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特种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魔鬼特种兵-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用卡车上的敌军士兵稍事慌乱之后,立即进入战斗状态,相互鼓噪着跳下车来,随即散开队形,有的俯伏在地上,有的拿卡车为掩蔽物,采用方便的姿势举枪待射,然而刚才劈头一碰,出手迅如风雷,杀得他们措手不及的那个敌人早已不知所踪。

    他们气急败坏之下,索性就朝对方消逝的方位徒劳地扫射,打得草叶横飞。

    这时,山嘴背面又拐过来两辆军用卡车,停在这辆卡车后面,扑腾扑腾地跳下四十多名士兵,为首的连长厉声喝止那些兀自徒劳扫射的士兵停止开枪,急赤白脸地训斥了他们几句,随即带着他们循着邓建国逃逸的方向展开追击。

    邓建国在仓促间未能寻得理想撤退路线,只得折返回原路落荒而逃。他在茅草丛中发足疾奔,背后不断传来a不时有跳弹在他头顶和两侧呼啸掠过,他不得不压低身形。

    过不多时,他遥遥地望见右前方的山坡上人影闪动,冲下来一大群单绿色军装,盔式军帽装束的敌军士兵。

    邓建国心里暗暗叫苦,很是担忧自己腹背受敌,插翅难飞。他侧脸向左边山坡瞧去,没有敌人出没的迹象。他当机立断,决计从左边山包遁逃。

    于是他赶到左首山脚,施展出精妙的少林翻腾功,双手逢藤抓藤,遇葛揪葛,左右两脚不停地在身旁的树干上借劲用力,一鼓作气地向山头攀援直上。

第215章 夺命狂奔〔五〕() 
邓建国登上山头,只觉得腰部四肢僵木无比,似加装了厚重的铅块,热汗湿透衣背,嘴巴鼻孔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而口腔和喉咙干燥像塞满了滚烫的沙子,连呼吸都带有一股**气息。 他心想自己连续战斗,不停地剧烈运动,体力消耗巨大无比,必须得赶忙抓紧时间喘歇调息一下,不然可能有虚脱的危险。

    他停身在一棵大树下,活动一阵腰部四肢,抹了几大把热汗,用嘴巴拧开水壶,啜了几小口清水,润泽着干裂的喉咙。

    他背倚树干,调匀呼吸,心跳刚刚恢复节奏,忽地听得山坡下方传来敌军士兵的鼓噪声,显然已经循着他的踪迹追上来了。

    他本想再歇息片刻,但敌人追着他死缠滥打,非要将他致于死地不可。

    他心头火起,很想占据山头,居高临下地打击敌人,但山头上植被相对稀疏,不宜于隐藏,他只好奔到山包东西,纵目向下俯察,眼前赫然出现一大片郁郁葱葱的平地丛林。

    他喜出望外,心想丛林游击战是自己的拿手好戏,敌人死皮赖脸地缠住自己不放,那自己索性就因地制宜,利用丛林这道天然屏障,给他们玩玩丛林猎杀游戏,让这群不知死活的东西尝尝丛林魔鬼的厉害。

    心念电转,邓建国伸右手从横扣在腰间的刀鞘中抽出一把阔头弯刀。这把刀长450毫米,头重脚轻,前宽后窄,背厚刃薄,刀柄上缠绕着伞兵绳,看得出是一把廓尔喀砍刀。

    他右臂一扬,将砍刀斜举过头顶,刀身显然经过防反光处理,一缕残阳透过树冠缝隙,径直照射在刀锋之上,不起丝毫光泽,但却迸发出大股寒凛的杀气。

    象征着铮铮男子汉刚烈、血性和勇猛的廓尔喀砍刀衬映着邓建国那张涂满伪装油彩的冷峭脸庞,那双煞光闪射的眸子,形态森然生威,咄咄逼人。

    邓建国右臂奋力挥刀斜劈落下,嚓吱的一声脆响,右前方一根手腕粗的树枝立刻断成两截。这一刀削得好不平滑,好不齐整,足见刀刃锋锐已极。

    鼓噪声渐渐逼近,敌方追兵显然快要爬上山头了,邓建国不再停留,径直向山坡下方溜去,沿途他右手挥动砍刀,左扫右削,上撩下劈,刷刷的刀锋过处,那些阻挡他前进速度的树枝,藤蔓和灌木,无不当者披靡。

