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去故宫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万不要去故宫集-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没立遗嘱,也找不到继承人,现在这些东西暂时交由学校保管,不过据说里边有几件已经被区博物馆看上了,这些日子正筹备手续的事儿,过些日子就要搬到那边长期收藏了。

    我们在客厅里转了转,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反倒是何老师的书房,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在他书桌上,摆着一排小泥人儿,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可见手艺非凡。而在这些泥人儿里,竟有好几个与道教有关的人物,这些平日里被供于庙堂之上的神仙,被何老师弄的跟个孩子似的,因为缺少了正气,看着反倒更像人了。

    他的藏书很多,而且涉猎很光,除了一些与艺术品有关的书籍之外,外国文学,中医药典,甚至儿童漫画,可谓应有尽有。而且分类清楚,就好像书店里的展柜似的。我随意翻阅了几本儿,并没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见没什么线索可循,我让两位师兄在书房里继续查找,看看有没有什么古书残卷之类的,如果发现有类似的书籍,马上通知我。我则跟着范晓萱,进了隔壁的一间卧室,里面陈列着何老师生前的作品。

    走进卧室之后,我都惊呆了,墙上挂满了字画,看来都是何老师自己的作品。而最让我惊奇的,是围着房间一圈儿,摆满了各种泥塑,有人物,有摆设,还有几个小动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高度约两米的笑面娃娃。

    那娃娃半弯着腰,咧着大嘴,笑的很开心,而且五官刻画的很细致,如果个子能在矮点儿,看着跟真人都有几分相像。范晓萱说,这个娃娃就是文化馆相中的那个。我走过去伸手摸了摸,跟人一样很敦实的感觉。

    不过有一点我挺纳闷儿的,这位何老师到底专攻哪方面呢,从书画造诣上看,确实有大家风范,若以文见人的话,从字上分析,何老师这人应该沉稳大气,而且包容性很强。可从泥塑作品的风格上看,这老头竟也有几分童趣,很难想象,这些笑容满面的作品,是一个寡居一生,孤苦无依的老人。

    范晓萱说,何老师是打他儿子去世以后,才开始把心思转移到泥塑这项手艺上的。而且他的创作风格也一直是这种挺俏皮的感觉,作品的风格跟老人的经历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越是了解他的人,越容易被作品感动。

    跟范晓萱聊了会儿,我突然发现,我们竟然偏离了之前的本意,来这儿是找度灵人的,怎么最后转到艺术鉴赏上去了。整个作品陈设间,并没看到什么于亡灵或者鬼神有关的东西,而这时候,两位师兄也来到我们这间卧室的门口。两人无奈的摇摇头,意思也是什么发现都没有。

    这让我觉得很奇怪,如果何老师真是传说中的度灵人,那至少应该有些法器之类的东西,可在房间里,别说法器,我连个香炉都没看到,我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猜测出了问题,眼瞅着时间接近中午了。范晓萱说她得趁后勤老师下班儿前,把钥匙还回去。没办法,我们只好暂时离开了。

    走到门口,范晓萱锁门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物件儿。在何老师家门上,贴着一个大大的“吉”字。形状是见方的,大小能有二十厘米。来的时候因为心思都在屋里,所以没注意看,这东西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他拜访方式很有意思。

    一般我们在门上贴单幅的东西,尤其是方形的,一般会采用这种形态“◇”,而何老师家的却是正正方方的贴在门的正中央。一般我们在门上贴福字的比较多,贴吉字的,我还是头回见到。而且我还注意到,这物件儿的材料很特别,并不是我们常见的纸。而是那种可以来回弯曲的有磁力的塑料。就跟磁铁一样,可以贴在门上。

    这就说明这东西应该是可以随时拿下来的。我把它顺手摘下,研究了一会儿,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让小萱重新把门打开,进屋之后,直接去了书房,在书桌上盖着一块儿大玻璃,刚才我就发现在玻璃下面压着一块儿黑色的方形纸张,因为上面没有字,所以也没引起我的注意,这会儿我才意识到,那根本就不是什么黑纸,而是一块带磁性的黑塑料。

    我把那东西从玻璃下面拿出来,果然跟我猜测的一模一样,翻过面之后,我都傻了,因为在那块儿塑料板上确实也有个字,不过并不是吉,而是个大大的“奠”字。之前的“吉”金字红底,而这个“奠”是白字黑底,看着就跟写在棺材上似的。

    看到这个字儿,范晓萱也傻了,门上贴吉或许还好解释,可现在这个“奠”,明显是给死人用的,她问我这个字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寓意,我想了想,一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不过我跟他们说,何老师家一定有问题,我还是坚持之前的看法,他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引灵人。

