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后有个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背后有个鬼-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安康在开始前所作的安排可不只是这些。。。。。。

    王不一看似和茅不易同时去了现场,但却以最快的速度离开现场,回到陆安康身边守护。

    以起到鱼目混珠的效果,而茅不易则是在现场想尽一切办法盯着领袖这个家伙不做出更加不安分的事情。

    即使这里有八步里街镇压,领袖也不敢做出太过张扬的事情,但多一点防备,无疑是给自己保命增加了一个手段罢了。

    安排好了一切,陆安康从口袋里面拿出来一颗子弹。

    这颗子弹正是当时蒲生打死老僧人的那颗子弹,上面还沾着老僧人额头的鲜血。

    以此作为事件的出发点,陆安康有信息,人皮路引会根据这些悸动去寻找到合适的时间点。

    他便进入沉睡,把自己的安全交给了王不一,以及在外面守候的竹山青手里面。

    看着陷入沉睡的王不一,他默默吸了一口气。

    “看来杂货店也不只是卖杂货的那么简单啊!”

    他在那里自言自语道:

    “不晓得你到底会经历什么?”

    与此同时的。。。。。。

    大幕布上的景象是这样的:

    民国战乱,炮火纷飞,国破家亡,生离死别,苦不堪言,任性蹉跎,阴差阳错。东北沦陷,奋战八年,此生寥寥三十年。若说最好的感情,便是那时,一痛一回头,匆匆一生别尽,情绪便永远的战火中的最后一眼凝固了。

    。。。。。。。

    战火正在肆意的在这片土地上蔓延着。

    而憔悴不堪的人们儿,又该何去何从呢?

    。。。。。。。

    看到幕布上越来越清晰的画面。

    领袖嘴角一下笑容之后,便开始再度宣扬他们死徒团的所作所为。

    然而这一次,八步里街可没有再给他好脸色。

    那守在玲珑塔外的四个道袍僧人,脚下一动,口中冷喝一声:

    “镇。”

    四股庞大的力量笼罩在玲珑宝塔上空,伴随着他的降落。

    塔内的大多数人在无形力量的压迫下,昏倒在地上。

    能站着的仅仅只是少数人。

    而这少数人当中,自然又陈刃心,花木兰还有茅不易。

    瞧着观众瞬间只剩下了二十多人。

    领袖自然是不满的,就在他准备发泄自己不满的时候。

    一道幽冷的声音传来:“先生,请记住这里是八步里街。我们给你留下这么多人,已经是给了你最大的权限了。”

    领袖朝着声音的源头望去,瞧着那边站着的女子。

    她一身红色的旗袍站在人群的尽头,好似与世无关,与世无争,但每一件事情却都离不开她一般的存在。

    她静静坐在那里,不晓得是不是自己担心长时间站着,所以准备好的一张长椅。

    所以她坐在那里,瞧着眼前的一切,甚至在手中都还有一杯红酒在,不过她的红酒却是装载一个玉色酒葫芦里面。

    很奇怪。

    领袖自己都在奇怪自己是怎么瞧出来那玉色的葫芦瓶里面是红酒的。

    但他晓得那应该就是红酒。

    他耳朵里面塞着一个肉色的小型耳机,耳机对面传来的讯息告诉他:

    “不要招惹这个女人,这个女人可是在咱们死徒团上了黑名单的。”

    “什么来历?”领袖小声的问道。

    “什么来历?”那边的声音冷笑道:“就是因为查不到来历才是真正的可怕。”

    说完,通话中断。

    那个叫清雅的女人,继续品着她玉壶当中红酒。

    领袖将视线落在这被八步里街选中留下人二十多人。

    “有这些人就足够了。”

    然而这些人眼神中竟是冷静,跟之前那些人的急躁相比,他们是不寻常的。

    甚至在回溯起来不难发现一件事情。

    这些人当中极少有人因为整个事件的过程而有任何的情绪波动。当然,即使是茅不易等人也只是嘴上说说,但心里面却极少会急躁起来。

    连同花木兰在内。

    这一刻,领袖方才知道。

    八步里街早就准备好了一个局,就等着自己跳进去。

    眼前昏倒的这些人就像是酱油一样,不过是逼着自己走上这条路而已。

    “果然是八步里街,果然够手段。”

    他的目光转向了大幕布上面,那战火纷争的民国那里。。。

    。。。。。。

第三十一章 民国那年() 
第三十一章

    民国那年

    ——————————————————————

    。。。。。。

    这一年的冬天,伴随着一场灾难的降临。

    而在那场灾难降临前的前一天中。。。。。。

    我来到这场悲剧即将发生的地方。

    ————————————————————《陆老板》

    。。。。。。

    我曾看过一篇短篇小说《栏杆》:

    “你走过大桥吗?”