    邓建国披荆斩棘,顾盼之间,便已到得山脚,他毫不停歇,一头扎进那片浩瀚深莽的林海,一股劲儿地往深处发足疾奔。

    他完全沿直线奔跑,双脚交叉运动如飞,丛林作战皮靴狠命地踢踏地面的枯枝败叶,嘎吱嘎吱地乱响一气,而他的右手不停地奋力挥刀,斩断那些碍手碍脚的树枝藤蔓

    。偶尔碰上一根细短伸直的树枝,他就砍下来挟在左肋。

    他向林海深处直线奔走了近两百米远,而后转身朝左首,亦是加大脚力疾跑,又行了两三百米左右,方才停下来歇息。

    现在,他遍身汗出如浆,豆大的热汗珠沿着脸颊扑簌簌往下滴落,喘气粗重而均匀,左肋挟着大捆细短而伸直的树枝。

    他稍作喘歇后,放慢步速转向左首行进,走不出多远,他停下来,刷刷地几刀将两根树枝的一端削尖,然后在两棵小树间拉上一条涂满伪装色的钢线,离地面高度约为二十厘米,接着他把两根削尖的树枝呈七十五斜角插在地面上,距离钢线有一米五到两米远,够得上一个成年人的身高,再捧上几大把枯枝败叶盖在上面,一个简单的陷阱就做成了。

    这种利用几根削尖的树枝外加一条细绳制作陷阱的方法,他曾在丛林猎杀战中屡试不爽,如今照方抓药,是否还能收到奇效,他却不得而知,不过他坚信越是简单的方式方法就越是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每走出一段距离就停下来,迅速布设一个简单的陷阱,行进出三百多米,他终于用完挟在左肋的树枝。现在他将双脚交叉的前进方式改为脚尖点地,也不再沿直线奔走。

    只见他那瘦削的身影在星陈棋布的林木间,左奔右突,东转西晃,仿若飞燕那般轻捷,犹如水蛇那样灵巧,无声无息地在茂密的丛林里穿来插去。

    皓月中天,清辉如水银泻地,透过林冠洒下星星点点的光斑,丛林里万籁俱寂,幽森而晦暝。

    邓建国已是极为疲竭,决定不再奔突,攀上一棵参天古树的树腰,坐在茂叶间,想要海阔天空地休憩一番。

    他调均呼吸和心跳,打开战术背囊,翻出一个小塑料瓶,用嘴巴拧开盖子,狠狠地灌了两大口里面盛装的饮料。

    要知道,这个塑料瓶里装的是他平时最爱喝的枸杞子酒。现在正好拿出来补充糖原,迅速消除身心疲顿,恢复身体机能。

    甘洌爽口的枸杞酒顺着食道慢慢的滑进胃里,淡淡的甜味一下就由舌尖传达给味觉器官,疲劳在渐渐溃散,笼罩在大脑里晕昏感潮水般涌退。

    特种战士需要持久力,也就是全天候连续作战的能力。特别是在执行高危任务中,身体和精神都达到极限状态。一方面要有千锤百炼的忍耐力和顽强的意志,另一面就是要适当釆取饮食疗法。因此,邓建国无论是去野外旅游、野战训练还是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时,总会预先携带一两小塑料瓶枸杞酒、一包薄荷、十几只鹌鹑蛋,以备在紧张激烈的战斗或极限运动过后,迅速消除疲惫,恢复体力和保持着旺盛的精力。

