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后有个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背后有个鬼- 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受伤之躯,硬撑了这么久?

    明显也得到乌鸦的认可。

    那乌鸦再度攻来时,威力,杀气,以及寒意更加浓烈。

    这一击之下,花木兰不晓得受伤自己的还能不能撑住。然而手中天子黄金剑好似告诉她。。。。。。

    “杀过去!”

    天子黄金剑。

    不屈的皇者,怎可能因为敌方强悍就有所退让。

    她举起手中天子黄金剑,纵身一跃,与那黑色乌鸦形成的利刃,撞了过去。

    天空中一阵怒吼。

    两方俱是退开。

    花木兰重重摔倒了地上。

    而天空中乌鸦圈也硬生生被花木兰手中天子黄金剑以剑气劈开了一个大窟窿,皎洁的月色透漏下来。

    正巧照在陆安康的用鲜血所画的阵纹上面。

    陆安康双手合十,鲜血在他的指尖流动着。

    伴随着冷冷一声怒吼:

    “浮屠方天印!”

    一掌拍下。

    正中那阵纹的中心。

    以阵纹的边角开始为纹路,那纹路不断的扩散出去。以极快的速度的将整个军营忽然陷入到了一种强大的力量保护下。

    浮屠、又作浮头、浮图、佛图,旧译家以为佛陀之转音。广弘明集二曰:‘浮图,或言佛陀,声明转也,译云净觉。灭秽成觉,为圣悟也。’南山戒疏一上曰:‘言佛者,梵云佛陀,或言浮陀、佛驮、步陀、浮图、浮头,盖传音之讹耳。此无其人,以义翻之名为觉。’秘藏记本曰:‘浮图,佛也,新人曰物他也,古人曰浮图也。’新译家以为窣堵波之转音。智度论十六曰:‘诸聚落佛图精舍等。’西域记一曰:‘窣堵波,即旧所谓浮图也。’瑜伽伦记十一上曰:‘窣堵波者,此云供养处,旧云浮图者,音讹也。’梵语杂名曰:‘浮图,素睹波,塔,制怛里。’世多通用后义。

    。。。。。。

    陆安康是一个身兼三千道法的天才。

    他更是一个身兼万千佛法的慧子。

    这一切的一切都靠着他的努力,以及父亲的鞭策。

    所以他有了别人一生难以拥有的知识。

    眼前的军营,但在陆安康阵法启动之后。

    便陷入到了一片浮图的保护当中。

    那天空中黑压压一片的乌鸦,试图一举攻下的时候。

    只瞧见阵法之中,一道道佛宗梵音,缓缓送出。

    伴随着一道道浮图掌印打出去。

    乌鸦死伤一片。

    陆安康使出这么强大的一招保护防御阵法之后,自然是到了法术的末端。

    他虚力的瘫坐在地上,望着天空的那乌鸦背后缓缓陷入的真身,冷笑一声:“终于现身了吗?”

    然而。。。。。

    当乌鸦一只只散去,回到了那身影身上的时候。

    皎洁的月光下,他瞧见的面孔,看见的那身影使得他不得不震惊。

    脸色大变。

    他以为他看错了。

    出现了错觉。

    然而他没有看错,因为拓跋焘大帐里面的茶迩已经走出来,就躲在他的不远处,没有人瞧见她,也只有陆安康。

    两人都望着空中那道身影,都露出了诧异和震惊的表情。

    “吾乃柔然萨满祭司!”

    那身影冷声喝道:“年轻人,接下来。。。。。。就由我来对付你!”

    说完,身影消失,化作了一只只乌鸦,朝着远处遁走。

    又一个柔然萨满祭司???

第五十一章 你又是谁?() 
第五十一章

    你又是谁?

    ————————————————————

    。。。。。。

    陆安康回头看着茶迩祭司。

    此时此刻,拓跋焘在瞧见乌鸦背后的真实面目之后,脸色大变的指着那身影说道:

    “花将军,这不是之前你我见到那个柔然祭司吗?”

    没错!

    此时此刻,乌鸦背后现身的那道身影正是茶迩祭司的面容。

    然而她逃走了。。。。。。

    以极快的速度化作乌鸦乘着风消失在了众人视线当中。

    所有人都会觉得这次的袭击是柔然部队的萨满祭司搞出来的。

    但陆安康却知道——

    另一个萨满祭司就在自己的身边。

    “倘若那个萨满祭司是真的,那么你又是谁?”

