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捉鬼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代捉鬼人-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候的时间,大概在早上不到八点钟。

    三个人还没走到村长侄子家门口儿,远远地就看见村西头一户人家门口盘着个大锅台,锅台上架着口大铁锅,锅里热气翻腾,一个五大三粗的中年人围着围裙,拿着一把大铁铲忙活着在锅里来回翻炒。我太爷他们三个明白,中年人这是在烩“老锅菜”。

    老锅菜是我们这里的方言,又叫地锅菜或者大烩菜,一般都是白菜、冬瓜、粉条、肉块、豆腐、豆芽等,烩成一锅,先是大火爆炒几下,后是小火慢炖,炖上个把钟头,出锅后盛上一碗,配着热气腾腾的白面大馒头,吃起来特别有味道。老锅菜虽然不是啥稀罕玩意儿,却这是我们这一带红白喜事上不可或缺的。

    三个人看到这情形,也就不用再找了,肯定就是那家了。

    来到远门口,院门四敞大开着,房子不怎么样,不过院子挺大,院子里正对着门口搭着个灵棚,灵棚里放着棺材、供桌、长明灯等等。灵棚前面左右跪着几个披麻戴孝的孝子,不过全是些孩子,看样子最大的也不超过十五岁,这说明死者的年龄应该不大。

    三个人来到门口停下,一个头上系着白布绫子、负责在门口接客的人瞅了歆阳子一眼,显然认出了歆阳子,赶忙迎了上来。

    前面说了,歆阳子这时候在我们这一带,算是小有名气了,不过这次随我奶奶下山,并没有穿道服,只拿了一把拂尘,昨天去老槐树那里的时候,怕引起别人注意,连拂尘都没拿,放我太爷家里了。今天来找村长,刻意把拂尘拿上了。有道是,手拿拂尘、不是凡人,加上有了些名气,别人很容易就能把他认出来。

    迎上来那人就问歆阳子,道长是不是来吊丧的。歆阳子挺尴尬,说自己有要紧事儿来找村长,希望村长能抽空跟他见上一面。

    那人听了立马儿转身跑进家里,把村长叫了出来。

    村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看着比我太爷年龄小点儿,比歆阳子年龄大点儿,之前那几个老人说了,他们村长姓茹,大名叫茹青山,因为在村里威望很高,村里人都喊他一声茹山爷。

    茹姓在他们村子也是个大姓,户檐不小。

    茹青山显然也认识歆阳子,看看歆阳子,又看看我太爷跟我奶奶,露出一脸意外。

    家里有事儿,都是挺忙的,歆阳子也就不再跟茹青山寒暄那么多,几句客套话以后,开门见山对茹青山说道:“昨日晚间,黄花大仙托梦于贫道,言说你等村子衍生妖孽作祟,贫道今日奉黄花大仙之命,下山除妖,还望茹山爷助贫道一臂之力!”

    茹青山一听歆阳子这话,先是一愣,随后赶忙朝歆阳子拱手,满脸郑重,“黄花大仙果然法力高深、料事如神,道爷请稍等……”说着,茹青山慌慌张张返回院里,我奶奶估计,他这时候可能回院里交代啥了吧。

    不大一会儿,茹青山再次返回,一脸郑重,对我太爷他们三个也十分客气,说这里太乱,有啥话到家里再说。随后,把我太爷他们三个请到了他自己家里。

    到了家以后,茹青山请我太爷他们三个落座,他自己亲自忙活着烧水,给我太爷他们沏了壶茶。

    我太爷用鼻子一闻,还是好茶叶,信阳毛尖儿,忍不住暗自纳闷儿,这村长客气的,也有点儿太过分了吧,一村之长亲自烧水沏茶,这都把他们三个供为上宾了,歆阳子名气虽说小,不过,还不至于让一村之长恭维到这种地步吧,这里面……肯定有事儿。

    茹青山请三人喝了口茶,还没等歆阳子说话,他倒是先开口了,一脸惊悚,“我说道爷呀,黄花大仙说俺们村儿里出了妖孽,一点儿都不假呀……”就说这么一句,茹青山居然叹了口气,我太爷三个看着他,都没说话,等着他的下文。

    茹青山停了一会儿,接着说道:“就我今天要下葬的这亲侄子,死的就蹊跷,上吊死的,听我弟媳妇说,临死前几天,我这侄子都不敢睡觉,说是他一闭上眼睛就做恶梦……”说着,茹青山又叹了口气。

    “什么恶梦?”我太爷问道。

    茹青山看了我太爷一眼,随后看向歆阳子,“这位老哥是……”

    歆阳子赶忙介绍,“这位是刘老太爷,你们邻村的,即是贫道的长辈,亦是贫道的好友,贫道请来帮忙的。”

    茹青山朝我太爷拱了拱手,我太爷抬手给他回了回。茹青山接着说道:“我这侄子临死前几天,每天夜里就做一个梦,梦见他前两年死去的那媳妇儿,穿着一身白衣裳,浑身是血,手里还牵着一只没脑袋的王八,来找他索命!”