    他又在嘴上含了两片薄荷,借以促进体内四肢的血液循环,加速疲劳减退。他调息一阵后,顿时只觉神清气爽,发扬踔厉,他戴上夜视仪,打开背囊,取出一包枪支零件,摊放在大腿上,双手抓起这些金属零件,迅速拼装起来。

    他右手东一按,左手西一别,在一片咔嚓咔嚓的金铁摩擦声中,一堆金属零件三两下就被他组装成一bsp;   他右手滑过冰冷的枪身,像摆弄玩具枪一样接连拉动枪栓,食指不断扣动扳机,侧耳倾听着撞针空击枪膛,铮铮作响。

    他检验完撞针力度后,掏出五颗7。62毫米的狙击专用子弹,握在手里揸了揸,一颗一颗压进弹匣。

第216章 猎物〔一〕() 
邓建国经过短暂养精蓄锐后,已是意气风发,未雨绸缪,他自忖若论在丛林里玩猎杀游戏,普天之下,无人能与他相提并论,因此他敢保证,只要敌军敢派部队前来搜剿他,必定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背事向前方观察后,双脚在树枝上一点,借力飞身跃起,翻了一个空心筋斗,两手攀住一根垂吊在虚空中的粗壮藤条,奋力一拽,刺棱一下向前荡出去,直奔前方一棵大树疾扑而去。

    将到近前的刹那间,他两手松手放藤,闪电般伸出,一把揽住这棵大树,双腿一挟,身子便紧紧贴稳树身,接着慢慢腾腾地向树底下滑落。

    到得地面后,邓建国游目四扫,夜视仪的淡绿色视场里,林木闪动着幽光冷辉,宛似幢幢鬼影。

    林间依然萧森而幽寂,偶尔从近处传来一两声夜枭悲鸣,是那么的凄越,那么的哀凉,又是那么的惨怖,人若置身其境,当是毛骨悚然。可是,邓建国却不为所动,竖起两耳,屏气凝神,便听得五十多米以外隐隐约约传来细微的声响。

    邓建国身形一晃,闪到一棵大树后面,蹲下身子,寂然不动,双耳放在左耳边,细心地分辨和判明声响的类型和方位。

    九点、十点、十一点、十二点、一点、两点六个方向都响起了簌簌,哧哧的细微声音。

    邓建国侧身俯伏,耳朵贴近地面,仔细一听,发觉这些声音响一下又停一下,时隐时现,富有一定的节奏感,而且缓慢地逼近前来,显然不是风吹树叶的响声,极像无数双脚在地面上拖步前进。

    随着六个方向的声音渐渐靠拢上前,邓建国还隐然听到人类急促紧张而不失均匀的呼吸声。

    邓建国心下了然,是敌军的搜剿部队来了。他慢慢站起身来,从树干右后侧探头察看。树影婆娑,影影绰绰地见得有戴着阔边帽的脑袋在晃动。

    果不其然,有二十多名敌兵手持a,缓慢地朝前推进,距离已逼近至相距邓建国的位置三十米左右。

    邓建国轻轻一纵身,向树干上方爬出几米,居高临下地观察,发现敌军的队形两端竟然向后延伸,弯曲成丌字型

    。

    他当下明白,敌人采用的是适合于复杂地形及多障碍物地区的扇型侦搜队形。

    此种队形在交火之时,扇型阵列的移动方式与水母的移动方式十分相似,当中央部分突出展开攻击时,两侧提供火力掩护,中央就定位后,两侧则以中央的火力为掩护,前进至另一个沿伸位置。

    这一彪敌兵手持清一色的俄制枪械,战术动作极其娴熟,战斗素质不容小觑,他们一定来自敌军副总长胡云山中将的警卫队。

    邓建国目测距离,敌人已迫近至二十米以外,兵力至少有两个班。他还看出这彪敌军士兵的军事素养极高,自然不敢掉以轻心,暗自盘算:如此近的距离,自己一旦暴露行藏的话,敌人只要把扇型队形变换成火力口袋或环状包围圈阵式,后果可就不堪设想。

