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鬼谷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茅山鬼谷门-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也很难说,历史上除了史料记载的24朝君王之外,还有许多短暂的王朝和小国家。西南一带就有夜郎国、古鰼国等等。这些国家虽小,时间虽然短暂,但是既然成为一个国家,自然就有一代君主。有君王的地方,自然就会有龙脉。

    话又说回来,就算这道岩壁是一道龙脉,我却看不出是隐龙脉还是显龙脉。说是隐龙脉,又“明目张胆”地耸立出百米之高;说是显龙脉呢,这赤岩却没有富贵之相。

    赤岩古镇,的确很是玄妙。

    我们要去的这个彭老板家,肯定也是非常玄妙的人家。

    本章完

第154章 石屋老者() 
古镇位于县道旁边一百米处,的确很古。

    街口是一道古城门,上述“定关门”,寓意这是一道兵家必争的险要关隘。

    城门上面有飞檐的阁楼,有些破败了,政府也不翻修一下。

    进入定关门之后就是清一色的石板一条街,离城门五十米出就是两道石牌坊,第一道是彭王氏节孝坊,第二道是彭公礼让百岁坊。

    “慧茅,你知道啥意思不?”

    我抬头看着高达十米的牌坊,不用看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就对闵德晗说:“好解释,第一道节孝坊,是皇帝赐给彭家媳妇的;第二道是赐给彭家老爷子的百岁生日礼物。”

    “对对对。”

    闵德晗连连点头,是相信我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端公,还是多少有些水平。

    闵德晗一脸羡慕地说:“从明朝开始,彭家就是赤岩的大家族,出过文武状元,出过将军和把总,光是皇帝钦赐的牌坊就有九道。这个节孝坊还有这这么一个故事”

    我看着他,等着他讲故事。

    闵德晗就说:“据说,这是乾隆皇帝赐给彭家的一个媳妇的,说起来,这个牌坊的主人根本就算不上彭家的媳妇,她叫王桂花,也是镇上的人,八岁的时候就和彭家长孙彭哲定下了娃娃亲。不料彭哲是个短命鬼,十二岁的时候就死了,算是夭折。那时候王桂花才十岁,因为有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已经是彭家的媳妇了,不过还没过门就成了寡妇,是望门寡的那种寡妇。这个王桂花倒也义气,和她的那个所谓的娃娃亲丈夫手都没有牵过,嘴巴都没有亲过,硬是搬到了彭家去住了,之后终身未嫁,一直照顾公婆几十年,给他们养老送终。乾隆皇帝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很是感动,于是就钦赐了这道牌坊,表彰王桂花的贞节和孝顺,所以叫做节孝坊。”

    我听完这个故事唏嘘不已,现代社会,在哪里去找这样道义的女子?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彭家也太残忍了,让一个从未结过婚的女子活活守寡到死,这是对人性的一种剥夺和虐杀。

    我仿佛看见一个还未成年的小女孩,迫于封建礼教的压迫和束缚,整天上山砍柴,下地干活;回家洗衣煮饭,给所谓的公婆端茶递水

    她原本该有爱情,该有床上的一个男人。但是为了人们崇尚的“节孝”,她放弃了,或者说不敢拥有。她用一生的悲凉和不幸,成就了这座石坊。

    后世人人称道,又有几人从这石牌坊里,读出一个女人几十年的辛酸?不可名状、压抑几百年的悲哀

    我抽了抽鼻子,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闵德晗不明就里,在一边催促:“走了兄弟,说好十二点到的。”

    石板街的两侧都是两层楼的古建筑,货真价实的古建筑,看来文革时候的人们还是很给赤岩的面子,节孝坊都能在劫难中存留下来,何况这些房子呢。

    古镇大约有三里路那么长,两边的居民都在自家门口摆放着格局特色的商品和食品,有鸡辣子,霉豆腐,腊肉香肠等土特产;也有竹笙、蜡染制品、斗笠、簸箕画、原木画等工艺品;还有不少非本地出产的舶来品。

    古镇的确是一个镇子,清朝的时候就留下了三观五寺,虽然大多只剩下了废墟,不过倒也证明那个时代的宗教在这里非常繁荣。

    快要走到古镇北街尽头的时候,闵德晗钻进一条小巷,拐进了街后的一座石墙房里。

    “到了。”

    他回头招呼我进入小院的石门。

    我不觉纳闷,就这座低矮的石屋,虽然也有院落,虽然也很古典很别致,但是怎么也不可能像一个大老板居住的豪宅,更不可能称之为“府”。

    “来了?”

    “来了。”

    一个蓄着六寸长须的老者迎面走来,没有任何意义的寒暄之后,乐呵呵招呼我们进屋。

    这就是彭老板?不对,看他样子就是一个老农,不过是胡须有点特色罢了。倒是让我想起了肥坨的爷爷空灵子。

    要说这人是彭老板的话,那么身怀鬼胎的应该是他孙女了?

