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鬼真人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鬼真人秀-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可不是老三装X,那时候,拍网吧里一百块钱就是可以牛气!

    “嗯。”网管基本上都是迷糊的,懒得看人,开了两台机子,把卡扔出来就是了。

    老三拿上卡,拉着帮头儿往里面走,帮头儿只能硬着头皮往里顶了,据老三说,他教了帮头儿很多东西,在网上看电影电视啊搜资料啊听歌啊玩游戏啊,看的帮头儿一愣一愣的……

    我知道的这些,都是后来老三口述的,这家伙水平有限,说来说去就那么点子事,之后我一直后悔,为什么没跟着帮头儿一起去网吧,写出来,帮头儿去网吧绝对跟刘姥姥进大观园有一拼!

    等我和宁红颜在外面转悠了一大圈,找到网吧的时候,帮头儿正坐在网吧门口抽闷烟呢,看样子,有点消沉。

    “四儿,你们快去把老三拽出来吧,那网上没啥好东西!”帮头儿见了我们俩跟见了救星似的。

    “怎么啦?”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帮头儿如此失态呢。

    “哎呀,刚才老三拉着我进去了,还教了我上网,我也没学会,里面那些人玩的那是啥东西啊……”帮头儿没好意思多说,但深恶痛绝:“以后你们俩上了高中,可不能上网啊,得好好学习!”

    “哦哦……”我也乐了,赶紧进去把老三拽出来了。

    那时候,我也不会上网,见老三坐在电脑前的那个痴迷劲儿,也天真地以为,老三喜欢的东西,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不由分说地把老三拽出来了。

    “你们懂啥啊,我是在干正事呢,没看我那么认真,哎呀你们也真的,不懂就知道说不好……”老三仗着就他自己会上网,还训起我们三个了。

    我们三个也没办法,是真不懂,也不知道老三到底在网上干什么呢。

    天快黑了,我们带着东西去一家小饭馆里吃了顿饭,之后在街上转悠了一会儿,看时间差不多了,才到火车站里面去了。

    候车、检票、上车、找座位,这都不用多说,关键是我们的仙草药得看好了,四个人都盯着呢。

    我们三个都是第一次坐火车,总忍不住来回地看看,到夜里十一点的时候,我们都有点困了,帮头儿点点头,你们都睡吧,有我呢。

    半睡半醒之际,我还想了一句,我等草民,终于进京了……

    ;

第五十九章 京城() 
凌晨五点多,我就醒了。

    看到帮头儿还睁着眼坐在对面,我小声说道:“帮头儿,你睡一会儿吧,东西我看着。”

    帮头儿闭上眼睛,不知睡着没有。

    我靠窗户坐着,过去洗了洗脸,又坐回来,看看窗外,仍然是漆黑的夜,只不过比火车开动之时寂静了很多。

    到了一站,火车停住,车厢里的人有的醒了,有的换个姿势继续睡。

    北方的夏天也是带着清凉的,早起在车站里工作的人们还穿着外套,有上车的有下车的,站台上还有一些商贩推着小车提着篮子卖东西。

    本来,我心里是有些忐忑的,京城啊,那可是我们的国都,五千年沉淀,九万里路途,这个文明古国所有的精华都在这里了,进了京,还不得把‘思想品德’上的东西全用上,五讲四美啊车上让座啊不能随地吐痰啊文明用语啊那些,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当我看着那些商贩车上车下的吆喝,又看到远处的断壁残垣时,也不以为然了,已经走了那么长一段路,看到的都是这些东西,京城,总不能飘到天上去吧?

    想到这里,我不禁自嘲着干笑了几声,想的太多了。

    宁红颜和老三陆续醒来,俩人见帮头儿睡了,动作都很小心,洗脸回来,也不说话,透过两边的车窗向外看着。

    天色越来越亮,车厢里的人渐渐醒来,嘈杂声越来越大了。

    七点多,帮头儿才睁开了眼,过去洗了洗脸,抽了根烟,也坐回来看着窗外的风景。

    “帮头儿,你来过京城吗?”老三去哪儿都可以不在意,独京城例外。

    “来过。”帮头儿一直看着窗外,目光深邃了许多,似乎,在回想着他年轻时候的一些事。

    老三见帮头儿不愿意多说,就问宁红颜:“你来过京城吗?”

