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捉鬼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代捉鬼人-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没看。”

    我爸随即露出一脸茫然。这时候,奶奶还在数落着我爸他们两个,我爸一把拉住了我***手,说道:“妈,你别说了,我是差点儿给火车撞上,不过火车快要撞上我的时候我感觉给人推了一把,要不是那人推我一下,你们现在可能真成孤儿寡母了……我现在觉得,黄河看见的那个肯定就是推我的那个,妈,你觉得黄河看见的那个,到底是个啥呢?”

    奶奶听我爸这么说,终于不再数落我爸,低头下头沉默起来。后来,奶奶给出一个模模糊糊的答案,说那条人可能是我身边的守护神,不光守着我,还守着全家,不过到底是谁,奶奶也说不清楚。

    那守护神当时为啥大声提醒我,可能他也被我哭的心烦了吧,摊上我这么一个能哭的货,倒八辈子血霉的应该不止我爸一个。

    这时候已经来到了村里,路上除了我们几个,别说人,连只鸟都看不见,家家关门闭户,寂寞的只有骡子脖子里那个铃铛“哗楞哗楞”乏味的响动着。这么大的雪,傻子都不会在外面闲逛。我当时就想啊,干这行有啥好处,我们比傻子还傻呢。

    回到村子以后,首先把明军他爸双喜送回了家。当我爸跟王思河抬着双喜走进明军家门的时候,明军妈立马儿就吓哭了,我奶奶赶紧过去哄她。

    明军妈妈是个又憨傻又愚钝的女人,明军上面还有两个哥哥,明军是老三,明军的二哥是在厕所里出生的,有一次,即将临盆的明军妈觉得肚子疼,就去上厕所,上完厕所回到屋里,明军爸一看,大肚子咋没了,一问,上厕所了,就这么傻,孩子生了都不知道。明军爸跳进茅坑里把明军二哥摸了出来。这件事儿,全村人都知道,一度成为了笑谈。有这样的妈,再加上近亲结婚,就不难理解明军这孩子为啥又是斜目眼儿、又是八层熟了。很让人惋惜的是,双喜在我上初三的时候,得了食道癌,开过刀动过手术回到家以后,因为心疼药钱,上吊自杀了,你说你没进医院之前就上吊呗,钱都花过了你去上吊了,这么做对得起谁,他一死,给明军他们兄弟三个留下一屁股医药债,明军为了还债,背井离乡,给人当了倒插门儿女婿。当时真是可怜呀,明军哭着来家里给我爸跪下说,叔,我爸上吊了……

    真的是往事不堪回首,想起来眼里就挂泪。双喜上吊也就上吊了,后来鬼魂回家,闹得家里鸡犬不宁,又闹死了一个,这又是何苦呢。这件事儿呢,我是刚刚才想起来的,等以后写到我上初三的时候,我要是还记得这个茬儿,我会详细写的。哎呀,又是一场悲剧。

    把双喜安顿到床上以后,明军妈也给我奶奶哄得不再哭了,随后奶奶从包袱拿出一些没烧完的艾草叶,让明军妈打来一盆凉水,又叫我爸到我们家屋后撅了一根带叶子的桃枝,等艾草叶泡好以后,用桃枝蘸水给双喜洒遍全身。

    在这里呢,说一个风水方面的事儿,有道是,家宅不居丁字路,房前屋后不种桃柳树,我们家为啥要犯忌讳在屋后种棵桃树呢,这个是有说道儿的,因为我们家是干这行的,屋后种棵桃树,一是一种标志,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我们家是干啥的;二是出于对鬼神的尊重,告诉它们我们讲究的是和为贵。当然了,那是过去,现在早就不兴这套了,再说屋后也没空间给我们种桃树了。

    安置好双喜以后,还是由王思河赶着骡子车,我们又来到了李郑华家。李郑华是个老光棍,我不记得他有父母或者兄弟姐妹,家里边儿就他一个,住的还是过去那种灰瓦土墙的老房子,至少都是民国时期的,就这样一座老房子,还有个矮小的土院墙。

    来到他家门口儿,院门上着锁,我爸往他身上一摸,摸到了钥匙。打开门我爸跟王思河抬着他抬进了屋,奶奶拉着我跟在后面。

    等我跟奶奶进到屋里以后,我爸跟王思河已经把李郑华抬到了里屋,奶奶拉着我又进了里屋。

    里屋里有点儿暗,还有股子发潮发霉的怪味儿,卜一走进屋子,首先看见一张床,我爸跟王思河正在床边儿忙活着,在床头的位子居然扯着一根绳子,很像个晾衣服的绳子,绳子上面花花绿绿的搭满了衣裳,我还没见过在里屋晾衣服的。

    这时候,就听王思河说道:“这件衣裳不是老胡家那小媳妇儿的嘛,说是前两天洗好以后搭院子里就丢了,那小媳妇儿在街上骂了能有一个钟头,还有这件衣裳,看着很像是老李家那小媳妇儿的,也是前一阵子……”

