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侠客传之打鬼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碧海侠客传之打鬼子-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刚才商柳晨铁扇罩在散发头陀头顶之时,以内力化去他另外半边头发。散发头陀听了楚窈的话,自觉羞愧难当,突然弯刀反抹,竟然引颈自戮。这下奇变叠生,楚窈不由吓的花容失色,惊呼出声。只听的又一个女声冷冷道:“商公子好本事。”众人听她虽是夸赞之话,语气却甚是冷淡。一向喜欢笑的商柳晨听闻此言如梗在喉。嘴唇数动似是有话,却最终没有说出来。那女子轻笑声中走了过来,不看众人,独瞧着楚窈。走近些看着楚窈又道:“小妹妹生的好是水灵啊!”言罢一声轻叹,似是掩尽了过往诸事。商柳晨终是忍不住问道:“你怎么来了?”只是短短五字,却又温柔异常。浑不似他往日的爽朗轻快。便好像是一个大哥哥关怀小妹妹一般。未等那女子回答,高老头的咳嗽声又响了起来,像乱风的一片叶子,让人不禁担心他随时都可能倒下。果然他开口说话了:“原来是俏脸柳娘子到了。”他说起话来也是断断续续。刚才进店那人正是柳娘子,她全然不闻高老头言语,只盯着商柳晨道:“我来……”说到“来”字之时,微微一停,又快速道:“我来凑热闹。”

    商柳晨心道:“我只道你是来寻我,你真的只是凑热闹吗?这江南夺刀会再热闹,也年年都有。可是你却一别之后不知何年能见。你可知这一别经年的相思之苦吗?你倘若真如那年所言,只当我是旁人,又何必取个‘柳娘子’的名号。”商柳晨心里这样想,却实难说出口,他平素涵养极好,这时心里虽苦,可面上与平常无异。当真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柳娘子痴痴望着商柳晨突然娇笑一声,双手抓向楚窈。身形一晃楚窈已被她扣在手中。眼见楚窈被抓,李氏三兄弟早已将柳娘子围在中间,楚蓁怒道:“快放开我妹妹。”

    柳娘子笑道:“我要是不放呢?”

    楚蓁道:“你……”。‘你’字刚出口却被商柳晨打断,只听的商柳晨道:“你放了这位姑娘吧!”

    欢迎评论!!!

    (本章完)

第39章 总教头() 
只听的商柳晨道:“你放了这位姑娘吧!”就和平时对人说:“今天是晴天”一样,平常至极。柳娘子听了却偏偏放开了楚窈,她又走到商柳晨面前。楚窈毕竟是初见世面的小姑娘,这时早已吓坏,楚蓁上前一把把妹妹拉到怀里,紧紧的抱住。楚窈眼里泪花打转,却在众人面前哭不出来。柳娘子盯着商柳晨看了片刻,低声对商柳晨说了几句话,旁人却是没听清。突然又转身走出了这小店。商柳晨也随她而去。胡临心有不解,问钱叔道:“这是怎么回事。”

    钱叔自然是知道商柳晨和柳娘子之间的往事,但公子既未对胡临提起便只推说:“不知道。”

    几人被这事一搅,食欲也消。胡临安慰了楚窈几句,这个性子古灵精怪的妮子也就不哭了。几人便往地字号擂台而去。这次却不见哥舒野,擂台之上是一个粗短身材,浓眉大眼的中年汉子,身着一袭火红皂袍。修着工整的八字胡。倒像个精明的富商大贾。胡临初游四处江湖也不认得。擂台之下聚有数千之众,服色各异,语音嘈杂。只听的有人问道:“擂台之上这是谁啊?”胡临听他与自己有一样的问题,便仔细听去。

    有人道:“我也是不知道啊!”

    “这人倒像个富足的商户。可不像是守擂的武学宗师。”

    “哎!兄弟你是外地人吧!他可是临安城里有名的教头。”

    “谁不知道呀!这不就是“枪棒无敌,拳脚双绝”的赵胜总教头嘛!”又有一个抢着道。

    “怎么叫总教头啊!”又有一人问道。

    “你有所不知,这临安城里所有府上的枪棒教习,拳脚传授都是他。行里人就尊他声总教头。”

    “哈哈…之前闻名久矣,想不到却这么其貌不扬。”

    “你小点声,免得惹祸上身噢!”

