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案件调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特殊案件调查-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姜玲笑了笑:“是他们自己不过来的。”

    我有点儿惊讶:“为什么?”岳父岳母就姜玲这么一个独生女儿,竟然舍得不跟女儿走?

    姜玲便有些消沉地道:“你也知道,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还在。而且就你走后没几天,我小舅查出肝癌晚期了。”

    我大吃一惊。姜玲的小舅我见过几次,一个有点儿内向,脸圆圆的小胖子。但是对姜玲挺好的,姜玲都这么大了,还每年给姜玲压岁钱。见面的话,就给现钱,不见面的话,也用支付宝、或者银行卡之类的打过来。

    我这边,亲伯、亲姑、亲舅、亲姨也有好几个,别说现在大了,小时候也没给过。当然,对他们的儿女,我爸我妈也只是碰到就给,碰不到就算了。

    就算一样都是至亲,也是有感情浓淡之分的。

    姜玲:“医生说癌细胞都扩散了,只能做化疗尽量控制吧。顶多还能活三个月到六个月。我妈跟我小舅从小就感情好,怎么舍得在这个节骨眼上走掉……”

    姜玲眼睛有些红。如果可以的话,其实她也是不想走的吧?

    “而且,我听你们单位过来安排的人说,也不是真就一辈子都不能联系了,”她努力让自己的语气轻松起来,“主要是等这阵子的风头过去。”

    我便也附和着安慰她:“是啊,过个三年五载,也许更快,一年两年,就能回去了。”

    姜玲笑了笑,看了看咱们的新房子:“回去倒不一定了,我看这里真的挺好的。我们又不是要做商业精英、潮流急先风,我做学问,你做翻译,这种比较安静、节奏慢的中小城市正适合。等能联系了,到时候再把我父母接过来就好。”

    我点点头:“也对。”

    “哦,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告诉你。”姜玲神色略微严肃地道,“我们这一出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跟爸妈联系,所以我把我的股票、基金都清空了,只留了万把块钱,其余都给爸妈了。所以你老婆现在,基本是一穷二白了。”

    姜玲跟着老板做研究是有工资的,然后时不时还帮出版社做一些古籍的点校、整理,而且她又比较有理财的头脑,这些年还是有些积蓄的。

    我:“给爸妈留钱是应该的啊!再说,谁说你一穷二白了?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哎,将来见了爸妈,你可要跟他们说清楚,给他们钱里,也有我的份呢!”

    姜玲嘁了一声:“知道!我本来就是这么说的!”

    我笑着抱住姜玲,在她脑门上亲了一口。

    接下来的日子,过得太平常也不过。自从开始调查特殊案件,我真是好久没有这么平常地过日子了。而且这一次,总部却好像把我抛到了爪哇国。刚回来时,我还有些提心吊胆的,生怕快活不了一星期半个月的,又要出事,结果眼睁睁地看着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脱掉了厚外套,穿起单衣单裤,然后是短袖汗衫。

    我天天在家里,吃得好喝得好睡得好……一切都好。然而也并没有长胖。

    为什么?

    因为每周周末两天,周海都会自发叫上我和章家骠,死拖活拽着我俩不是去健身房,就是去拳击馆、格斗馆。

    我们两个打他一个,还被他打得屁滚尿流。周海老是哀怨,自从摊上我们两个,他水准都直线下降了。

    这家伙……

    不过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几个月过去,我白斩鸡一样的小身板上终于出现了一些疑似肌肉的线条。

    只有我跟姜玲两个人的时候,姜玲老喜欢对我上下其手、摸来摸去的,一会儿摸我的胸(她说我胸好像变大了,是变厚了好吗),一会儿摸我的肚皮(她说好像看得出来是六块而不是一块了)。

    当然,摸着摸着,我们就得干点儿别的事,嘿嘿嘿嘿……

    哦,还有一个小插曲。

    还记得那个发现它山之石的蛇山吗?我们几个又去了,纯旅游,踏青。不光有我和姜玲、周海、章家骠,还有姜玲在新单位玩得比较好的两个同事,一个比姜玲略为年长叫葛惠兰,一个比姜玲小一两岁叫客婷婷。葛惠兰已经有男朋友了,客婷婷还没有,我看得出来周海好像对人家有点儿意思,帮忙拎包拿水什么的,可热心了。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一行人又来到了那个小亭子前面,就是在附近草地发现神洞的那个小亭子。小亭子前依然树着那块写着蛇山两个字的石碑。

    客婷婷很好奇地问葛惠兰为什么叫蛇山,因为只有葛惠兰是银江本地人,客婷婷也是外地人留校的。

    这也是我和周海、章家骠一直没搞懂的问题。为什么叫蛇山?蛇山上又怎么会有它山之石?

