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春-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下里笑着看看他,李曦脑子里转着乱七八糟的念头,却还没忘了提醒王殊彦一声”“那个,王公子”您要的二十坛极品剑南烧春,眼下我们店里有足量的存货,这就可以让您带走,绝对不至于耽误府上派用,只是,这个酒钱么……”……”

李适之眨眨眼睛不说话,贺知章倒是点了点头,“唔,吾辈虽然好酒,但酒债可是不好欠的呀!”

王殊彦低着头,“给,给,给!我身上带的钱不够,这就让人回府拿钱去!”

说着,他看了看那几个犹自站在人家柜台前大眼看小眼的家丁,见他们手里居然还明目张胆的拎着家伙呢,不由得就是一阵子心里堵得慌,只是这个当儿却没有他火的份儿,便只好冲他们一招手,“那,诸位大人留步,在下先告辞,告辞!”

然后,就在人群的哄笑声,他便要赶紧离开这个让他栽了个大跟头的地方。但是就在此时,人群外却突然一阵喧闹,然后就听见有人大声喝问:“闪开,闪开,市税司在此办案,挡路者治罪!”

有了这一声喊,人群顿时就顺着那喊声自动的给裂出一条可供通过的通道来。

这里毕竟是大唐,这里毕竟是长安。就算是大家都很喜欢看热闹,但是却绝对没有人敢冒犯长者和尊者的权威,所以,不管是刚才几个仆役吆喝着人们给贺知章他们让路,还是眼下市税司来人,大家都是听见动静就让路。

甚至于本着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这市税司三个字比贺知章等大名士还要好用些。

手是人群分开,便有一位穿着一身绿色官服的官员走进来”这时候正好,一搭眼他就先看见了正要离开的王殊彦。

话说,市税司在长安来说,实在是个芝麻绿豆一般的小官儿,在这堂堂天子脚下的帝都长安,便一品二品都一抓一大把,他这么个正九品的小官儿,实在也是微不足道的很,可毕竟他是长安东市里负责收税的,却是商人们的顶头大老爷,因此便没有什么生意人是胆敢得罪的,所以,在乔奈何的引荐下,这位市税司大人也曾拜见过王家大公子的尊颜。而且像王家大公子这种身份的人,他还真是见不了几个,所以这一见之下就记得特别准。

当下里看见王殊彦,他便赶紧迎上来,兜头就是一个大揖,却是正正的挡住了王殊彦的去路。然后,还不等王殊彦开口说话,他便赶紧献殷勤,大声道:“据说王公子查出了这东市里有人卖假酒?请公子爷放心,下官一定秉公办理,绝不叫奸商之辈继续嚣张下去,一定会还公子爷一个公道!”

他这话一出,周同所有人都是哄堂大笑。

那意思,大家自然是笑王殊彦坑人不成反而被人给敲了竹杠,也是笑这市税司大使的马屁却是拍到了马蹄子上。

当下里听见他说出这句话来的时候,躲在人群的乔奈何就是忍不住捂上了眼睛,听到人群哄笑,他睁眼看去,可不,王家公子给气的脸都紫了。

要按照王殊彦的脾气,这时候恨不得当场甩两个巴掌过去,不过他知道自己还站在剑南烧春的店门口呢,就在这店里,不只有贺知章和张旭这等名士,还有一位御史大夫,一位吏部侍郎和一位礼部侍郎呢,所以,他知道自己就算是再恨,这一巴掌也不能打。

因此,当下里他便狠狠地瞪了那市税司大使一眼,道:“哪个告诉你本公子说有假酒了?本公子是来买酒的!”

说完了,他拂袖就走,身后还跟着七八个怀抱酒坛的王府家丁。

看着这一幕,那位刚刚还很得意地认为自己这一次终于有机会拍马屁的市税司大使却是不由得就满脑袋糊涂了,偏偏这时候大家看他愣在那里的样子,又是一阵哄然大笑……

这时候他脑子里转了几个圈,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还正犹豫着是不是该把剑南烧春卖假酒这件事办一办,至少好歹也要查一查,但是这时候,却突然有人在身后拽他。

他扭过头去,那人虽然捂着脸,他却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可不正是富平石冻春的那个掌柜的,叫乔奈何的。当下里他想说话,那乔奈何却是冲他做了个手势力,然后扯起他的衣袖便往外拉。

好容易把他拉出人群,那市税司大人正自准备板了脸呵斥几句呢,再怎么说自己也是堂堂九品官员不是,如此轻率的拉扯自己的官袍,成何体统,但是还没等他把话说出来,却被这乔奈何的一句话给吓住了。

“大人,那店进不得呀,王公子都让人给赶出来啦!”

“啊?谁那么大胆子,连右散骑常侍家的公子都敢往外赶?”