    “走过。”

    “桥上有栏杆吗?”

    “有。”

    “你过桥扶栏杆吗?”

    “不扶。”

    “那么,栏杆对你来说就没什么用了?”

    “当然有用了,没有栏杆护着,掉下去怎么办?”

    “可是你并没有扶栏杆过桥啊。”

    “…可是…可是没有栏杆,我会害怕!不敢过桥…”

    “那么,和平时期的军人,就是那桥上的栏杆!”

    可有没有想过,要是一个国家或一坐重要城市失去了这根“栏杆”,会是个什么样子?

    事实上,还真有!那就是发生在937年2月3日的南京大屠杀!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长达个星期的烧杀淫掠。

    无辜同胞惨遭杀害达30万人以上。

    当时有人判断,日军刚进来头三天,总是会奸淫烧杀的,忍忍就会过去!但他们想得太简单了,只是把日军想象成了旧时军阀。

    结果星期不见停止,一个月不见停止,三个月不见停止……

    于是仰天长叹,何日得见天日!亡国的滋味就是如此呵!

    这段历史我是了解的。

    至少在我的认知当中,国人都晓得这段屈辱的历史。

    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

    所有领导决策。

    这一切这就要从淞沪会战说起。

    937年月9日,淞沪会战失利,蒋介石下令全线撤退。

    而上海失守,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危及南京。

    南京虽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但由于蒋介石对抗日战争缺乏全局统筹,他对是否固守南京动摇不定!

    蒋介石把陈诚召到南京,开门见山就问:“你对防守南京怎么看?”陈诚一下子紧张起来,说:“是要我守南京?”

    蒋介石摇了摇头:“不是”。

    陈诚才镇静下来,说:“哦,我不主张守南京。”

    蒋介石听闻,内心极不痛快。陈诚作为他的爱将,他只得挥挥手:“你先下去吧!”

    蒋介石又把李宗仁、白崇禧、唐生智等高级将领召集到一起,商讨是否固守南京。

    李宗仁认为,日本军队从京杭线、京沪线和长江同时进逼南京,来势凶猛。

    便直截了当地说:“我不主张死守南京,现在军队在淞沪战役中受到严重挫折,再坐守南京,实难久矣!”

    蒋介石沉思片刻,说:“南京是国府所在地,又是国父陵寝所在地,断不能不战而退啊。”

    这时,唐生智忽然站起来,大声说:“现在日军迫近首都,大敌当前,南京如果不牺牲一二大将,我们如何对得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统帅,我主张死守南京,坚决和日军拼到底。”

    唐生智的豪言壮语,博得蒋介石心花怒放。蒋介石立即委任他为南京城防司令。。。

    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蒋介石对唐生智说:“孟潇,你能坚守多久就坚守多久!”唐生智立刻回答:“没有你的命令,我决不会下令撤兵,誓与南京共存亡!”

    唐生智上任后,立即调整防御力量,迅速组织官兵赶修南京城的防御工事。蒋介石交给唐生智用来防守南京的兵力有个师,共万人。

    这些部队,有很多都是蒋介石的嫡系。但也都是刚刚从淞沪战场上撤退下来的,没有时间进行补充和休整。并且机动兵力少,唐生智手中又没有什么预备队,防守南京任务十分艰巨。

    在防御准备过程中,唐生智为了充分表达破釜沉舟的决心,命令部下将南京下关到浦口的船只全部撤走。很快,唐生智又命令浦口驻军,禁止任何军人和部队由南京北渡,“如有不听制止者,可开枪射击。”

    日军统帅部也在密切关注。就在蒋介石召集国民政府军政要员争论是否防守南京时,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7个师团2个旅,约20万人,进攻南京。

    由于敌众我寡,很快中华门失守、中山门失守,接下来,日军横渡长江,挺进浦口。

    蒋介石得知后,立即电令唐生智:“形势不能持久,可撤退!”