    但是葛惠兰还没回答,倒听姜玲先出声了。

    “这不是蛇山,”她说,“这是它山。”

    葛惠兰和客婷婷还只是有些莫名其妙,我和周海、章家骠却是一惊。

    姜玲:“这是大篆的它字。典型的象形字,你们看,是不是像一条长长的虫子?古人以为蛇是一种长虫。它是蛇的本字,是后期汉字进一步发展,才逐渐有了专门的蛇字,和它字区分开来。”

    指着旁边的现代汉字说明,笑道:“这不知道是谁加上去的。”

    葛惠兰和客婷婷听得连连点头。

    我们三个却集体呆住。

    这本来就是它山。它山之石当然在它山……

    又一个悬而未解的谜题,就这样在不经意之间解开了。

    最后还是周海代表我们长长地叹出一口气:“没文化就是睁眼瞎啊!”

    一眨眼,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连暑假没几天就要到了。

    到这时候,我开始渐渐相信邵百节一再跟我们说的,特殊案件并不多。我好像真变成了一个业余的翻译作者。

    这天,姜玲回来得略晚了一些,但很高兴。一家人围在桌上吃晚饭的时候,她终于说出了原因。

    “暑假我们要不要一起出去旅游?”她问,“客婷婷说,附近的一个村子刚开始办农家乐,满地都是土鸡,还有放养的猪,青山绿水,要不要去住几天?”

    我第一个表示赞同:“好啊好啊,村子里又安静,空气又好。而且还是土鸡、土猪好吃,村子里的又便宜,咱们去吃个够。”

    老爷子却兴致不太高。

    老太太直接撇撇嘴:“你妈我就是农村人,从小跟着你外婆喂猪喂鸡,奋斗了大半辈子,就是图的能过现在这日子。”一边打毛衣,一边又撇撇嘴,“安静?空气好?咱家现在这小别墅还不够安静?还不够空气好?你们就是觉得新鲜。就跟洋鬼子看见大炕特别来劲儿一个意思。真让你天天喂猪喂鸡看看?”

    老爷子难得地跟他的老伴站同一条阵线:“哼,就是活凑仙。”

    活凑仙是我们天龙市那一带的方言。意思是指自己想去凑个热闹、沾点儿光,其实是出洋相、丢人现眼。

第二二四章 歌声() 
被老太太教育了,我和姜玲只好一起笑笑。

    老太太降恩施惠地道:“你们小年轻的自己折腾去吧!我们两把老骨头还不如在外面转转就好。”

    那我就要说清楚:“呐,不是我们只顾自己玩,是你们不要去的!”

    老太太头也没抬:“嗯嗯嗯。”

    除了我和姜玲,还有葛惠兰和她的男朋友钟庆,客婷婷把她的妹妹客姗姗也带上了。我征求了一下姜玲的意见,能不能把周海和章家骠也带上。姜玲说没问题,人多才热闹。我连忙高高兴兴地打电话给他们,周海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章家骠竟然说他要在家补美剧……这个死技术宅男。

    算了,七个人就七个人,也够声势浩大的了。

    到了暑假正式开始的第一天,我们就出发了。钟庆开了一辆车,我也开了一辆车。

    周海坐在我和姜玲的车上,一个劲儿地打听客婷婷。姜玲笑着,能说的都说了。特别指点周海,别看客婷婷长得有些柔弱,其实是棉花里包石头的类型,别想拿哄小姑娘那套哄她,该是怎样就怎样,大家都就事论事就对了。

    周海连连点头,不要脸地说,他就喜欢有主见的媳妇。

    本来以为就是附近的村子,不会开多久,没想到出了市区以后,车子开了两个多小时才到。主要是因为到后半段,路况太差,颠簸得太厉害,又转来绕去的。那村子根本就在山上,看是老远就看见了,等我们七曲八拐地开过去已经是一个小时后的事情。

    这村子真是刚开发的吧。路都还没修好。

    姜玲不晕车的人,又颠又绕的,都有些受不了。

    我不由得暗自庆幸,幸亏章家骠没来,不然又得把胃吐个底朝天。

    村口树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热烈欢迎,两旁还挂着大红绣球。车子开进村里没多久,就看见一家小旅馆在很显眼的位置。有几个农村夫男妇女正在旅馆前面收拾些杂粮、干货。看见我们两辆车子靠过来,一个一个都站起来,放下了手里的东西。

    我们一下车,就有一个五十来岁,有点儿干瘦的大伯走上前来,笑呵呵地问:“你们是来旅游的吗?”

    客婷婷告诉他,我们就是之前跟他们预约好的。

    大伯笑着连连点头,很淳朴地说,根本不用预约,随到随玩。回头朝其中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妇女喊道:“大健妈,快,把客人带进去收拾收拾,请人家喝个茶,看看房间。”

    那位叫大健妈的妇女,长得很壮实,又黑又高。我看她能顶一个男人。

    “好的,村长,”大健妈开口就笑,一口雪白结实的牙,把两只手在大腿上擦了两把,就对我们道,“来来,姑娘、小伙们,快进来!”