    越想越不对劲,这情节怎么和王庄唐府的差不多呢?

    不管怎样,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接生意,而且还是一万块的大单,加上闵德晗两千块的中介费,这生意的确够大的了,怎么说我也要摆出一副得道大师的架势来,哪怕是装的。

    城里人和乡下人不一样,势力得很。虽然我有着真本事,但是还得要学会包装自己。

    于是迈着很社会的步伐,故意把头低垂着,装出一副随时都在冥思的状态,慢慢走进屋子里。

    坐定之后我才知道,眼前的这个老头才是真正的中介人,闵德晗不过是个“二拐”。我还得经过这个老者才能见到彭老板。

    如此说来,这老头又得了多少介绍费?

    这样一想,我就有些不平衡了。事情是我做,却凭空多了这些吃中间差价的人。

    银须老者就像一个ji院的老鸨,眯着一双se迷迷的老眼上上下下打量着我,很久才说:“这位就是”

    闵德晗立即乐呵呵地说:“德轩法师的关门弟子,茅山鬼谷门第八十六代嫡系传人,慧茅法师。”

    我顿时一惊,闵德晗是从哪里查阅到的信息?还是他自己瞎编的?我虽然算是茅山鬼谷门的嫡系弟子,但是我自己都不知道是第几代了呢。

    对了,每个较大的家族都有族谱,茅山鬼谷门源远流长,三公应该有茅山鬼谷门的“门谱”吧?但是那些“禁书”里怎么就没有呢?

    说不定是他的师父玄明法师弄掉了,或者元相如祖师爷压根就没有把“门谱”传给玄明,毕竟当年玄明法师是带着阴阳门的“妹子”私奔的。

    那么,“门谱”应该在元婆那里了。

    只是元婆唉!

    我正想着郁闷的心事,不料我这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在老者的眼里却成了“老谋深算”。得道大师,怎么和他们凡人一般见识呢,自然是高深莫测惜字如金,不说话则已,一开口就一鸣惊人。

    这不是三公教的,以前我和三公走到哪里都用不着装逼,凭着他的名号,就算嘻嘻哈哈的别人也不敢不尊重。

    这道理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没有了三公,我必须要有一定的伪装来武装自己,保护自己。

    老者暗自点点头,说:“我们整点东西吃了就去,我和彭老板说好的,一点一刻到他家。”

    原来之前闵德晗说的十二点到,指的是到这个老者家。

    本章完        

第155章 两个老头() 
老者自称姓赵,叫我喊他赵三爷。

    看他样子起码也是七十岁有多,是有资格当爷的了。

    赵三爷的银须很像空灵子,但是身子和空灵子却差远了,佝偻不说,而且瘦小,所以第一眼我就觉得他不可能是彭老板。

    毕竟赵三爷是人,人家空灵子是幽灵,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吃过午饭才十二点半,还有点时间,闵德晗很着急去见彭老板,实际是着急去领他的两千元介绍费。但是赵三爷却赖着不走。

    我突然有某种预感。

    “慧茅法师……”

    一个七十岁的老者叫我法师,要是平时我肯定会客气地说“叫我慧茅便是”。

    但是现在不行,我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所以我还得继续装逼。

    于是用鼻子哼了一声“嗯”!

    “听说你们鬼谷门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呵呵,这老头……

    想想也正常,一万多元……都多少我不清楚……的大生意,再加上是彭老板家的事情,赵三爷自然是不敢马虎的。

    来之前闵德晗就悄悄告诉过我,声音倒是不敢放大了:这个彭老板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虽然只是一个包工头,但是省里的重点工程他都拿得下。不仅有钱,而且也很有势力。据说出去吃饭手下人还带着枪的,清退了一层楼的食客。

    这样一个包工头,应该算是黑道白道通吃的大人物了。

    我当时还纳闷着,闵德晗怎么会结识这样一个大人物呢?

    现在来看赵三爷,我其实也是一样纳闷。他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彭老板怎会相信他呢?

    所以现在赵三爷一问,我就知道老头子对我这个茅山鬼谷门第八十六代嫡传弟子要验明正身了。

    于是沉吟浅笑了一下,慢条斯理地说:“茅山鬼谷门创建于春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360年,鼻祖鬼谷子仙师时年40岁。如今是公元1989年,满打满算,也不多两千三百五十一年。”

    赵三爷笑得有些尴尬,却又暗自点头,接着又说:“不对啊,慧茅法师是茅山鬼谷门地八十六代弟子,就算一代人活个五六十岁,也该是五千年了啊,要是再活长一点……”

    对啊,赵三爷的这个算法一点问题都没有。都怪闵德晗,自作主张说什么我是第八十六代嫡传弟子,你少说五十代会死吗?