    女人、白衣裳、没脑袋的王八?一听茹青山这话,我太爷他们三个心里震惊,不过脸上却是不动声色,而且谁也没吱声儿,相互错愕地看了一眼。

    就听茹青山接着说道:“最邪门儿的,我侄子上吊那天晚上,跟他母亲说,自己出去办点事儿,一会儿就回来,叫他母亲给他留着门,他母亲,也就是我弟媳妇儿。我弟媳妇儿觉得这事儿蹊跷,大半夜的出去干啥儿呢,也不敢问,不光给我侄子留着门,她自己也没睡,坐屋里等着。”

    “我弟媳妇等到快四更天的时候,听见院门响了,就赶紧到院里去看,就看见院门开了,院儿里却没人,以为孩子回来上茅房了,到茅房门口喊了两声,也不见有人答应,因为要给我侄子留门,院门就没抵上,我弟媳妇以为院门是给风刮开的,就把院门关上,回屋里又等上了。”

    “我弟媳妇回屋以后,也就不大一会儿,突然听见院子里有女人的尖笑声,吓得我弟媳妇一激灵,赶紧出了房门去看……”茹青山说到这儿,脸色变得又惊悚又难看,“我弟媳妇就看见我侄子,吊在了自家院里的枣树上,还是刚刚吊上去的,双手抓着脖子上的绳子,两条腿还在哪里直踢腾,我弟媳妇刚要跑过去,就看见那院门自己开了,那院门外……站着一个身穿白衣裳的女人,那衣裳上面全是血,那女人手里,还牵着一只没脑袋的大王八……”茹青山说到这儿,哆哆嗦嗦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

    “后来咋样儿了?”我奶奶问道。

    茹青山看了我奶奶一眼,歆阳子赶忙再次介绍,“这位是刘老太爷的儿媳妇白氏,也是贫道请来帮忙的。”

    茹青山冲歆阳子点下头,放下茶碗接着说道:“后来,我弟媳妇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那白衣女人嘿嘿一笑,牵着王八就走了,等我弟媳妇回过神儿,想起树上她儿子的时候,已经晚了……我弟媳妇跑来俺们家,把我喊醒了,我带着几个儿子,把我那侄子的身子从树上弄了下来,我弟媳妇说,那个牵大王八的女人,就是她前两年死去的儿媳妇,现在呀,我弟媳妇也给吓出毛病了,儿子在棺材里边儿躺着,她在里屋床上躺着,这一家人呀,唉……”

    茹青山说到这儿,不再说话,整个房间都静了来,我太爷他们三个也没说话,因为这个有点乱了,牵着大王八的女人,不是一直跟着陈辉嘛,怎么又成了村长侄子的媳妇儿呢?

    “那你侄子大半夜出门去哪儿了?没人知道吗?”过了好一会儿,我奶奶问了一句。

    茹青山看了我奶奶一眼,摇了摇头,“鬼才知道他去哪儿了呢,不过,我几个儿子把他从枣树上弄下来的时候,他那鞋子上、裤腿上,弄是全是新泥,好像去哪儿挖坑儿似的……”

    茹青山这话,让我太爷他们三个再次相互对了下眼神儿,心里都在盘算着,他那鞋上的泥……

    停了一会儿,我太爷问茹青山,“你侄子,几天前吊死的?”

    “两天前,今天是第三天头儿上。”茹山爷回道。

    “那你侄子……叫什么?”我太爷又问。

    茹山爷忙说,“大名叫茹思清,就因为这名字取的不好,村里那些坏心眼儿的人,都管他叫茹公公,现在喊他大名的人不多了,大人小孩儿都管他叫公公,一帮子败兴货。”

    茹思清茹公公,前面提到过,就是他媳妇儿跟陈秃子私通,也是他把陈秃子的变成秃子跟太监的。

    一听茹青山的侄子是茹思清,我太爷冷笑了一下,这就快要对上号儿了。

    茹思清的媳妇,很可能是我太爷三叔的重孙女,给茹思清捉奸在床以后,毒打虐待,饥荒时,可能又给茹思清杀了吃了肉。

    我太爷看似漫不经心地又问:“你那侄媳妇儿,是哪儿的人呀?”

    茹青山并不知道我太爷心里这时候在想啥,连想都没想,脱口说道:“黄河边儿刘庄的,她家里几十年前出了个了不起的人物……”

第一百九十六章 讨要说法() 
我太爷淡淡一笑,没在意茹青山嘴里那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又问:“黄河边儿上……哪个刘庄的?”

    茹青山闻言,疑惑地看了我太爷一眼,似乎觉得我太爷问这问题有点过头儿了。歆阳子见状,赶忙给我太爷打圆场,掐了个道诀,对茹青山说道:“这位刘老太爷的话,也正是贫道想问的,事无巨细,方能查出那妖邪的真实来历,事关紧要,还望茹山爷务必如实相告。”

    茹青山听歆阳子这么说,脸上那层似有似无的疑惑逐渐褪去,赔礼似的端起茶碗,朝我太爷跟歆阳子敬了敬,三个人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茹青山说道:“要说起思清媳妇儿这个刘庄,挺有名气的,他们全村人基本上都姓刘,还都是一个老祖宗,听说他们那老祖宗是做大官的,是那个、那个……”

    “明初。”我太爷像在提醒茹青山似的说了一句。

    茹青山连忙点头,“对对对,就是明初,明初的大官,跟朱重八出生入死打天下,后来那朱重八把自己那些手下……”说到这儿,茹青山似乎意识到了啥,问了我太爷一句,“刘老太爷不会也知道这些吧?”