    人家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四间房。虽然条件比较简朴,但是收拾得干干净、整整齐齐,被子、枕头都拿出去晒过了。我和姜玲一间,钟庆和葛惠兰一间,客婷婷和客姗姗一间,剩下周海,一个人也占一间。

    大健妈让我们把东西放好了,去大厅里等着喝茶。

    我和姜玲把行李箱里的衣服都拿出来,挂进衣橱里,姜玲又去把窗户打开,透透气。窗户外面还装着防盗铁窗,隐隐约约可以听到狗吠、猫叫,还有猪的鼻息声。也有一些小孩子的笑闹声,大人间或斥责两句,还有一个女人在唱着不着调的歌……

    姜玲连忙叫我:“你听,这唱的什么歌?”

    我便也凑到窗户前,竖起耳朵听了一阵子:“听不出来,五音也太不全了吧?”

    姜玲笑了笑:“这里真安静啊!”

    我笑道:“是安静啊!连wifi都没有。”

    姜玲笑道:“起码手机还能用,你就知足吧!”

    门外传来客婷婷他们的声音,问我们好了没有。我们连忙关上门,和他们一起去了大厅。

    大健妈早把最中间一张大圆桌擦得干干净净,还放着七只热气腾腾的大海碗。我们走近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碗泡着米的蛋花汤一样的饮料。

    大健妈笑容可掬地介绍道:“这叫炒米茶,米先下锅炒,炒出焦香,然后再用米酒和蛋花一起冲来喝。土东西,你们城里人好东西吃得多,这就是尝个新鲜。”

    我用勺子舀了一口喝了,真挺好喝的,有米酒的清香,还有一种淡淡的焦香。炒米进嘴巴里一嚼还是脆的。

    周海稀里呼噜,几口就把一大海碗都吃完了,嘴巴一抹问人家:“还有吗?”

    大健妈笑呵呵地道:“有有有。”很利落地跑出去,从厨房端了一只大钢锅进来,用一只大铜勺给周海又盛了满满一碗,“管够!”

    大健妈又要给我们加。我现在饭量也变大了,便也加了半碗,钟庆和姑娘们吃不了多少,连连摆手不要了。

    大健妈便笑道:“你们慢慢吃。我们就在外面,你们有事只管喊。”

    我们笑着纷纷道谢。

    周海眨眼的工夫,又干掉一海碗,再盛大半碗,连连感叹农村人就是实在。这要在银江市区,一碗也得卖上七八块吧,碗还不可能这么大。大家便也附和着,随意聊起来。

    “对了,”客婷婷问,“你们刚才在房间里,有没有听到有人在唱歌啊?”

    葛惠兰和钟庆,还有周海都没有留意。

    我和姜玲立马点了点头。

    姜玲:“好像是个女人。”

    客婷婷眼睛一亮:“对。”回头笑望妹妹一眼,“我说没听错吧!”

    客姗姗也有点儿意外:“真有啊!”

    姜玲点头:“我们还特意听了一会儿,就是没听出来唱的什么。”

    客婷婷浅浅地皱着眉头:“好像歌里还掺着英文呢?”

    我微微睁大了眼睛:“是吗?”

    真看不出来,这么一个小村子……原来也不落伍。

    吃完炒米茶,我们打算先在村子里四处转转。大健妈本来想陪我们,被我们谢绝了。统共这么大一个村子,我们几个大人还怕跑到天上去。大健妈想想也是,便笑着告诉我们,她一会儿还要杀鸡,中午保证让我们吃到地地道道的本鸡。

    我们七个就散散拉拉地晃悠起来。

    往里走走,才知道我们落脚的小旅馆恐怕是村里最好的建筑了。很多人家还是泥瓦房。现在很多的小孩儿可能没机会见过了。我小时候在乡下跟外婆待过,就见过。泥可不是水泥,是那种黄泥,房顶上铺着一块一块的瓦片。

    有的人家还不如泥瓦房。

    客姗姗忽然很吃惊地指着前面道:“天呐,还有茅草屋!”一会儿,又指向别处,“那里也有!”

    被她姐姐连忙把手按下。

    客婷婷微蹙着眉头道:“不要乱指,没礼貌。”

    客姗姗吐了吐舌头。

    周海笑着做人情:“姗姗年纪小,再说也没有恶意嘛!”

    客姗姗是还挺小的,是银江大学的大一新生。她之所以选银江大学念书,也有她姐姐在银江大学留校的原因。

    我抿着嘴笑,和姜玲悄悄对视一眼。周海这家伙,八字都还没一撇,就先忙着收买小姨子了。

    逛得越久,我们越是确信,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山村。全村现有的人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