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特种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魔鬼特种兵-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林平已然奔到近处,脚一蹬地,借力向前纵起,双手抓住高墙顶端,猛力一按,身形横向跃起,一个大鹏展翅,闪电般翻过高墙,动作利索更潇洒。

    林平双手扒双肘顶双脚蹬,急于星火般穿过铁丝网,几个箭步蹿到障碍池跟前,两脚借助冲力一蹬,来了个赏心悦的鱼跃龙门,堪堪地跨过了两米长的障碍池,前滚翻起身,毫不稍停地向绳网发起冲刺。

    跟在他后面的两个战士可就不像他那般行云流水,一蹴而就了,一个体力不济,身子甫一跃出,就直截了当地落进混浊的池水里,另一个的前脚刚刚踩中对面障碍池的上沿,脚下打滑,一个倒栽葱,腾的一下跌进一米多深的水里,打得池水四处飞溅。

    邓建国不由得忍俊不禁,杨志新失望地摇了摇头。

    邓建国欣赏林平精彩绝伦的越障表演后,拊掌喝彩,侧头向杨志新道:”多日不见,这小子勇猛精进,真让我吃惊,将来肯定大有作为

    。”

    杨志新微笑道:”还不是你小子一手调教出来的。”

    邓建国想了想,问道:”这次咱们a师侦察连有几人被选进军区侦察大队?”

    杨志新道:”只有杨志新等五个战斗骨干,林平和方刚参加完集训后就回侦察连,不会留在军区侦察大队。”

    他顿了一顿,又道:”本来上级要调我到军区侦察大队担任中队长,但王师长不愿放人,因为师侦察连缺合适的军事主官,我若是走了,军事训练工作就很难抓得起来。”

    邓建国嗯了一声,说道:”也是,倘若骨干力量都走光了的话,咱们a师侦察连可就一蹶不振了。”

    杨志新一本正经地问道:”小邓,听你的口气,想重新回咱们a师侦察连?”

    邓建国摇摇头,绝决地道:”暂时不打算重回侦察连,硬骨头七连的弟兄们更需要我。”

    杨志新沉思一下,会意地道:”也好,战事一旦爆发的话,七连免不了要打恶战,有你这样勇贯三军,万夫难敌的杀敌高手助阵,七连的压力必定会减小很多。”

    邓建国长叹一口气,说道:”但愿吧!”

    杨志新借了侦察大队的中队长的单人宿舍,让邓建国睡了个好觉,翌日清晨,驾车送他返回七连驻地。

    一路之上,杨志新对邓建国问长问短,问题自然是邓建国执行这次绝密刺杀计划整个具体过程。

    邓建国美美地睡足一觉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索性就将自己潜伏在31c师a团团部外面的山梁上,利用敌军演练迫击炮射击时炮声为掩护,狙杀胡云山及该团正副团长,接着在敌军的曲射和直瞄炮火反制下逃出生天,而后又怙恃丛林这道天然屏蔽和自己精强的身手,将前来搜剿自己的几路敌军士兵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还把31fa师丛林变色龙特工团抽调来的两个小队,共二十四名特工队员杀得片甲不留,最后凭借精妙的少林轻身术和翻腾功,极其顺利地躲过大队敌军追踪的整个惊险过程,如拉家常般讲给杨志新听,还得意扬扬地说希望上级能派自己去取敌军国防部长的首级。

    杨志新听完邓建国的冒险经历后,骇然道:”小邓,有时候我还真觉得你像魔鬼,实在太可怕。”

    邓建国得意一笑,说道:”何以见得?”

    杨志新正色道:”上次营救李参谋长的暴龙行动就不说了,这次你竟然能在敌军的迫击炮加高射机枪地轰击下,安然无恙地逃了出来,又像猎人捕杀野物一样,将前来搜剿你的五十多个敌人杀得干干净净,还从敌方的地毯式搜查中顺利地躲了过去,这等超乎寻常的身手和智慧,不得不让我怀疑你究竟是人还是鬼。”

    邓建国吊儿郎当地道:”这么说好了,在弟兄们面前我是人,对付起敌人的时候,我就摇身变成可怕的魔鬼。”

    杨志新哈哈一笑,说道:”那我就以魔鬼两个字来给你起一个绰号,一个杀气腾腾的绰号。”

    邓建国意气风发,朗笑道:”什么杀气腾腾的绰号,说来听听。”

第236章 清苦寂寞的军营生活〔一〕() 
杨志新故意卖着关子,嘿嘿笑道:”暂时没想好,等你调回侦察连了,我就告诉你。”

    邓建国双掌一拊,爽快地道:”好,你耐心地等着我回来。”

    吉普车在蜿蜒崎岖的山道上颠簸了很久,七连驻地遥遥在望,将到临近时,杨志新刹住车,转头对邓建国说道:”我就送到这了,剩下的一段小路你得自己走了。”

    邓建国兴冲冲地道:”不打算跟我到七连看看,领略一下咱硬骨头七连的风貌。”

