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捉鬼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代捉鬼人- 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被薛老二强暴的时候,这闺女就感觉强暴他的不是薛老二,而是一条蛇,后来,跟薛老二成了亲,晚上被薛老二强迫着做那种是的时候,还是感觉跟她做那种事儿的,不是薛老二……

    (感谢“咚咚耳朵”打赏的一百朵鲜花,说真的,吓了我一跳,这比皇冠看着震撼。)

第二百三十五章 乱葬岗子() 
听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儿说到这儿,我奶奶都感觉心里毛毛的,后来的事儿那就不用再问了,那闺女怀了蛇胎又产下了几条蛇。

    我奶奶猜测着,那条大红蛇指定是成了精的,而且心术不正,不过道行应该不是太高;要不然想整人也用不着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至于老薛家上吊死的这几个儿子,我奶奶感觉好像不是蛇精所为,因为严格说来,这老薛家还间接帮了这蛇精的忙,要不然蛇精也不可能这么快找到这对母女。

    至于后来那对儿要饭的父女,那就不好说了,可能是凑巧,也可能另有其他原因。我太爷曾经说过,有些跑江湖的,专门用这方法行窃,也就是假装把女人嫁到这家,等这家人疏于防范的时候,里应外合,偷这家人的东西,偷完以后远走高飞。像这种情况,直到现在好像还有。不过,这对“父女”可能没想到薛老二会上吊,薛老二一死,他们的行窃计划也就被迫夭折了,那女的呢,也就赶紧离开了。用这种手段行窃的人,大部分都是找那些着急讨媳妇儿的人家儿下手,当时老薛家的薛老二,刚好就符合了他们这个条件。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推测,到底是咋回事儿,我奶奶始终都没弄明白,时至今日,这对“父女”还是个迷。

    至于老薛家这三个儿子的死,我奶奶推测,应该跟那个吊死的母亲有关系,薛老二临死前不是说了一句,丈母娘过来带他去找媳妇儿嘛。那丈母娘,应该就是那闺女的母亲。乱葬岗那里就不用说了,都邪乎儿到家了,母女两个都埋到了那儿,特别是那母亲,含恨上吊而死,本身怨气就重,再埋到那种地方,不化煞才奇怪呢。

    想到这儿,我奶奶又问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后山有个乱葬岗,听说那里的人都是你们村里人埋的,你知道吗?”

    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听了忙说:“知道,俺咋会不知道捏,俺们村那些……”说到这儿,这大嘴巴娘们突然停了下来,狐疑地看看我奶奶又看看我爷爷,反问道:“你们两口子今天过来,到底是干啥来咧,不会就为了打听这些事儿吧?”

    我奶奶一笑,点了点头。

    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儿立刻来了兴致,“俺就知道你们大老远过来打听这些事儿肯定有原因,啥原因,也跟俺说说呗!”我爷爷朋友的媳妇把眼睛睁的老大,一脸兴致勃勃。

    我奶奶一听,得,这大嘴巴娘们不光喜欢宣传事儿,还喜欢打听事儿。

    我奶奶脸上又是一笑,说道:“老薛家三年死了仨儿子,薛老头为了保住他的小儿子薛老四,就到黄花洞求歆阳子道长了,歆阳子道长觉得这事儿有蹊跷,他跟俺们家关系不错,就托俺们两口子过来打听打听……”

    “哦……”听我奶奶这么说,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儿长长地“哦”一声,接着又问,“那黄花洞那道士是咋说哩?”问完,露出一脸的好奇。

    我奶奶还没开口,我爷爷在旁边接嘴了,“歆阳子道长也没说啥,就说这事儿邪乎儿,别人家不出事儿,咋就偏偏他们家出事儿呢,这不是听大妹子你这么一说,也活该他们家出事儿不是。”

    这大嘴巴娘们儿听我爷爷这么说,把大脑袋点了点,出人意料的轻叹了口气,说道:“要说那老二老三,死了就死了,不过……这老大死的可就冤枉咧,你们说说,这老大招谁惹谁咧……”

    我奶奶一听,舔了舔嘴唇,感觉这话茬儿不能接,为啥呢,自己两口子是来问事儿的,不是来闲扯的,这要是把话题转到老大为啥也吊死的问题上,那不就扯远了嘛,搞不好待会儿张家长李家短,越扯越远了。

    我奶奶想了想,说道:“歆阳子道长说了,老大的死,可能跟那个乱葬岗子有关系,大嫂子,你知道那乱葬岗的事儿不,要是不知道,俺们两口子再找别人问问吧……”

    “别呀大妹子!”大嘴巴娘们赶忙说道:“你们找我算是找对人咧,俺们村儿这些事儿,别人哪儿有我知道的多,要说起这乱葬岗子吧,那可比老薛家这些事儿还邪乎咧……”

