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捉鬼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代捉鬼人-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老二是怕惹火烧身,直接跟他弟弟划清了界线。赵婆婆的眼泪下来了,我高祖父长叹了口气。这时候的赵老三呢,还在床上坐着,像个孩子似的,懵懵懂懂,傻傻地看着赵婆婆和我高祖父。

    就在这时候,卧室外面传来赵婆婆小女儿的声音,“娘,饭做好咧,你跟先生出来吃饭吧。”

    赵婆婆听到喊声,赶忙擦擦眼泪,拉着我高祖父的胳膊来到了外屋。

    饭,不算丰盛,鸡蛋面条,居然还有酒,赵婆婆小女儿说,这酒是在老三房间里找到的。我高祖父把酒放到鼻子边儿一闻,里面一股子雄黄味儿。

    雄黄酒,这让我高祖父更加确定,赵家这老三晚上出去,肯定是去挖坟掘墓了。雄黄酒不但可以驱避蚊虫蛇蝎,要是涂抹在脸上还可以辟邪冲煞。很多盗墓贼在下墓坑之前,都要喝上几口雄黄酒,还要把酒水涂抹在脸上和手上,一是辟邪,二是在盗洞里钻来钻去,也可以防止被蛇蝎之类的咬伤、蛰伤。

    吃过饭以后,我高祖父对赵婆婆说:“从眼下来看,你这小儿子真是干了挖坟掘墓哩事儿咧,你当家的给你托梦,想跟你说哩可能就是这事儿。”

    “那他咋不跟俺直接说哩?”赵婆婆问。

    我高祖父摇了下头,“这俺就不知道咧,咱阳间有句话叫做,天机不可泄露,俺觉哩,它们这些个鬼魂,可能也有啥不敢说哩话吧……”

第四十四章 三更喊魂() 
我高祖父继续说:“咱先不说这些,俺忖摸着,你家老三是在盗墓哩时候,在墓里边儿碰上啥东西咧,那墓里头,他可能还有同伙儿,那东西上了你儿子身以后,跟他同伙打了起来,你儿子很可能把那些同伙打伤或者打死咧,这才弄了一身血衣裳回家。趣*”

    赵婆婆一听,脸色骤变,忙问我高祖父,“刘先生,这……这可咋办呐?”

    我高祖父想了想说:“别哩咱先别管,先把你小儿子哩魂儿招回来再说。”

    这时候,一旁的小女儿插嘴了,“那俺大哥又是咋回事儿?他也去挖墓了么?”

    赵婆婆小女儿这话,倒是把我高祖父给问住了。我高祖父又想了想,建议再给赵婆婆大儿子看看,赵婆婆这时候已经有些混乱了,点头同意。

    随后,赵婆婆颤颤微微陪着我高祖父,来到了她大儿子家里。

    赵婆婆大儿子的家,离赵婆婆这座老房子不远,在村子北边儿。

    这时候,赵婆婆的大女儿在照看着她大儿子,大儿子的媳妇儿呢,因为害怕,带着孩子连夜跑回了娘家。

    听我奶奶说到这儿,我摇了摇头说,他们这一大家子人,真够呛的。

    我高祖父给他大儿子看了看以后,发现赵婆婆这两个儿子情况一模一样。

    我高祖父就觉得奇怪了,要说赵婆婆这小儿子在墓里撞上了啥吧,那她这大儿子又是咋回事呢?难道也去盗墓了?好像不大可能。

    我高祖父寻思着,看来,只有把他们的魂魄找回来以后,亲口问问他们了,不过,不见得他们还能记得,因为给鬼上身的人,很少能记着给鬼上身以后自己都干了些啥事儿。

    从老大家返回赵婆婆小儿子家里以后,我高祖父开始着手给她两个儿子招魂的事儿。

    招魂,前面提到过,王守道帮董有财儿子招魂的时候提到过,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招活魂,二、招亡魂,三、招孤魂。王守道那次招的是“亡魂”,也就是死人的魂魄。我高祖父这次要招的是“活魂”,也就是人没死,魂魄不见了,也就是前面说的,丢魂儿了。