    杨志新摇头道:”如果不是手头的事情太多,我还真乐意跟你到七连看看。”

    他顿了顿,慢条斯理地道:”我虽不是七连的兵,但我跟七连很有缘份,你可能不知道,连长冯文山当新兵时,我是他的班长,二排长张召锋又是我在新兵连时的班长。”

    邓建国怦然心惊,讶然道:”原来老冯是你带出来的兵,而你又是老张带出来的兵,我还真是没有想到。如今我这个侦察连的前任副连长又到七连去当副连长,看起来侦察连跟七连有着极深的渊源。”

    杨志新叹了口气,怅惋地道:”只可惜我的老班长张召锋,一直时运不济,到现在还是个排长。”

    邓建国正想给仕途暗淡的张召锋鸣不平,杨志新无奈地摇头道:”好了,不说这些烦心事了,咱们就此别过,预祝你在七连再建奇功。”

    邓建国跳下车,取出一盒中华烟,从车窗扔到杨志新怀里,笑道:”也祝你把咱们侦察连的众位弟兄训练得嗷嗷叫。”

    杨志新毫不客气地把那盒烟塞进口袋里,郑重地道:”好,侦察连为你敞开大门,欢迎你热血回归。”

    他一言方毕,一轰油门,掉转车头,绝尘而去。

    邓建国目送杨志新驶车远去后,走向七连驻地,心里却在杜撰着一个故事,因为刚刚完成的刺杀任务属于绝密,他当然不能对七连的战友们透露。

    回到七连后,邓建国就当着冯文山等人的面,瞎吹自己在军区侦察大队出尽风头,前来找自己讨教砌磋单兵战斗技能和深入敌后侦察作战经验的干部和战士,几乎把门槛都踏破了,还信口雌黄地吹嘘自己在十公里武装越野、攀爬越障、步枪速射、刺杀格斗、投弹爆破等课目上面,远远胜出其他的资深侦察兵

    。

    大家都曾亲眼见识过邓建国的超强身手和非凡豪胆,自然对他胡编滥造出种种谎言深信不疑,他也不禁暗暗叹赏自己,撒起谎来一点都不觉得脸红。其实,他也不算自吹自擂,就凭他两次独闯龙潭,杀得敌人魂飞胆丧的事实,就足以证明他的实力确实远远胜过很多资深侦察兵。

    接下来的时日里,邓建国和指战员们每天摸爬滚打,纵高伏低,从早晨睁眼到晚上熄灯,不是高强度的战术和体能训练,便是空洞无味的政治学习,饮食方面依旧是早馍中米晚面条,军营生活过得既单调,乏味,又枯燥和孤寂,战争似乎遥遥无期,此前弟兄们还无比的紧张,无比的惶恐,如今却感到分外焦躁和无聊,畏战心理仿佛在日复一日的临战军事训练当中,被不知不觉地磨掉了,反而迫切企盼战争即刻爆发,好豁出去和敌人痛痛快快地拼命,就算战死沙场也轰轰烈烈,家人起码能捞上一个光荣烈属,总比像囚徒一样关在牢笼一般的军营里,白天兵看兵,夜晚数星星的强。

    这一日,赵永生躺在床上,心似狂潮,展转反侧,难以入眠。他的脑海里时刻浮现出偏僻贫窭却山青水秀的家乡,两间千疮百孔的土墙瓦房,那是生他养他的家。每逢雷雨交加的天气,总免不了有雨水渗漏进屋内,他端着油漆剥落的脸盆,弟弟抄着搪瓷碗,母亲提着做饭用的大铁锅,抢在哥俩前头跑去接雨水,父亲扛着木梯,冒着倾盆大雨,爬到房顶上检瓦的情形,至今还记忆犹新。

    父母虽然成天忙忙碌碌,但是目不识丁,不懂现代农耕技术,甚至连科学种田,杂交水稻都从未听说过,一味地采用原始落后的耕作方式,一年忙到头,收成贫乏,若不遇上风调雨顺之年月,更是颗粒无收。因而,他在县城念初中的两年半里,经常食不果腹,饱受饥饿煎熬。偷偷摸到学校食堂门口,从猪食缸里捡别人吃剩下的馒头啃,生怕别人看见,和着上面的污秽两口吞下,哽得他直翻白眼的情景,至今亦是历历在目。

    他还记得弟弟穿着一身大眶小眼的破衣裤,光着脚板,到山上去放羊和砍柴,脚板被木刺扎得鲜血淋淋的那一幕。他是多么期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脱贫致富,为此他曾发奋读书,成绩一直拔尖,无奈家境实在太过穷苦,连十几块钱的学费都交不起,使他想考取农业技术学校,学精现代农耕技术,然后回到家乡带领全村父老乡亲共同奋斗的美好愿望无法实现。

    记得当兵的那一天,老师到县人武部来送他的时候,对他讲过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说农村孩子通过当兵寻找出路固然可以,但只能暂时解决个人的温饱问题,不是长远之计,若想为全家争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必须要精熟一门既实用又能生财的技术,或者擅长做生意,因此,当兵只能锻炼他的体质,磨练他的意志,让他今后在艰难险阻面前更加坚强和勇敢。