    “没有,我也是第一次来。”宁红颜没我们俩那么激动,只是看新鲜。

    八点多,火车走走停停、晃晃荡荡地终于停在了一个大站,京城。

    明明知道是终点站,下车的人还是那么匆忙,我们四个人护着东西夹在人群中,随着人群呼呼啦啦地往外走。

    出站来,又是一阵热闹,帮忙提东西的,帮忙带路的,帮忙送人的,当然帮忙都不是白帮。

    帮头儿早就交代了,出站有人接,我们就四处的找。

    “那儿呢那儿,写着接我们呢!”我最先看到了那个牌子,上面写着串铃、组合铲,只能是我们了。

    串铃,已经收起来了,组合铲,留在滕州了。

    我们望着牌子从人群里挤过去,终于看到了举着牌子的人,哎,怎么说呢。

    这哥们与我们年纪相仿,可能大上一两岁,但那个模样,锥子脸,大龅牙,个头不高,发型也不潮流,上身短袖,下边大裤衩,脚上一双踩扁了的拖鞋格外显眼,不客气地说,论外表气质,比老三就差远了,比我和宁红颜,简直云泥之别。

    京城啊,不都得出风云人物么,这位???

    第一次见面,我们三个小的还真有点看不上宗小村,长的也忒俗气了,在我们村里都属末流角色。

    “是宁叔吧?我是小村,我爸让我来接你们的,几位,请了啊!”宗小村知道我们的身份,打招呼的方式,有点复古。

    我们很不习惯宗小村打招呼的方式,都笑了笑。

    “咱走吧。”帮头儿知道宗小村。

    宗小村带着我们出了站,坐上了公交车,车上,我们三个都伸着脖子向外看,小村跟帮头儿聊了两句家常,就不多说了。

    走了十几站地,下车了。

    宗小村又带着我们在公交站台上等车,我晕车的劲儿又上来了,就问他:“到那儿还有多远,咱走着去行不行?我晕车。”

    “两站地,那咱走着去吧。”宗小村朝我笑了笑。

    走着去,我舒服多了,这才有心情看了看沿途的街道楼阁、风土人情,是繁华了一点,是干净了一点,是普通话了一点,但也仅仅是这些了。

    在街上走了二十多分,宗小村就带着我们拐进了一个胡同,往里走。

    走了没一会儿,宁红颜我们三个都相互看了看,这里是京城吗?京城里也有平房啊!?

    不仅是平房,看着比我们村里的一些平房还破旧呢,门前边也露砖,屋顶上也长草,进出的人跟我们村里的也没什么两样。

    还有沿街的商铺,卖包子的卖油条的卖五金的卖杂货的,跟我们镇子上的大集没什么区别。

    感觉,到了哪个村里似的。

    胡同里拐了几个弯,到了一户人家门前,宗小村带着我们往里面走,还招呼着:“爸,人来了,爸?”

    我们走到院里,堂屋里就出来一位汗衫、大裤衩、拖鞋的大叔,摇着蒲扇出来的,见了帮头儿很亲:“老弟,老弟,可把你们盼来了,快进屋,快进屋。”

    帮头儿带着进屋,到了堂屋里,大叔泡上茶,宗小村抱了个西瓜出来,边吃边聊。

    基本上是大叔和帮头儿聊。

    “这一趟怎么样,还行吧?”大叔跟聊家常似的问。

    “还行。”帮头儿微微笑笑:“带回来两件,这次进山,多亏了他们。”

    “哦。”大叔转头看看我和老三,目光里有了点异样:“少年有为啊,两位小老弟都有些手段吧?”

    “他练过武术,我……”我没想好,是不是要把阴阳眼的事儿说出来。

    “这是朱见风,老三,一身的功夫,是把好手,这是马一方,老四,天生阴阳眼,是个能人,这是我闺女。”帮头儿给我们介绍了一下:“这位是济世门的门头儿,宗和,你们的长辈。”

    “宗叔儿……”我们三个都叫了一声。

    “我哪算得上什么长辈啊,诸位都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能人,我就是守在家里的一闲人,以后,还得靠诸位帮扶啊!”宗和话说的很客气,也有套路的嫌疑。

    “呵呵……”帮头儿笑了笑。

    “来,吃西瓜,吃西瓜……”宗小村把西瓜切好了,递给我们三个,但没递给帮头儿,帮头儿喝茶。

    坐了不一会儿,宗和就站起来了:“房子我已经准备好了,带你们去看看,你们坐了一夜的火车,收拾一下,都休息休息吧。”

    宗和带着我们往旁边院里走,宗小村不跟着了:“爸,咱们进的冰棍还剩点,我去倒腾了。”

    “嗯,你去吧。”宗和几乎招呼着我们。

    冰棍?就是雪糕呗,敢情,这两位还顺手做着小买卖啊!

    “小村,你去哪儿卖冰棍啊?”我学着他们的腔调问,绝不是普通话。

    “去前门,怎么着,咱一起去看看?”宗小村健谈,来的路上是憋住了,这会儿,有点刹不住了。

    前门?

