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鬼真人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鬼真人秀-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简介:山精狐怪、鬼魅僵尸、荒古猛兽突然出现在现实生活里是不是可以很刺激?鸡血、大蒜、桃木剑、黑驴蹄子真的可以在驱鬼辟邪的活动中起到传说中的作用吗?红彤彤的刺枣、白如雪的土西瓜、刚柔并济的金箍棒面条、上天入地水上漂的小王爷,重山里的仙草药,还能不能正常一点?红颜心、白繁人、找我玩的女孩、抓我走的女王、另有那居家过日子的小娘子,风花雪月、寸断肝肠,蹉跎中,我到底错过了谁?一次次华丽丽的冒险,一回回九死死的重生,一件件价值值呃济世救人的仙草药,我们是纯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五的真人加百鬼,秀!本书之中,百鬼丛生!!!
 85117

第一章 那年() 
04年夏天,现在想起来已经很遥远了。

    我还记得那年黄河发大水,滚黄的河水把村子南面的那条河都灌满了,我带着弟弟和村里的一位长辈在河里支了张渔网,逮了整整两大桶鱼,然后我的祖父就去世了,我再也见不到那样慈祥的笑容了,方知霜露之悲……

    我叫马一方,家在鲁西南一个小村子里,那年夏天,我十七岁。

    中考完没几天,我在家里闲的发慌。

    往年暑假,都是一边放羊一边跟着母亲去地里干农活,偶尔去亲戚家住上几天,今年暑假,我一直谋划着去外面打工,我觉得自己已经不小了,外面的高楼大厦、七彩霓虹到底是个什么样,应该去看看了。

    可父母还是闲我小,硬要我在家里呆着,他们宁愿给我买一辆新洋车让我骑着到处去蹿也不愿意让我出门。

    后来某一年暑假,我外出打工在一个在建场馆里眼睁睁看着身旁一个人被头顶掉落的大钩子砸的头破血流人事不省时,我才知道,那时候我确实太小了。

    但心是真大。

    我就像一只不可一世的猛兽,偏偏被父母关在了一个小小的笼子里,每天都在笼子里转着圈子留着口水望着外面的蓝天白云,那叫一个暴躁,又不能发作,憋屈极了。

    对了,蓝天白云,还有小花猫。

    事情终于有了转机,我大爷来了。我家里有一位亲大爷,还有一位叔伯大爷,叔伯大爷就是我二爷爷家的大儿子,是我们家的骄傲,早年考上医专,现在在县医院工作。

    有我大爷做榜样,我这个大侄子打小就被家里人寄予厚望,尤其是我小学参加了五年竞赛、初中班里也数一数二,家里人甚至一些村里人都认准了我一定能考上县一中、迟早得是个大学生。

    大学生哎,在我们村里还是种稀罕物。

    我大爷领着一个跟他年岁差不多的中年人进了家,父母有些意外,但很客气地把那人请到了堂屋里,喝茶、让烟。

    泡茶的活儿,当然是我来了,家里也没有什么好茶叶,把开水泡的变色了就是待客之道了。

    我一边泡茶,一边听着父母我大爷和那个中年人寒暄,几分钟之后,我大爷才把话题转到我身上了:“小方,中考考的怎么样?”

    “还行吧,考试成绩得过一阵才出。”很少见家里的骄傲,我回答的时候是有点虚的。

    “哦……你今年十七了吧?有点瘦啊!”我大爷突然就来了这么一句,然后转向我的父母,谈起了正事:“这个宁老板是弄中药材类,人家看上咱们家小方了,说出八千块钱请咱们家小方到山里挖草药去,热天了,地里也没活了吧?”

    可能是因为在县城里上班生活,我大爷一开口就少了那么几分亲近,好像就是带着人来跟我们家人谈生意的,还是出于一份好心。

    也可能是我们家人太计较了。

    我父母咋一听有点晕,第一反应就是,八千块钱,这么多,你们想让我们儿子干啥去?

    我当时也有点晕,八千块钱,父亲一年一年的外出打工,好像也没往家里带过多少钱,我要是能挣八千的话,是不是就是家里的一个爷们了?!

    钱是一方面,主要还是想出去,我极力想答应。

    “弄中药材……那叫小方去干啥?小方这考试成绩还没出来,晚几天不是还得报一中呢么!?”父亲迟疑着问了一句。

    “等成绩一出来,我帮他办了就行了。”我大爷在一中有朋友,这个事在他那儿不叫事,让他有些不快的是,他这次带着宁老板过来,是真想让我赚点钱补贴家里:“他都能大了,在家里闲着干啥,还不跟出去赚点钱呢,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就有了!”