    此时,日军越来越猛烈的进攻,中国守军又没有后援,完全是疲于应付,上级不管下级,下级找不着上级,左翼不管右翼,城里不管城外,自乱阵脚。

    唐生智在得到蒋介石的命令后,果断撤退部队。

    这时部队已经乱了,由于人多船少,大部分部队无法快速渡江,纷纷争船抢渡。

    唐生智在混乱中差点毙命,后在随从的掩护下,于2日晚上从下关渡过长江,离开南京。

    。。。。。。

    那一天,正是我到来,亲眼见证屈辱的日子。

    那个叫唐生智的人就从我的身边经过。

    他被一群手下簇拥着,朝着江边码头冲了过去。

    当时我本要动手的,可是我一旦动了手,码头必然会陷入一片混乱。又会死多少人呢?

    我站在那里,看着不少老百姓被唐生智的随从推下码头,只管自己死活的朝着船上去了。

    这是我第一次想给人下诅咒。。。。。。

    我本不应该学习这些的。

    可是有些东西,仿佛是人身体内生就有的东西。

    我缓缓抬起手,准备对着那个叫唐生智的家伙的时候。。。。。。

    在商讨南京守卫战的会议上,蒋介石也不停在问,但是得到都是沉默,持久的沉默,军队的高层将领一个个沉默着,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讨论这个问题!

    包括白崇禧、李宗仁在后续记载中曾经表达过放弃南京城,但是丢掉南京这个历史大黑锅谁敢站出来背?南京当时作为中国的首都,丢掉首都的这个锅任何人都是背不起的,还有中山陵当时也在南京,丢了南京还有何脸面下去面见国父孙中山?

    在高层将领们陷入沉默的时候,唐生智拍案而起,他说:我愿与南京共存亡!

    就这样,唐生智这位曾经的军阀,如今在蒋介石手下当马前卒的非嫡系人员成为了南京卫戍部队司令长,唐生智有能力解南京之围吗?从他前半生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来看,那是远远不可能的。

    从被蒋介石打败再到收编,他所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近代史的边缘人物,但是就是在这历史最重要的时刻,解救南京城的使命却交付在了他的身上!

    而事实也是如此,唐生智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他扭转乾坤,何况当时他仅仅带着8万的兵力与日本华中最精良的部队和日军第十师作殊死搏斗,在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扭转乾坤是万万不可能的。

    2月0日,日军攻破南京城,这一天战斗异常激烈,唐生智有没有想过反扑?那当然是有的,他曾不止一次组织部队以血肉守卫城门,誓与南京共存亡。

    激烈的战斗进行了两天,南京的部队损失非常惨烈,在2月2日开始,唐生智开始下令突围、撤退,自此中国军队的抵抗已宣布告终,这里要说的是,在此之前的一天晚上,蒋介石以给唐生智发了急电: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

    从发誓与南京共存亡到突围撤退,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战略计划,而放在一起来看,说明唐生智计划是杂乱的,指挥是毫无方向的。

    这也就导致了在下令撤退之后,所有在南京城的部队开始发生混乱,甚至很多人连撤退的码头都找不到,而找到码头的部队却发现码头之上并没有船只!

    据后来的资料统计突围撤退的人数3244人!而其余的部队士兵就如同唐生智前面所说的那样,与南京共存亡!

    南京保卫战彻底宣告失败,而随后,南京大屠杀便正式开始了!

    。。。。。。

    我的手最终放了下来。

    比起这个曾试图守卫过南京的家伙来说,那些连站出来勇气都没有人的人才是真正的可恶。

    可恶到令人发指。。。。。。

    我转过身,即使明知历史无法改变。

    我所要做的也只是身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去做的事情。

第三十二章 那天,南京城破() 
第三十二章

    那天,南京城破

    ————————————————————

    。。。。。。

    那一天,南京城破,江河沦陷。

    那一天,金陵喋血,尸横遍野。

    那一天,妇女被凌辱,老幼被屠杀。

    那一天,挹江门里尸体堆了一米高,日本军车从尸山上碾过。

    那一天,秦淮河畔少了商女的歌舞,多了堵塞江流的尸体和血水。

    。。。。。。

    那一天,这个战场上多了几道陌生的身影。

    其中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名叫罗文皓。

    他来到了这场嗜血的战场上,以他的凡人之躯,蹲守在南京城即将被突破的大门前。

    耳边竟是坦克的轨道声,还有城外不间断的炮火轰炸声。

    伴随着一颗炮弹落在了他躲藏的小楼里面。

    半截房子陷入了塌陷的状态,破碎的砖瓦几乎淹没了他的身躯,但他依旧坚持着,咬着牙,在那里等待着。

    。。。。。。。

    大概还在十几个小时前。

    他还站在早已没了硝烟的未来,在一个陌生年轻人跟前,由陆安康一封信作为引荐,他到了那里。

    那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