    近半年来,他和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齐聚一堂,摸爬滚打,吃苦受累,风吹雨打,日晒夜露,使他切身地感触到战友兄弟非亲心更亲的人间温情,更深刻地体会到军营这座大熔炉,的确可以把一个懵懂少年锤炼成一条钢铁硬汉。

    他坚信自己经过淬火后,定然能够成为一块好钢,将来回归社会,必定像蛟龙一样乘风破浪,排除艰难险阻,为家人争得美好的生活。

    然而,眼下边疆战事不日将要爆发,他身为人民子弟兵,必须得为悍卫祖国领土完整而赴汤蹈火,必须要为维护边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出生入死。一边是赤贫如洗的家境,等待着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去改变,另一边是惨遭外敌侵辱的边疆人民,更是迫切需要他这样的解放军战士去驱除外侮。家与国的责任似千斤重的担子迫压在他稚嫩的双肩之上,还是个孩子的他感到力所不逮,难堪重负。

第237章 清苦寂寞的军营生活〔二〕() 
赵永生心里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令他忐忑不安,难以安然入睡。'看本书请到承受了,他索性便坐起身来,长吁两口气,穷尽目力巡视四周,战友们尽皆酣畅大睡,侧旁床上的陈瑞还时不时发出两下鼾声,有一个战友翻了一下身子,拉了拉蹬开的背子,继续呼呼酣睡,这个战友似乎很坦然,对即将爆发的战事漠不关心,敢情是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誓要去铁与血的战场上浑洒着鲜血和生命。

    蓦然之间,赵永生心神一动,一句话有如击电奔星般闪过脑际。

    “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这句出自古代大文豪经典名篇的豪言壮语,他在半年以前最后一次参加语文考试时还翻译过白话文,当时还没在意,此刻才算是真正领悟到其中的涵义。虽然他只是数百万人民解放军当中最为普通的一兵,无论身份和地位,都是那么微不足道,但是正因为有数以万计像他这样的普通小兵,有意无意地践行着这句古代哲人的至理名言,祖国才能不断繁荣昌盛,民族才能复兴,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说得现实一些,正因为有无数的年轻战士无怨无悔地作奉献,才能使更多跟他同龄的孩子,在安宁稳定的社会环境中,乘改革开放之东风,扬理想之风帆。

    言念及此,赵永生顿感无比的宽怀,热血隐隐地在心中沸腾,豪气冉冉涌向心田。便在此际,他忽然听到有人在侧旁小声地喊道:”小赵,还没睡着吗?”

    赵永生一怔,转头一瞧,对面床上的三班长不知何时醒了,正侧脸看向自己。

    他轻轻嗯了一声,稍事思索,便悄声地道:”班长,究竟什么时候才让我们去打仗啦?成天窝在这山区里,没完没了的搞训练,真让人闷得慌。”

    三班长揉了揉睡眼,翻了一下身子,说道:”看不出来呀!你真够铁血的,很多像我一样的老兵都不希望有战争爆发,你急着想去与敌人拼命了,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哇!”

    赵永生抓了抓板寸头,怫恻地道:”我们这批新兵下连的时候,首长们特意地召开誓师大会,勉励大家为祖国而战,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现在都快三个月了,一点要打仗的动静都没有,真憋死人

    。”

    三班长长叹一口气,悠悠地道:”部队什么时候上战场,那是上面那些大首长考虑的事,我们都是小兵,没必要想得太多,只管搞好训练,做好打仗的一切准备,到时候,上级命令一下,我们不顾生命,奋勇向前冲锋就是了。”

    三班长话音刚落,一个声音插口道:”这仗什时候打都行,反正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上级首长指那,我就打那。”

    陈瑞被两人的谈话所吵醒,打上两个呵欠,说道:”这仗就是拖到明年打我也没意见,反正不是我们这些小兵考虑的问题。”

    三班长道:”说得对,我们当小兵的就只做两件事,打仗和准备打仗,至于什么时候打,可不关我们的事。”

    他说完,扭过头,瞥见赵永生上身****地坐在床上,生怕他着凉,便殷勤地道:”快躺下,盖好背子,牢山地区的气候有些邪乎,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很大,你身子骨并不结实,小心感冒。”

    赵永生赶紧躺好,伸手一抓板寸头,豪迈地道:”班长说得对,我还真不能感冒,害怕到时候不让我上战场。”

    陈瑞似笑非笑地道:”不上战场才好哇!免得去跟敌人拼命。”

    陈瑞心知肚明,像赵永生这样初来乍道的新兵蛋子,没经历过战场考验,没闯荡过生死玄关,当然不知道真正的战场是什么样子,比如隆隆枪炮声直往耳朵里灌,子弹擦着身侧和头顶啾啾乱飞,滚烫的弹壳直往脖颈和裤裆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