    此时此刻,茶迩祭司都陷入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状态当中。

    正当她打算辩驳什么的时候,陆安康瞬间一个箭步。

    所以法力值已经耗尽,他的内力还在。

    一个瞬间凭借着全身爆发出来的强大速度和力道,他掐住了茶迩的脖子,他没有给茶迩任何的退路,也没有给她致命的一击。便将她直接打昏了过去。

    。。。。。。

    事后。

    应该是过了好几个时辰。

    天色已经放亮。

    柔然那边接连两次的袭击使得大魏的军营不敢再放松警惕。

    随后的日子里面,拓跋焘跟花木兰都陷入了养伤的状态。

    而已江河身份存在的陆安康,则以特殊谋士的身份被拓跋焘招揽在麾下。却是一个自由人的身份,听调不听宣。

    宣、皇帝命令

    调则是调动,岗位变动

    听从调动的命令,但不接受皇上的命令。

    字面上看自相矛盾,莫名其妙。

    这个要跟具体事件相联系才能说清楚。

    比如某个大将,全力以赴抵抗外敌入侵,而皇上却想让他放弃抵抗。这种宣召,跟军事上的调动是不一样的。他反对皇上的这种宣召。

    这样的身份出自二郎神杨戬。

    为了母亲的死,二郎恨死了他的玉帝舅舅,玉帝也自知理亏,便封他为“英烈昭惠显灵仁佑王“,道号“清源妙道真君“。但二郎始终对这个舅舅不理不睬,坚决不在天庭居住,而是在下界受香火,帐前有梅山七圣相伴,麾下一千二百草头神,对於玉帝是“听调不听宣“,就是说只服从命令,没事别套近乎。这就是“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

    。。。。。。

    但实际上,陆安康甚至连拓跋焘的命令都懒的搭理。

    因为他要的是自由。

    眼下,他要做的就是从茶迩口中盘问出一个问题:

    “你到底是谁?”

    然而这个问题,却一直徘徊到了。

    柔然语大魏第二回合的争斗开始,并且进入白热化都没有得到答案。

    那已经到了冬天,大年夜的时候。

    夏国的赫连勃勃死了,这年的最后一天,已经伤好痊愈的拓跋焘兵分五路大军往前推进,一路攻打到了漠南,为了取得更近一步的胜利,直接方且大部分辎重,每人携带半月的口粮,深入漠北腹地。

    这是千里迢迢的偷袭,柔然没料到拓跋焘这样玩命,还没反应过来,就连遭重击,负伤后仓皇逃跑。

    这一战,柔然被打怕了,从此躲得远远的。

    这一战,也让这位少年天子,彻底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他用他强大的指挥,使得柔然大军元气大伤。

    胜利就剩下最后一步。

    那便是等待。

    已经不晓得打得多少日月。

    反正又到了年夜。。。。。。

    大军停歇。

    算是和柔然做了一个不出声契约,这一天,他们都放弃了争斗来庆祝这个应该团聚的日子。。。

    然而,对于大魏来说——

    他们这些士兵恐怕只能凭空想象这些了。

    此时的过年被称之为元日。

    这个元日可不是元旦,不是现在的公历一月一日,而是夏历(俗称农历)的正月一日,又称为“元正”、“元旦”。因为处于一年的开端,四时的开始,一月的开头,所以又称为“三元”或“三正”。元日在魏晋南北朝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每年此时,上从皇家贵族,下至庶民百姓,都要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朝廷到元日要举行朝会。元日朝会的仪式,在西晋《咸宁注》中有详细描述。在元日之前,事先为王公卿校在端门外准备好简易座位,并在宫殿前准备好乐队。群臣到齐后,宫庭中火盆齐燃,群臣从云龙门、东中华门进入,来到东阁下坐待。皇帝在一片鼓乐声中出来,百官皆伏拜。鼓乐停后,百官按品位高低依次献礼贺拜,最后是少数民族客人进拜。贺拜毕,皇帝入内稍事休息,然后在一片钟鼓乐声中复出。主管接待宾客的谒者将王公至二千石以上的大官领上殿,依次向皇帝献寿酒。献酒者先将寿酒跪授侍中,由侍中将酒跪置御座前。然后献酒者自酌,置已位前。此时谒者跪奏说:“臣某等奉觞再拜,上千万岁寿。”侍中答:“觞已上。”百官伏称万岁,四厢乐声大起。寿酒献完,皇帝开始进御膳,群臣也就席进食。食毕君臣一起欣赏乐舞,直至宴会结束。

    除朝廷在元日举行朝会外,一些地方军政要人也举行元会。《陶侃传》里曾记载,东晋陶侃任荆州剌史时,一次州中造船,他命人将剩下的木屑和竹头全部保管起来,众人疑惑不解,后值正月初一,陶侃举行元会,当时雪后初晴,大厅前融雪犹湿,陶侃便命人将木屑拿出来铺在厅前的地上。

    在民间,百姓也以家族为单位举行类似的活动。正月一日,人们闻鸡鸣即起身,族中之人无论长幼,全都穿戴上整齐的衣帽,依次拜贺。一般幼童或青年人先酒贺之,这一天标志着他们又长了一岁,而老年人又失掉一岁,所以后喝酒。