    邓建国断然决计采用屡试不爽的丛林运动战,声东击西,避重就轻,将这彪敌人各个歼灭。 于是他跃下树干,从肩头取推进枪膛,他立马施展少林轻身术和翻腾功,悄无声息地朝敌人的侧翼兜抄过去。

    二十四名敌兵相互间隔约莫三米,两名机枪手位于队形两侧,尾随在机枪手后面的是枪上加挂有gp…25的枪榴弹手,队形中央除两名操着svd狙击步枪的狙击兵外,还有两个背负着rpg…7火箭筒的火箭射手。此外,他们身上都挂着俄制防御型手榴弹,火力配备当真强猛,大大超越了中国陆军的步兵班。

    敌兵们各人提枪上肩,枪口以四十五度角向下,两眼不时地观察前方及两侧的动静,迈步之时先伸出一只脚去试探前方的地面有无异样,待到前脚落稳后,方才慢慢将身体重心移至前脚,后脚紧跟着抬起靠到前脚旁边,略事停顿,而后如法泡制。

    敌兵们脚上都穿着解放鞋,橡胶鞋底富有很强的韧性和弹性,而相当轻薄的鞋底虽然使脚部与地面有较大的撞击力,从而导致脚掌疼痛,但是这恰好能让他们感应得到地面上的绊绳和钢丝,加之他们个个训练有素,故而邓建国在林间用尖利树枝和钢线制作的那些陷阱对他们收效甚微。不过,他们没有装备单兵夜视仪,只能凭着对地形地貌的熟悉,摸索着前进,加之身形远逊邓建国那般轻灵便捷,行进之时,身上的装具不时地被身子两旁的树枝刮得簌簌作响,不期然地将形迹暴露给耳聪目明的邓建国。

    六十米开外,邓建国隐藏在一棵大树的右后侧,掏出消音器,安装准镜对敌兵们虎视眈眈。

    他心知肚明,敌人没有装备夜视仪,仅凭裸眼想要在黑咕隆咚的丛林里搜寻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面对潜藏的危险,全靠两只敏锐的耳朵。当然,就算他们侦听能力再强,也极难察觉到身轻如燕,动若惊鸿,蹦高伏低且形体异常便捷的自己。

    邓建国脸色寒酷,俊目中杀光闪射,瞄准镜里的十字分划线稳稳地套住位于敌军侦搜队形右侧的机枪手。

    距离如此之近,又是在亚热带丛林里,邓建国根本无须考虑风偏、温度、湿度等因素对射击的影响,略事一瞄准,便即扣动扳机。

    那个机枪手前脚碰到一根藤条,正要弯腰去察看前脚落脚地面的异状,便在此刻,弹头飙然而至,钻进了他的前额,掀开了他的头盖骨,脑血仿如浆糊一样四散喷洒,身子像突遭迎面飞驰而来的汽车猛烈撞击,脑袋向后甩出,仰面跌倒下去。一颗血胡芦似的脑壳撞在身后一块石头上,喀嚓一声骨骼碎响,脑袋登时变成一团稀柿子。

第217章 猎物〔二〕() 
铿的一声,弹壳飞出抛壳窗,邓建国眼里的十字分割线迅速移动,瞄准一个枪榴弹手的肋部,旋即击发。

    铮的一下撞针撞击子弹底火,枪身微微一颤,邓建国在晃动的瞄准镜里看到目标人物的肋部标射出一股淡绿色的液物,身子像被冥府里伸出的鬼手狠推了一把,轰然倾倒下去,腰腿各部抽搐两下,寂然不动了。

    俯仰之间,两个敌兵饮弹浴血,侦搜队形右侧的敌兵们立时意识到有敌袭,一齐掉头转身,抬起枪口,对着黑蒙蒙的丛林连发扫射。

    哒哒哒的冲锋枪连发射击声,登时震碎了暗夜的死寂,凄红的枪口焰忽闪一亮,又忽闪一亮,映照得黑森林乍明乍暗,而瓢泼似的弹雨直打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