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那些事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里那些事儿-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服。

    那手摸拿到哪儿,哪儿就火辣辣一片……二丫的身体也跟水蛇一样扭曲。

    渐渐地,身上的衣服被扭没了,她就光着身子在棉被里颤抖,呢喃……

    直到身体被闪电劈中,一股高压电从后背上流过,每一根关节都尽力舒展,每一个细胞都尽力扩张,哪种雨过天晴的舒畅从头顶荡漾到脚心,才算完事。

    然后二丫就像干了一天的累活那样,浑身瘫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这几年,女人一直靠自mo跟癔想来聊以慰藉。

    有时候她会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抽抽搭搭哭到天明,感叹命运的悲苦。

    她不恨海亮,也不恨父亲张大毛,是老天把她跟海亮生生分开了。

    或许命中注定自己跟海亮是没有缘分的,他跟玉珠才是天生的一对。

    第二天醒来,往往枕头都哭湿了,好梦惊醒,旁边哪还有王海亮的影子?

    但是当二丫穿起衣服,冲进卫生间洗一把脸,再出来的时候,她依然精神抖擞,重新开始新的一天。

    她不喜欢跟人说太多的话,更加不喜欢跟人同住,因为担心自mo的秘密被人发现。

    她唯一的一个闺蜜就是素芬,她在罐头厂干了五年,素芬也干了五年。

    现在的二丫依然漂亮,脸蛋像鹅蛋一样洁白光滑,弯弯的细眉下是一双活灵灵的大眼。黑多白少的眼球里充满了忧郁,但是却温柔如水。

    她从前的一双长辫子没有了,而是剪成了齐耳的短发,这样让她显得更加洒脱,利索,也显得成熟了很多。

    跟海亮一起私奔的那年她才十九岁,现在她整整二十五岁了,离开大梁上接近六年的时光。

    现在的罐头厂不好干了,面临倒闭,国营单位就是大锅饭,因为管理不善,再加上经济的大发展,罐头即将推出历史的舞台。

    今天的罐头厂开了一个大会,二丫跟素芬作为工厂的主要骨干也参加了,讨论的就是罐头厂卖掉的问题。

    因为这工厂根本经营不下去了,所有人都要下岗,都要再就业。

    大会完毕,素芬叹口气说:“二丫姐,完了,咱们经营了五年多的罐头厂走到头了,以后你有什么打算?”

    二丫摇摇头说:“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该去哪儿,但是我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大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哪儿的歪脖子都能吊死人。”

    素芬说:“二丫姐,罐头厂没了,不如你到我爸爸的公司去上班,凭着你的能力,至少可以当个经理。”

    二丫吓了一哆嗦,道:“千万别,海亮三天两头到你爸爸哪儿去,万一他认出我怎么办?俺不去。”

    “那你说怎么办?我有爸爸养着,可以吃饭,你呢?不如,咱们也下海经商,一起创业吧?”

    二丫苦苦一笑:“谈何容易,创业需要资金,需要头脑,俺没有头脑,更加没有资金。”

    两个人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她们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几乎陷入绝境。

    工厂的倒闭等于结束了她们的事业生涯,也结束了她们的梦想,二丫真不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生活。

    跟素芬分别以后,二丫还是回到了自己租住的那座民房。

    那是一个不大的房间,最多也就四五十平米,里面只有三间,分别是卧室,厕所跟一个很小的厨房。

    二丫从前就在这里生活,只有她一个人。

    女人拿出了钥匙,准备打开门,钥匙刚刚捅进门锁,忽然,后面有个声音叫住了她:“二丫……。”

    二丫浑身打了个哆嗦,手里的钥匙掉在了地上。

    不用转身她就听出那是父亲张大毛的声音。

    这声音太熟悉了,她整整听了二十年,二丫浑身一抖,就知道爹老子已经找到了Z市,并且知道她还活着。

    女孩的眼泪扑簌簌流下,身子却一动不动。

    张大毛在二丫的身后哭了,说:“闺女啊,我的亲闺女,你活着……为啥不给家里捎个信啊?你知道我多想你,你娘多想你啊,我跟你娘的眼睛都哭瞎了……。

    你是不是还在恨爹?恨爹当初拆散了你跟海亮,恨爹一棍子将你打下了断崖?