    此外,还有爆竹,燃草,闭门杜鬼的习俗,所谓闭门杜鬼,是在门上放一些鬼见了害怕的东西,借此把鬼杜绝于家门之外。

    。。。。。。

    即使是拓跋焘鲜卑族人,因为几辈人都在汉地。

    所以,也早就适应了这样的节日。

    这一夜。。。。。

    肉食是足够的。

    拓跋焘尽他全部的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为的就是要满足。。。。。

    他的将士们能在这一夜吃上一口饱饭。

    然而。。。。。。

    他还需要做一件能够真正让他的士兵鼓起士气的事情。

    “着令。。。。。。占领下一个柔然部落后,钱财,女人都是他们的。。。。。”

第五十二章 杀戮的开始() 
第五十二章

    杀戮的开始

    ————————————————————

    。。。。。。

    皇。

    你知道你做了什么吗?

    就在那一刻,你伤了你一个部下的心。

    再无挽回的余地。

    ———————————————————————《请叫我花木兰》

    。。。。。。

    当那个消息传到军营当中的时候。

    连我花木兰座下的五万大军也疯狂了。

    即使在五万大军在前后的消耗中只剩下三万人。

    但那样的一个消息,似乎喊出了所有人的欲望。

    所有男人内心深处对这场战争的渴求。

    他们渴望着金钱,渴望着女人,远比渴望这场胜利还要更加浓烈。

    我虽然知道这是这些男人内心的渴望,却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我试图去寻求陆安康的帮助和开导,然而那个男人早就避开了这个欲望的黑池,似乎不予理会。

    我看着军营中行走着,在大战前,查看各军准备情况的拓跋焘。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他的命令。有那么一刻,我将他判定为了昏君,我甚至有了一剑上去,杀了他的冲动。

    然而。。。。。。

    我不能。

    我晓得得失。

    倘若我此刻杀了他,那么换来的必然是——。。

    更多的牺牲。

    北魏会因为没有拓跋焘而陷入到混乱当中,到那时半个国土都会陷入水深火热当中。柔然人会大举进攻,连自己的家乡都免不了遭受这场浩劫。

    我所信仰的战争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所知道的古代战争史就是一部血与铁的战争史,这个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

    但我在脑海中翻开历史书发现古代的战争的确是太过残忍了,古人说的“一将功成万骨枯”是真的事实。

    当我确切的经历了这些杀戮时,我明白了。

    而其中让我最明白的就是杀降一事。

    古代战争史上最大的杀降好似从早就有了!

    长平之战,秦国军队屠杀了赵国军队投降士兵近四十万,这个成果无人超越,至今无人打破。西方没有处死敌人习惯,最多就是卖为奴隶罢了。即使后来消灭伽太基,但也没有屠城泄愤,只是将民众移到内地罢了。

    楚军项羽坑杀秦兵二十万天下共侧目。

    到了三国,被称之为魏国一代雄主的曹操,因为恨父亲被士兵所杀,出于愤怒屠杀徐州百姓三十万,创造中国屠城一个纪录。

    后来到了南北朝代时期内人就更不值钱了,五胡士兵随意屠杀百姓,将汉人妇女称之为两脚羊,就充为军粮,这个估计世界上就此一家,别无分店了。

    而频繁的民族仇杀更是让北方为子一空。到了北魏时期,权高者尔朱荣为了个人权力可以将元氏皇族和公卿三千人扔到黄河里。这种残杀在欧洲历史上几乎没有过,要知道欧洲人即使战胜也很少用这样的方式清洗政敌的。

    传说的仁君隋文帝杨坚更是屠了他女婿满门,而他的儿子杨广在穷奢极欲方面远远超过西方传说的暴君“尼禄”。

    唐玄宗以后,中国更是陷入了割据的战争之中,其中宦官当政治,不知道比欧洲国王当政进步在哪里。

    传说到了宋时期,据说一个民夫的收入超过欧洲一个欧洲贵族,ff最喜欢举的例子,但他们好像忘记了看中国四大名著的《水浒传》那么多农民起义的例子。几十万宋军被数万金兵击溃,而只有一万人的十字军却纵横中东,攻克耶路撒冷。

    到了蒙古时期可以说是中国人最耻辱的时期,蒙古屠夫铁木真杀害数千万汉人,却被人尊敬为民族英雄,要不是汉人骂的辽狗耶律楚材,估计汉人要全亡,要不要感谢当时他呢。而蒙古军西征时候,一路烧杀抢,简直就是人类之癌,但幸好败于马木留克之手。

    蒙古好不容易退去,到了大明,还好随世界文明进步,中国人好血之风稍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