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官家这幅《千字文》已初显火候,这书体笔直如矢、劲如铁,铁画银钩、瘦挺却不露骨…”这中气十足的声音顿了顿后,又继续道,“不过由于运笔仓促,多是顺势而就,已故这书体大小结构颇不统一,个别用字也还不到位,好在如今气候已成、桎梏已破,今后只要勤加揣摩练习,必能成一方大家~~”

    这金碧辉煌的福宁殿大殿中央,两个彩衣婀娜的宫婢徐徐将一幅一人长的字帖收起来,而两人的身影也从梨花地板面上倒映出来,地板端是明尘光亮。而此时,一个头戴折角幞头的富贵老者走近前对徽宗深深鞠了一躬…

    “老臣有幸临老之时得见这旷世书法,此生已无所遗憾矣~~”

    而端坐在半丈高御墀上的徽宗搁下玉芽盏,口含微笑道,“姑父岂能和那班近臣一般奉承,那可就生分了……”他徐徐站起身来,旁边的内侍赶忙上前搀扶,“若是之前写成此帖,怕内侄我心中当有两分骄满,不过……”徽宗年轻的脸上此时却是有些无奈之色,笑着给身边的内侍打了个手势,那内侍赶忙从龙纹御案上抄起一本薄薄的书籍,而后下了御墀递给王诜。

    “且不论这番策论,光这书体便是让内侄大为折服,这些月内侄书法技艺一直盘亘不前,已是多为苦恼,得幸前日那种老头上递此论,实不想这策论上的书体与内侄所欲新制之体有异曲同工之处,实是让内侄好生惊喜,此前困惑症结所在俱一扫而空,此撰文者当谓内侄文工之师也~~”

    徽宗这么说话,下边的王诜有些狐疑的接过书籍,一看封皮……《美芹十论》?皱了皱眉头,而后翻开,不过很快、他脸上便只有震惊了……这书体…简直就是赵佶新制之体的成熟状态!笔法恣意秀润、如游丝行空,体态瘦直挺拔,转折处可显见藏锋,真是书到瘦硬方精神~~奇哉奇哉……字竟然还能这么写?

    这王诜虽然品行不洁,但对于书法一道却是极为精深,一下便看出了这书法的精妙绝伦之处,如若说赵佶此时的书法是刚窥门道,那这本策论上的书体已是炉火纯青了~~王诜甚至不待看完,便急问:“这是哪位大家所作?恕老臣记性不周,未曾想起吾大宋还有此等书法的人物?”

    徽宗微笑,“内侄亦是好奇是何人所书,已故适才便已传话种师道那老儿进宫了,过会儿问问倒是哪位隐世大家所作?”

第三十二章 美芹() 
“哦?”

    王诜笑着翻了翻这篇策论,“前月官家得的那幅新体金刚经便已让朝野赞誉,现今又有此绝妙新体,怕是我大宋文坛又有一番逸闻趣事了~~”他抚了抚美髯,将这策论回递给旁边内侍。

    “一月内连出两位书法大家,却是我大宋幸事~~只希望、这是一个好兆头吧……”

    徽宗最后的话有些萧索了,不过旋即就收起了低落,转而问话向王诜,“说来十五元宵的山棚彩灯进度如何了?这可是内侄即位新年的头一次喜庆,姑父可要提着点神了~~”

    “此处官家尽可放心,这东华左右掖门、东西角楼以及各城门大道都已经搭建完好,只剩下西南城隅的那几家老宫观了……以臣料度,三日后便可试灯,今年的元宵…老臣必当办的风风火火,不会煞了官家颜面…”

    徽宗点了点头,正待说话,不想殿外传来内侍高唱打断了他…

    “皇后到——”

    皇后王氏乃是德州刺史王藻之女,徽宗为端王之时便已婚娶,只是她相貌平平、生性俭约,不会取悦徽宗,虽为正宫,但其实并不得宠,此下携着一众侍婢内从过来福宁殿,想来是有些事情了。徽宗坐在御案前端起玉芽盏呷了口,而后轻轻搁下…

    “免了~~”

    他覆手不耐地一压,那王氏正欲行礼的动作生生止住了,“过来何事?”他僵硬地问话过去。

    王氏一低眉,她何尝不知这徽宗素不喜她,但从小便是这般中规中矩的性子,改不了了,此下咬着唇凝噎起来,“官家~~太后…身子突然不适,还望官家移驾去趟慈德宫。”

    徽宗眉头一皱,“太后昨日不还好着?”

    ……

    ……

    明德门外南大御街沿路,店铺彩棚林立,官员住宅更是多如森宇,不过论到人员最嘈杂的,还得属武学巷横街和南大御街交接处,这岔路东头就是太学和国子监,西头武学巷子那儿就是武成王庙、也就是北宋的武学,挨着武成王庙有一座武馆,其名御拳,乃是汴京一处有名的演武场儿,东南西北四院占地,里边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各种教学一应俱全,一些不喜文事又想建功立业的男儿便要往这边跑了。虽说宋人重文,但武学生员收录也极为苛刻,非武技过人者不可入,已故这京师内便多了许多武馆,想要入武学的,基本都要去武馆待上两年,而这御拳馆由于背靠武成王庙,所以在所有武馆里,也算是行的地位了,每天前来求学的学子也是多如牛毛,不过店大了、自然门槛也高了,如今寻常人想要在御拳馆谋个学额,那基本是得走后门了…

    “哎哎!这边~~看球!”

