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案件调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特殊案件调查-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真是要吐血了:“你谦虚了吧?我要是五十步,你起码也得一万步啊!还是十万步?”

    “哎呦……”小赵笑着求我,“当人民警察多好,人民公仆嘛!”

    我:“啊呸!”

    小赵:“那你先说,你为什么来我们所。”

    我一向明人不做暗事:“早说了啊,要求低,容易考。”见小赵要张嘴,连忙又补一句,“你不许剽窃我的理由啊!”

    小赵:“……”抽抽嘴,“那我真没理由了。”

    见我一脸要咬他的表情,小赵连忙把我往书房门口带:“行了行了,还是赶紧见见咱爷奶。”临进门,特意嘱咐我,“你可别又同手同脚,给我丢人。”

    我冲他龇龇牙。

    推门进去,就见一个头发全白的老爷子正在大书桌上聚精会神地练毛笔字,背后墙上挂着一条横幅,写了中庸两个字。旁边靠窗口还有一张老藤椅,躺着一个头发也全白了的老太太,戴着一副老花镜,手捧着一本旧书,津津有味地看着。两个人一看就有七八十岁的模样,但精气神特别好,脸上都透着红光。

    小赵等老爷子一个字写完,才轻轻地道:“爷,奶。”

    两位老人家都抬起头来看向我们。我连忙笑了笑。

    小赵一拉我道:“这就是我常跟你们说的那个裘家和,带来给你们看看。”一回头,“快,叫爷奶。”

    我本来想叫赵老先生,赵老夫人的,被小赵一催,只得嘴里一溜:“赵爷爷,赵奶奶。”

    赵老先生便笑着放下笔,赵老夫人也放下书,都招呼我坐下。

    我一脸笑着,只坐了半个屁股。我总算体会到,《红楼梦》里的那个门子得贾雨村赐坐,只敢斜签着坐下是什么滋味了。

    我本来很怕没话说,但没想到两位老人家都挺健谈的。而且还真知道我不少事,连我经常给所里的兄弟买烤串的事都知道。我原以为小赵说经常和他们说起我只是客气话,原来是真的。

    小赵啊小赵,你让我说你什么好,要说我你也说点儿好事啊!烤串的事有什么好说的。

    见两位老人家都这么可亲可近,我渐渐地也放开了手脚。正聊得欢快,忽然有人轻轻地敲了敲门,原来是戴叔,后面还跟着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的手上抱着一个红色锦布包着的大盒子,看起来有些沉。

    当他们一步一步走过来,我不由得微微变了脸色。

    恶臭。

    这段时间以来,除了章家骠身上淡淡的臭味,我已经好久没有闻到这么明显的恶臭了。

    起先我以为是那个年轻人的问题。等他们一起停在赵老先生面前,我才确定是那只红色大锦盒的问题。

    我不由得暗暗皱起眉头。没想到,刚刚结束的它山之石事件里,我的鼻子没派上一点儿用场,竟然会在这里又派上用场了。

    不用赵老先生开口问,戴叔就主动说明了情况:“老太太,这是陈校长送过来的。”

    哦,找赵老夫人的,我还以为是找赵老先生的呢。

    捧着大锦盒的年轻人便回道:“赵奶奶,这是我爸爸最近刚淘到的,不值什么钱。您一向喜欢收集老物件儿,所以就让我给您送来了。”

    赵老夫人笑了笑:“你爸又费心了。”

    年轻人笑着道:“真没费心,就是一个……我们也说不上来的东西。我看着,像个古时候的小铜盆,洗洗手脸什么的。”

    我不由得暗暗留意。虽然这年轻人比我还小一些的模样,言行举止却远比我成熟。不像我拍起马屁来,经常显山露水,他真的是不留痕迹,叫人听得舒服,看得也舒服。

    他那边小心翼翼地解开锦布,要拿出里面的东西给赵老夫人看,我这边趁机压低声音问小赵,他什么来头。

    “他呀,”小赵笑了笑,好像对他印象也不错,言语间有几分亲昵,“他叫陈学文。他爸陈校长已经退休了,是咱奶奶的学生。他们父子,有事没事经常来走动。”

    忽然又咦的一声:“说不定你认识他爸。”

    我可真咦了一声:“是吗?”

    小赵:“他爸原来就是天龙市一中的校长啊,你不是初中、高中都在天龙市一中上的吗?姜玲也是吧!”

    “是吗?”我真没有一点儿印象,“我连我几个任课老师都忘得差不多了!”