    头上顿时冒出了隐隐的虚汗,我急忙掏出方巾擦汗。

    擦着擦着,也就十秒钟的时间,我有了应对的办法。

    “咳咳!三爷的这个算法……也没错”。

    我镇定地反问了一句:“但是三爷,我师父是在十六岁的时候,就成了茅山鬼谷门第……八十五代嫡传弟子的,而他是三十六岁的时候收我为徒的,那时候我也才十六岁多一点。要是每个师父都是在五六十岁临死的时候才收徒弟,恐怕……现在已经找不到茅山弟子了。因为,茅山术早已失传了。”

    “哈哈哈!”

    赵三爷突然大笑起来,起身朝我一抱拳,朗声说:“慧茅法师果然是厉害,两千年也罢,五千年也罢,茅山鬼谷门终究源远流长。想当年,鬼谷子月下给千百弟子传道授业,夜风清冷,一弯新月正凉凉地挂在茅山顶上。鬼谷子谈吐之间,人鬼皆惊,那该是多么美妙的意境啊……”

    秋月斜挂茅山顶。

    我不觉一惊,这不是师父教我的茅山鬼谷门暗语的上半句吗?赵三爷故意把这句暗语藏在话语之间,难道他门中之人?

    我不能硬接下后半句。

    他说得很委婉,我也得很艺术地把后半句对出来才对,倘若他是瞎猫碰死耗子说出来的,我也不至于泄漏了本门的暗语。

    于是也跟着感慨一番:“赵三爷想象的是秋天的况味,但是仙师王诩在云雾山创建鬼谷门的时候,却是夏天,当时,他在茅舍门前的荷塘里栽种了很多荷花,一朵朵夏荷就对着仙师的鬼谷门开放,何等壮观……再说,仙师的弟子也没有成百上千,最出名的要是孙膑和庞涓了,可惜他们师兄弟两人……”

    赵三爷怔了一下,枯槁的手微微颤抖,终突然说:“走,我们去见彭老板!”

    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的闵德晗立即咧着大嘴笑了起来,仿佛看见了一大堆白花花的银子。

    出门转弯又回到了赤岩镇的石板街上,继续朝北走去,眼前就看见了高耸的赤岩。

    走过大约半里路就到了古镇的尽头,眼前是一条水泥路,两边是高松翠绿的梧桐树。

    透过树影看去,前面是一座其实恢宏的仿古建筑。

    还没有走进铁门,拴在铁门上的大狼狗就发出汪汪的狂吠,把铁链挣的哗哗只响。我很想抖一下方巾,让这条看门狗闭嘴。

    想了想,在没有了解情况之前,还是低调一些,这点小伎俩要是被人识破,我就显得轻浮了。

    一个和赵三爷年纪差不多的老头听到狗叫,立即从旁边的门卫室里走出来,朝大狼狗叫了一声“猛子”!狗就哼哼两声躲在了一边。

    老头朝赵三爷笑了一下,又打起了没有任何意义的招呼:“来了啊?”

    “来了!”

    赵三爷朝老头点着头哈着腰,对方也点头哈腰还礼,两人像一对哥们。

    “这是福伯,彭家的门卫。”

    赵三爷自言自语,并没有向我们介绍的意思。

    我对着两个老头没有兴趣,倒是这老宅子吸引了我的目光。

    隔着一道高大的围墙看去,和云雾山里的唐府相比,彭家的古建筑明显要小很多,占地估计也就一亩多一点,不过是两层。虽说是仿造的,外观倒也古色古香。

    走进铁栏栅门是一个小院子,算是一个四合院吧。

    福伯笑呵呵的,弓着身子把我们引进门卫室旁边的一个客厅里坐下,逐一地朝我们点头哈腰,然后对赵三爷说:“稍等一会,我进去告诉老板一声。”

    这架势,怎么和唐府的唐赟差不多?

    我们三人就傻坐在客厅里,个人想着各自的心事。

    “三爷就是赤岩镇的吧?”

    我没话找话。

    “嘿嘿,不是呢。”

    赵三爷朝我微微颔首。

    他不主动说,我就不好接着问人家的籍贯了,但是我心里一直狐疑,他怎么知道我们茅山鬼谷门的暗语呢?

    “三爷对茅山鬼谷门还是比较了解的啊,之前你说的鬼谷子仙师在秋夜里讲经论道的那番情景,倒是让我想起一句诗。”

    我试探着说。

    赵三爷似笑非笑地看着我:“哦?诗?”

    我朗声说道:“秋月斜挂茅山顶。”

    赵三爷一听,顿时拍手赞道:“慧茅法师果然很有才啊,出口成章,出口成章,将来必成打大器,必成大器!”

    夸完之后再无后话。

    怎么回事?

    赵三爷是不知道下一句呢?还是故意不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