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美女闯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哥哥这句话,三弟可以放心了,记住,这是咱们家的酒楼,你就放心大胆的干吧!”于冰话中有音,她告诉李通,自家的买卖上点心,又暗指钱不是问题,即便手脚不干净,也因是自家的,不会对他如何的。

    李通精明得很,他如何听不出来,心中不由得一热,面色微红的道:“小弟非是不知好歹的人,绝不会”

    恐李毅寻到什么蛛丝马迹,张英急忙岔开了话题,她一笑道:“兄弟新添了两个娃,我们都没有喝喜酒,这无论如何也得补上不是。”

    “那是自然,哪一天小弟一定备好酒宴,恭迎三位哥哥光临寒舍!”李通笑得合不拢嘴。

    “三弟要请客,怎么不叫二哥一声呢?”不知刮的什么风,李丰也不请自来了。

    “二哥,你瞎搀和个啥,想喝这杯酒,可是要出真金白银的。”见李丰无故搭言,李通不由得开起了玩笑。

    “真金白银?二哥可不缺你的。”李丰楞了一下,立即明白过来,他回了李通一句,便面对李毅道:“说到喝喜酒,我正为此事而来!”

    “你不是喝过了吗?不过再来一次也不错,咱们兄弟也聚上一聚。”李毅正有许多事情要讲,趁此机会与李丰说个彻底。(。)

第三百零二章 好事连连喜上眉梢() 
“大哥误会了。”李丰一笑道:“兄弟是来向大哥讨喜酒的。”

    “二弟何出此言?”通着两位妻子的面,要喝他的喜酒,那不是惹祸上身吗?李毅有点发懵了,他忙对李丰使起了眼色。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况且是咱们的主公,这关系到建平的未来,可不是小事,二弟快说,是哪家的千金小姐?”于冰心中酸味十足,但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毫不在意,并十分热心的模样,

    李丰并没洞察的能力,他按照于冰的思路,一本正经的道:“兄弟虽是受人所托,却也为大哥着想。兄弟邻居王识有女年方十七,生得是花容月貌,王识得知大哥回来了,便千叮咛万嘱咐,要兄弟无论如何,也帮他促成这件好事。”

    “那王家女子如何?”张英不动声色的问了一句。

    “王家姑娘啊,生得花容月貌,千娇百媚,没有人不夸赞的!若是大哥有意,小弟这就去王家吱一声,把相亲的日子定下来。”李丰说着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李毅,等待着他的回复。

    这种事情李毅遇到不止一、两回,一律被李毅回绝了。但今天偏偏是二弟当这个媒人,又当着两位妻子的面,这真是让李毅为难。你看二人说得比唱得还动听,但心里早打翻了五味瓶,嘴上说出的话,都是试探李毅的语言,他哪能不清楚这些。

    “大哥不是说过吗,国之不存,何以为家?现在百废待兴,烦心事一大堆,让我如何谈这儿女私情?”李毅显出几分的不悦,又带着两分的尴尬,让他讲一堆假话,可真是为难他了。但当着妻子的面,又有什么办法呢?

    “大哥小弟都是小弟的错”李丰属于好心办错事,他不得要领,一时间不知所措了。

    “二弟,你做得没有错,你为哥哥着急,这心意我是知道的。但这婚娶之事,以后就不要再提了。”见李丰有些惶恐不安,李毅十分过意不去,忙解释了几句。

    李丰碰了一鼻子灰,旁边的李通伸了下舌头,他心中嘀咕:还好,自己没有多嘴多舌,免去了不少的尴尬,看起来少说话,少管闲事才是正经。

    原来不但李毅是个抢手货,就是张英、于冰也是俊女的心中偶像,只是这三人远行离家了,才享乐将近两年的清净,但这次回来,媒人将踏破李家的门槛。

    每个不请自来的客人,都肩负着一项使命,只是李通行事比较圆滑,他需要找一个较为恰当的机会,这个机会还没等到,就看得李丰碰壁,也就断了说媒的念头。

    两位兄弟再不提婚事,都转口聊起了家常,话题全落到了两家的儿女,聊了半个时辰,二人就借故离去了。

    次日,建平掀起了惊涛骇浪,首次整顿贪官污吏的行动,大张旗鼓的展开了。

    限于交通、通讯的因素,只整顿建平一县。李毅正襟危坐,神色十分阴冷,这在众人印象中,是从来没有的事情。

    “李毅离开建平期间,各位臣公付出了不小的努力,但也存在一些漏洞,致使意志不坚定者,钻了制度的漏洞,成为不劳而获的蛀虫。对这些心生贪念,中饱私囊的人,我决不能姑息养奸,一定要把他们挖出来!”李毅的话语铿锵有力,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众人神色凝重或忧虑。