    ……

    数千豪客,你一言,我一语,兀自不休。胡临心道:“这中年汉子看起来精明干练。临安城里卧虎藏龙,他能被人尊一声总教头,可是个大大的人物啊!”心下这么想,不由的多看上那中年汉子几眼。

    这时那赵胜已踱步至擂台前,朗声道:“中秋佳节虽过,江南武林胜会却至。四方豪客宾朋,如钱塘江潮,齐涌吴山。赵某人何德何能,担守擂重责,一凭江湖朋友抬爱,二凭一颗赤胆忠心。”说到此处台上群豪喝彩之声大做。赵胜顿了顿,人声稍歇又道:“诚如各位朋友所知,‘地’字号擂台考究拳脚功法,不仗宝剑神兵,极是公平。且守擂比武,点到为止,亦不伤残与人。倘若在下赢的一招半式,全凭承让。倘若在下不敌,那还请手下留情。”他这段话朗朗道来,谦卑有礼。众人不禁心道:“难怪大家尊他一声总教头。”

    赵胜又接着道:“如此,那就有请昨日得鹿首的朋友登台显艺。”言罢退了回去,解下身上火红皂袍,交于一旁的童子。只穿一身短打,顿时平添三分干练。台下人群中跳出一人上了擂台,却无人查验鹿首。原来这夺刀会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这第二日“鹿首”闯“三才”万万不得验看登台之人的凭信之物。这金制鹿首虽说是凭信之物,可一但给于连胜之人,却属私人物品。这每年夺刀会所制鹿首皆刻有‘江南夺刀’的字样。价值比寻常足量黄金又贵上三陪有余。是以有人每年专程来打第一日的“群雄逐鹿”,便为的是一枚鹿首。这后面的“三才守擂”和“决刀主”便不见了他们,索性也就不验凭信了。也有少年英豪因脚程错过一日,这第二日不验凭信就是给开一个方便。以便广纳天下英豪。

    赵胜双手一拱却是少林拳的起手式,道声:“请。”那人也行个礼,罢了喊声:“看招。”一拳直捣赵胜面门,拳速甚是了得。赵胜面色凝重,右手架住,左手一个左冲天炮,直打那人胸前。这一守一攻原来平淡无奇,赵胜使来却颇具威力。那人仗着身子灵动,轻飘飘的避开,赵胜身子粗短,一拳一脚甚是势大。那人脚下灵动。赵胜这边越打越快,那人二十招后已形影乱了。赵胜猛的变招,双臂横便如剪刀一般,使一个‘铁紧箍’。那人猝不及防之下,果然中招,赵胜一招得手,也不欺人。双臂扯开道声:“承让,承让。”正好是二十八招,那人满面通红,行个礼转身下台,消失在人群之中。胡临心中牵挂着商柳晨,有些着急便跳上了擂台。拱手道:“久闻总教头身手了得,后学小子今日有幸便请教头指点几招。”

    赵胜道:“公子谦虚了,请进招便是。”

    胡临道:“如此便得罪了。”

    言罢使一个抛砖引玉,虚晃一下。算是行个后学之礼。赵胜手、足、眼、身、步五者合一,手中打的正是少林大洪拳。相传太祖皇帝赵匡胤亦曾习练此拳。这套拳法素有‘诸艺之源’之称,是因少林武僧习诸般武艺者,皆从大洪拳入手。它上承禅法、下化武艺、掌拳并用、刚柔相济、攻守间转换自如。赵胜忽地拳化掌、掌变爪,步随身动,这套大洪拳在他手中使来,却别有一番气象。胡临亦不敢大意,使的是一字冲拳,这一字冲拳,招法极为简洁。但神韵却在‘一’字和‘冲’字之上。‘一’字所讲便是出拳收拳当得直进直退、大开大阖,便如这‘一’字。而‘冲’字顾名思义便是出拳要带冲劲,如大河大江之水,自高往低而走,一泄千里、奔腾不住,是为一个‘冲’字。这讲来虽是简单,可普天之下能习这拳法兼得两字神韵者,已是风毛麟角。而胡临出手间便兼有两字神韵,两人一时间相持不下,各有来往。凡习武之人大都心存好胜之念,这赵胜亦不能脱俗,何况他在临安城里素有名声。这时和一个后学小子相争,竟占不得上风,不由的心中微怒,但他平素多与达官贵人来往,深谙处世之道。心下虽怒却不显现出来。胡临毕竟年轻,于世俗有些不知。他心念结义兄弟,只想快快的走过这三十招约定之数。一字冲拳越使越快,那赵胜只道胡临是存心让自己出丑。这时虽不显现出来,可心下芥蒂已生。

    (本章完)

第40章 历经劫波恩爱在() 
胡临脚下一跺,借力而起,使个一步登天,以泰山压顶之势而来。赵胜心下虽怒,这时也不由的对胡临刮目相看,这招一步登天的确已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套一字冲拳本来是平凡至极。然运用之秒存乎一心。就像都是平常的青菜,在出色的厨子和平常的厨子做来味道便判若云泥。这套拳法在胡临手中由腐朽变为神奇。赵胜眼看胡临自上而下双脚踏来,顾不得太多化爪为指,双手指天。点向胡临足低涌泉穴。涌泉穴又名地冲穴,乃属足少阴肾经。《皇帝内经》中言道:“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乃是人体要穴。赵胜百忙之中如此变招,胡临看了心中惊道:“这人变招不拘于招式,随情形而变。已脱寻常江湖武人的境界,而变招之秒,少之又少,果然不同凡响。真不愧总教头的名号。”胡临提一口气,凌空一翻,避开赵胜的反击。双拳直打赵胜背心。赵胜耳听的身后拳带冲势夹杂着风声,心知又是胡临攻到,百忙中脚下抢个箭步,向前滑去三尺,堪堪避过胡临一拳。而冲势所至,依然带起赵胜身上衣襟,刮的肌肤生疼。这正是第三十招,胡临止住身形,抱拳行礼道:“后学小子侥幸得过三十招。承让、承让。”