    思来想去,我觉得这房子,晚上还得再来一趟。这点让范晓萱有点儿为难,她说因为何老师这儿有好多艺术品,所以钥匙有专人保管,晚上来怕是不大方便。我跟大师兄几乎同时摇摇头,心想着这丫头是不是给吓傻了。

    大师兄看了我一眼,而后笑呵呵的问小萱,知不知道,人为什么发明一种叫窗户的东西。

    离开和老师家,我跟两位师兄找地方吃饭,范晓萱还完钥匙之后到餐馆儿跟我们汇合,吃饭时,我把那两张塑料卡片拿在手里研究半天,始终没发现什么特别之处。那上面的字也不是手写的,因此应该没有什么辟邪招邪之类的功效。

    这几个人里,也就大师兄看着还像那么回事儿,于是我问他对此有什么看法。他把这卡片接到手里,左右摆弄了一下,然后把两张卡片扣在一起,因为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磁力,结果两块儿开篇一反一正的贴在了一起。

    “你看这个像不像宾馆门口那个请勿打扰和正常营业的板子。”说话间他用手指了指门口,我看到在餐馆儿门上,确实挂着一个双面的塑料板儿,上面写着刚才大师兄所说的内容。看到这儿,我才恍然大悟。

第一百零九章 昼伏夜行() 
我突然意识到,从何老师家发现的这两块塑料板儿,应该是提示板,不过不是给人用的,而是给鬼用的,我这么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想起在范晓萱家,那鬼怕鸡,那怕是个塑料的鸡,都给他吓的够呛。而吉星的吉字,正巧与鸡谐音。

    这两块板子,吉挂在白天,奠挂在晚上。这样有助于约束家里的鬼,给他形成昼伏夜行的生活规律,我不知道鬼识字不识字,不过中国的文字,多为象形文,估计鬼看到的字,只是个形象。想到这儿,我更加坚信,今天晚上会有不错的收获。

    下午我们会范晓萱家休息了一会儿,晚饭之前才纷纷起来。范晓萱问大伙儿想吃什么。二师兄跟报菜名似的说了一大套,最后反小薰询问我的意见。我想了想跟大伙儿说今天我们吃韭菜馅饺子,而且要多吃蒜。

    提到韭菜,两位师兄并没什么特别的反应。范晓萱显得有些不愿意,皱着眉头问我,有没有其他的选择,我点点头,告诉他吃包子也可以,不过馅儿一定得是韭菜的。范晓萱对此有些不解,问我今天为什么非跟韭菜干上了。

    我的答复也很简单,为了晚上的事,可以办的顺利些。

    经过昨晚的事,我对眼前这仨人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范晓萱自不用说,虽说看着挺汉子的,但内心深处就是个弱女子。两位师兄大师兄还好点儿,虽然张的瘦弱,但头脑还算清楚,可二师兄给我的印象,整个一个除了吃就是睡的拖油瓶,平日自诩胆子大,可真碰上事儿甚至还抵不上个姑娘。

    我之所以拉着大家晚上吃韭菜,原因很简单,韭菜能壮阳。平时这种传言就不少,实际上还是有点一依据的,不过这个壮阳跟我们平时想像的补肾壮阳,存在很大区别,或许有用,但效果并非立竿见影。

    但对于补充阳气,效果绝对杠杠的,因我们今天面对的这只鬼比较斯文,而且他如果真是何超的鬼魂儿,我到有心帮他一把,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用杀招,吃点韭菜,如果在配合这大蒜,随行的几个人只要能有些自保的能力,这样可以免去我的后顾之忧。

    我们在楼下选了家饺子馆,点了三斤韭菜鸡蛋馅儿的饺子,还跟好办要了一碗蒜,到最后实在吃不下了,我硬逼着二师兄跟范晓萱,把韭菜馅儿掏着吃了,结完账还不忘跟老板要几头蒜打包。从饭馆儿出来,我们走在路上彼此间度不敢说话,那酸爽,太正宗了。

    当时天还没完全黑透,为了掩人耳目,我们在小区里溜溜食,将近晚上八点,我看时间差不多了,这才带着众人赶往何老师家。

    因为白天留了窗子,我让大师兄跳进去帮我们开门,门打开之后,我把那张写着奠的瓷板儿贴到门上。为了不引起被人的怀疑,我们随身带了一个充满电的小台灯,在微弱的灯光映射下,这屋子里还真显得有些阴森。

    我让他们仨人背对背的坐在客厅中央,没我发话谁也不能动,然后快步走到书房,确定里面没东西之后,伸手打开了何老师作品的陈列间。门一打开,我马上感觉屋里气息不对。墙上挂满了字画,因为手里的光线很暗,突然看到墙角的那几个泥塑,就好像一个活生生人站在那儿。