    这时候,宁老板也补充了一句:“也不是叫孩子干啥,就是让他跟我到山里采药,跟咱在地里干活差不多,就是吃点苦头,累不着。”

    我就想着出门了,没顾上别的。

    我父母却悄悄打量着这位宁老板,衣着、举止看着像这片的个小买卖人,为人也算厚道,就是他这回登门又开出那么高的价钱让人摸不着头脑,尽管有本家大哥当‘保人’,还是有点不放心。

    不过,我父母还是有点松动了,我大爷和宁老板就继续跟我父母聊。

    聊着聊着,宁老板就扫了我一眼,冲着我笑了笑。

    他那个笑……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位宁大爷在我不满一岁的时候就盯上我了。

    说来也巧,我生下来几个月就得了一场大病,父母带着我到县医院看病,宁大爷也带着他闺女到了县医院,就见到我了。

    当时我的病的很重,大夫想给我扎针,可是找不到身上的血管了,来了好几个大夫都不行,一群大夫急的不行,我父母急的更不行,我快不行了。

    后来还是县医院一位老大夫过来,给我扎上了针,保住我一条小命。

    起死回生。

    一旁看着的宁大爷觉得这事挺稀罕,就掏出他兜里的三枚铜钱,给我算了一卦,卦应‘雷水解’,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这易经六十四卦的事,我始终没弄明白,按宁大爷翻译的说,就是这孩子命太硬了,硬的有点邪性。

    应了他这卦象的,还有一件事。

    那是我四五岁的时候,母亲骑着洋车驮着我去姥姥家走亲戚,走到我们村西头大桥上时,我也不知道抽了疯,突然就闹起来了,在车子大梁的小座位上大吵大闹、乱踢乱拱,母亲一着急,人和车就翻到河里去了。

    那时候,河水很深,滚滚东流。

    母亲从桥上摔到河里,人还没爬起来呢,就去车子前头摸我,一摸,人没了,绑在车子大梁上的小凳子也没了。

    母亲吓坏了,赶紧顺着车子往东摸,摸了一会儿,才摸到了我,从河里把我捞上来以后,赶紧救治,接着,我就说了我有生以来最是幽默的一句话:有水有鱼,有水有鱼,有水有鱼……

    大难不死。

    起死回生的事儿,是宁老板在县医院亲眼所见,大难不死的事儿,他也听我大爷说了,他还打听了一些村里封建迷信的事儿,所以,他当时看着我冲我笑的眼神是很复杂的。

    我不蓝天白云小花猫么,就想着这位宁老板可以带我出去看看世界了,当时不仅陪着他笑了,还尼玛有点羞涩。

    赔大了!!!

    聊到半晌,事就定下来了,今天我在家里收拾一下,明天去城里我大爷家跟宁老板汇合,跟他干上两个月,给八千块钱。

    我大爷和宁老板没在家里吃饭,就急着回城里了。

    父母从小就宠我,很是舍不得,却也知道,孩子大了,该放手的时候就得放手。

    我当然是满心欢喜了,吃了中午饭就去收拾东西,收拾到一半才想起来,外出打工这事我是联络了几个同学和老三的,虽然事情没商量好,但我这要拉出去单干了,必须得给兄弟们打个招呼,不能不仗义。

    尤其是老三,我最好是带上他,按广告上说的,他就是我的优乐美啊!

    放下东西,我就去找老三了。

    老三是我同村的小伙伴,从小玩到大的,这孩子身上有几个特点,时常令我费解、茫然、不知所云。

    第一,他不爱上学,他宁愿被他练过武术的爹拿比拇指粗的棍子抽也不愿意去上学,好像上学对他来说是件极其痛苦的事儿,比鼻青脸肿身上来几道血印子痛苦多了。

    第二,他时常吹嘘自己的‘武功’,却每每在表演关头掉链子,比如在表演轻功水上漂的时候摔水洼子里、表演一苇渡江的时候掉坑里、表演猛虎下山的时候滚下去等等,我都行。

    第三,他十岁以后就不看动画片了,偷偷到镇子上买了一些影碟又偷偷地在他家的VCD上看,格外习惯那些呜嗷喊叫的片子,但恐怖片除外,这孙子到现在连僵尸叔叔都不敢看。

    第四,他上了初中以后,总算能接受一点‘学业’了,号称最爱语文,初三时更是热爱上了文学,但他的语文成绩总考不过二十分,可为学校语文圈里的耻辱,但他就是那么热爱,爱的别人都无言以对了。