    若说这御拳馆最为热闹的,还得数这东院的泥沙演武场,这里本是御拳馆新进生员晨练的场所,只不过后来也不知是哪个生员想出来把蹴鞠抱过来踢,结果……久而久之的,反倒是成了御拳馆的蹴鞠场,而且借着御拳馆的名声,这蹴鞠场的名声也是扶摇而上,成了京师几处蹴鞠的好去处,传闻以前徽宗还是端王的时候就经常来御拳馆踢鞠,也算是美名远传了。里边十天半月的,就会有几场贵族王府养的蹴鞠队过来比赛,是比较热闹的时候。寻常没有赛事的时候就随意了,自己组几个球友围个小场踢鞠,或是练习、或是解决私人恩怨,反正每天都会有些看头,少不了御拳馆的场地费…

    “这边!!把球传给我!”

    “拦住他!”

    这东院各种嘈杂的要球咒骂声,人来人往,正是年节期间,那些少年们也多是瞒着家里人出来与人蹴鞠,虽然宋人好鞠,但读书才是正统。而这场外凉亭长廊处,还有些女扮男装的官家女郎结伴往场中看,指指点点的窃笑,那些少年们脚下就更卖力了,摔的嘴里啃泥也在所不惜…

    场外的班房是卷棚青瓦构建,玉石台明外翠柳青葱、条风布暖,一般是供蹴者休息换衣的场所,此时门口外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正急躁的鼓捣着脚下的蹴球,时而踩住球望望远处蹴鞠场地里踢着正带劲儿的球友,时而又插着腰回头望班房里头…

    “我说你好了没有?换身衣服还这么慢,你这是成心消遣我是吧?”

    随着少年的怨声,这班房门口才慢慢走出来一个土灰窄袖短打装扮的男子,男子似是不适的一边活动着这身紧瘦的衣服,一边对那少年说话…

    “我说这衣服这么紧,你们穿着踢鞠舒服吗?”

    那少年一睁眉,“哪来这么多废话!”说着一脚把球挑给男子,“快点!人都等急了~~”

    男子伸脚接住,兜起来,拿手接稳了,“好。”

    ……

    ……

    这东南讲武院子间是一条雅致的长廊过道连通,里边各杂衣着的学员往来交谈,或是交流武技或是寒暄年节,每每间遇上御拳馆里的教师,便得停下来毕恭毕敬的行礼…

    “老先生早好!”

    “周先生早好!”

    这抄手游廊处,一老者和一中年男子言谈其间,老者面清骨隽,头戴平巾帻、身上窄袖缺胯的盘领坐虎锦袍,腰上围着条六环银犀革带,携着身边的中年男子游览这几个院子的物景人情,脸上很是红润,对着过来告礼的学员也是点头善笑,颇为可亲的模样。

    “义儿可是惊讶?你走后不过短短五六年光景,这御拳馆却已是另一副模样,朝气腾腾、习武风气可是好过前些年~~”

    “现御拳馆名声鼎盛,乃实是武人所崇,风光可比隔壁武成王庙,还全赖恩师及一众讲武官努力,若是吾大宋能因此昌盛武功,老师当是居功至伟~~”

    这应话的男子名卢俊义,大名府富,身长九尺、容貌甚伟,在一扎学员里当是如一尊天神般伟岸,令旁人不敢觊觎半分。年前过来拜访时,正值御拳馆过节封馆,倒是吃了碗闭门羹,只能转道去了其恩师周侗家里拜访,这些时日,三衙禁从的一些长官也都是个个拜礼得当,虽然骨子里他们个个瞧不起他这个做生意的,但那些真金白银还是照收不误,也算是达到政治场上的目的了。不过属于自己的私暇时间还是少的,这大名府的生意早就打算做到汴京来了,府内的大小掌柜也都忙着打通京师酒业行的关节,这酒业虽然实习榷酒、政府专卖,但是实际政府在操作上还是得倚仗民间,很少有真的一条龙全部自个儿承下的府衙,而且地方上对于榷酒的执行力度和内容也是有所差异,已故许多州县还是产生了不少酒业富贾,不过汴京毕竟是天子脚下,管制相较严格,政府垄断酒曲生产,又要拿大额酒税,挤压了承办酒商的利润空间,所以酒业展要比大名府困难许多,这些日子多方努力下,也只承下了几处小作坊的使用权。本来应该算是比较郁闷的事情,可就在三天前,一件事情却是让卢大员外喜笑颜开了……

