的生,不会激起民族仇恨。还能增强民族团结,在民族平等相待的政策下,使汉民族与弱小民族更容易相处。而李毅坚决打击民族以至种族歧视,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这对弱小民族更有诱惑力。

    初占扶余之地时,由于本身还比较落后,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展自身的经济生产上,对挹娄和沃沮等民族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也只能做到不欺凌弱小,使者平等往来之类最易办到的事情。

    随着大量汉民落户于松嫩平原,对其进行了大力开,粮食连年获得丰收,畜禽养殖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手工作坊落地生根,种类从单一走向多元,规模从小到大,实力由弱变强;商品交易日益活跃,从相邻村镇小范围的以物换物,展到全州范围的贸易往来,这也是运河的建成功劳。

    民富军强了,政策才有实施的资本。粮食运不出,价格居低不上,对生产粮食的劳动者造成了伤害,但救助挹娄和沃沮的成本却大大降低了,随着每年赠送的粮米衣物分到两族民众手中,他们对李毅的好感度逐步增强。

    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李毅当然知道这一浅显的道理,他也曾提过:“把先进的耕种经验,以及打造农具的技术传授给两族人民。”

    但立即遭到了张英的反对:“如果要挹娄和沃沮人归附,便是授之以渔不如授人鱼。”她的这番道理,却也是至理名言。

    李毅对张英的话细加琢磨,心想:如果两个民族把自己会的本事都学去,他们强大后,还会归附我吗?恐怕不但不会,还要成为心腹大患。李毅真心佩服张英的战略眼光,他深深地明白,滥好人是做不得的!

    沃沮人归附了李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其在夹缝中求生存,受大汉和高句丽的欺压,而其生产力低下,所产出的必需品,仅限于维持生存。面对两势力的压榨,其生存面临挑战。李毅的乐善好施,与大汉、高句丽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沃沮人为了能生存下去,不得不做出抉择。

    接纳沃沮的同时,也树立了两个强敌。但高句丽本是敌对国,大汉内忧外患一大堆,已是自顾不暇,对公孙度明目张胆的占据二郡,都能忍气吞声,又岂会干涉这遥不可及的沃沮?

    吸纳了沃沮,当然执行高度政治的政策,但基于其可怜的生产力,李毅必须迅改变其落后面貌。先是引进铁器,建立全新的武装力量,抗击强大高句丽,至于被割断联络的乐浪郡,便可以忽略掉。

    先进的铁制农具,精心培育的种子,也在沃沮安家落户。因沃沮多山,适于耕作的土地不多。沃沮只能剑走偏锋,多栽种果树,大力展畜牧业,临海地区结网捕鱼如此更能促进与平原地区的贸易往来,增强沃沮与汉民族的联系,以增强对其统治。

    挹娄虽未全部依附,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已经有少量的部落投奔过来,形势一片大好,使李毅看到了和平统一东北的美好前景。建立稳固的大后方,已经为时不远了。

    全境烽火不断,形势纷乱复杂难于控制,搅得刘宏一病不起,他熬到了中平六年。立夏刚刚过去,刘宏的病情突然恶化,在病榻上挣扎了三天,终于油尽灯枯,一命呜呼了。

    刘宏自建宁元年继位以来,做了二十二年皇帝,死去时年仅三十三岁。刘宏在位期间,天下虽不尽如人意,但大多时光还算太平,可以任他尽情享乐。只是最后的五年多,由于张角举起义旗,成为压倒大汉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刘宏的驾崩,使这个摇摇欲坠的政权名存实亡。

    中原地区的灾荒兵乱,导致大量流民北逃,以至于李毅治下人口直线上升,现已经过四百万。经张英、贾诩等人建议,李毅升建平郡为建州。其亲领建州牧,张英为别驾,于冰为治中。(。)

第三百八十八章 建平大治京都祸乱() 
将吏、户、礼、兵、刑、工六司升为六厅,王烈、甄豫、蔡邕、贾诩、路粹、刘平为各厅主事。81中文网刘陶、管宁、范亮等也有晋升。

    其中管宁被委以大任,他明为教化民众,暗中却是查贪反腐,但随着几宗案件相继浮出水面,管宁也饱尝此中艰辛与甘苦。尤其他坚持不授官爵,由于他无职无权,在查办案件中不免碰壁受阻。

    李毅等趁机进行劝说,这一次管宁终于放弃了自己的坚守,而接受了礼、刑副主事两个职位,为了他的安全考虑,有在军中挑选数名精明强干的士卒,暗中对其进行保护。

    建州下辖五郡,除建平县、通县、松江县、辽平县升郡,又从松辽平原三郡中,各划出一部分,新设为吉安郡,并代管沃沮事务。阮瑀为建平郡守,薛信升为通郡守,宋智调任松江郡守、刘政任辽平郡守,阎忠为吉安郡守。

    若再算上赵云的辽西郡,李毅已经坐拥六郡之地,可谓是实力雄厚,不可小视了。

    李毅自始至终实行着轻徭薄赋的政策,人口虽一增再增,军队却没有太大的变化,他只是从黄巾军中挑选一万精锐,又将太史慈的水军扩编到一万人。而同时给一定数量的遣散费,让军中老弱复原回家。

    各郡有骑兵五千,守城兵五千,张英、于冰、赵云、素利各直属一万骑兵,再加上弥加、阙机以及卜玉阁的兵马,大军的数量也已经过十万。如果不是坚决实行屯田制度,很难承这样重的负担。