    ……

    这就是老三,朱见风,一个身上的诡异例子达到了不胜枚举的人。我的朋友。

    “老三,老三……”站在墙头外面喊,是我们村里的孩子在一起玩时约定俗成的规矩,我每次这样喊老三的时候,心里总是特别得劲、特别得劲,不知道为什么。

    “干啥?”顿了一下,老三才答应了。

    “出来,有事跟你说!”听这动静,就知道他家里没人,而他一定在干什么令他心虚的事儿,我知道。

    “你进来吧?”老三还想继续。

    “你出来!”我坚持。

    不一会儿,老三不情不愿地出来了,脸上还装着一副周吴郑王的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家里忧国忧民呢。

    我把跟着宁老板出去采药这事跟老三一说,老三想了想,不大乐意去,他现在初中毕业了,要为长期打工做准备了,暑假工对人家来说就是小打小闹的事儿。

    我只得好言相劝,劝了半天,最后老三看在钱的面子上,答应了。

    回去,我就找父母给我大爷打电话,问宁老板能不能答应多一个人。宁老板听了老三的情况,很爽快地答应了。价格跟我一样。

    第二天,和老三一起去城里的路上,我就想了,我马一方一个大好男儿,怎么能跟朱老三这么个糙人一个价呢,不行不行,得偷偷地找宁老板商量商量,让他给我涨价,必须涨价,绝不能与这胖厮为伍!

    ;

第二章 要钱() 
车开到镇子桥头,还没停稳,老三就忙不迭地跳下去了。

    他也是第一次出门,有点小激动。

    来送我们的是我父亲,用的是村里杀猪的三轮车,本来是我们家给朱老三找的工作,应该是他爹出力来送我们的,可是我父亲昨天就把车借来了,坚持要送我们。

    借车、送我们、一路上寡言少语,当时意气风发的我根本没在意甚至有些看不上父亲的种种,也学着我的优乐美的姿势从车厢里跳了下去。

    父亲停好车,下来陪我们一起在桥头等着去城里公交车。

    我和老三在桥头上摇摇晃晃地说这说那,父亲在干等着,等了一会儿,他又去街上给我们买了一兜子苹果。

    恰巧这时候,公交车来了。

    我急着去拿车厢里的包,我的包里装了些衣服、一本现在已找不到了的武侠和一把家里切肉用的短刀,我们这个小地方向来民风彪悍,加上那时候古惑仔正流行,从村里的小学到镇上的初中,最受欢迎的课间活动就是单挑、群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穷乡僻壤嘛,什么足球排球都是课本上插画上的东西,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喜欢‘正规’的体育活动。

    还记得,小学四年级我们用纸团和透明胶糊了个足球,整个学校的孩子都来踢,每天都踢的意犹未尽,至今我都觉得用两棵树和两件衣服做的球门很漂亮,就是差的远了点,斜对过。

    到了初中,我们的校园里终于有了一个红砖铺的篮球场和两个木质的篮板,可是没有篮球,我们是等到初三参加高考了有体育特招生,体育老师才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了一颗篮球,尽管红砖铺的地已经高低不平了、木质的篮板也烂了、个别地方还长了荒草,我们仍然打的不亦乐乎,打半场。

    初中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打篮球有什么动作是犯规的,把球扔进去就是胜利,直到上了县里的高中,我们才渐渐知道,原来篮筐下面是有网的、篮板是可以是钢化玻璃的、拍几下抱着球跑然后再拍几下投篮是不得分的、打全场一下上去二十多个人是不行的……

    正好比大宅门里姜知府说的那句话,我穷有穷志气,而我们则是穷有穷欢乐。

    一下又扯远了,其实我想扯的是04年那会十七八岁的男孩子出门包里装把刀是很容易彰显男子气概的,这不扯吧?

    老三这家伙更甚,直接把他在镇上理发厅旁边五金店里买的砍刀带上了,在这里着重提到那个理发厅,是因为那是我们学校曾经一个‘老大’开的。

    老三去拦车了,我负责拿包,虽然早就注意到老三包里装的东西不寻常了,但我伸手一拽,竟然没把他的包提起来,还险些把我坠到车厢里。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老三又干什么了???

    “干啥那你,一个包都提不动吗,没用……”老三嘟嘟囔囔地过来了,伸手一拉,就把他的包背到肩上了,轻松自如。

    这小子,确实练过。

    公交车停下,车门打开,我和老三急着往车里钻,父亲急匆匆赶来,把那兜苹果递给我,我一看,那兜子很土,里面装的苹果也不咋地,就不想接。

    父亲却坚持把那兜苹果递给我,我不想多做争执,就拿上了。

    车开了以后,我又注意到,父亲在那个桥头上站了很久,很久……

    半个小时以后,公交车在县医院门口停下了,我和老三下车,到医院里去找我大爷。

    我大爷在化验科里上班,这会儿还不到下班的点儿,他就嘱咐我们到家里去,我和老三商量了一下,就在城里街上瞎转悠,一直转悠到我大爷下班。

    中午十二点多,我大爷才下班了,领着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