    爹知道对不起你,可咱们毕竟是父女啊,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我跟你娘就你这么一个闺女,你是我们俩的心尖尖啊,孩子……回家吧……。”

    张大毛已经泣不成声,二丫还是没有动弹,只是甩出一句:“俺没有家了,你们的女儿五年前就死了,被你打死了,掉下山崖摔死了,你不是俺爹,俺也不是你闺女……。”

    张大毛一听,两腿一软扑通冲二丫跪了下去,说:“二丫,爹给你跪下了,你原谅我吧,当初是爹一时糊涂,拆散了你跟海亮,爹早就后悔了,如果你不解气,就打我一顿吧……。”

    张大毛老泪纵横,一边痛苦一边抓着二丫的手,在自己的脸上打。

    小时候,逗女儿开心,他也是这么做的,不过那时候二丫才几岁。

    二丫喜欢摸爹胡子拉碴的腮帮子,张大毛抓着女儿的小手这么一打,二丫总是咯咯咯地笑。

    那时候爹跟娘都待见她,宠着她,把她当做宝贝疙瘩。

    张大毛当初死活拆散她跟海亮,也是为了她好。

    毕竟大梁山太穷了,他不想看着女儿受一辈子苦。

    张大毛这么一跪,二丫的心立刻软了,化作滔滔江水,将多年的怨恨,恼怒一股脑冲了个干净。

    她大呼一声:“爹——!”同样跪了下去,扎在父亲的怀里嚎啕痛哭起来。

    闺女见了娘,有理没理哭一场,娘家人就是靠山,娘家人是生活的支柱。

    二丫这些年受了这么多委屈,根本找不到人诉说,父爱立刻打动了她。

    二丫就那么原谅了父亲,把张大毛搀扶进了屋子里。

    她跟一个出嫁的姑娘招待父亲一样,又是拿烟又是倒茶。

    张大毛擦干了眼泪,将这几年大梁山的变化一五一十告诉了二丫,告诉她王海亮跟玉珠成亲了,还生了一个女儿。

    也告诉她,王海亮修这条山路,在村里成立柳编队,采药队,还有运输队,同样是为了她。

    王海亮要跟天斗,跟地斗,跟自然灾害斗,了却二丫活着时候的心愿。

    而且张大毛还说,海亮五年的时间一直在照顾他,代替二丫尽孝。

    过年过节的时候,总是大包小包拎东西,不断给他钱花。

    为了照顾他的生活,海亮让他担任了柳编队的队长,仓库管理员,每年挣到的工资是其他人的三倍还多。

    最后张大毛说:“二丫,爹有钱了,一直在攒钱,其实爹早知道你还活着,而且知道你需要钱,我给你拿来了三万块。”

    二丫说:“爹,俺不要,你跟娘都老了,以后需要钱,还是丢着钱养老吧,俺还年轻。”

    张大毛一听恼了,道:“这些钱是海亮给的,不要白不要,我知道你们工厂倒闭了,你以后生活有困难,有什么打算没?”

    二丫摇摇头:“没有,俺想再找个工作。”

    “你……不打算回大梁山?现在的大梁山跟从前不一样了,咱们村子里的人有钱了,而且人人有活干……柳编队,采药队,运输队,每一支队伍都缺人……还有,咱们大梁山缺少老师,不如你回家做老师吧……海亮一定会同意的。”

    二丫一听,眼泪又流了下来,说道:“爹,俺还怎么回去?回去以后怎么面对海亮?怎么面对玉珠?

    海亮如果知道俺还活着,一定会跟玉珠分手,然后缠着俺,俺不想打扰他们的生活。

    既然海亮以为俺死了,那就让俺继续死下去吧,你回家以后,千万不要把俺活着的消息告诉海亮,免得他没有心思修路。”

    张大毛点点头说:“我知道,你就决定这么拖下去?没打算再成个家?”

    二丫道:“走一步看一步吧,俺决定了,先在城里闯一番事业,再考虑个人问题,早晚一天俺要衣锦还乡。”

    张大毛说:“闺女,你受苦了……爹还是对不起你啊,你放心,爹会帮你要个公道,不能让王海亮的日子这么好过。”

第187章 张大毛借钱() 
第187章张大毛借钱

    张大毛准备忽悠王海亮了,他忽悠王海亮的目的,就是为了二丫。

    他已经决定从王海亮的身上榨钱,榨出来的钱,送给闺女二丫花。

    因为这本来就是海亮欠二丫的,二丫花得理直气壮,而且一点也不用客气。

    为了海亮,闺女吃了那么多苦,还为了他生了个儿子,十月怀胎,五年的时间都没有回过大梁山。

    你王海亮倒好,不但大发横财,而且左拥右抱,这边一个玉珠,那边一个带娣。

    而且每次回家,都跟玉珠一起喊炕,弄得全村人都睡不着,日日笙歌,夜夜吹箫,吹得小鸟儿变大雕。

    凭啥你小子那么逍遥,我闺女二丫就该一个人熬,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天理?

    王八蛋,老子要你做出补偿!