    “中原乌七八糟,为我等所耻笑,却不想是五十步笑百步,咱们自身也出了弊端。若任其发展,大汉的今日就是我们的明朝。活生生的教训摆在眼前,而某些唯利是图之人却不自知,为了长治久安,为了黎民百姓能过上舒坦的日子,这毒瘤必须切除。”于冰一脸的阴沉之色,显露出对贪腐坚决根除的决心。

    “为了坚决彻底的抓出一切贪官污吏,我们将兵分三路,对建平实施突击式彻查,众位暂时放下各项事务,全力投入配合到此项行动当中。”李毅极为严肃的宣布道。

    雷厉风行是李毅的一贯作风,他说干就干,彻查小组即刻成立。与此同时,素利已经调动兵马,对建平的各个部门立即查封,等待核查小组的进入。

    在李毅、张英、于冰的统帅下,几天的清查下来,对军政各个权力部门,进行了一次地毯式排查,共十余名罪犯落网。

    小小的一个县,竟然出现这么多贪官污吏,不能不让各界人士震惊。由于提早发现蛛丝马迹,采取了雷霆手段,涉贪人员的数额不大,这令李毅感到一丝安慰。

    为了惩前毖后,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首次惩处的力度巨大,凡事数额在一万钱以上者,都宣判了死刑,余者则除以不同刑期的流放。

    从嗅到异状,到立案彻查,再至审问定罪,以至于张榜公布,一系列环节走下来,只用了短短的十天。足见李毅的决心,以及众人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

    将贪官污吏的罪行张榜公布于众,让这些黑心行径大白于天下,所有的纳税人,都清清楚楚的看到,他们的钱没有打水漂,谁敢轻动就绝没有好下场。

    围观的民众无不拍手称快,赞叹这位年轻有为的主公清正廉洁,为万民主持公道,是为百姓着想的父母官。

    其实李毅并无职务,建平县令原本是宋智,由于工作需要,他已经领部分奔赴辽西,把大将之才的赵云替换下来,为黄巾之乱做下最充分的准备。

    由于以上原因,这次惩治行动未株连上级官员,只就事论事,惩治本人,对那些蠢蠢欲动的心,敲响了警钟。与此同时,李毅清楚的知道,完善各项制度迫在眉睫。初期人才凋零,各部门残缺不全,存在漏洞不可避免,但随着聘请诸位神级人物,逐渐具备了完善制度的可能。

    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建平却喜事连连,就在清除贪腐的次日,又来了一位文士,此人是大名鼎鼎的阮瑀阮元瑜。

    阮瑀乃陈留尉氏人,他年方二十,中等身材,一张长方脸微微泛黄,眼睛不大,却十分的有神。(。)

第三百零三章 人才济济六部初具() 
李毅打量着面前的儒生,心中升起了敬佩之情,与阮瑀寒暄几句,才知道他是蔡邕的得意弟子。是老师极力约请,又对大汉生出失望之心,阮瑀才千里迢迢,来到了这边塞之所。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毋庸置疑,蔡邕就是这个梧桐树,以他的个人魅力,才引来了满腹经纶的阮瑀。

    其实阮瑀已经来了数日,但他为人谨慎,不会因老师的一面之词,就轻而易举的奉献自己的一生。师情难却,作为学生的阮瑀是必须远行的,但他要亲眼看一看,建平的一切是不是与信上提到的想吻合。

    当阮瑀来到建平,被这处生机盎然,蓬勃发展的气象所吸引,但与此同时,建平又闹得满城风雨,大街小巷全在议论贪腐之事。本来阮瑀已经生了投奔之心,但他又犹豫了,他要看看李毅是如何处置贪官的,若是姑息养奸,官官相护,那就对不起了,看望老师之后,他可就拍拍屁股回奔中原了。

    但事实胜于雄辩,当结果公布于众,阮瑀的心被牢牢地拴住了,他看到了不一样的气息,这个建平绝不同于大汉,是一个有希望的存在。

    张英、于冰一众人等,纷纷与贵宾见了面,正准备迎阮瑀入议事大厅,他却一脸激动之色道:“瑀盼望明主已久,今日终成所愿!”说着一揖倒地。

    “得阮先生相助,乃我万民之福也!”李毅抑制不住兴奋,又细细打量了阮瑀起来。

    如李毅这等出身贫寒,文科又差强人意的,只能以德服人,用实际行动来招揽贤才。

    随着阮瑀的加入,如今已是一家人,而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情,在李毅脑子浮现出来,他暗自想着:不如趁热打铁,今天就将此事确定下来!