    民间有很多给小孩儿招魂儿的方法,俗称“喊魂儿”。一般都是在一把大扫帚上面,用麻绳系上小孩儿的衣服,然后趁着半夜,到一个没人的十字路口儿,在十字路口儿喊几声丢魂小孩儿的名字,然后倒拖着扫帚往家走,路上不能回头,一边走一边继续喊,某某某回来吧,某某某回来吧。到了家门口儿,屋里有人等着,拖扫把的人在门外问,某某某回来了?屋里人赶紧答,回来了!

    拖扫把的人听到屋里人的回答,赶紧把扫帚上的衣服解下来,扫帚立在门口,拿着衣服进屋。进屋以后,把衣服盖在小孩儿身上。当然了,这时候丢魂儿的小孩儿必须是睡着的,要不然不能灵验。写到这儿,喊魂儿的过程就算完成了。

    这种民间喊魂儿的方法,几乎百试百灵,也有直接拿上一件衣服到十字路口喊的,方法基本上大同小异。这里有个前提条件,必须确定小孩儿真的是丢了魂儿,如果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你就是把嗓子喊哑了也没有用。

    如何确定小孩儿丢了魂儿呢,这个再说下去好像就有点儿跑题了,不过还是说一下吧,最常见的丢魂儿就是:小孩儿生病,反反复复、长期纠缠不清,大点儿的半夜嘟嘟囔囔说胡话,小点儿的一直昏昏欲睡,或者睡着不醒、食欲不振,醒的时候显得无精打采,喊他名字反应迟钝,显得四肢无力,看到家里亲人以后,眼神迷离,脸上茫然,好像不认识他们一样。以上这些,就可以判定小孩儿是丢了魂儿了。

    言归正传。这时候我高祖父要招的活魂,跟小孩儿“喊魂儿”的方法差不多,也是半夜三更到一个十字路口儿,大声喊丢魂儿人的名字,喊几声以后,不回头往家里走,不过这里除了拿上丢魂儿人的衣服以外,还要带上一盏引魂灯,这就需要两个人来完成了。

    什么是引魂灯呢,说白了,也就是油灯。家里边儿要是有亲人去世了,灵棚里棺材头旁边放的那盏长明灯,就是引魂灯。

    引魂灯一般都是用棉花捻个灯芯儿,然后放进一个盛着香油或者菜籽油的瓷碗里,引魂灯不能灭,灭了就代表死者亡灵不安,对家里人不好。现在的人呢,馊点子越来越多,都用那种玻璃杯装的那种白蜡一样的固体燃料代替引魂灯了,好处就是不怕风吹,不易熄灭。坏处就是,这么做,纯粹唬弄鬼呢。当然了,我这人观念比较传统,喜欢那些老套的东西,对于这些新生的事物接受能力不强,就比如说,我去上坟烧纸钱,从来不用那种印刷出来的,上面写着“冥府银行”之类的、样子跟人民币差不多的冥钱,听说那种冥钱到了阴间都是当假币处理的,也是糊弄鬼的。

    当然了,有懂行的朋友或者做白事上这些纸活儿、香烛、冥钱生意的朋友,看到上面这段话,我在这里给你们道个歉,别跟我一般见识,我这人不懂事儿。

    因为赵婆婆两个儿子都丢了魂儿,一次只能招一个,我高祖父问赵婆婆先招谁的。

    赵婆婆想了想,叹了口气说,先招老大哩吧,老大有媳妇儿有儿,他家里么他可不中,我高祖父点头。

    当天夜里,打过三更,赵婆婆拿了件她大儿子的衣裳,跟我高祖父来到了村外发现老大的那片庄稼地,在庄稼地附近,两个人找了一条不算大的十字路口儿。

    招魂这种事儿,魂儿在哪儿丢的在哪儿招,招到的可能性比较大,要是不能确定在哪儿丢的,那就只能找个不经常走人的十字路口了。至于为啥要到十字路口招魂呢,说这十字路口儿,通着天、地、人、鬼四脉,丢失的魂魄因为没有意识,不上不下,不人不鬼,只能在十字路口徘徊,就相当于徘徊在天、地、人、鬼四脉之间。这个具体解释起来有点儿抽象,也就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各位大概明白啥意思就行了。