    张大毛在城里没有住,当天就返回了大梁山。

    回到大梁山的山道上,正好看到王海亮在指挥修路。

    海亮戴着工作帽,手里拿着图纸,在为几个小队长安排工作。

    大梁山的路已经修了四分之一,大概不到五十多里。

    这五十多公里的路,差不多都是用炸药炸出来的,是村民用牙齿啃出来的。其中的困难只有王海亮自己知道。

    路是从两头修,村子里的人从里向着山外修,山外的修路队从外面向里挖。什么时候两支队伍接头,就是大路修通的一天。

    一旦大路修通,大梁山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海亮安排完了工作,张大毛嬉皮笑脸靠了过去。

    “嘿嘿,海亮,忙着呢?”

    王海亮一愣:“大毛叔,你回来了?老师的事情申请的怎么样了?”

    张大毛一愣,心说糟糕,光顾着跟二丫相认了,也光顾着跟二丫诉说离别之苦了,把王海亮交代给他,为大梁山找新老师的事儿忘了个干净。

    张大毛老脸一红说:“我……给忘了。”

    王海亮苦笑一声,说:“大毛叔,不知道你整天在忙活啥?那你进城干啥去了?”

    张大毛不能把自己跟二丫相见的消息告诉海亮,只好扯谎说:“我走亲戚去了,我的亲戚遇到了点麻烦,这么一忙活,把你的事儿给忘了,对不起,对不起……。”

    王海亮说:“算了,回村去吧,村子里的柳编队还等着你交任务呢,路上慢点。”

    张大毛没有走,而是说:“海亮,我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海亮问:“什么事儿?”

    张大毛道:“还是我那亲戚的事儿,她是Z市罐头厂的一名员工,现在罐头厂散架了,她失业了,不知道该干啥,你给想个办法。”

    王海亮心说放屁,老子整天忙得屁都懒得放一个,还有心思管你亲戚的死活?

    你张大毛是不是吃饱了撑得,闲的蛋疼?

    可他不能驳回张大毛的面子,张大毛无论怎么说都是二丫的亲爹,当初差一点就成为了他的老丈人。

    现在他依然是张大毛的半个儿子,老子有事儿求他,海亮当然不能驳回。

    王海亮抬手挠了挠鼻子,说道:“这个好办,你那亲戚是不是除了做罐头,别的活儿不会干?”

    “是的,是这样的。”

    海亮说:“那你让她把罐头厂承包下来不就行了,接过来罐头厂自己干。

    当初,那个罐头厂我去过,而且在哪儿干了几个月,那是个国营单位,现在所有的机器跟设备都是新的,接过来就能干。

    这样,不但省去了创业的资金,也不用再去寻找新的客户资源,机器设备是现成的,客户是现成的,有钱赚的。

    那工厂说白了就是管理不善,而且浪费严重,好好的一个单位,就那么被人搞毁了。”

    张大毛赶紧说:“有理,有理,如果这罐头厂交给你管理,你会怎么做?”

    海亮说:“简单,第一是提高管理制度,砸烂当初的铁饭碗,提高工人的积极性,按照工作量发工资,干得多拿的多,干得少拿的少。

    还可以利用分红制度,提高工人的收入。

    再一个,更新产品的品质跟数量,一个罐头厂只有水果罐头,太单一了,可以做鱼罐头,肉罐头,还可以加工其他的小食品,比如饮料啊什么的。

    现在的饮料很好卖的,城里人都喜欢喝果汁。只有这样,工厂才能活下来。”

    张大毛一边听,一边拿起笔记在了本子上,细心地聆听着,一边点着头。

    然后他大拇指一挑说:“高,实在是高,海亮,你脑瓜子就是聪明,很有商业头脑。”

    王海亮是有商业头脑的,多年的商场打拼,增长了他的见闻,增长了他的知识,也增长了他的信心。

    而且张喜来一直在训练他,尽力把他培养成为新一代的商人。

    一万块钱在王海亮的手里,三转两转就可以变成十万块,甚至五十万。现在的他已经非常不简单了。早已拥有了无限的智慧跟手段

    海亮缺少的是一个机遇,一片让他叱咤风云展示拳脚的天地,

    张大毛是非常喜欢接近王海亮的,他跟王海亮讨教,并且记在本子上,就是为闺女二丫寻找出路。

    张大毛接下来问:“海亮,那你估计那个罐头厂承包下来,一年需要多少钱?”

    王海亮想了想说:“那个罐头厂不大,弹丸之地,最多五万块足以,只要有五万块承包费,运转的资金就全部搞定了。”

    张大毛说:“好啊,非常好,海亮,那你给我五万块。”

    张大毛伸出了手,要冲王海亮要钱。

    王海亮吃了一惊:“大毛叔,你别吓我,难道你要承包那个罐头厂?”

    张大毛呵呵一笑:“不是我,是我……那亲戚,她跟我借钱,我没钱,只好跟你借。”

    “这是什么道理?”王海亮又苦笑了,真不知道张大毛的亲戚管他屁事。

    如果王海亮知道这笔钱是二丫在用,不要说五万,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