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侠客传之打鬼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碧海侠客传之打鬼子-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好、好,实在是高论。”胡临连声叫好。“先生既如此说来,小子在此就舞一路杀敌破贼剑法。以助酒兴。”胡临声音在海风中清晰的送入众人耳中,话音刚落,众人哄然称好,响声如雷。江南夺刀之会,胡临技压群雄,力夺宝刀。这是群豪有目共睹之事,众人都知他武艺高强,有心一睹。数千双眼睛齐刷刷的往胡临望去。一时间岛上倒安静了下来,谁都不愿错过这胡临舞剑的场景。只有海潮声不急不徐,一如既往。

    (本章完)

第65章 云台二十八剑() 
“呛”的一声,胡临擎出了净水宝剑。长啸一声,剑化“斗牛冲天”之势,口中随之喊道:“斗牛冲天。”只见一片青光,直上云霄,海风中隐隐可闻老牛长嚎之音。胡临这时演剑已不循旧招,只凭酒后一腔豪情。待第一剑使尽,身在当空一转,口中随之喊道:“半空鸥鹭飞。”身子当空漂转,剑上幻出点点寒光,好比鸥鹭啄食。又快又准,稍现即逝。群豪之中不乏有剑术名家,往往数招之间,就知高下。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胡临这两剑使尽,群豪中已有大半折服,其余心高气傲者不免心里已把胡临和自己做一番对比,还有人在期待胡临下一招如何使出。群豪心思各不相同。但都注视着胡临。随着胡临吟一句:“卷旗夜劫单于帐。”手中剑招为之一变,大杀四方,如入无人之境,千军万马中,直取上将首级。杀气腾腾,正应其诗“卷旗夜劫单于帐”。接着第四剑又随之而出,只听胡临吟道:“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这一剑全是攻势,似是全不顾自身安危,只求能杀贼伤敌。真可谓是“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只求格斗至死,也不闷气修长城以求自保。较之前三剑杀气更盛,悲壮异常。

    玄觉待看到此招时,闭目低诵佛号,商柳晨见状问道:“大师以为这几剑如何?”

    玄觉道:“招招神妙,凌厉无匹。只是……”他略有沉思接道:“只是杀伐之气太重。”

    商柳晨闻言心头一震,复又举目往胡临看去,只听他吟道:“剑如胡霜蔽明月。”剑光霍霍,虽在青天白日之下,杀气袭来,亦让人不禁胆寒。其中有送食而来的家丁下人,相视骇然,两股粟栗,此刻更是远远的避开,唯恐胡临一个失手,自己小命不保。商柳晨心道:“果然临弟这路剑法杀伐之气太重,听他吟来,大多都是边塞杀敌之诗。我与他平日相处,倒从未见过他使如此盛势凌人的剑法。可能是昨夜厮杀太烈的缘故吧。”商柳晨却不知这是因为胡临手执净水宝剑之故,那宝剑本是武悼天王冉闵所使,冉闵其时,四方征伐不休,正是中国历代少有之乱世。兵祸惨烈,那宝剑随冉闵南征北战,饮尽人血。自带一股摄人心魄的杀气。历经数百年沧桑沉浮,宝剑杀气消退,自昨夜一战后,宝剑既饮人血,杀气又生。胡临不自觉间,便舞出这等凌厉无匹的剑法来。

    这时胡临已舞至第二十五招,手中宝剑划个圆弧递出,忽快忽慢,诡异奇蹶。又吟道:“玉门关外风。”第二十六招剑作倚天之式,大有试问天下英豪谁敌手的狂意。第二十七招带削带刺,出的是奇门用剑之法,灵犀一动,一改之前威猛无铸之态。第二十八招指天划地,口中只喊“经天纬地”四个字。这一剑大气磅礴,剑意卷天袭地。二十八招已出,胡临还剑于鞘,群豪犹自如痴如醉,不知胡临舞剑已毕。胡临朗声道:“这套剑法共有二十八招,名曰云台二十八剑。廿八之数,上应星宿,云台之名,下合将星。”依古时星法,天上有二十八星宿,东西南北各有七星,东方为青龙,依次是: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南方为朱雀,依次是: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西方称白虎,依次是: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北方称玄武,有: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而云台二十八将乃是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令人绘中兴功臣宿将二十八人,挂像于洛阳南宫的云台。故称“云台二十八将”。

    众人闻听胡临言语,方才如梦初醒,知胡临舞剑已毕。群豪中有心直口快者,这时称赞不已,只把胡临比做古时白起,乐毅之辈;有讷于言辞者,虽不说话,心下却对胡临更为推重;有心沉似海者,这时心下在盘算自己如何才能习得这等剑术;有心高气傲者,心里颇不以为然。总之人心各异,思虑不同。

    哥舒野这时酒肉下肚,恢复了气力,大声说道:“帅主好剑法,真叫兄弟开了眼界。”话音未落,附和者一片。“我们何不请商公子也舞一套剑法,以助酒兴何如?”群豪中有人提议道。“好,该当如此。”又是一片叫好之声。

    商柳晨长身而立,笑道:“在下于剑法一道,未窥门径,不敢贻笑大方。”说罢深揖为礼,接着道:“我雅好音律,欲奏征曲一首,以壮声威,众位意下如何?”