    赵家这老大,既然在玉米地里给人找到的,那他的魂魄很肯定就丢在了玉米地附近,至少在这附近给他招魂,比去别处更可靠一点儿。

    这时候,我高祖父一手端着引魂灯,一手拢着灯头火苗儿,野地里空旷有风,不拢着火苗儿很可能会给风吹灭,引魂灯一灭,至少今天晚上就不能再给老大招魂儿了。

    赵婆婆呢,这时候站在十字路口儿的正中心,双手掂着衣裳的两肩,轻轻抖动衣裳,嘴里大声喊着:“庚寅年三月十八,未时,赵大山,赵大山回来吧,娘在这儿咧,回来吧……”

    赵家老大,比我高祖父小三岁,这年四十七岁,出生于1830年,清道光十年,庚寅年,阴历三月十八,未时,未时也就是下午一点到三点之间,至于赵婆婆喊的“赵大山”,就是她大儿子的大名了。

    给大人喊魂儿,必须带上生辰八字和大名,要不然,指不定把啥孤魂野鬼喊家里呢。

    赵婆婆连喊三遍以后,我高祖父赶忙应一声,“回来咧……”

    然后由我高祖父打头,赵婆婆紧跟在后,快步朝赵老大家里走,期间不能回头,路上也不能见人、见猫狗。至于为啥不能回头,说魂魄是跟在喊魂儿人身后的,喊魂儿的人这时候一回头,就会把魂魄给吓跑了。路上不能见人、不能见猫狗,和这个是同样道理。

    两个人一边朝赵老大家大步走,嘴里一边继续喊着。赵婆婆喊一声,我高祖父就赶紧应一声。

    到了赵老大家门口儿,房门是紧紧关着的,我高祖父端着灯站在门右边,赵婆婆提着衣裳站在门左边,赵婆婆冲着房门问,赵大山回来了?屋里面早就准备好的,赵婆婆的大女儿,赶忙开口回一声,回来了!

    然后赵婆婆大女儿把房门打开,我高祖父先进去,赵婆婆紧跟其后,这时候,赵婆婆的大女人要赶紧回避,不能朝两人身后看。

    进屋以后,两个人直奔赵老大卧室,我高祖父把引魂灯放在床头,赵婆婆把衣服盖在熟睡中的赵老大身上,引魂灯这时候不能吹灭,必须一直亮到第二天早上。

    至此,给赵家老大喊魂儿的法事,就算做完了。

    第二天一大早,赵家老大醒了,神奇地恢复了正常。我高祖父问他,记不记得这几天都干了些啥?赵家老大一脸茫然,直摇头。这和我高祖父之前猜想的一样了,被鬼上身以后的事儿,完全不记得了。

    赵婆婆抹着眼泪把前些天发生的事儿,跟老大讲了一遍,老大听完,额头冷汗都冒了出来。

    我高祖父顺势问他,“恁家老三是因为挖墓给鬼上哩身,你说说,你是不是也去挖墓咧?”

第四十五章 古瓶收鬼() 
赵家老大看我高祖父一眼,连连摇头,“么有,俺从小胆子就不大,别说挖墓,夜里打坟堆路过,厥都是软哩。趣*讀/屋 ”脚,方言“厥”,前面好像说过。

    听赵家老大这么说,我高祖父皱了皱眉,感觉赵家两兄弟被鬼上身这事有点儿蹊跷。

    这时候,旁边的赵婆婆问我高祖父,“是不是孩儿他爹坟地埋哩不好?”