    我太爷微微一笑,“听人说过一点儿。”

    “那你知不知道,几十年前,他们刘家出了个了不起的人物?”茹青山睁大眼睛问道。

    我太爷看了茹青山一眼,淡淡地反问:“怎么个了不起的人物?”

    “几十年前,他们刘家有个年轻人杀了河里的龙王爷,名震黄河两岸……”

    一听这话,我奶奶把刚喝进嘴里的茶水呛了一口,整个儿身子一震,一双呛红的眼睛珠子随即看向了我太爷,我太爷却很淡定,说道:“那个人,应该叫刘念道吧?”

    “对对对!”茹青山连连点头,“就叫刘念道,听说他文武双全、侠肝义胆,思清那媳妇儿,要是在家受了气,就把这刘念道抬出吓唬思清,总念叨要回娘家找他来帮自己出气。”

    听茹青山这么说,我太爷皱了下眉头,不过,我太爷也明白那女鬼为什么要喊他的名字了,看来自己三叔这重孙女死得冤枉,临死前,还想着让他这个没出五服的爷爷给她报仇出气呢!我太爷咬了咬牙,眼睛有点儿红了。

    我太爷这时候所说的“没出五服”,是说家族里的血缘关系还没超出五代人。“五服”的说法,缘自葬礼上孝子所穿的孝服,死者的儿子、孙子、重孙、玄孙,在葬礼上所穿的孝服是不一样的,外人从孝服上面,能一眼看出这些人跟死者血缘关系的远近。不过,现在都已经简化了,重孙不穿孝服,头上仅仅系一根黄色的孝布条子,玄孙系一根红色的孝布条子。

    茹青山的侄媳妇儿刘桂花,等于是我太爷堂兄的孙女,血缘关系没出五服,是亲就是三分向。

    深吸了几口气,我太爷很快镇定了下来,一脸鄙夷地说道:“杀个龙王爷有啥了不起的,还名震黄河两岸呢,到头来,还不是连他自家孙女的命都保不住……”

    茹青山眨巴了两下眼睛,似乎没听懂我太爷这句话啥意思,不过,还没等他弄明白啥意思,我太爷又问:“你那侄媳妇儿,到底是怎么死的?”

    我太爷这话一问出口,茹青山犹豫起来,把眼睛看向了歆阳子,歆阳子赶忙朝他微微一欠身,“事关贵村安危,还望茹山爷如实相告……”

    茹青山听歆阳子这么说,把头低了下去,好像是在考虑啥。停了好一会儿,茹青山长长叹了口气,拿起桌上的茶碗抿了口茶,慢声说道:“这事儿要说起吧,这也怪我家思清,好好儿的老婆不知道心疼,整天的打来打去,跟对待牲口似的,我也劝了他好多次,就是不听,最后可好,把老婆打出外心了,跟陈秃子好上了,给他戴了顶绿帽子……后来,我听说了这件事,我就带人上陈秃子家,把我侄媳妇跟陈秃子堵在了床上……”茹青山说到这里,脸色变得很尴尬,有道是家丑不可外扬,虽然这件事全村人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不过要他这个当长辈的亲口说出来,那还是要下一番决心的。

    “再后来,我就问思清那媳妇,想活还是想死,想活,以后就好好跟我侄子过日子、带孩子,要是想死,立马活埋了,思清那媳妇,就求我绕她一命,我见她可怜,也不忍心那几个孩子没了娘,留了她一命,谁知道……唉,思清咽不下这口气,把她打的更厉害了,这、这、这不是又赶上了荒年,我那侄媳妇,连打带饿的,就那么……就那么咽了气。”

    “真是打饿致死的吗?不是你侄子把她杀了吃了吧?”我太爷冷冷问道。

    茹青山闻言,刚端起来的茶碗抖了一下,没敢再往嘴边儿送,又放回了桌子上,“确实是她自己死的,不过,后来我听我弟媳妇说,是吃了她的肉,他们全家人都吃了……”

    啪地!我太爷把手里的茶碗摔了个粉碎,霍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其他三个人,包括我奶奶在内,全都猝不及防,吓得了一大跳。

    歆阳子反应最快,赶忙从椅子上起身,再次打圆场,“老太爷息怒,老太爷息怒。”拉着我太爷又坐回了椅子上。

    转过头,歆阳子道诀也不掐了,朝茹青山一拱手,“烹煮人肉而食,实在天理难容,更何况夫食妻肉,子食母肉,刘老太爷秉性耿直,故此发怒,还望茹山爷莫怪莫怪……”

    茹青山居然苦笑了一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