    我第一次来京城,还不知道前门是啥地方,只以为京城老地方多,前门相当于村口呢:“走吧,我跟你一起去。”

    说着,我看了看帮头儿,比较是在人家家,别不懂规矩了。

    帮头儿却很和蔼:“去吧,你们都去看看吧。”

    帮头儿跟着宗和去了那个院子,我们三个跟着宗小村去卖冰棍了。宗小村先去隔壁冷库里扛了一箱冰棍,出来,边走边给我们介绍着。这家伙的嘴很溜,但不碎,比一般的导游讲的都要。

    我们这才知道,京城真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就这么个毫不起眼的小平房区里,有湖广会馆旧址、有纪晓岚故居、有清华池、有很多叫得出名字的地方,拐个弯就是东琉璃厂,眼拙了眼拙了……

    而宗小村所说的前门,就是tiananmen,去的时候,还路过了全聚德以及其它一些地方。

    走着走着,一抬头,我们就看到了前门广场,这边是纪念堂,那边就是端午门。

    我们三个都想跑过去看看,但宗小村却停住了。

    “你们去看看吧,别走远了就行。”宗小村一眼就看出来我们想过去了。

    我们三个小心翼翼地跑过去了,跑到广场上,看着升国旗的旗杆,看着厚重而神圣的城门,看着纪念堂里的爷爷,看着四周深藏不露的建筑、人群,不得不感慨,京城,就是京城,我们祖国的心脏所在!

    我们三个在前门这儿转悠了好一阵,迟迟不愿离去,知道宗小村卖完了冰棍把我们叫回家了。

    我们先去了住的地方,也是个小院,房间不少,但面积偏小,里面的摆设都不错,还有空调,我们四个人住在前面房子里,后院开了个隔间,住了个画家。

    画家……对那时的我们来说,就是传说中的人物。

    午饭是宗家爷俩陪着我们在外面吃的,饭菜很简单,但很精致。

    下午,我们都没有出去,在屋里休息了一会儿,就在胡同里转了转,这可都是好地方啊。

    到了晚上,小村在外面买了饭,我们在家吃的,吃完饭,六个人坐在堂屋里,帮头儿把我们带来的东西拿出来了。

    宗家爷俩打开袋子一看,眼睛都亮了,再看我们的眼神也不一样了,你们,都是真真正正的好汉!

    ;

第六十章 华灯初上() 
“这个是刺枣,二十万,这个是小王爷给的粉末,六十万。”帮头儿只说了我们给取的名字和定好的价格。

    宗家这爷俩也是懂药之人,一听这名字,就猜出个大概了,问了问小王爷的来历,帮头儿也没有跟他们细说,细说起来,事儿就多了。

    “帮头儿,海篮子不空,天黑起灯笼。”宗和把袋子接过去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

    “门头儿,架漂走龙宫,屋顶上合生。”帮头儿一抱拳,谢了。

    加上宗小村,屋里我们四个小的全懵了,用本地话说,这都哪跟哪儿啊?

    帮头儿和宗叔儿俩人却相视一笑,都有点聊以自慰的意思。

    一问才知道,这是串山人与济世门里特有的‘切口’,老话说,‘宁给一两金,不给一句春’,往回倒到年景不好的时候,济世门不单是做串山人的买卖,带的人多了,容易出乱子,交给谁‘切口’,谁才是济世门的门头儿,谁才能接串山人的茬口。

    到了后来,行里的‘切口’用不上了,但在交接仙草药时的这两句,还是传下来了,省的客套,也少些啰嗦。

    宗叔儿说的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东西我接了,您在山里累死累活,现在可以等着收钱了,接下来,是我的活儿。

    帮头儿说的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船在水上走,不免要见风浪,万事要小心,我们是一家人,出什么事都可以体谅。

    哎呦,还挺有意思!

    我们四个小的听老辈念叨完了,都咂摸了一阵儿,听了这东西,就跟见了江湖似的,现在,还有江湖吗?

    “还有个事,小四儿的眼睛还不大利落,咱们这儿有大师能教教么?”帮头儿觉得我的阴阳眼不大灵光,更知道我驱鬼治邪的本事是误打误撞,想让宗叔儿帮忙找位师父教教。

    我再次感觉到苗头不对,帮头儿是真想让我往那个方向发展啊!

    宗和想了想:“听说,报国寺里有位妙心法师,有真本事,明天我带着四儿去见见吧。”

    “嗯。”帮头儿点点头。

    吃完饭,也谈完了正事,时间却还早,还不到九点。

    看到宗叔儿和帮头儿泡上茶要谈古论今了,我们三个就跟着宗小村出去转悠了。

    一出门,一抬眼,就感觉到了,京城的夜,才见繁华,京城的生活,才是滋润。

    在老家,这个时候,不是去地里撒化肥,就是喷农药,晚上回来,吃完了晚饭都累的不行了,在院子里摇着蒲扇坐会儿,得赶紧去睡觉,明天还得到地里干活呢。

    而京城的住户,吃完了晚饭都出来遛食儿了,一个个穿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