    小赵便也哦了一声:“也是。我从小学到大学,没有一个校长是知道的。”

    两句话的工夫,陈学文已经打开了盒子。里面确实放着一个青铜器皿,挺大的。双耳平底,腹部略略鼓出。目测,直径应有五十厘米左右,二十多厘米高。陈文学说得不错,我看着也像个盛水的盆子,不洗手脸,也可以用来洗菜、煮东西。

    而且,我现在更可以确定了,就是这个青铜盆子,正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恶臭。

    可是小赵他们浑然不觉,一个一个饶有兴致地盯着那青铜盆子看来看去,尤其是赵老夫人,两只半浊眼珠里都放出光来。看来这个陈校长是真有孝心,很懂得投其所好。

    小赵好奇地问:“奶,这是什么东西啊?”

    赵老夫人笑道:“应该是个青铜鉴。”

    小赵:“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的那个鉴?”

    赵老夫人点点头。

第一二八章 扔远点儿() 
赵老夫人点点头。

    我也有点儿开眼界。很多人都知道古时候人用铜镜。但是在镜子出现以前,是用鉴的。所谓的鉴就是像这样一个器皿,在里面盛满水,然后当成镜子用。临水照影。

    赵老夫人道:“这个鉴制作得算精细小巧了。曾侯乙墓出土的铜鉴比这要大得多,也深得多。你一个人可不好办,得两个人抬了。”

    陈学文玩笑地道:“原来就是个古代的镜子,枉我爸当成好东西,非要我送来呢。”

    赵老夫人笑道:“重在心意。别冤枉了你爸。”

    小赵笑嘻嘻地道:“正好,我缺一个鱼缸呢,拿它养两条鱼不错。”

    赵老先生哼地一笑:“就你会想。”

    只有我皱着眉头,拼命地想该怎么办。这股臭味可不小,留在这里肯定要出事。

    我悄悄一扯小赵:“把青铜鉴送给我。”

    情急之下,我也想不出办法,只能靠小赵。

    小赵摸不着头脑地看我一眼。我不让他废话,只用眼神很认真地告诉他,一定要这么办。

    小赵似懂非懂地收回视线,又换上之前那副笑嘻嘻地模样:“奶,我跟你说真的呢,就把鱼缸送我得了。”

    赵老夫人,顿时微微作色道:“胡说八道,人家学文辛辛苦苦送来的东西。”

    陈学文还是笑得很自然:“没事,敬棠哥喜欢,就做个鱼缸也挺好的。”

    小赵趁机又撒娇使赖:“奶,你就给我吧,学文都不在乎。”

    赵老夫人拿大孙子没办法:“人家那是礼貌。你这孩子今天怎么回事?小裘也在,当着客人的面像什么样子。”

    小赵马上道:“我就是为了家和。”

    我:“……”我看你怎么说。

    小赵:“奶,你还真当我要去当鱼缸啊。家和就快结婚了,我还没送礼物呢。他女朋友是古代文学博士,平时也喜欢这些古旧的东西。送这个正好。”

    赵老夫人微露惊讶:“是吗?”

    但还是有些犹豫。小赵知道自己奶奶在顾虑什么。无非这是陈学文送来的礼物,当着人家的面就转手送人了,不太好。

    小赵索性脸皮厚到底:“学文,家和跟我,就跟你跟我一样,都像亲兄弟似的。哥借花献佛,你不介意吧?”

    他这样一问,有点儿眼色的都知道该怎么说,何况陈学文这个小人精。

    果然,陈学文立刻笑道:“看敬棠哥说的。送给你了,本来就是你的东西了。我还有什么介意不介意的。”转头又对我说,“头一回见家和哥,也不知道你有这么大的喜事,什么都没准备,就空口说句恭喜了。”

    我连忙笑回道:“哪儿的话,多谢多谢。”

    见我们三个小的都说开了,两位老人家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赵老先生便让戴叔先把青铜鉴收好,等我走的时候再给我。赵老夫人也很热情地留陈学文一起吃晚饭。

    老人家就喜欢晚辈陪在跟前。今天一下子有三个晚辈,谈兴越发高涨。

    可我老想着那只青铜鉴,便有些心不在焉的了。

    中间我去上卫生间,小赵也跟过来,劈头就问我:“那青铜鉴怎么回事?”

    我敷衍道:“没啥,就是看着挺特别的。你不是当结婚礼物送我了吗?”

    小赵哼地一声,不太高兴地道:“你还真当我傻啊。那青铜鉴是不是有问题?不然你能厚着脸皮跟我要?这也不是你风格啊!”

    我扯着嘴角笑了笑。行,你还真是我哥们儿,这么了解我。

    小赵:“经过强哥的事,还有张所失踪的事,你以为我真什么都不知道?”

    我:“……”

    小赵:“那些事不问,是因为那些事都是别人的事。可是这回不一样,东西是送到我家门上的,对吧?”

    好吧,算你在情在理。

    我叹了一口气,据实道:“这青铜鉴确实有问题,但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问题。反正就是看着,感觉很不对。”

    小赵半信半疑地看着我。

    我:“真的。我老实跟你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先想着,反正不能放在你家里。”

    小赵又多信了我一些:“好吧,算你小子有良心。”

    想想又问:“那你一会儿拿走了,到底打算怎么办?”忽然问道,“是不是得请高人帮帮忙啊?”