    没等王思河把话说完,奶奶拉着我就出了里屋。当时我还小,不明白咋回事,现在想想,变态,不光出在当代。

    等我爸跟王思河从里屋出来以后,奶奶吩咐他们两个,照着给双喜做的方法再给李郑华做一遍,吩咐完以后,奶奶拉着我出门来到了李郑华家门口儿的路上。

    这时候,大概是下午三四点钟,不过看天色就像傍黑儿似的,阴沉沉的,雪还在下着,看样子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下来。

    奶奶看着漫天的雪花叹了口气,我问奶奶为啥叹气,奶奶说:“奶奶要是能年轻二十岁,要不,你能再长大个七八岁,那恶鬼早就给收住了,奶奶现在老了跑不动了,你又太小,咱家这手艺现在是青黄不接呀,唉……还遇上这么一个厉害的玩意儿。”奶奶说到这儿,突然愣住了,看着眼前白茫茫的大雪一动不动,过了好一会儿,她嘴里自言自语的说道:“对了,爹过去告诉过我,要是我将来遇上收不住的厉害玩意儿,可以请神……”

    说到这儿,奶奶就像大梦初醒似的,兴冲冲拉上我又回到了李郑华家里。这时候,我爸正跟王思河在李郑华外间屋坐着闲聊,他们主要是等水盆里的艾草叶,这时候艾草叶还没泡好。

    奶奶拉着我进了屋以后,告诉他们,给李郑华撒完艾草水以后哪儿别去,直接回家。我爸见奶奶一脸正色,就问奶奶出了啥事儿,奶奶说,晚上我作法要请神附在你们身上帮忙抓鬼。

    说完,奶奶拉着我匆匆忙忙回家了。

    回到家里,奶奶就开始准备晚上做法事要用的物件儿,我也帮不上啥忙,只能在旁边瞪眼看着。

    当时奶奶准备的那些物件儿,我现在倒是大概还记得,两件纸衣服,就像那电视里垂钓渔翁穿的那种蓑衣,往身上一披就行了,一黑一白;两顶纸糊的大尖帽,也是一黑一白,两根哭丧棒,还是一黑一白,最后还有一面白纸招魂幡,一串黑纸剪成的铁链子。对了,还有两个纸人,也是一黑一白,上面还写着字,是用棺材板泡水兑上墨汁写成的,因为那黑纸人本来就是黑的,字写上去我看不清写的是啥,就见白纸人上写着,白无常阴?…阴啥,阴后面那个字我不认识,后来才知道,那是个“邸”字,以此类推的话,那黑纸人上面写的一定是“黑无常阴邸”。

    奶奶要请的居然是阴曹地府里的“黑白无常”,不过这世上,真的有黑白无常吗?

第二百九十四章 我是个人() 
奶奶准备好做法事用的那些物件儿没一会儿,我爸跟王思河从李郑华家回来了。奶奶不由分说,把他们关进了过去放草料的小屋里,这个小屋没有窗户,房门一关里面漆黑无比。王思河没说啥,我爸有点儿不乐意,我爸从小到大都反对奶奶管鬼神这方面的事儿,用我爸的话说,各人的罪业各人受,那些给鬼缠的、来家里闹的,都是他们自己造的孽,欠了人家的就该还人家,咱家干嘛非要多管闲事插上一脚。

    奶奶当然不同意我爸这种说法,说我爸,你这些都是混帐话,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家里要不是干这行积了不少阴德,你都死好几回了。

    我爸在我奶奶、王思河、我妈,几个人的劝说下,这才勉勉强强呆在了小黑屋里。

    为啥要把我爸跟王思河关进小黑屋里,奶奶是这么说的,奶奶说,晚上要用我爸跟王思河的身体请神,那两位神属于是夜里的神,见不得光,我爸他们这时候就不能再给光照着了,要不然神不会上他们的身,等天黑透了就没事儿了。

    把王思河跟我爸关进小黑屋以后,奶奶叫我到王思河家说一声。我跟婶子说,晚上思河叔要给我们家帮点儿忙,可能要迟一点儿才回来,晚饭也别给他做了。婶子听了没说啥,她可能也猜到了,晚上帮忙肯定是这方面的事儿,婶子也一定知道,我们两家人是世交,从我高祖父和王老大,一直到我和强顺,我们家是五代人,他们家是七代人,上百年的交情,就跟一家人一样,婶子就是心里不乐意帮忙嘴上也说不出啥。

    等我从强顺家回来以后,奶奶又把我妈安排出门了,叫她到区上买些水果、熟肉啥的回来。我妈那时候都不会骑自行车,家里就一辆大二八,这还是我爸自己买零件组装的,车身的三角梁、后座架,都是他自己找钢管焊接的,那是一辆世上独一无二的自行车,而且特别有分量,翻倒以后就我那年龄根本就扶不起来。

    因为不会骑自行车,从我们这里到区上将近二十里地,全靠我妈来回步行。

    打发走我妈以后,奶奶架上油锅,炸了些蕉叶、糖糕、粉条啥的,摆供用的,样式繁多,十分丰富。

    天刚擦黑儿的时候,我妈擓着篮子回来的,篮子里放的满满儿的,几个大桔子几个红苹果,一直肥嫩嫩的烧鸡,一块大牛肉、两玻璃罐鱼肉罐头,等等吧,加上奶奶油炸的那些供品十几样儿馋人的食物,比我们过年吃的都好。