这时候乔奈何就苦着脸掰着手指头给他数,“工部贺大人,金吾长史张大人,吏部苏大人,礼部贾大人,还有一位李适之李大人。”

“呀!”那市税司大使闻言又给吓了一跳,然后便自己摸着胡子皱眉寻思,口喃喃道:“莫非,这剑南烧春的后台居然硬到这个地步?你不是说这些大名士都是油盐不进的石头么?怎么他们倒都给剑南烧春撑场面来了?”

乔奈何闻言满脸苦涩,心说你问我,我哪里知道去。

我还纳闷呢,这凭什么呀,我也开酒铺的,那李曦也开酒铺的,凭什么我送礼你们都不搭理我,人家李曦那谱儿摆得那么大,你们反倒是上杆子追过来给人撑腰?

这还有没有点儿天理哇?



第二十一章考问



第二十二章宫闱



第二十三章王佐之才



第二十四章国子学



第二十五章佳人



第二十六章一日千里

“喂,据说你很会作诗,是真的么?”

听到这个黄莺出谷一般清脆圆润的声音,李曦下意识的一愣,然后抬起头来寻找这声音的所在。然后他才现,今天的班里似乎有些不同往日。

过去十几天的经验使李曦知道,这毛诗班里是每天都会照例多出十几个或完全陌生或略曾一识的面孔,而这些偶尔来听课的人到了之后,也往往只是安静的找地方坐下听课,顶多的也就是与三二好友窃窃私语几句,大抵是要约好了下学后大家一起去吃酒之类的,等到授课的博士或者助教一到,他们也就很快的安静下来了,与其他人一样认真的听课。

但是今天,来的人似乎格外的多一些,足有二十多个,也就是说,这会子快要上课了,教室里竟然有四十多人,这可是李曦到这里来上课的十几天里,人数最多的一次了。

另外,似乎氛围也颇为不同。

原本有人来时,除了几个素日熟识的人会过去客套寒暄几句之外,其他人都照旧是会该做什么就仍忙自己的,但是今天这些人一来,似乎大家都迎了过去,三四十人便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之间,直是好不热闹。

呆在场面中央隐隐然作为焦点的,一共是三个人。

其中一个人身穿奢华的月白色滚纱常服,头戴宝蓝色幞头,镶珠嵌玉,腰悬鱼袋,大约也就是二十上下的年纪,看去极是精神帅气。

另外一个则穿了士子惯穿的裥衫”虽然也是新衣服,但是他一身素净的站在那奢华公子哥儿身旁,却不知不觉就会给人一种寒酸的感觉。

他今年大概也是二十岁上下,看上去倒也精神”尤其是眉宇饱满,神情疏朗,一看就是读过不少书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只不过此时面对贵气逼人同时又英气逼人的那奢华公子时,他还是会下意识的有些自惭形秽,以至会略有些紧张。

而另外一个,则是那声音的主人。

她足足比那两个男子矮了大半头,不过素雅的士子裥衫穿在她身上,照样的也是如男子一般戴着幞头,却陡然就比其他人显得精神许多”也明亮许多。尤其是,她虽不曾刻意收腰,不过犀金玉带一扣,照样显出一副轻腰欲折的婉娈身姿来。

这会子她正目光炯炯地看着对面那个身着裥衫的人,眼中满是见到偶像时崇拜的神情”不过教室里大多数人的目光却都是落在她身上的。

岑参是谁?没人知道,大家也大都不怎么感兴趣。

反而是面前这女子虽然穿了士子裥衫,做了一副男子打扮,却并不曾避讳自己的女儿家身份,所以,无论是她姣好美妙的身段”清脆可爱的声音,还是那宜嗔宜喜的俏脸”都足以吸引大部分人的目光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杨洄可是一个不怎么经常露面的人物,可是他今日刚一露面”先就走过去问候那位女公子,口称李公子”你想,这女子的身份简单得了么?

有不少人已经开始猜测此女到底是谁家姐,但是无奈长安城里姓李的大官实在太多,皇家那边就不必提了,帝室公主在十五六岁上下的据说就有五六个,其他诸如薛王、岐王等也都有差不多这今年纪的女儿。至于朝中众卿,也有不少是姓李的,别的不说,比较出名的就有吏部侍郎李林甫、礼部侍郎李昂,以及刚刚就任御史大夫的李昌李适之等等。

不过,不管这女子到底是谁家女子,大家只需要知道就连杨洄在说话举止间都对她极为尊敬就足够了。

杨洄也是国子学的学子,他的父亲乃是驸马都尉、观国公、左千牛卫将军、加上柱国的杨慎交,母亲乃是先中宗陛下的女儿长宁孕主,如今尊为长宁长公主。

虽然杨洄至今都没有得到授官,不过大家都知道,他的父亲杨慎交虽然已经去世了好几年,但是母亲尚在,只要她在,杨洄将来袭个五品六品的前程那是不成问题的。

甚至最近还一度有传言说,宫中丽妃、惠妃等几位娘娘都颇看重这杨洄的人才,因此几度向陛下要求以公主尚之,若是此事能成,以这杨洄的手腕气派,想来免不了又是一个国公到手了。虽然他将来未必会有多大的权力,可一个富贵清闲的前程却是十拿九稳。