    我认识的高人就只有邵百节了。

    可是:“他不在。”邵百节回总部了,正忙着呢,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我也不敢真带回去。放在自己身边?”光是想想,都觉得不靠谱,“我也是有爹有妈,还有媳妇的人。”

    我脑子里忽然闪过天龙湖,波光粼粼……

    “要不回头就扔天龙湖里吧。”我说。

    小赵也没怎么想:“行。”

    小赵也有点儿怕青铜鉴摆久了,出幺蛾子,回去坐不多久,就催他爷奶赶紧吃晚饭。理由是冠冕堂皇的,他还得送我回去,路太远。

    于是才下午四点多一些,我们就吃晚饭了。

    就像小赵跟戴叔吩咐的,全部是家常菜。红烧肉、炒虾仁、蒸鲈鱼、大煮干丝……可闻起来特别香,吃起来更加香。比我家老太太做得好吃不知多少倍。别的菜不敢说,单说红烧肉,那可是老太太的一绝啊。每回一煮红烧肉,香得整幢楼的人都知道。可是跟小赵家的红烧肉一比,就跟小家碧玉碰上了真正的大家闺秀一样。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还有那炒虾仁,不知道用的什么汤料,汤汁里微微泛着粉红,还有一股很好闻的清香。我吃着,特别像是茶叶的清香。

    我本来还老想青铜鉴,不太有胃口,吃了两筷子以后,根本就停不下来了。饱饱地吃了两大碗饭。

    看得两位老人家光是笑。

    我不好意思地道:“赵爷爷,赵奶奶,你们家红烧肉真好吃!”

    赵老先生笑道:“喜欢就好,年轻人就该多吃点儿。”然后转回头,跟戴叔说了两句。戴叔点点头,就走开了。

    晚饭全吃完了,小赵比我还着急,一个劲儿地催着走。本来陈学文也要跟我们一起走,幸亏被小赵拦下了。陈学文会下棋,小赵义正辞严地让他陪赵老先生杀两盘棋再走。陈学文同意了。我和小赵齐齐松了一口气。他要跟我们一起走,总不能当着他的面把青铜鉴扔天龙湖里吧。

    出了别墅,小赵的车子已经停在门口了。

    戴叔也在,笑盈盈地对我道:“裘先生,青铜鉴还给您包得好好的,放在车后座上了。还有一盒是荷兰进口的黑蹄猪猪肉。您放心,保温袋里冰块放得很足。您到家赶紧放冰箱就行了。”

    我霎时想起吃饭的时候,赵老先生回头跟戴叔说了两句话。原来是特意交待这个了。顿时有点儿不好意思:“谢谢了。”

    小赵真地等不下去了:“快快快。”一面就伸手把我直接往车里塞。

    回头路上,我们一分钟也没耽搁。小赵开下山,直奔天龙湖。我抱着青铜鉴来到天龙湖边的时候,天还没黑呢。

    小赵这时候倒过来搭了一把,跟我一左一右地抬着:“咱扔远点儿!”

    我也正有此意,一面数着数,一面有节奏地和小赵晃动起青铜鉴:“一,二……”

    小赵又道:“等会儿。是一二三扔,还是就数一二三?”

    泥马,话真多。

    我:“就数一二三!”

    小赵点点头:“好咧!”

    便跟我一起数着数,再次有节奏地晃动起青铜鉴。三字一出来,我俩也同时往天龙湖用力一抛。青铜鉴连同它外面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盒子、锦布,一起飞了出去,哗啦一声掉进湖里,溅起一大朵水花。

    看着湖面上激荡的涟漪,我俩总算放下了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小赵双手叉在腰上,望着青铜鉴沉下去的地方,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好了!”

    接下来的日子过得波澜不惊。我每天准时到派出所上班,再准时下班回家。上班的时候和兄弟们得空就闲聊两句,再挨张所踢两脚,回到家里,哄完老爷子老太太,再偷偷去哄媳妇。除此以外,我的任务就只剩下静静地等我和姜玲定下的黄道吉日,好去拿结婚证。以前平淡且无聊的日子,终于又回来了。

    青铜鉴?青铜鉴的事,我早忘了。

    但是我很快,又被迫记了起来。

    自从小赵把我领回家后,我们俩就越来越不见外了。他三天两头地就往我家跑,蹭完午饭蹭晚饭。从他家带回来的荷兰黑蹄猪,第二天,老太太就煮了红烧肉,大受好评。当然,有一大份也进了小赵自己的肚子。

    这天中午,小赵照例又跟我一起回家吃饭。我们一起坐公交车。

    在我们前一排,坐着一位大爷,戴着一顶泛黄的军绿色解放帽,在那边打瞌睡。他脚下放着一个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