    我高祖父摇了摇头,“依俺看,不像……”

    在赵老大家吃过早饭以后,赵婆婆陪着我高祖父返回了赵老三家,因为赵老大刚刚恢复,身子比较虚,赵婆婆让大女儿留下再照顾他两三天,大女儿点头答应。赵婆婆这仨儿子不争气,这两个女儿还挺孝顺,对赵婆婆言听计从、百依百顺。

    一天无话,到了晚上,刚刚打过落更,也就是刚刚打过头更,七点左右。

    赵老三家里,我高祖父和赵婆婆母女刚刚吃过晚饭,赵老三这时候已经睡下。我高祖父正在跟赵婆婆和她小女儿商量晚上给老三招魂儿的事。

    商量到一半儿,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紧跟着房门被人推开了,负责照看赵老大的大女儿惊慌失措冲进了屋,进门就喊:“娘,不好了,俺大哥又疯咧!”

    赵婆婆大女儿这一声吆喝,赵婆婆先是一愣,紧接着带着哭腔儿“啊哈”一声,昏了过去,旁边的小女儿赶忙去扶。我高祖父这时候呼一下从凳子上站了起来问:“咋回事儿?”

    赵婆婆的大女儿一脸惊悚,哆哆嗦嗦说:“俺……俺也不知道,俺大哥刚才吃过饭,拿起菜刀就走,俺问他去干啥,他说,有人打扰他哩府邸,他要去砍死他们……”

    我高祖父一听这话,感觉事情紧急,刻不容缓,忙问赵婆婆大女儿,“你大哥朝哪儿走咧?”

    赵婆婆大女儿抬手一指,回答说:“村子东头儿。”

    我高祖父嗯了一声,扭头看了看赵婆婆,见赵婆婆只是急火攻心昏厥了过去,没啥大事儿,交代赵婆婆两个女儿几句,带上那些驱邪驱鬼的物件儿,快步跑出房门,一口气不停,直奔村东。

    这时候,算是晚上的吃饭时间,路上行人很少,再说他们这村子不大,本来就没多少个人,天一擦黑儿,村里街道上干干净净,空无一人。

    我高祖父年龄虽然大了,身体素质还算不错,一口气追了到村东头。

    村东左右有两条岔路,左边路上没人,右边有条人影一闪,钻进了旁边的玉米地里,刚好被我高祖父看到。我高祖父紧追几步,跟着钻进了玉米地。

    玉米地里可不比外面,不但漆黑,一人多高、密密麻麻的玉米杆把视线遮挡的严严实实,又压抑又憋闷。我高祖父只能凭着前方传来的声音追赶,索性前面那人的速度不是不快。

    在玉米地里追了没多久,就在我高祖父感觉快要追上的时候,眼前豁然开朗,我高祖父一愣,抬眼一看,眼前出现一个大草坡,草坡周围黑压压的,四周好像还是玉米地,夜幕下,草坡显得孤零零的。

    那人影这时候摇摇晃晃正在往草坡上走,从身形来看,正是赵婆婆家的老大。

    “赵大山,站住!”我高祖父在后面大喊了一声,嗓门大,跟声炸雷似的。

    前面的人影顿了一下,慢慢把头扭过来看了看。

    我高祖父趁机快跑几步,追了上去。

    来到跟前一看,果然是赵婆婆的大儿子赵大山,手里还拎着把菜刀,整个人显得阴气森森的,表情麻木,两眼空洞,浑身上下好像肉不附骨,从这些明显的特征来看,正是被鬼上了身。这时候根本不用再掐中指、看眼瞳啥的。

    我高祖父从带来的那些物件儿里,慢慢抽出一根蘸过鸡血的柳条,问赵老大,“赵大山,你想去干啥?”

    “赵大山”闻言,慢慢把身子转过来,正面对着我高祖父,眼神一低,看了看我高祖父手里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