这等人物,自然是大家都喜欢结交的对象。

只不过这杨洄今日到学里来,显然并不是来跟众多学子们结交的,他看上去更像是想要给一对男女拉皮条,因为甫一来到,还不等跟学子们客套,他就先为大家介绍了那个名叫岑参的年轻人。当然,重点是介绍给那位李姓的女公子。

据他说,这岑参也是仕宦出身,原籍南阳,现居荆州江陵,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曾官至宰相,父亲也曾两任州刺史之官,只可惜却早死,因此家道衰落。他是最近到长安来想要求仕的,只可惜他们家的余荫早就没了,到了长安来之后,虽然也拜了不少家门第,据说还做了不少诗献上去,可惜却不怎么有人愿意搭理他。

只是后来那位李姓的女公子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到了岑参的几诗,顿时就崇拜的了不得,这才请了杨洄这个惯来的长安城头等场面开通的人物帮忙。

其实此前时候,杨洄也是不怎么搭理岑参的,只是后来李姓女公子开了。,他虽不乐意,却也推辞不得,因此只能无奈地去找到那岑参,今天还特意把他带到了国子学里来,借机会介绍给那李姓女公子认识。

只不过这时候面对那女公子的询问,也不知是惑于对方的美貌,还是被那么多人围着有些怯场,岑参显然是有些拘束,就连说话都有些磕磕巴巴的。

“这位公子谬赞了,岑某倒也习过作诗一道,不过”却不敢当公子“很会,二字。”

他这话倒是说得没什么问题,只是声音显然不对头,这在从就接受了礼仪等教育的长安城内这些仕宦贵族子弟们看来,显然就是乡巴佬的表现了。因此别说杨洄扭开脸去了,就连其他学子也一个个的或低头轻笑,或学着杨洄一样扭开头去表示不屑。

只不过这个时候正在膜拜偶像的那位女公子却显然是丝毫不以为意,只是兴奋地继续道:“岑先生那写的实在是好极了,在下只听人念了一遍就立刻记住了呢,嗯,我背给你听北山有芳杜”靡靡花正。未及得采之,秋风忽吹杀。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四时常作青黛色,可怜杜花不相识。

背完了,她眯着眼睛可爱地晃晃脑袋,叹息道:“写的真好!此前就很喜欢朝中张九龄大人的,现在看来,岑先生这却是丝毫都不比张大人的差啊!”

这时候听了这李姓女公子念了岑参的这诗,在场的学子们一个个倒是都露出了深思的表情,不片刻,大家脸上的鄙夷轻视之色便不知不觉的去了许多”看向岑参的目光也都一个个的客气了起来。就是杨洄不怎么懂诗”此时看大家都改了颜色”也知道那女公子的说法并不是没道理的,便也跟着呵呵几声,道:“岑兄的好诗可不只有这一啊,岑兄”最近可有什么大作,也可以念出来给大家听听嘛!”

一直到这时候,岑参脸上的拘谨之色才渐渐地褪去了一些,脸上倒是多了一抹读书人惯有的自得与自傲,此时固然想借机再念两得意之作出来,只不过此时面对一众长安贵介公子,还有一位绝代佳人,他却还是不太情愿地客气道:“不敢,不敢,这位公子过奖了,诸位见笑了,诸位方家面前,岂有岑某放肆的道理。”

他这么一说,大家就觉得此人面目愈可爱了起来,倒不是十足狂傲的,于是便有人开始笑着与他攀谈起来,而这会子,那岑参或许是已经开始逐渐适应了这个场面,说话也不那么磕巴了,倒也算是应对得体。

而这个时候,那李姓的女公子却居然就安静地呆在一旁,只是目光始终也不舍得离开岑参,眼平有的只是满满的崇拜。就如后世里一个女孩乍然亲眼看到了自己痴迷的歌星或者影星一般,单纯,而热烈。

这么回子的功夫,李曦先是纳闷地往那边看了一阵子,然后才开始拉了一个相熟的人,从他嘴里大体的知道了自己来之前的情况,也略微了解了一些这杨洄的背景。

乍一听到岑参这个名字的时候,有着片刻的惊诧,然后还有些惊喜一岑参这个名字,他自然是知道的,在后世里,只要是高中毕业的怕没有几个人会不知道这个名字,因为他是有唐一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嘛!

只不过惊喜过后,他心中却是失笑……连杨国忠和虢国夫人都见过了,而且眼下他们一个是自己的手下吏,另一个则干脆就是自己的床上人。这历史名人的膜拜情结么,自然是不知不觉的就了许多。

再说了,岑参再牛,眼下看来也就是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年纪,还能厉害到哪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