    我奶奶一笑。

    这大嘴巴娘们又给我奶奶爷爷讲起了乱葬岗的事儿。

    他们村这乱葬岗子,已经存在好几十年了,那时候还是大清朝,事情要从第一个埋在那里的人说起。

    当时,有那么一年,他们村一夜之间死了十几只鸡鸭,身上好好儿的,脖子都断了,像是给啥咬死的。

    后来一连几天,夜夜死鸡鸭,你说咬死鸡鸭的这畜生也怪,你把它们咬死了,叼走吃了也行呀,光咬不吃,这不是故意来村里祸害嘛。

    终于有一天,整个村里的家禽死的不剩一只了,全给那东西咬了死了。当时有人发现,这些鸡鸭虽然身上的肉没给那东西吃掉,血却都没了,也就说,那东西把这些家禽的血都吸干了。

    村里人一开始以为是黄鼠狼,因为那些个黄鼠狼也喜欢吸鸡血,于是组织了一群年轻人,可着村里掏黄鼠狼的窝。

    不过到了后来,村里牲口也开始死了,身上的血也给吸干了,黄鼠狼再能耐,也不可能咬死牲口,村里人就猜测这个肯定是个别的什么玩意儿,而且是个大家伙。

    于是有人就出主意,晚上在村口儿拴上一头老牛,人都躲在暗处,看看到底是个啥畜生。

    晚上,四下里黑漆漆的,三更刚过去,躲在暗处村民就听见从村东头传来“嗵”“嗵”的声音,那声音,直奔村口这头老牛,没停一会儿,声音越来越近,黑暗里,村民们就瞧见一条瘦长的人影朝那老牛扑了过去,老牛当即发出哞哞惨叫。

    村民们这时候从暗处跳出来,抄家伙一拥而上,等到了近前一看……是一个破衣烂衫,脸上长绿毛的“人”。

    村民里有个老头大叫了一声:僵尸!

    人群一听,吓的一哄而散,那头僵尸听见喊声,好像也给吓着了,撇下老牛,一蹦一跳跑没影儿了。

    消停了几天以后,村里又开始死牲口了,村里人这时候都害了怕了,要说是狼呀狐狸啥的,村民们还有勇气去打,不过眼下这个是僵尸,谁敢去招惹它呀。

    就在这时候,村里来了个云游的道人,道人听说这件事儿以后,开坛作法,很快就把这僵尸给制服了,不过这道人那时候很年轻,二十多岁,道行也不高,把僵尸制服以后却杀不了它,刀剑砍不动,用绳子捆了搁火上烧,肉还没烧烂绳子先断了,跳起来接着跟你干仗。

    道人最后没办法,就对村民们说了,找个阴气重的地方以阴制阴,把这僵尸镇在那里,等过几年僵尸的煞气褪了就没事儿了。

    于是,就找到了现在那片乱葬岗,村里人把僵尸就埋在了乱葬岗,那道人呢,在哪里也不知道弄了点儿啥,反正后来那僵尸就没再出来过。

    再后来,他们村里但凡有横死的人,都会抬到那里埋掉,说那地方能镇尸。

    那个制服僵尸的道人是谁呢,就是歆阳子的师傅,青石道人。不过青石道人好像从没跟歆阳子说起过这件事,歆阳子对于那片乱葬岗并不是太了解。据我奶奶估计,青石道人当时,肯定用了什么“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法把那僵尸封在了那里,要不然这件事儿他不可能不跟自己的关门徒弟讲。

    与此同时,我奶奶也想明白了一件事儿,那个乱葬岗本身就是个阴地,过了这多年,那里的坟堆大大小小几十座,应该全是横死的人。这么多人,再加上青山道人已经不在了,再没人过去打理,恐怕这时候那里的阴气已经压不住这些鬼魂的怨气,说不定还给那些鬼魂利用上了,那母亲的鬼魂能出来闹,也就不足为奇了,自己能在那里着道儿,也不足为奇了。

    问完乱葬岗的事儿,我奶奶觉得也就没啥好问的了,给我爷爷使了个眼色,起身跟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儿道别。

    不过就在这时候,我爷爷那位朋友,带着几个孩子从山里打兔子回来了,手里还拎着两只大肥兔子。

    这朋友一看我爷爷一家三口儿都在他家,立刻拦着不让走了,说啥也要留我爷爷奶奶在他家里吃饭。

    我奶奶朝屋外看了看天色,这时候才意识到,居然已经快晌午了。我爷爷这朋友热情强留,两口子不好意思拒绝,答应留下来吃午饭。

    我爷爷这朋友把两只大肥兔子剥了皮,炖了一大锅,拿出酒,跟我爷爷喝上了,我奶奶坐在旁边,跟这个大嘴巴娘们又聊了些家长里短。

    吃完午饭,我爷爷喝多了,给他朋友灌的醉醺醺的,一家三口儿离开这朋友家往黄花洞赶。半路上,我爷爷酒劲儿上来,躺驴子车上睡着了。我奶奶一看,让我父亲看着点儿我爷爷,她自己驾着驴子车一调头,没往黄花洞继续走,改道儿回家了。

    为啥呢,这时候刚刚过了年,还算是冬天,这要是到了黄花洞,恐怕没人能把我爷爷弄到山上,要是把驴子车停在山下,让我爷爷在驴子车上睡,这么冷的天儿,指定能睡出毛病。不如把我爷爷送回家,叫他踏踏实实回家睡去。