    而且屋里竟然刮着微风,墙上的好些字画在这股小风的吹拂下,阵阵飞舞。这正是屋里的鬼气游荡所致,看来我们要找的那家伙,就在这房间里。不过他隐藏的极好,而且这房间里的陈设白天看不出问题到,到了晚上居然形成了一个狭小的风水阵,看似平淡无奇的摆设,蕴含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所有元素。看来这位何老师,还真是个深藏不露的高人。

    为把随身携带的罗盘捧在手里,从罗盘指向来看,屋里的灵异体正四处乱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了我身上韭菜味的影响,不过跟我判断的差不多,这鬼挺守规矩的,见我没有要伤害他的举动,他也不主动献身,而是躲在暗处,密切注视着我的一举一动。

    在罗盘的指引下,我最终来到那个两米老高的泥塑人像前,其实这个人像我白天来的时候就已经觉得它可疑了,这么个大家伙,完全可以找个稳妥的地方保存的,而此时摆在这屋里,看着特别突兀,就好像他是这房子的主人,而屋里其他东西都是为他准备的。

    因为那灵异体一直没现身,所以我也不敢太大意,伸手用手指在泥塑上敲了两项,突然发现了问题,白天来的时候,我也曾怀疑过这东西里边会不会是空心的。当时从声音跟现在的声音完全不一样。

    我能确定的是,白天时这个泥塑绝对是实心的。不过这会儿里面竟然变成空心的了。

    “来,都上这儿来。快点儿。“

    这个发现让我很兴奋,赶紧把屋外的人喊进来。随着他们进入到屋里,我随后在门上贴了道符。

    “先声明一点,屋里现在有东西,不过他对我们没恶意,所以你们别怕,另外一会儿无论看到什么,一定保持冷静,在我没发话之前,谁都不能出这屋。“其实我这会儿说这话,并不是动摇军心,这帮人虽然身上阳气比较重,但因为灵异体一直表现的很有规矩,因此我摸不清他的底。未知的对手,才是最可怕的。

    加上这家伙看着脑子不怎么灵光,万一对我们不利。这仨人绝对是累赘。

    交代完这些,我用手指在泥塑上敲了几下,当得知里面是空的时,他们也显得很惊讶。

    “这东西不会是咱们走了之后被人掉包了吧。”二师兄的话给了我很大提示,我用灯在地上照了几下,并没发现有人为移动的痕迹。

    正在这时候,范晓萱突然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

    “昙哥,你看这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我意识到这个本来就很奇怪的泥塑,原来另有玄机。在这泥塑下面,一直有个圆形的圈,外观上看同样是泥制的,白天来的时候,因为重点都放在了那两张带磁性的板子上,而且当时因为没发现他里面是空的,好多细节都被我们忽略了。

    范晓萱发现,这个圆圈其实是由两个圆套在一起构成的,正面看上去,好像是个花纹,可实际上,这两个圈并非一体,在他们中间,存在着一定的缝隙,只是因为制作精巧,如果不近距离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

    我往门口的位置退了几步,然后在那儿持续呆了四五分钟,这次终于知道了这个泥塑的秘密。原来我之所以刚一进屋就觉得他别扭,是因为这尊泥塑虽然站立的位置没发生变化,但他此时的朝向,和我们白天来的时候,有了很大的偏差。

    白天我们头一次进屋的时候,只能看到它的侧身,需要走到屋子中间,看能看清它的五官相貌,而刚才我进屋之后,第一眼就看到了这泥塑的脸,因为他个子很高,而且表情夸张,所以才会让我觉得有种说不出的压迫感。

    可以肯定的是,这东西一定没被人移动过,这样一来,造成这种情况,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这泥塑里面一定存在着什么机关,可以让他自行运动。

    我问大师兄看出什么问题没,他点点头,说着泥塑的移动速度虽然很慢,看确实能感觉到他在动,因为他进屋之后一直没动地方,而现在自己脚尖对着的位置已经发生了改变。听到眼前这东西会动,范晓萱跟二师兄都显得有些慌乱。范晓萱不由自主的朝我这边儿挪了两步,脸色看起来有些紧张。

    我重新走到泥塑身边,让二师兄过来帮忙,这会他一身肥肉的身材总算排上了用场。我跟他一前一后的扶着泥塑的腿,然后顺时针用力,果然这泥塑一点点的运动起来,而且我发现他的运动轨迹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圆形,而是有点儿类似椭圆,从感觉上判断,这个椭圆的两端,对应的是东北西南两个方位。

    正当我们移动泥塑的过程中,房子里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一屋子人注意力都房子泥塑上,因此这个声音包括我在内的众人都吓了一跳。范晓萱甚至尖叫了一声,冷静下来之后,我发现墙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