    赵云、太史慈和素利被升任为中郎将,赵云朝中的官职不变。管亥、刘强、杜海、烈帆、张盛、赵哲、弥加、阙机、李恒、王磊共有十名校尉。各郡守兵由郡守直辖,而不设校尉之职。

    刘宏死后谥号为灵帝,其长子刘辩继位,史称为汉少帝。六月十七日,刘宏葬于文陵。

    何太后与其兄何进共谋立刘辩为皇帝,刘协为陈留王。刘辩即位后,何进为与宦官争权,采纳了袁绍的计策,召西凉董卓进京。还未等董卓到达,宦官张让、段珪等十常侍假传太后旨意,将何进骗入皇宫杀掉。

    袁绍得知何进被十常侍所害,立即带领部曲杀入皇宫,铲除阉党。虽杀了不少宦官,却让张让、段珪得以逃脱。

    两宦官劫少帝及陈留王逃出京城后,卢植追来护驾,斩杀众宦官后,正遇上董卓入京。董卓大喜,护着皇帝重返京师。

    董卓这次进京,从西凉带来的军队不是很多。谋士李儒连献妙计,控制了洛阳城内的守军,为董卓壮大了实力,更为他的日后独霸朝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实力的增强,董卓越的专横跋扈,不想在一次朝会上惹恼了丁原。丁原官拜执金吾,兼任并州刺史,也是响当当的实力派,他掌控着京城卫戊军队,岂能忍受董卓专权?见董卓上欺天子,下压群臣,便与其生了争执,一气之下反出京师,带领并州军讨伐董贼。

    董卓手下猛将云集,岂会在乎小小的丁原?他派出麾下大将李傕、郭汜迎敌。不想二将均铩羽而归,董卓大吃一惊,他才知李、郭二人被丁原手下悍将战败,而且二人只在敌将面前走了十余回合!

    见敌将勇猛无敌,董卓祭出了他的杀手锏,派下得意大将华雄出战。华雄是董卓手下第一猛将,他手中一柄大刀无人能敌,跟随董卓南征北战,从未遇见过对手。

    华雄乃青年才俊,由于他跟随董卓的时间短,职位才升到司马,而李傕、郭汜等已是校尉,牛辅、胡轸等更升至中郎将。见李傕、郭汜相继失利,华雄看到了机会,他不禁暗自得意!

    心中打着如意算盘,华雄领兵来到两军阵前,只见对面一员战将,身高在九尺开外,束金冠,剑眉下一对虎目烁烁放光,手擎一杆方天画戟,那真是百倍的煞气,千般的威风!

    华雄仔细打量着敌将,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暗道:这厮身形如此高大,定是力大无穷之辈,我当多加小心才是!华雄想罢大喝道:“来将何人?快快通名受死!”

    巨汉扫视着圆面扎须大汉,见其身高八尺,掌中一口大刀,从那刀身判断分量定是不轻,也不由得暗暗点头。吕布心道:此将不比先前的两个蠢材,看起来得多耗一些力气!巨汉想到此处道:“我乃吕布吕奉先是也,不知尔是哪一位?”

    华雄并不知吕布之名,他摇了摇头道:“我乃大将华雄,无名鼠辈吃我一刀!”华雄举起大刀劈向吕布。

    吕布更不怠慢,挥方天画戟便向上架,只听“当啷”一声巨响,华雄只觉得两臂麻,虎口烫,大刀几乎脱手。而吕布的双臂也遭强力震动,感觉微微酸,这是他出道以来遇见最为强劲的对手。

    试出了对手的水平,华雄收起了他的傲慢自大,不敢再与吕布硬碰,将大刀舞动如飞,将九尺身形罩在刀影之中。而吕布也佩服华雄之能,要试一试他的斤两,也不再用力量强逼对手,而是尽展方天画戟的招法,要与华雄一决胜负。

    两员猛将激战了三十余合,虽然吕布未施全力,也给了华雄巨大的压力,他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吕布力大戟沉,招式也极为迅猛,每一戟都暗含无穷威力。华雄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用尽浑身的力气,才堪堪与吕布战个平手。

    华雄一面厮杀,一面观察对方,却见吕布每一招式都轻描淡写,显然余力甚足。华雄心中暗自着急,如果自己这样战下去,定会败于敌将手下,如何才能战败对手呢?华雄心生一计,卖了个破绽,大叫一声:“吕布小儿着实厉害!”催马向下就败。

    吕布力压华雄,他已经把华雄的招式看了个大略,心道:华雄也不过尔尔!正想拿出看家本领擒下敌将,却不想他欲逃走。吕布大喝一声:“华雄小儿,你休想逃走!”挥动着方天画戟向下便追。(。)

第三百八十九章 献宝马计收无敌将() 
readx;华雄边催动战马逃跑,边用眼睛的余光瞄着吕布,只见其越来越近,猛然间华雄带住战马,用尽全身的力气,挥动大刀回劈吕布。

    吕布正拼命的向前追赶,却见华雄战马骤停,心知大事不好,但华雄也非等闲之辈,他的大刀已经劈到吕布身前,想要躲闪已然不及。这也就是吕布,在危急关头能处惊不乱,就在华雄大刀近身的一瞬间,方天画戟已经横在了当胸。只听“镗啷啷”一声巨响,吕布只觉得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