    不过,让我奶奶没想到的是,就因为这么一耽搁,黄花洞那边出事儿了,紧接着,就像一个连锁反应,让她没想到的事儿,一波接着一波,汹涌而来……

第二百三十六章 风云难测() 
回到家,把我爷爷安顿好以后,天色已经擦黑儿了。我奶奶一刻也没停,跟我太爷说了一声,赶着毛驴车返回黄花洞。等她到达黄花洞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驴子车拴在山下一棵山枣树上,我奶奶摸黑往山上赶。这一次,把我父亲也留在了家里,就我奶奶一个人。

    等她到了山上第一座道观平台上的时候,发现整个儿山上静悄悄的,平常这个时候,第一座道观门口的平台上应该有歆阳子徒弟烧火做饭才是,今天别说烧火,连个人影都看不见。

    走到观门口儿,观门紧闭着,里面乌起码黑的,退到平台中央位置,抬头往山腰最顶上的那座道观看了看,上面的观门好像开着,从里面隐隐约约传出一丝光亮,似乎所有人都聚到了那里。

    会不会又出啥事儿了呢?我奶奶心里嘀咕一句,沿着小路快速往最高的那座道观上赶。

    等上了第二座平台上,我奶奶终于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儿了,四下里显得特别安静,不过安静中隐隐传来孩子的哭声,不得不说这种感觉很矛盾,就像整个世界静的只剩下了这点儿哭声似的,再看看最上面那座道观里射出来的灯光,灯光下没有人影晃动,显得很冷清。这第二座道观里睡着歆阳子的几个徒弟,不过这时候也是乌起码黑的。

    我奶奶再次加快脚步,沿路直上。当我奶奶就快要到达第三座平台上的时候,她听清楚了,孩子的哭声是从上面大殿里传出来的,听声音,很像是薛老四那个两岁大的闺女。

    我奶奶再一次加快脚步,等她来到第三座平台上,打眼一看,平台上还是没人,大殿左右的厢房也黑着灯。薛老四不就在右厢房躺着嘛,这时候咋能黑着灯呢,人都到哪儿去了?

    我奶奶心里疑惑,急忙走进大殿里一看,就见大殿里三清神像的供桌上点着一盏油灯,三清神像庄严肃穆,不过大殿里却是空落落的没一个人,孩子的哭声从大殿右后角的耳室传来的,我奶奶扭头看了一眼,那是歆阳子下榻的地方。(空落落,念lao;第四声,不念luo。)

    就见耳室门关着,门缝里闪着亮光,我奶奶走到门口轻轻一推门,门是虚掩着的,吱扭一声朝里面打开了,明亮的光线从里面传了出来。我奶奶朝里面一看,一张小圆桌子上点了十几只蜡烛,不大的小耳室里要比大殿亮堂好几倍。

    烛光笼罩下,歆阳子眯着眼睛、皱着眉头,抱着薛老四那女儿正在哄。或许因为过去收养的孩子多,歆阳子哄孩子的手法还挺娴熟,一边抖着一边在耳室里来回走动。不过,这女孩好像不吃歆阳子这一套,挤着眼睛在歆阳子怀里哇哇大哭。

    当我奶奶把耳室门推开以后,女孩立刻停下哭声朝我奶奶看了一眼,或许是哭迷糊了,认错人了,把两条小胳膊伸向我奶奶,嘴里喊道:妈妈!妈妈!

    小女孩儿两声“妈妈”加上一张小泪脸儿,,差点儿没把我奶奶的心都喊化了,赶忙走过去从歆阳子手里接过了女孩儿。歆阳子顿时如释重负,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水。

    我奶奶一边哄着女孩儿,一边问他:“道长,观里咋好像只剩你一个了,其他人呢?”

    歆阳子闻言,一脸愧色地看了我奶奶一眼,沮丧地说道:“全都下山追薛老四去了。”

    “什么,咋回事儿?”我奶奶蹙了下眉头。

    歆阳子叹着气说道:“今日吃午饭时,那薛老四突然下床,撒腿就跑,我们不曾防备,等反映过来,已经被他跑下了山,薛施主他们几个赶忙下山追他,贫道怕他们出意外,便让徒弟们陪他们一起下山,那薛老四的媳妇儿,把这孩子交与贫道,也随他们追薛老四去了,直到此时还不见返回……”歆阳子说完,又叹了口气,一脸焦急。歆阳子这时候,已经快七十了,比薛老头年龄还大,当然不能再指望他去追薛老四了。

    我奶奶一听,眉头蹙的更紧了,薛老四这时候魂魄不全,应该不可能下床乱跑才是,这事儿有点怪了,说不定又给啥附了身。

    我奶奶忙问歆阳子,“薛老四往哪个方向跑了?”

    歆阳子摇了摇头,说道:“贫道当时正在给黄花大仙上香,徒弟告知贫道的时候,那薛老四已经跑下了山。”

    我奶奶想了想,猜测着说了一句,“会不会往乱葬岗那里去了呢?”

    歆阳子又摇了摇头,说道:“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