    群豪多为大野草莽,于音律一途所知有限。听商柳晨欲奏乐曲,都觉索然无味。却也不好出言相驳。一时并不做态,只听玄觉道:“愿闻雅奏。”商柳晨遂自袖中取出玉箫,按宫引商,就唇而奏,婉转之音便生。商柳晨于音律一道,实有造诣。海风中只听见萧声呜咽,如哭如泣,让人不禁想到深闺之中,一位妇人长倚栏干盼夫归的景象。群豪听他吹的虽婉转动听,可却作深闺怨语,都频蹙眉头。胡临也暗自不解。只有叶沅笑意盈盈,喜他能懂自己曾经的一番相思之苦。众人疑惑间,萧声为之一变。忽然间高亢起来,只听萧声中风沙茫茫,马蹄阵阵,隐约可见将军驰马追敌。接着又是三军大呼之声,阴山为之一动。洞箫以婉转悠扬见长,商柳晨以萧声鸣征曲,别见一番味道。众人沉醉间,萧声又变,好似众军大捷而归,别黄沙见细柳,春风得意。满城民众,担食负酒,夹道而迎。这时萧声轻快,明丽。奏大捷之音,虽落俗套,然却十分应景。随着海风呼啸,潮涨潮落,一首征曲奏罢。商柳晨谦道:“献丑了,这本是汉代古曲,名曰:《征衣曲》。历代不见于世,我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习得。今能使古曲重鸣于世,幸之何如。”

    “得闻公子雅奏清音,三生有幸。”人群中一人踱步而出,做儒生打扮,头顶范阳巾,身袭黑衣,白面有须,丰神俊逸。商柳晨见他做书生打扮,谈吐有礼,拱手为礼笑道:“兄台缪赞,折杀小弟。”那儒生摆摆手,笑道:“不然,不然。我于四书五经到老未熟,时常缪论百出,可称书生不假。”众人听他如此自嘲,也都随声而笑。那儒生接着又道:“然我对音律一道,颇有所通。适才得闻清音,我有几句评语想赠予公子。不知意下如何?”

    (本章完)

第66章 衣冠凄凉,碧海凶涌。黎民有难,天南地动() 
商柳晨笑道:“兄台请讲无妨。”

    那儒生饮口酒笑道:“呢狎温柔,销人魂魄。金戈铁马,寒敌心胆。大捷而回,举城皆欢。萧中技艺,真不可测。”

    叶沅听那儒生如此夸心上人,不时往商柳晨看去,只觉天下虽大,唯他最好。在海风中,笑魇如花,艳压桃李。那儒生深谙人情世故,一观之下,便知端倪。又夸赞商柳晨一番,惹得叶沅更是欢喜。

    再说浅水那岸的倭人,当夜被江南群豪杀了个措手不及,这时正生着闷气。这岛上流寇之中,倒有七分倭人,三分无路可走的江洋大盗。那为首的倭人共有三个,平日里各居一岛。号称三大岛主,那被群豪乱刀分尸的斋藤弥九郎是二岛主。其余两个岛主一个名唤福山朱音,一个叫长谷川。这长谷川年届而立之龄,是大岛主。祖上原是走卒贩夫之属,他却生来鄙弃走卒贩夫之辈。因不愿沿习祖业,常舞棒弄枪,和一众闲人私混,他生性顽固,居然习得一身武艺。他这时正面色铁青的站着,“去请卜先生来。”长谷川用生硬的汉语道。旁边一个青衣童子应声“是”,快步而出。长谷川来回不停的走动着,显的十分不安。不一会儿走进来一个人倭人,用倭语道:“老大。”原来是三岛主福山朱音到了。长谷川用倭语问道:“见着老二了吗?”福山朱音摇摇头,道:“可能被困在岛上了。”长谷川闻言一声长叹,他心知被困在岛上焉有命在。福山朱音低头不语。长谷川突然双手紧握,目中要喷出杀人的凶焰了。他咬的牙齿咯咯做响,显然已怒到了极致。这时刚才出去的那个青衣小童进来了,福山朱音见状问道:“卜先生来了吗?”长谷川闻言整个人又恢复了原态,抬头看去,只见那青衣小童后面,又走着四个玄衣小童,抬一张藤椅。藤椅躺着一人,须发皆白,身着道袍,双眼凹陷,两目皆盲,瘦骨嶙峋。那四个小童抬来也不费力,眨眼间便至。长谷川和福山朱音迎上去,施一礼用汉话说道:“见过卜先生。”

    那老者目不能视,听声辩位,在藤椅翻个身面对着两人道:“事情我已知道了。”

    长谷川问道:“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那卜先生沉吟半晌道:“日前我曾卜过一课,虽是凶兆,然尚存一丝生机。且抬我去看看吧。”长谷川闻言忙劝道:“卜先生不可啊!”原来这卜先生精通卜筮之术,深谙八卦之学,是个才学通天的奇人。那长谷川得他指点,才占山为王,驰骋碧海。他虽是黑道强人,却也不是无情之人,对卜先生极是礼待,以学生后辈自居。每遇大事,必要向他请教。