    “元瑜先生的到来,有如一场及时雨,令我干涸的田野得到滋润,真乃建平万民之福。”众人进入议事厅,分位次座下,李毅一脸喜色的开口了:“先生才学渊博,当委以重任。今升阮元瑜为刑司主事。”

    李毅要实行三省六部制,但只领两县之地,六部也就免了,暂且成立了六司,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切职能与六部一般无二。

    这六司一事早与众人议论,只是人员短缺,只能暂缓实施。如今阮瑀的到来,让六人之数齐全,因而李毅借惩治贪腐,大快人心之际,当众公布于众了。

    除了阮瑀领刑司,余下吏、户、礼、兵、工五司,分别由阎忠、甄豫、蔡邕、贾诩、刘平担任主事。

    李毅急于细化各部门的职责,也是吸取了往日的教训,欲将贪腐扼杀于萌芽之中。除了刘平远在伊通,余下几人都要抓紧时间,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时间不多了,黄巾大起义爆发,李毅等又要离开,在这短短的间隙里,要尽可能完善制度,防止后院起火。

    所谓六部制,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李毅本想推行科举制,但是认字的人数有限,会出现拟题而无人作答的尴尬场面,只能因人而异,或做文或写字,在择优录取。

    户部是掌管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礼部是掌典礼、天文历法事务与筹办学校,协同吏司举人之事。兵部是掌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刑部是主管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工部管理工程事务的机关。

    现把六部降为六司,待势力壮大后,再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提升,以及职能的完善。

    大地回春,生机盎然。经过整顿和细化,建平又焕发了勃勃生机。尤其是张英、于冰出资,李通忙里忙外,终于建成了第一座酒楼,这抛砖引玉的作用十分显著,各种买卖铺户,如雨后春笋般,在塞外小城安家落户了。

    玉海酒楼内外有别,采用不同的风格。外观从墙壁、门窗到楼顶,无不突出古朴典雅,内部则采纳现代美感设计,地板、墙壁、吊棚,清一色的实木结构。

    这酒楼有三绝,首先是菜肴。由于李毅三人遍游天下,先下江南,又走了趟西域,收集了众多调料。煎炒烹炸,闷溜熬炖将现代的各色菜系,搬到了汉代,让倒了胃口的三人,能再次享受美味。

    其次就是花样繁多的主食,风味不同的炒饭,口味各异的面条、面片,还有油饼、炊饼、煎饼、熏肉大饼等一系列的饼食三人能想起来的花样,都准备写上玉海酒楼的主食谱,服务于四面八方的客人。

    最后一个就是酒水了。李毅不善饮酒,张英、于冰又是女扮男装,二人也不想把什么白酒、啤酒研制出来。二女奉献给众位客官的是葡萄酒,西域是葡萄的原产地,这一次带回了数袋葡萄干,虽然中途损失了一些,但余下的还是酿了数坛美酒。

    玉海酒楼开业头三天,二女推出免费大酬宾活动,由李通一手操办,向各界人士广发餐卷,在开业的前三天,只要持此卷,便可以免费享受美味。

    这一策略果然收到了奇效,待蔡邕、贾诩、甄豫、阎忠、阮瑀、赵云、素利、太史慈等人剪裁之后,张英、于冰将众人请上酒楼,来到三楼的雅座,还未等坐定,各层的客人就已经爆满。

    随着菜肴一道道摆上桌案,香溢四座,客人食欲大动。见美味就在眼前,太史慈、素利等人再无矜持,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享受着人间美味。贾诩、蔡邕等也是啧啧称赞,对这从未品尝的佳肴,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于冰一声吩咐,上来了新酿制的葡萄酒,但由于数量所限,每人只能尝上一口。见太史慈、赵云等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样子,于冰微微一笑道:“这酒是从西域采购的葡萄所酿制,因远隔万里,葡萄数量十分有限,酿的酒也只有几坛。若想喝个痛快,只能耐心的等几年,葡萄发芽成树,结出葡萄酿出酒水,再来我玉海酒楼做客!”(。)

第三百零四章 灭贼惩贪杀腐祭旗() 
酒不醉人人自醉,遍尝美味,有客人道出了质疑之声:“贪官污吏抓了一大堆,为什么不明正典刑!”

    这个问题憋在建平百姓心中许久了,以至于动摇了对李毅的信任,因而借此良机,道出了疑问。

    “老乡们,你们不要误会。面对这些蛀虫,主公更是切齿痛恨,将其砍头示众,也是主公的心愿。但为什么不杀他们人,是要留他们的脑袋祭旗!”这风言风语危害不可小视,传人于冰的耳朵,她立即给了众人一个合理的答复。

    要用贪官污吏的头祭奠出征的军旗!当客人从玉海酒楼离去,把这一消息传播四方,那些抱怨、质疑的声音终于平息了下来。

    “乡亲们,快去看啊,贪官终于押赴断头台了!”流言蜚语还未完全平息,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

    原来就在客人自酒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