    赵胜转身笑道:“公子何必如此谦虚。”言罢微微一顿,又问道:“公子如此身手,必是师承名家。只是我眼光拙劣……”话说至此便止住不言,满脸皆是询问之色。胡临自然知道他是在问自己的师承来历。

    胡临不假思索道:“小可自小和家父习武学艺。”

    “噢!不知道公子能否告知令尊名号?”赵胜追问道。原来江湖人物大凡有名头者,大都会有一个别号,胡谢之便被唤作“神龙不见尾”。然而胡临却是不知。虽曾听荒草人言及此事,一时却想不起来。

    胡临便回道:“小可胡临,至于家父名讳,众人面前不敢言及。望总教头莫怪。”

    赵胜道:“公子一片孝心,赵某人何敢怪之。”

    胡临道:“那小可便先行告辞了。”

    赵胜微微点头,胡临下了擂台,在人群中一眼便看到钱叔、楚蓁几人。胡临走到几人身边。问钱叔道:“我大哥去哪里了?还未回来吗?”

    钱叔回道:“尚未回来。”

    胡临剑眉一皱,显的颇为担心。又看向楚窈,楚蓁正看着胡临,两人四目相对,不觉各自红了脸。胡临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脱口问道:“姑娘要和我们一起回客栈吗?”

    楚蓁听的胡临这般问法,不知道如何做答。她就算想与之同行,此刻也说不出一个“是”字。只得言道:“公子先行回吧!我们几人初来江南,想再看看四处的风物。”

    胡临心下略觉失意,然此时挂念着商柳晨,只得拱手作别。两人走在路上胡临问钱叔道:“依你之见,我大哥会向那去?”

    钱叔道:“公子平日极少在江湖上来往,这是他第一次游历各处。我也不知,况且他又是随柳娘子而去。”

    胡临道:“我看我大哥和那位姑娘关系倒不一般。听话语似是旧时相识。”

    钱叔道:“此是公子私事,我作下属的全然不知,也不得过问。”

    胡临自顾道:“大哥既未向我辞别,想必只是和那姑娘去办件事情,亦或只是见面聊天。”顿了一顿又招呼钱叔道:“走,我们先去那路别小店吃点酒食,说不定他已办完事。正向这边赶来。”

    钱叔道:“也好,总胜过四下乱寻。”言罢两人便往那小店而去。这时已日头西斜,两人心下着急,各自施展开轻功,不多时辰便到了那小店。远远看去,那小店灯火昏暗,却听的人声嘈杂。胡临两人进店四处环顾却是不见商柳晨。只好在靠近店门口的一张桌子坐下。随口叫了酒食,两人均无心思饮用。不时的四处张望,寻找商柳晨。胡临心内更乱,此刻更是坐立难安。他既担心商柳晨,又心中挂念楚蓁。不时暗责自己不该老想着楚蓁,又不时后悔未能与之同行。过的片刻又暗骂自己重色轻友,应当在此处等待商柳晨。往往心急之时,片刻也觉的好生漫长。胡临这时便是如此。约摸酉戌之交,果然商柳晨出现了,原来先前商柳晨和柳娘子出店之后两人结伴便往临安府文庙而去,这几日江南夺刀四处都是江湖武人。可这些个草莽英雄拜文庙者少,商柳晨和柳娘子两人本是一对情侣,却因种种误会,这才形同陌路。几经折腾之后,深情却是不减,更有千言万语说与情人知。这才往那文庙而去,临安府文庙又叫“宣圣庙”。正中大成殿,供奉孔夫子,乃是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四十八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八根,风格古朴。殿前砌露台,须弥座上嵌有仰莲、覆莲、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辉绿岩石浮雕。台下为甬道、拜庭,两旁绿树垂阴。庭外是半月形泮池,中间是石拱泮桥。大殿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庑。大成门三开间,左为金声,右为玉振,三门一体。大成殿东西两侧便有乡贤、名宦祠、专祠数座。殿外东侧是文昌阁。商柳晨和柳娘子两人来到宣圣庙,只见信男善女、三五结群。果然是神迹昭昭之境,浑然不似外面的江湖。二人久别重逢,又在这等安静清雅之处,自然是算作人逢喜事。只是两人一时间谁也未曾说话,也随人进庙上香。又同上文昌阁,那阁楼年久失修平日里不许香客进去。在商柳晨和柳娘子两人眼里,要上文昌阁自然是易如反掌。

    凭栏远眺,烟花柳巷、楼阁亭台俱收眼低。商柳晨突然轻声唤句:“叶子。”

    昨日因故未更,望乞原宥。

    若果亲爱的你喜欢这本书,那请给我一点温暖<;支持>;吧!我和一样都是追逐梦想的孩子,我愿有一天,我们都美梦成真,不负初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