    卜先生不以为意的道:“无妨,且抬我去看看。”又吩咐道:“清风童儿,前面领路。”长谷川拗他不过,只得让四个玄衣小童抬着卜先生,自己和福山朱音陪在两侧,又点起一众亲信相随。那四个玄衣小童脚步甚健,不多时已到了浅水边,与江南群豪隔水而望。那卜先生目不能视,青衣小童便把两岸形势一一说于他听。那青衣小童口齿伶俐,倒也说得清清楚楚。卜先生听罢良久不语,一动不动的躺在藤椅之上。真让人怀疑他已经睡着了。长谷川知卜先生习性,也不妄加打扰。浅水那侧群豪见倭人忽然聚了许多人向这边频频望来,只疑倭人要杀将过来,各各摩拳擦掌。忙报于帅主胡临。

    “抬我下去。”卜先生这时开口说话了。长谷川这一惊更甚,犹自怀疑道:“卜先生你说什么?”卜先生道:“你们且留在原地等我,我自有一番计较。”长谷川还欲再说什么,那四个玄衣童子已抬起藤椅随那青衣童子往那浅水边而去。这海岛崎岖不平,可那四个玄衣小童行来,却如履平地,不巅不晃,显然也是自小习武。片刻间就到浅水之畔。那青衣童子开口喊道:“卜先生请群豪之主过来叙话。”

    那侧江南群豪不知倭人耍什么诡计,一时竟不理他。那卜先生也不着急,躺在藤椅之上,一语不发,只是时不时转个身子,让自己躺的更加舒服。那青衣童子连喊数遍之后,群豪犹自纳闷。群豪都是交游广阔,于天下英豪,都略有耳闻。这卜先生却是都未曾听过。那青衣童子依旧不急不徐,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那句话。胡临、商柳晨、哥舒野、赵胜、杨泾川等人闻讯,俱感新奇。玄觉却是眉头深锁,显得很是担忧,佛门修法要求六根清修,玄觉平日里不似常人,他喜怒从不见于颜色。这时眉头深锁,众人大感不解。玄觉道:“依老僧之见,我们还是前去见见这位卜先生吧!”他名重武林,说出的话极有份量。胡临闻言笑道:“既然大师如此说,那我们就会会这位卜先生。”

    商柳晨察言观色,问道:“不知道大师可否听过卜先生这个人么?”

    玄觉闭目而思,轻叹一声道:“老衲亦是头一遭听说。”

    商柳晨略感失望,“哦”了一声,却听玄觉接着道:“早在贫僧剃度之初,曾闻江湖上有位自称精研卜筮之学,能知过去,通晓未来的异人。只是其时江湖上对此人闻听者多,谋面者少。只传言他住在神州蓍草宫,那神州自是我中华大地,我于各地名山宝刹略有所知,可也不知蓍草宫是何地方。当时天下风传,那人有一日云游帝都,在中书府门前当众占过一卦,留下四句卜辞曰:“衣冠凄凉,碧海凶涌。黎民有难,天南地动。”当时主值官闻讯大怒,要治他之罪,差人去拿之时,那人飘然不见。果然丁酉年暮春,天南地动,生灵遭殃。”说到此处,玄觉双掌合什,宣声佛号,肃穆庄严,自见高僧大德风范。他接着又道:“当日卜辞既已应了,人人称奇,此事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玄。遂成荒诞不经之谈。等到近年来,碧海之上,倭寇横行,边境之民,深受其害,这事倒少有人提及了。”

    (本章完)

第67章 东海蓍草宫,浅水卜先生() 
胡临忽然问道:“大师以为那卜先生可能是当年留下卜辞的那人?”

    玄觉仰天长叹道:“老衲只是猜想,当年那人自在帝都一卜之后,几十年未闻音讯。倘若早已西去,则我今日俱是妄言。倘若那人尚活于世,则同那岸浅水边的卜先生一样,已到了鲐背之年。老衲做如此推想,一者见于“卜”字,二者来于当年那卜辞中:“衣冠凄凉,碧波汹涌”两句,而今之势,倭寇猖狂,正应“碧波汹涌,衣冠凄凉,”一句。言罢哀众生遭苦又长吟声佛号。

    胡临、商柳晨、哥舒野、杨泾川等人听玄觉讲起这段往事,都觉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也不知此事是真是假。只听赵胜道:“在下突然想起一事。”

    胡临道:“先生请讲。”

    赵胜道:“早年我在临安之时,好结交一些江湖各道上的朋友。临安城中,大小的门路倒都清楚。”

    商柳晨笑赞道:“赵总教头交游广阔,大好古时孟尝,信陵之遗风。”叶沅见商柳晨如此,白了他一眼。商柳晨却笑如春风,佯装不知。

    赵胜听他夸赞自己,心里极是受用。笑着接道:“那年我曾听一个相知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