    “义儿这多年不见,武艺为师未曾考校,倒还不知如何,但这嘴上功夫可有所长进啊~~”

    说来这周侗也算是抑郁不得志的人,虽然武学精湛,兵法深通,确立了官派正规武术的若干套路,什么五步十三枪戳脚,翻子拳以及周侗棍,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也算是个人物了,可是由于政治观念激进、坚持抗辽抗番,所以官场上终归是不得意,而后多年参政不果之下,就跑到武馆教学生了,这才有了后来卢俊义、林冲、史文恭等梁山好汉。不过人上了年纪之后,很多事情也就看开了,自打这御拳馆在他名声下展蒸蒸日上后,他便觉得一个人如果改变不了现有的格局和时代大意志,倒不如把这些重任交给下一代。育人子弟、为万世开太平,也不只是那太学国子监的使命。周侗一直坚信,没有能震慑四邦的武功,那这个王朝、始终是没有底气的……所以他才要十年如一日的在这御拳馆内教徒授学,希望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下一代来完成国家的重振和兴旺,算是有崇高理想的人了。而这一年来政治格局的动荡,倒是让他这颗老年心又亢奋起来,不过有些遗憾的是新帝并没有表现出他的政治意向,究竟是绍述还是元佑?老人想到这儿,又是忍不住唏嘘起来,身边陪着周侗四处走走的卢俊义深知恩师苦处,也只能安慰…

    “老师莫要心急,新官家毕竟年少,怕是现在还没有太多话语权,等到它日羽翼丰满,自会有态度摆出来,师不见先天子九年忍辱乎?”

    卢俊义有些文绉绉的调笑话出来,周侗却是面色平然,只是边走边望着面前习武场内一个个练拳流汗的学员,不过最终还是笑了…

    “幸好为师教了不少好徒弟,它日若是功成名就了,可要记得到为师墓前烧柱香。”

    卢俊义摇了摇头,“老师身子骨素来康健,活个百十来岁当不是奢求,它日收复燕云十六州还需老师多多出力~~”

    哈哈哈的爽朗的笑声从这抄手游廊出来,透过檐柱间欲飞腾起的卷云雀替袅袅散出,里边围着的几处演武场的学员还停下樱枪往廊道那儿望,见周侗和一中年员外言笑欢谈,倒是有些诧异的交头接耳起来,腹议些话,也多是打听那员外的身份,确实,以这周侗现今御拳馆天字席教师的身份,平日来往的多是名将高官之流,今日、倒是奇怪了……

    “不过义儿,有些话为师还是要说的,如果你真笃定心思要入朝为官,那这底子、就要干净,不然今后朋党之争,少不得要被台谏泼脏水,到时候即便是上面有心护你,但也抵不住悠悠众口,所以……“老人停下了步子,扭过头、第一次严肃地看向男子…

    “你可明白?”

    卢俊义沉下了神色,他自然是明白周侗是要让他切断和北面暗下的私盐交易,不过这确实有些困难,毕竟他能成为大名财富第一,最重要的、就是这私盐带来的灰色收入……此时见周侗神情严肃,知道这不是插科打诨就可以糊弄过去,原地想了想,说…

    “徒儿明白老师意思,只是……这些东西已经缠结多年,若是贸然退出,怕会反受其害,所以徒儿近些年才极力想要谋个好官身,只是……怕朝廷已有人察觉,已然这些年吏部那边阻力一直很大……”

    一边的周侗皱着眉头听着。

    “不过徒儿已到而立之年,可如今却只是个一身铜臭的商人,说来也是愧对老师教授的一身武艺,已故今年徒儿上京就已经做好抉择,若是朝廷肯不计前嫌,徒儿愿将北面这条路子献出来以充北关军饷,可就是如今没有一个好的契机,朝廷自然不可能主动放下架子,而徒儿这里又不好太过操之过急,不然会被有心人抓短,所以这里、便算是一处死结了……”

    卢俊义略显苦恼的说着心里话,那边周侗听了会儿,倒是笑了出来,而后继续闲走着说…

    “那这么说来,义儿也算是天赐庇佑了,路宿一小村庄也能撞到大贤,也难怪听你那少仆说昨晚大宴宾客,到真是值得好生庆贺了~~”

    卢俊义有些惭愧的笑了,跟上周侗的脚步,慢慢转进东院蹴鞠场那儿,里边尽是嘈杂的呼喊打闹声……

    “老师就莫要打趣徒儿了…”他望了望场中那些奋力救球的少年,脸上微显笑意,“如今是否能够得到官家垂青还是另说,若是现在便这么笃定了,它日要是出了意外,岂不是打自个儿脸了呵。”

    有些生员远远见周侗过来,更是卖力踢起来,周侗看在眼里,也是笑着继续说话,“这你就勿要担心了,那份兵策扎子为师与两位种将军好生研究过,窃以为那苏家郎儿对于兵法领悟和嗅觉甚至比那些常年混迹边关的大将都要敏锐,而且这份扎子有个极难得的优点……”顿了顿,很赞赏的眼神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