    这下可把我弟弟乐坏了,不过奶奶一口都没叫他吃,说是给神仙吃的,神仙吃完了我们才能吃,态度坚决,就连弟弟咬手指头装可怜这招也不管用了。

    晚上,奶奶没叫家里开灯,就这么黑着。

    天彻底黑透以后,奶奶把我爸他们两人放了出来,一大家子人在院子里凄凄惨惨冒着雪吃了顿晚饭。

    吃过饭以后,奶奶吩咐我妈领着弟弟到东屋里回避,不准往院儿里偷看,不准出声儿,更不准从屋里走出来。随后,吩咐我爸跟王思河把堂屋的方桌搬到远里,摆上香炉、白腊、纸钱,还有那十几样儿供品。之后,又递给我一沓黄纸,叫我在门口儿先压上两张,然后顺着我们家门口儿的路往东走,每走十步在路两边各压一张,一直压到路口儿,在路口再压两张就算完事儿了。我们家东边儿是王思河家,王思河家错对门儿是双喜家,王思河家再往东是个大坑,常年积水,大坑再往东,就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土路,我把黄纸压到丁字路口就回去了。

    奶奶说,压黄纸是给神引路用的,不过在当时的我看来,这个很像我们这里娶媳妇儿时压的那种吉利纸,辟邪用的,不过娶媳妇儿压的是那种粉色纸。

    等我把黄纸压好回到家以后,奶奶他们已经把做法事要用的物品准备齐全,方桌上更是摆的满满当当,最诱人的还是那些食物,闻着那味儿都叫我流口水。

    家里这时候还是黑着灯,奶奶他们这时候都在院子里站着,谁也没说话。我刚一走进院儿里奶奶就冲我招手,好像他们就在等我回来似的。

    我走到了奶奶身边,奶奶从我手里要过剩余的黄纸,对我说,黄河呀,你身上阳气太重不能呆在家里,要不然神就请不来了。

    说完以后,奶奶给了我两条路要我选:第一,让我爸他们用绳子给我放进门口那口枯井里,然后用木板把井口盖上,等法事做完了再拉我出来。第二,我现在就到村东头等着,而且不能站在路上等着,路边儿也不行,至少得离开路二十步远,也就是说,我得到路边的野地里或者麦地里等着,期间绝对不能进村,绝对不能说话,更绝对不能哭,等她把法事做完以后自然会去找我的。

    我一听,咋还有这么一说儿呢?奶奶这不是卸磨杀驴嘛,我这刚给她干完活儿她就要撵我走。我身上阳气重,到底重到啥程度了,难道连黑白无常见了我都跟老鼠见了猫似的?

    我并不觉得自己天赋异禀很强大,就觉得自己很委屈很冤枉,我妈跟我弟弟能躲屋里暖暖和和的,偏偏我得顶风冒雪躲到荒郊野外,躲开二里地,这待我也太不公平了吧。

    奶奶给出的这两条路我一条都不想选,我想找我妈,跟我弟弟一起躲屋里。不过,奶奶最后连哄带吓唬我,还叫我爸把绳子都拿了出来,我一看,也别怨啥公平不公平了,赶紧选第二条路吧,要不然,真有可能把“扔井里”这句话给兑现了。

    临出门的时候奶奶还不停叮嘱我,不能站到路上,不能进村,不能出声儿,更不能哭……

    唉……!

    顶着风冒着雪,憋着满肚子委屈,我慢吞吞来到了村东头儿。这时候,大概在晚上九点钟左右,村里村外一个人影儿都没有,话说白天还没人呢,晚上就更别指望了。这狗日的老天爷呢,这时候还在下着雪,因为黑,也看不见雪花有多大,不过一抬头落的你脸上脖子里全是凉的。

    我按照奶奶的意思,出了村以后又往东走出一段距离,来到了一个丁字路口儿,身后,是我们村子,往右拐,走不远,是条贯穿铁路大堤的桥洞,往左拐,路两边是麦地,走到尽头儿再往右拐,就是通向107国道的那条路。

    在我正前方,也就是丁字路口正东,紧挨着路边儿,是座庙,叫做“南顶祖师”庙,是道家的,道家的应该不叫庙,叫道观,不过里面没道士,我们村里人都管它叫“庙”。关于我们村的庙,也是有典故来历的,跟我们村过去的名字有关,在我们家还没搬来之前,我们村有一段时期叫“青龙镇”,因为我们村地下有条青龙,这个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我站在丁字路口儿左右看了看,躲哪儿呢?要不就躲庙后头得了,庙后头是我们队的打麦场,那里还有几个麦秸垛,钻麦秸垛里又挡风又挡雪。打定主意,我绕过大庙走进了打麦场,在打麦场找了个麦秸垛刨了个坑,猫身坐了进去。

    雪还在下着,时间就这么一点一滴的过去了。也不知道等了多久,我居然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